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高二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只收答题卡。一、阅读(72分)(一)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深化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和规律的认识,更加强调发展的高质量,党的十九大报告宣告“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新时代以来,党中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高质量发展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自觉行动,高质量发展成为主旋律。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成果丰硕,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日益显现;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平衡性明显增强;改革开放全面深化,发展动力活力竞相迸发;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发展方式转变步伐加快。同时,制约高质量发展因素还大量存在。从外部环境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方位、深层次加速演进。从内在条件看,我国一些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掣肘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从工作推进情况看,有的领导干部认识不到位,实际工作中一遇到矛盾和困难又习惯性回到追求粗放扩张、低效发展的老路上;有的领导干部观念陈旧,名曰推动高质量发展,实际上“新瓶装旧酒”;有的领导干部能力不足,面对国内外新环境新挑战,不知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等等。我们必须牢记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等战略任务落实到位,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考核评价体系,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打牢基础。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什么是新质生产力?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概括地说,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摘编自习近平《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材料二:“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有着重要和丰富的政策含义,将成为政府各部门出台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的指南。同时,也为企业家和创业者确定发展方向与战略、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投资者参与和活跃资本市场带来了政策东风与信心。一是产业政策方面,重点鼓励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是那些建立在已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并且有着重大发展需求的产业。相较于“十二五”和“十三五”发展规划,“十四五”发展规划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有了新的内涵,在保留了新一代信息与生物、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基础上,将环保低碳改为绿色环保,增加了航空航天和海洋装备。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我国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构成的“三新”经济占GDP比例为17.36%,增速为6.5%,远高于GDP增速,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未来将会拓展战略性新兴技术的应用场景,进一步优化产业生态,重视从需求角度提高产业的融合集群发展水平。例如,航空领域的巨大客机需求推动大飞机制造技术快速创新和升级,促使我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顺利投入商业运营,推动了我国航空制造业的发展。因此,相对于供给推动型,未来的产业发展模式更倾向于需求拉动型,将会在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生物制造等领域培育新的增长点。未来产业是指基于前沿科技驱动的前瞻性产业,正处在发展的孕育期、萌芽期或者成长初期,具有一定的先导性和颠覆性,同时不确定性也较大。根据工信部等七部门在2024年1月发布的《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我国将重点推进未来制造、未来材料、未来信息、未来空间、未来能源以及未来健康六大方向的产业发展。在上述领域将会加快产业化,建设先导区,增强引领作用。