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实验高级中学(青岛十五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含部分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青岛市实验高级中学(青岛十五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含部分答案)

资源简介

青岛实验高中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
第四学段质量检测
高一数学试卷
2025年7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复数满足,为虚数单位,则复数的虚部为( )
A B. C. D.
2. 如图,在中,D是边AB上一点,且,点E是CD的中点.设,,则可以表示为( )
A. B.
C. D.
3. 已知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为,其体积为,则该圆锥的侧面积为( )
A. B. C. D.
4. 已知函数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将函数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的图象,则的表达式为( )
A. B.
C. D.
5. 已知复数(,i为虚数单位),且,当取得最小值时,则z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6. 已知某样本容量为,平均数为,方差为.现发现在收集这些数据时,其中的两个数据记录有误,一个错将记录为,另一个错将记录为.在对错误的数据进行更正后,重新求得样本的平均数为,方差为,则( )
A. , B. , C. , D. ,
7. 如图,为了打造传统农耕文化,某景区的景观筒车直径12米,有24个盛水筒均匀分布,分别寓意一年12个月和24节气,筒车转一周需48秒,其最高点到水面的距离为10米,每一个盛水筒都做逆时针匀速圆周运动,盛水筒(视为质点)的初始位置到水面的距离为7米.为了把水引到高处,在筒车中心正上方距离水面8米处正中间设置一个宽4米的水平盛水槽,筒车受水流冲击转到盛水槽正上方后,把水倒入盛水槽,求盛水筒转一圈的过程中,有多长时间能把水倒入盛水槽.(参考数据:)( )
A. B. C. D.
8.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民间有吃粽子的习惯,粽子又称粽籺,俗称“粽子”,古称“角泰”,是端午节大家都会品尝的食品,传说这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大臣、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小明在和家人一起包粽子时,想将一丸子(近似为球)包入其中,如图,将粽叶展开后得到由六个边长为6cm的等边三角形所构成的平行四边形,将粽叶沿虚线折起来,可以得到如图所示的粽子形状的六面体,则放入丸子的半径最大值为( )
A. B. C. D.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部分选对的得部分分,有选错的得0分.
A. 已知非零向量,,,若,,则
B. 若四边形中有,则与共线
C. 已知,,,可以作为平面向量的一组基底
D. 已知向量,,则向量在向量上的投影向量为
10. 粉笔盒中只装了白红黄蓝绿5支不同颜色的粉笔,老师上课时随机使用了3支,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事件“白色与红色粉笔都用到”与“白色与红色粉笔至少1支用到”为互斥事件
B. 事件“白色与红色粉笔都用到”与“白色与红色粉笔至多1支用到”为对立事件
C. 白色与红色粉笔都用到概率为
D. 白色与红色粉笔至少1支用到概率为
11. 如图,在正方体中,点在线段上运动,有下列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
A. 异面直线与所成角的取值范围是
B. 三棱锥的体积不变
C. 平面平面
D. 若,则的最小值为
三、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2. 已知向量,若,则_______
13. 哪吒系列手办盲盒包含哪吒、敖丙、哪吒父母共4个人物手办,小明随机购买2个盲盒(2个盲盒内人物一定不同),则恰有哪吒及其父母中的一位的概率为________.
14. 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中,点E为线段CD上靠近C的三等分点,,则__________,F为线段BE上的动点,G为AF中点,则的最小值为______.
四、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共77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 已知向量、满足,,且.
(1)若,求实数的值;
(2)求与的夹角.
16. 某零食超市某天接待了1250名顾客,老年375人,中青年625人,少年250人,景点为了提升服务质量,采用分层抽样从当天游客中抽取100人,以评分方式进行满意度回访.将统计结果按照分成5组,制成如下频率分布直方图:
(1)求抽取的样本中老年、中青年、少年的人数;
(2)求频率分布直方图中的值;
(3)估计当天游客满意度分值的分位数.
17. 已知a,b,c分别为三个内角A,B,C的对边,且.
(1)求A;
(2)若AD为BC边上的中线,,,求的面积.
18. 如图,已知四棱锥P-ABCD底面ABCD是平行四边形,M,N分别是棱PB,PC的中点,是棱PA上一点,且.
(1)求证:平面MCD;
(2),求直线PA与平面PBC所成角的正弦值.
19. “费马点”是由十七世纪法国数学家费马提出并征解的一个问题,该问题是:“在一个三角形内求作一点,使其与此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距离之和最小.”意大利数学家托里拆利给出了解答:当的三个内角均小于时,使得的点即为费马点;当有一个内角大于或等于时,最大内角的顶点为费马点.已知的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
(1)求;
(2)若,,且点为的费马点,求;
(3)设点为的费马点,,求的最小值.
青岛实验高中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
第四学段质量检测
高一数学试卷
2025年7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题答案】
【答案】D
【2题答案】
【答案】B
【3题答案】
【答案】D
【4题答案】
【答案】D
【5题答案】
【答案】D
【6题答案】
【答案】A
【7题答案】
【答案】A
【8题答案】
【答案】C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部分选对的得部分分,有选错的得0分.
【9题答案】
【答案】AB
【10题答案】
【答案】BD
【11题答案】
【答案】BCD
三、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2题答案】
【答案】##0.28
【13题答案】
【答案】
【14题答案】
【答案】 ①. ②.
四、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共77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题答案】
【答案】(1)
(2)
【16题答案】
【答案】(1)人, 人, 20人
(2)
(3)
【17题答案】
【答案】(1)
(2)
【18题答案】
【答案】(1)证明见解析
(2)
【19题答案】
【答案】(1);
(2);
(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