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辽宁省沈阳市五校协作体高二(下)期末数学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辽宁省沈阳市五校协作体高二(下)期末数学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 学年辽宁省沈阳市五校协作体高二(下)期末数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 = { |2 < < 5}, = { |2 ≤ 8},则 ∪ =( )
A. { |2 < ≤ 3} B. { | < 5} C. { |3 ≤ < 5} D. { | ≤ 3}
2.某班有 60 名同学,一次数学考试(满分 150 分)的成绩 服从正态分布 (90, 2),若 (80 ≤ ≤ 100) = 0.6,
则本班在 100 分以上的人数约为( )
A. 6 B. 12 C. 18 D. 24

3.已知 与 之间具有相关关系,并测得如下一组数据, 与 之间的经验回归方程为 = 0.7 + 10.3,则
的值为( )
6 8 10 12
6 5 2
A. 3 B. 3.3 C. 4 D. 4.3
4 1 4.在公差不为 0 的等差数列{ }中,若 3是 与 的等差中项,则 + 的最小值为( )
A. 3 5 6 92 B. 3 C. 5 D. 5
5.已知 = 1 2 是减函数,则函数 ( ) = | |( )的大致图象为( )
A. B.
C. D.
6.已知点( , 9)在幂函数 ( ) = ( 2) +1的图象上,设 = ( ), = ( 2), = (3
2),则( )
A. < < B. < < C. < < D. < <
第 1页,共 8页
7.已知数列{ }满足 = ( 1) 2,某同学将其前 20 项中某一项正负号写错,得其前 20 项和为 82,则写
错之前这个数为( )
A. 64 B. 81 C. 100 D. 121
8.已知函数 ( ) = +1 + ,有且只有一个负整数 0,使 ( 0) ≤ 0 成立,则 的取值范围是( )
A. ( 23 ,
1
2 ] B. (0,
1 ] C. [ 22 3 ,
1
2 ) D. [0,
1
2 )
二、多选题:本题共 3 小题,共 1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9.设数列{ }的前项 和为 ,若 1 = 1, +1 = 2 (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为等比数列 B. = 3
1, = 1
C. 既有最大值也有最小值 D. = 2 3 2, ≥ 2
10.已知函数 ( ) = (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lim (1+ ) (1 ) = 4
→0 3 3
B.当且仅当 > 3时,方程 ( ) = 0 有两个不等的实根
C. ( )+ ( ) + 对区间(2, + ∞)上任意两个实数 ≠ ,都有 1 2 > ( 1 21 2 2 2 )
D.设 ( ) = ( ) 13
3 + 3 22 , ( )只有一个极值点,则实数 的范围为[0, ]
11.已知甲口袋中装有 3 个红球,1 个白球,乙口袋中装有 2 个红球,1 个白球,这些球只有颜色不同.先从
甲口袋中随机取出 1 个球放入乙口袋,再从乙口袋中随机取出 1 个球.记从甲口袋中取出的球是红球、白球
分别为事件 1、 2,从乙口袋中取出的球是红球为事件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 3 12) = 4 B. ( | 2) = 2 C. ( 1 ) =
9 2
16 D. ( 2| ) = 11
三、填空题:本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15 分。
12 1 1.“ > 2”是“ < 2”的______条件.
13.设函数 ( )在( , )上的导函数为 ′( ), ′( )在( , )上的导函数为 ″( ),若在( , )上 ″( ) < 0