同时还将完善金融配套措施,鼓励利用好产业投资基金,出台更多扶持股权投资、创业投资的政策。二是预计加大扶植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力度,以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在支持数字产业化方面,将会以更大力度支持先进性能芯片技术研发投入、新型人工智能以及算力网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预计从今年开始,将持续部署和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在支持产业数字化方面,将会扩大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和范围,推动制造业、服务业等数字化转型发展,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等。根据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产业数字化领域从今年开始将会深入开展两大行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此外,还将继续鼓励平台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平台企业在改善就业、推动创新、提升国际竞争力等方面的作用。三是进一步加大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以形成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型生产关系。对内改革方面,需要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一方面,通过科技领域等体制改革,如科研机构运营机制与激励机制,调动广大科研人员的创新积极性;另一方面,要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改善资本市场运行状况,将技术创新、要素市场、产品市场以及资本市场的发展协同起来,让市场机制更好服务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此外,还将会进一步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加大对人才的重视力度,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和企业家精神。对外开放方面,需要通过扩大对外高水平开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我国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都需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支持与协同。即使我国现在面临较为复杂的国际地缘政治环境,但仍会以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姿态,积极推动中外技术交流合作,保持对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的开放合作,在坚持自主创新的基础上,更好地借助外部力量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摘编自王勇《新质生产力的政策指向》)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当前,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因素还大量存在,既有外在客观因素也有内在主观因素,对此必须高度重视,积极应对。B. 我们要高标准深层次落实与高质量发展有关的一系列战略任务,为完善考核评价体系与推动高质量发展打牢基础。C. 未来产业具有先导性、颠覆性和不确定性,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D. 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尽管在发力方向、运营模式方面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新时代以来,高质量发展由理论共识到自觉行动,体现了党中央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科学研判和合理布局。B.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围绕着创新来做文章,既包括技术和业态模式层面创新,也包括政策和体制层面创新。C. 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技术突破为主要着力点,不断拓展新兴技术应用场景,建构需求拉动型产业发展模式。D. 对内坚持市场化改革,对外扩大高水平开放,都利于形成新型生产关系,以更好地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3. 下列选项不属于“发展新质生产力”内容的一项是( )A.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升农村交通、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水平,缩小城乡生活环境差距。B. 加大种业、农机等科技创新及其成果应用,用科技创新推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C. 创设公共数据运营服务平台,构建“公共数据+”的融合开发模式,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D. 