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9张PPT)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整体感知深入研读拓展延伸课堂小结课后作业目录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等。1918年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文学常识本文选自《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的一部散文集,共收集了十篇文章,大部分都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会开,又“朝花”比喻美好的童年生活,“拾”是对往事的回忆。预习反馈窜(cuàn) 觅食( mì ) 罚跪( ɡuì )拗( ǎo ) 确凿( záo ) 轻捷( jié )云霄( xiāo ) 倘若( tǎnɡ ) 鉴赏( jiàn )啄食( zhuó ) 和蔼( ǎi ) 恭敬( ɡōnɡ)质朴( pǔ ) 博学( bó ) 渊博( yuān)倜傥( tì tǎnɡ) 淋漓( lín lí ) 盔甲( kuī )绅士( shēn) 人迹罕至( hǎn )预习反馈确凿:确实轻捷:轻快敏捷缠络:缠绕无妨:没有妨碍;没有关系高枕而卧:垫高枕头睡觉,形容不加警惕敛:收拢人迹罕至:少有人来鉴赏:鉴定和赏析宿儒:书念得很多的老学者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像水在鼎中沸腾一样绅士:旧时地方上有地位、有势力、有功名的人,一般是地主或退职官僚整体感知整体感知用5分钟默读全文,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默读要求: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回看,一气读完全文,以保证阅读感知的完整性和一定的阅读速度。整体感知1.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文章记述了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童年生活经历。整体感知2.仔细听课文录音,尝试根据自己的理解将课文分段,并简要说明每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1—8段)第二部分(10—24段)写作者在百草园无忧无虑、自由快乐的生活写作者在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整体感知3.再次默读课文,圈画文中关键语句,谈谈儿时的“我”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分别抱有怎样的态度。提示:“关键语句”,如标题、开头、结尾、过渡段等。整体感知第①段末句:“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交代了百草园在作者心中的地位——乐园第②-⑧段的关键词句可知,“乐”表现在几个方面:有趣的景物(百草园的春、夏、秋景)有趣的故事(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有趣的活动(百草园雪日捕鸟)整体感知陈设、礼节、学习生活学习生活行礼拜师问怪哉虫习字对课后园寻乐师生共读游戏画画整体感知4.第9段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不可删去。结构上: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开启下文。内容上:写出了作者对将要离开百草园的无奈和留恋之情。深入研读深入研读【研读第1段】1.“似乎”与“确凿”连用矛盾吗?该怎样理解作者的用意呢?不矛盾。“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所以印象较淡薄,用不肯定的语气“似乎”;而追忆儿童时代生活,又历历在目,所以用“确凿”表示肯定语气。深入研读【浏览2—8段】2.探讨作者写了那些乐事?百草园声、色、味俱全四季景色各异“美女蛇”传说雪地捕鸟乐趣多深入研读【默读第2段】3.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个句式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不必说”撇开一些东西,是为了突出“单是”的内容。既然“单是”这一点已经趣味无穷了,那么园中的乐趣比比皆是了。这样写,突出了百草园的无穷乐趣。深入研读【聚焦第7段】5.作者先写百草园冬天的“无味”,接着写下雪带来的乐趣,这是什么写法?起什么作用?先抑后扬,欲扬先抑。以没有雪的无味来衬托下雪带来的乐趣。深入研读【理解第9段】6.如何理解第9段中“我”称呼百草园里的景物为“我的蟋蟀们”“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百草园是“我”儿时的乐园,里面的景物是“我”的玩伴,与“我”有着亲密无间的感情。这样的称呼立足于“小”鲁迅视角,以儿童的口吻表达了鲁迅先生对百草园生活的喜爱与眷恋。深入研读【速读10---24段】7.从文中找出写三味书屋环境的句子,说说三味书屋的环境是怎样的?第10段、第17段的描写 ( 三味书屋的陈设、布置对“我”而言充满着奇异的新鲜感。)深入研读【速读10---24段】8.你认为先生是一位怎样的人?作者对先生的态度如何?他是一位极方正、质朴、博学、和蔼、对学生严而不厉的先生。打戒尺、罚跪是私塾教育管理学生的方式 。有戒尺,有罚跪规则而不常用,说明他对这种落后的教育方式持保留态度,也反映他对学生开明的思想。鲁迅对先生的态度是:主要是敬慕先生,对他渊博的知识感到信服。深入研读【资料补充】寿镜吾老先生自二十岁考取秀才后,不再参加考试,远离仕途,自甘淡泊,子承父业坐馆教书达六十年之久。他谙熟四书五经,博学正直,具有反清爱国思想。在封建社会中他还是比较开明的,为人方正、质朴,对学生和蔼,对童年的鲁迅十分关心。他是鲁迅的启蒙老师,鲁迅对他一直很恭敬。鲁迅成年后,师生之间常有书信往来,鲁迅每次回家也都前去看望先生。拓展延伸拓展延伸1.百草园之“乐”与三味书屋之“乐”有何异同?相同:都是儿童之乐,都表现了儿童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对花木虫鸟的独特感受、对自由快乐的追求等。不同:百草园是充满着生机和活力的乐土,三味书屋是严肃庄重的学堂;百草园之“乐”源于自然的馈赠,三味书屋之“乐”源于对知识的追求;百草园生活可谓“快乐无极限”,三味书屋中只有片刻的逍遥。课堂小结课堂小结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是时间上的成长,是空间上的转变,更是思想上的成熟。当我们走入其中,置身其中,也将收获这美好的记忆。当鲁迅在人生的困顿时期,他想起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心里便有了莫大安慰。他把这样温暖的记忆写出来,当你读到后,这个记忆也进入了你的记忆,成了你记忆的一部分。课后作业课后作业本堂课我们鉴赏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思想情感叙述视角,请运用所学知识,继续学习本单元“名著导读”的相关内容,进一步了解体会《朝花夕拾》的情感魅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