恒成立,则称函数 ( )在( , )上为“凸函数”,已知 ( ) = 22 在(1,2)上为“凸函数”,则实
数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14.在 维空间中( ≥ 2, ∈ ),以单位长度为边长的“立方体”的顶点坐标可表示为 维坐标( 1, 2, , ),
其中 ∈ {0,1}(1 ≤ ≤ , ∈ ),定义:在 维空间中的两点( 1, 2, , )与( 1, 2, , )的曼哈顿距离为
| 1 1| + | 2 2| + + | |,若在 6 维空间“立方体”中任取两个不同的顶点,记随机变量 为所
取两点间的曼哈顿距离,则 ( ) = ______.
第 2页,共 8页
四、解答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77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本小题 13 分)
已知命题 : ∈ ,不等式 2 2 + 4 + 7 > 0 恒成立;命题 : ∈ ,使 2 2 + + 2 < 0 成
立.
(1)若命题 为真命题,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2)若命题 , 中恰有一个为真命题,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16.(本小题 15 分)
钱学森、华罗庚、李四光、袁隆平、钟南山分别是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数学家、古生物学家、农学家、
呼吸病学专家,他们在各自不同的领域为我国作出了卓越贡献.为调查中学生对这些著名科学家的了解程度,
某调查小组随机抽取了某市的 100 名中学生,请他们列举这些科学家的成就,把能列举这些科学家成就不
少于 4 项的称为“比较了解”,少于 4 项的称为“不太了解”.调查结果如表:
0 项 1 项 2 项 3 项 4 项 5 项 5 项以上
男生(人) 1 6 6 7 20 17 3
女生(人) 2 5 5 8 10 8 2
(1)完成如下 2 × 2 列联表,并判断是否有 95%的把握认为“中学生对这些科学家的了解程度与性别有关”
比较了解 不太了解 合计
男生
女生
合计
(2)在抽取的 100 名中学生中,按照性别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一个 10 人的样本,从这个样本中随机抽
取 4 人,记 为这 4 人中女生的人数,求 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附:
( 2 ≥ 0) 0.100 0.050 0.010 0.001
0 2.706 3.841 6.635 10.828
2 = ( )
2
( + )( + )( + )( + ), = + + + .
17.(本小题 15 分)
已知等差数列{ }的前 项和为 ,且 1 + 5 = 8, 6 = 33.
(1)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2) 1记数列{ }的前 项和为 ,若 < 对 ∈
恒成立,求 的取值范围.
+1 +2
第 3页,共 8页
18.(本小题 17 分)
已知函数 ( ) = (1 ) 1.
(1)当 = 2 时,求曲线 = ( )在点(1, (1))处的切线方程;
(2)若 ( ) ≥ 1,求 的值;
(3)当 > 1 时,证明: ( ) = ( ) + 有 2 个零点.
19.(本小题 17 分)
甲口袋中装有 2 个黑球和 1 个白球,乙口袋中装有 1 个黑球和 2 个白球.设从甲、乙两个口袋中各任取一个
球交换放入另一个口袋为一次操作,经过 次这样的操作,记甲口袋中黑球个数为 .
(Ⅰ)写出 1的分布列并计算 ( 1);

(Ⅱ)
1, = 0
某人重复进行了 100 次操作,记 = 0, ≠ 0,( ∈ , 1 ≤ ≤ 100),求该数列{ }的前 100 项和 100
的最大值;
(Ⅲ)定性分析当交换次数趋向于无穷时, ( )趋向的值. (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第 4页,共 8页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充分不必要
13.[ 2 12 , + ∞)
14.6421
15.解:(1)命题 : ∈ ,不等式 2 2 + 4 + 7 > 0 恒成立;
若 为真命题,则 1 = 16 4 × 2 × (7 ) = 8 40 < 0,
解得 < 5,所以 的取值范围是( ∞,5).
(2)命题 : ∈ ,使 2 2 + + 2 < 0 成立.
当 为真命题时: 22 = 4 4( + 2) = 4 2 4 8 > 0,
解得 < 1 或 > 2,所以 的取值范围是( ∞, 1) ∪ (2, + ∞).
当命题 , 中恰有一个为真命题时,
< 5
① 为真命题, 为假命题,即 1 2,
所以 的取值范围是[ 1,2].
5
② 为假命题, 为真命题,即 > 2 或 < 1,
所以 的取值范围是[5, + ∞).
综上, 的取值范围是[ 1,2] ∪ [5, + ∞).
16.解:(1)依题意填写 2 × 2 的列联表如下:
第 5页,共 8页
比较了解 不太了解 合计
男生 40 20 60
女生 20 20 40
合计 60 40 100
2
2 = 100(40×20 20×20)60×40×60×40 ≈ 2.78 < 3.841,
∴没有 95%的把握认为“中学生对这些科学家的了解程度与性别有关”.
(2) 40抽取的女生人数为 10 × 100 = 4(人),男生人数为 10 ×
60
100 = 6(人).
所以 的可能取值为 0,1,2,3,4,
0 4 1 1 3 ( = 0) = 4 6 = ( = 1) = 4 6 = 8则 , ,
4 410 14 10 21
2 2 3 3 1 ( = 2) = 4 6 4 6 4
4
= 7, ( = 3) = 4 = ,10 10 35
4
( = 4) = 4 = 1
410 210

因此 的分布列为:
0 1 2 3 4
1 8 3 4 1
14 21 7 35 210
数学期望为 ( ) = 0 × 114 + 1 ×
8
21 + 2 ×
3
7 + 3 ×
4 1
35 + 4 × 210 = 1.6.
17.解:(1)设等差数列{ }的公差为 ,
又 1 + 5 = 8, 6 = 33,
2
则 1
+ 4 = 8
6 1 + 15 = 33