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构建绿色环保经济体系,打造高效生态绿色产业集群。4. 两则材料都围绕“新质生产力”这一话题阐述,但侧重点有所不同,请简要概括。5. 高中生李明在做职业生涯规划时,立志从事先进性能芯片技术方面的研发。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这一选择的合理性。(二)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哑奴(节选)三毛那天的傍晚,有人敲我的门,很有礼貌,轻轻地叩了三下就不再敲了,我很纳闷,哪有这么文明的人来看我呢!开门一看,一个不认识的中年黑人站在我门口。他穿得很破很烂,几乎是破布片挂在身上,裹头巾也没有,满头花白了的头发在风里飘拂着。他硬要把钱塞还给我,我一定不肯,我也打手势,说是我送给小孩子的,因为他烤肉给我吃。他很聪明,马上懂了,这个奴隶显然不是先天性的哑巴,因为他口里会发声,只是聋了,所以不会说话。他看看钱,好似那是天大的数目,他想了一会儿,又要交还我,我们推了好久,他才又好似拜了我一下弯下了身,合上手,才对我①笑了起来,又谢又谢,才离开了。那是我第一次碰见哑奴的情景。过了不到一星期,我照例清早起床,开门目送荷西在星斗满天下去上早班,总是五点一刻左右。那天开门,我们发现门外居然放了一棵青翠碧绿的生菜,上面还洒了水。我将这生菜小心地捡起来,等荷西走远了,才关上门,找出一个大口水瓶来,将这棵菜像花一样竖起来插着,放在客厅里,舍不得吃它。我知道这是谁给的礼物。我们在这一带每天借送无数东西给沙哈拉威邻居,但是来回报我的,却是一个穷得连身体都不属于自己的奴隶。我很想再有哑奴的消息,但是他没有再出现过。过了两个月左右,我的后邻要在天台上加盖一间房子,他们的空心砖都运来堆在我的门口,再吊到天台上去。过了几天,一流的泥水匠来了,我上天台去看,居然是那个哑奴,正蹲着调水泥。我惊喜地向他走去,他看见我的影子,抬起头来,看见是我,真诚的②笑容,像一朵绽开的花一样在脸上露出来。这一次,他才弯下腰来,我马上伸手过去,跟他握了一握,又打手势,谢谢他送的生菜。他知道我猜出是他送的,脸都涨红了。哑奴工作了几天之后,半人高的墙已经砌起来了。那一阵是火热的八月,到了正午,毒热的太阳像火山的岩浆一样流泻下来。我在房子里,将门窗紧闭,再将窗缝用纸条糊起来,不让热浪冲进房间里,再在室内用水擦席子,再将冰块用毛巾包着放在头上,但是那近五十五度的气温,还是令人发狂。那好几日过去了,我才想到在天台上工作的哑奴,我居然忘记了他,在这样酷热的正午,哑奴在做什么?我马上顶着热跑上了天台,打开天台的门,一阵热浪冲过来,我的头马上剧烈痛起来,我快步冲出去找哑奴,空旷的天台上没有一片可以藏身的阴影。哑奴,半靠在墙边,身上盖了一块羊栏上捡来的破草席,像一个不会挣扎了的老狗一样,趴在自己的膝盖上。我快步过去叫他,推他,阳光像熔化了的铁一样烫着我的皮肤,一会儿我就支持不住了。我拉掉哑奴的草席,用手推他,他可怜的脸,哭泣似的慢慢地抬起来,望着我。我指指我的家,对他说:“下去,快点,我们下去。”他软弱地站了起来,苍白的脸犹豫着,不知如何是好。我受不了那个热,又用力推他,他才很不好意思地弯下腰,慢慢走下石阶来,我关上了天台的门,也快步下来了。哑奴,站在我厨房外面的天棚下,最后我看他拘谨成那个可怜的样子,就不再勉强他了,将他安排在走廊上的阴凉处,替他铺了一块草席。有一个黄昏,我上去收晾着的衣服,又跟哑奴挥挥手,他已在砌屋顶了,他也对我挥挥手。恰巧荷西也下班了,他进了门也上天台来。哑奴放下了工具,走过来。哑奴呆呆地望了一会儿天空,比比自己肤色,叹了口气。过一会,他又③笑了,他对我们指指他的心,再指指小鸟,又做了飞翔的动作。我知道,他要说的是:“我的身体虽是不自由的,但是我的心是自由的。”他说出如此有智慧的话来,令我们大吃一惊。那一天,我在看书,黄昏又来了。突然我听见门外有小孩子异常吵闹的声音,又有大人在说话的声音。邻居姑卡用力敲我的门,我一开门,他就很激动地告诉我:“快来看,哑巴被卖掉了,正要走了。”我耳朵里轰地一响,捉住姑卡问:“为什么卖了?怎么突然卖了?是去哪里?”姑卡说:“下过雨后,‘茅里他尼亚’长出了很多草,哑巴会管羊,会管接生小骆驼,人家来买他,叫他去。”“他现在在哪里?”“在建房子的人家门口,他主人也来了,在里面算钱。”我匆匆忙忙地跑去,到车子旁去,看见他呆望着前方,好似一尊泥塑的人一样,面上没有表情。我再看他的手,被绳子绑了起来,脚踝上也绑了松松的一段麻绳。我捂住嘴,望着他,他不看我。我四顾一看,都是小孩子围着。我冲进邻居的家,看见有地位的财主跟一群穿着很好的人在悠然地喝茶,我知道这生意是成交了,没有希望救他了。我冲回家去,拉下铺在床上的大红毯子,抱着它跑向哑奴:“给你毯子。”哑奴突然抱住毯子,口里哭也似的叫起来,跳下车子,往家的方向没命地奔去,跌跌撞撞地扑向他的太太和孩子。几个年轻人上去捉住哑奴,远远吉普车也开来了,他茫茫然地上了车,手紧紧地握在车窗上,脸上的表情似哭似④笑,白发在风里翻飞着,他看得老远的,眼眶里干干的没有半滴泪水,只有嘴唇,仍然不能控制地抖着。车开了,人群让开来。哑奴的身影渐渐地消失在夕阳里,他的家人,没有哭叫,拥抱成一团,缩在大红的毯子下像三个风沙凝成的石块。我的泪,像小河一样流满了面颊。我慢慢地走回去,关上门,躺在床上,不知何时鸡已叫了。(文章有删改)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次相见,哑奴的文明举止与破烂穿着形成的鲜明反差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使两人的后续交往更显顺理成章。B. 哑奴生活很穷苦,却能用一棵精心打理的生菜回报“我”;“我”将生菜插入水瓶,表现对哑奴可贵品行的珍视。C. “头马上剧烈痛起来”“一会儿我就支持不住了”,以“我”的不适表现哑奴宁可受苦也不愿打扰人的优秀品质。D. “为什么卖了?怎么突然卖了?是去哪里?”三个问句连用,强化了“我”的震惊、焦急以及对哑奴的极度关切。7. 下列对文中四处加点“笑”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①是一种礼节性的笑,表达哑奴对“我”赠钱之举的感激之情。B. ②是一种愉悦的笑,“我”的出现让哑奴倍感亲近,由衷喜悦。C. ③是一种欣慰的笑,彰显哑奴精神上的自我满足和内心的安宁。D. ④是一种悲苦的笑,饱含着悲凉和苦涩,透露出对现实的无奈。8. 鲁迅先生说:“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句话在哑奴身上是如何体现的?9. 文章结尾写道:“我的泪,像小河一样流满了面颊。”请结合文章主题,分析“我”流泪的深层原因。(三)阅读Ⅲ(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西京杂记》曰:司马迁发愤作《史记》百三十篇,先达称为良史之才。其以伯夷居列传之首,以为善而无报也;为《项羽本纪》,以踞高位者非关有德也。及其序屈原、贾谊,辞旨抑扬,悲而不伤,亦近代之伟才也。又曰:汉承周史官,至武帝置太史公,太史公司马谈,世为太史。子迁,年十三,使乘传行天下求古诸侯史记续孔氏古文序世事。作传百三十卷,五十万字。谈死,子迁以世官复为太史公,序事如古春秋法。作《景帝本纪》,极言其短及武帝之过,帝怒而削去之。后坐举李陵,陵降匈奴,下迁蚕室①。有怨言,下狱死。又晋张辅尝著论,论班固、司马迁云:迁之著述,辞约而事举,叙三千年事惟五十万言;班固叙二百年事乃八十万言,烦省不同,不如迁一也。良史述事,善足以奖劝,恶足以鉴诫,人道之常。中流小事,亦无取焉,而班皆书之,不如二也。毁贬晁错,伤忠臣之道,不如三也。迁既造创,固又因循,难易益不同矣。又迁为苏秦、张仪、范雎、蔡泽作传,逞辞流离,亦足以明其大才。故述辩士则藻辞华靡,叙实录则隐核名检,此所以迁称良史也。《文心雕龙》曰:传记为式,编年缀事,文非泛论,按实而书。岁远则同异难密,事积则起讫易疏,斯固总会之为难也。或有同归一事,数人分功,两记则失于复重,偏举则病于不周,此又铨配之未易也。故张衡摘史、班之舛滥,傅玄讥《后汉》之尤烦,皆此类也。若夫追述远代,代远多伪。公羊高云“传闻异辞”,荀况称“录远详近”,盖文疑则阙,贵信史也。然俗皆爱奇,莫顾实理。传闻而欲伟其事,录远而欲详其迹,于是弃同即异,穿凿傍说,旧史所无,我书则传。此讹滥之本源,而述远之巨蠹也。至于记编同时,时同多诡,虽定、哀②微词,而世情利害。勋荣之家,虽庸夫而尽饰;迍败之士,虽令德而常嗤。吹霜煦露,寒暑笔端,此又同时之枉,可为叹息者也!故述远则诬矫如彼,记近则回邪如此,析理居正,惟素心乎!(节选自《太平御览·文部·史传下》)【注】①蚕室:古代执行宫刑及受宫刑者所居之狱室。②定、哀:指鲁定公、鲁哀公,春秋鲁国君主。定公死后,其子即位,为鲁哀公。孔子和二公都有交集。10.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使乘传行A天下B求C古诸侯D史记E续F孔氏G古文H序世事。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其以伯夷居列传之首”与《离骚》“夕揽洲之宿莽”中的“之”用法相同。B. “辞约而事举”与李白《蜀道难》“剑阁峥嵘而崔嵬”中的“而”用法不同。C. 鉴,借鉴、鉴戒,与《陈情表》“皇天后土实所共鉴”中的“鉴”意思相同。D. 微,含蓄隐晦,与《石钟山记》“微风鼓浪,水石相搏”的“微”意思不同。12. 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西京杂记》用司马迁为伯夷、项羽以及屈原和贾谊作传为例,意在说明司马迁身上具有良史品质,编纂史书能遵循客观公正的原则。B. 司马迁接替父职成为一名史官,他沿用孔子修《春秋》的笔法,极言景帝和武帝的短处和过错而被削去官职,后因李陵之事牵连受刑。C. 在张辅看来,班固虽因循了司马迁开创的纪传体史书体例,但《汉书》在叙事繁简、材料取舍、褒贬立场等方面明显比不上《史记》。D. 史书叙事时往往按年代顺序编纂事件,但年代远、事件多、头绪杂等诸多因素所带来的叙史缺陷,常常是史学家招致批评的重要原因。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两记则失于复重,偏举则病于不周,此又铨配之未易也。(2)勋荣之家,虽庸夫而尽饰;迍败之士,虽令德而常嗤。14. 《文心雕龙》针对史书编纂中“述远”与“记近”两类现象展开论述,试概括其核心主张。(四)阅读Ⅳ(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罢姑熟寄元明用觞字韵①黄庭坚追随富贵劳牵尾②,准拟田园略滥觞。本与江鸥成保社,聊随海燕度炎凉。未栽姑熟桃李径,却入江西鸿雁行③。别后常同千里月,书来莫寄九回肠④。【注】①崇宁元年(1102年)六月,黄庭坚领太平州(姑熟)事,九日而罢官,之后与其兄黄元明共游庐山。②牵尾,即牵牛尾。③鸿雁行,喻指兄弟。④九回肠,出自司马迁《报任安书》“肠一日而九回”,表达忧思郁结、痛苦万分之意。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劳牵尾”形象表现了诗人仕途生活的艰辛和无奈之态,也暗含自嘲之意。B. 颔联借用“江鸥”“海燕”表达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流露出被贬后心境的凄凉。C. 颈联写诗人虽未在短暂官任上造福百姓,却能与兄长一同游历,乐享手足之情。D. “千里月”一句写兄弟天各一方,虽无法朝夕相伴,却能以同一明月寄托思念。16. 诗中“书来莫寄九回肠”一句颇有意蕴,请简要分析。(五)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并序)》中借助光线变化来抒情,如“_______”一句写日光微弱,归心似箭;“_______”一句写日光黯淡,流连忘返。(2)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以激昂反问展现其身陷囹圄、饱受屈辱后,仍誓成《史记》的孤绝勇气与不悔信念。(3)在唐宋文人的笔下,鹧鸪常被用于寄托情思,成为游子思归、离人伤别的经典意象,如:“_______,_______。”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说起农村,人们总会联想到溃乏的文化设施、单调枯躁的文化生活。