则 1
= 2
= 3 ,
则 = 2+ 3( 1) = 3 5;
(2) (1) 1 = 1 1 1 1由 可得: +1 +2 (3 2)(3 +1)
= 3 ( 3 2 3 +1 ),
= 1 1 1 1 1 1 则 3 (1 4 + 4 7 + . . . + 3 1 3 +1 ) = 3 +1,
又 < 对 ∈ 恒成立,
< (3 5)(3 +1)则 对 ∈
恒成立,
即 < 9 5 12 对 ∈
恒成立,
第 6页,共 8页
5
又当 = 1 时,9 12 取最小值 8,
即 < 8,
即 的取值范围为( ∞, 8).
18.(1)当 = 2 时, ( ) = 1 2 ,则 ′( ) = 2 1 ,
∴ (1) = 1, ′(1) = 3,
∴曲线 = ( )在点(1, (1))处的切线方程为 + 1 = 3( 1),
即 3 + 2 = 0.
(2) ( ) 1 +1函数 的定义域为(0, + ∞),且 ′( ) = = ,
①当 ≥ 0 时, ′( ) < 0, ( )在(0, + ∞)上单调递减,
又 (1) = 1,∴当 > 1 时, ( ) < 1,不符合题意;
②当 < 0 时,由 ′( ) < 0,得 0 < < 1 1 ,由 ′( ) > 0,得 > ,
∴ ( ) 1在(0, )上单调递减,在(
1
, + ∞)上单调递增,
∴ ( ) = (
1
) = + ln( ),
∵ ( ) ≥ 1,则其等价于 + ln( ) ≥ 1,即 1 + + ln( ) ≥ 0.
令 ( ) = 1 + + ln( )( < 0),则 ′( ) = 1 + 1 = +1 ,
∴当 ∈ ( ∞, 1)时, ′( ) > 0, ( )单调递增,
当 ∈ ( 1,0)时, ′( ) < 0, ( )单调递减,
∴ ( ) = ( 1) = 0,因 ( ) ≥ 0 恒成立,故 = 1.
(3)证明: ( ) = ( ) + = 1, ∈ (0, + ∞).
( ) = 0 +1令 ,得 = 0,
令 ( ) = +1 , ∈ (0, + ∞),则 ( )与 ( )有相同的零点,
2
且 ′( ) = 1 ( +1) 2 =
+
2 .
令 ( ) = 2 + , ∈ (0, + ∞),则 ′( ) = ( 2 + 2 ) + 1 ,
∵当 > 0 时, ′( ) > 0,∴ ( )在区间(0, + ∞)上单调递增,
1 1
又 ( ) = 2 1 < 0, (1) = > 0,∴
1
0 ∈ ( , 1),使得 ( 0) = 0,
∴当 ∈ (0, 0)时, ( ) < 0,即 ′( ) < 0;
第 7页,共 8页
当 ∈ ( 0, + ∞)时, ( ) > 0,即 ′( ) > 0,
∴ ( )在(0, 0)单调递减,在( 0, + ∞)单调递增,
∴ ( )的最小值为 ( ) = 0 0+10 .0
ln 1
由 ( 2 0) = 0,得 0 0 + 0 = 0,即 0 0 = ln
1
0
,0
令 ( ) = , ∈ (0, + ∞),则 ′( ) = ( + 1) > 0,则 ( )在(0, + ∞)单调递增.
∵ 1 < 0 < 1,∴ ln
1
> 0,则 ( 0) = (ln
1
0
),
0
∴ = ln 1 10 ,从而
0 = , 0 = 0,0 0
∴ ( ) ( ) = 0 +1的最小值 00 = 1 .0
∵ > 1,∴当 趋近于 0 时, ( )趋近于+∞;
当 趋近于+∞时, ( )趋近于+∞,且 ( ) = 1 < 0,
∴ ( )有 2 个零点,故 ( )有 2 个零点.
19.(Ⅰ)由题意可知, 1的取值为 1,2,3,
则 ( 1 = 1) =
2 × 2 43 3 = 9, ( = 2) =
1 2 2 1 4 1 1 1
1 3 × 3 + 3 × 3 = 9, ( 1 = 3) = 3 × 3 = 9,
所以 1的分布列为:
1 1 2 3
4 4 1
9 9 9
所以 ( 1) = 1 ×
4
9+ 2 ×
4
9 + 3 ×
1 = 59 3;
(Ⅱ)显然 最快出现 0 为 = 2,之后最紧凑的是隔一次出现,
所以 100的最大值为 50;
(Ⅲ) 3当交换次数趋向于无穷时, ( )趋向的值为2,
2 1
可以这样理解,甲盒子的黑球浓度为3,乙盒子的黑球浓度为3,当它们经过无穷多次交换后,即经过充分
的均匀,则两盒的黑球浓度到达平均,
1 3
则甲盒子的黑球个数 3 × 2 = 2.
第 8页,共 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