但追溯“村晚”“村超”“村BA”等的历史,会发现它们并非( A ),而是在各自的发展道路上已经有了数十年的积垫。如今,①它们获得现象级关注、迎来爆发式成长的原因是多方面造成的,最根本的则在于新时代中国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了新场景。②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过去农村“早上听鸡叫,白天听鸟叫,晚上听狗叫”的“文娱”方式,“老婆孩子热炕头”的乏味生活,已变得与时代( B ),仅靠“文化下乡”的单向输送,( 甲 ),也无法有效激发乡土社会蕴藏的巨大文化能量。早在1919年,李大钊就说过,“要建设光明的农村,农民就一定要有文化”。100多年后的今天,③植根于神州大地的“村字号”文化活动,以农民为主体,以乡村为平台,创意满满,活力四射,既充满乡土文化特有的泥土气息,让人感到亲切而随和,( 乙 ),叫人由衷地感动和振奋。新时代的中国农民正以充沛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进行着属于自己又惠泽全体的文化创造,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答卷上写下了( C )的篇章。纵观“村晚”“村超”“村BA”的破圈传播,正是由于和互联网“邂逅”,这些民间文化活动及其参与者才在更大范围内被“看见”,这些最乡土的文化活动才得以突破地域、交通等条件限制,从现实中的“乡村一隅”走向网络里的“社会全域”,在空前广阔的平台上展现魅力,吸引关注,吸引了方方面面的资源,④进而改变了当地文化产业的孕育、形成和壮大。18. 文中第一段有三处错别字,请找出并加以改正19. 请在文中A、B、C三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0. “村晚”“村超”“村BA”等词语近年频繁出现,请说明这类词语的造词特点,并分析其表达效果。21.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22. 请在文中甲、乙两处补写恰当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三、写作(60分)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2025年5月28日,马斯克的“星舰”在第九次试飞时失控爆炸。对于这一事件,有人称之为“失败”,有人称之为“未成功”,而马斯克本人则认为其“比上一次有了很大进步”。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高二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只收答题卡。一、阅读(72分)(一)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1~5题答案】【答案】1. B 2. C3. A 4. 材料一阐述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及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任务;材料二侧重新质生产力的政策含义及发展路径(产业、数字经济、改革开放等)。5. ①先进性能芯片技术属数字产业化,是发展新质生产力重点领域;②国家政策支持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发展机遇;③符合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利于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二)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6~9题答案】【答案】6. C 7. A8. 哑奴的“有价值的东西”:善良(回报生菜)、真诚(与“我”交往)、精神自由(心似飞鸟);这些品质在奴隶制下被毁灭(被买卖、失去自由),体现悲剧性。9. ①为哑奴的悲惨命运(被买卖、失去自由)流泪;②为奴隶制的残酷(践踏人性)流泪;③为自身无力改变现状的无奈流泪。(三)阅读Ⅲ(本题共5小题,20分)【10~14题答案】【答案】10. BEH11. C 12. B13. (1)两处记载就会有重复的缺陷,单独记载又有不周全的问题,这又是编排史料不易之处。(2)有功勋荣耀家族,即使是平庸之人也都加以粉饰;遭遇贬谪失败的人,即使有美好的品德也常常被诋毁。14. 述远要考证核实,避免穿凿附会;记近要公正客观,避免因利害歪曲。史家需以“素心”平衡古今书写,既考据远代真伪,又抵制近世虚饰。(四)阅读Ⅳ(本题共2小题,9分)【15~16题答案】【答案】15. B 16. ①“莫寄九回肠”是劝兄长不必寄来忧思,体现对兄长的体贴;②反用“九回肠”典故,含蓄表达自身虽处境艰难却能释怀;③传递出豁达的人生态度,丰富情感内涵。(五)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题答案】【答案】 ①. 恨晨光之熹微 ②. 景翳翳以将入 ③. 则仆偿前辱之责 ④. 虽万被戮 ⑤. 岂有悔哉 ⑥. 江晚正愁余 ⑦. 山深闻鹧鸪(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8分)【18~22题答案】【答案】18. “溃乏”改为“匮乏”;“枯躁”改为“枯燥”;“积垫”改为“积淀”19. A.横空出世 B.格格不入 C.浓墨重彩20. 造词特点:“村”+行业/活动名称,构成偏正短语。表达效果:简洁生动,突出乡土特色,拉近与受众距离。21. ①改为:它们获得现象级关注、迎来爆发式成长原因是多方面的。④改为:进而推动了当地文化产业的孕育、形成和壮大。22. 甲:既难以满足农民需求乙:又饱含着直抵人心的力量三、写作(60分)【23题答案】【答案】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