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云南省德宏州高一(下)期末数学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云南省德宏州高一(下)期末数学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 学年云南省德宏州高一(下)期末数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 = 3 4 ,则 =( )
A. 7 B. 5 C. 7 D. 25
2.已知向量 = (1,2), = (2, ),且 ⊥ ,则 =( )
A. 4 B. 1 C. 1 D. 4
3.若 , 是不相同的直线, , 是不重合的平面,则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
A.若 // , // ,则 // B.若 // , ,则 //
C.若 // , // ,则 // D.若 // , ,则 //
4.在△ 中,点 满足 = 4 ,则( )
A. = 1 + 3 B. = 3 4 4 4 +
1
4

C. = 15
+ 4 D. = 4 + 1 5 5 5
5.在△ 中,内角 、 所对的边分别是 、 ,且 = ,则△ 是( )
A.等腰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等边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
6.在平行六面体 1 1 1 1中∠ = 90°, = = 1 = 1,
∠ 1 = ∠ 1 = 60°.取棱 1 1的中点 ,则| | =( )
A. 153 B.
15
2
C. 10 D. 102 3
7.甲、乙两队进行排球决赛.现在的情形是甲队只要再赢一局就获冠军,乙队需要再赢两局才能得冠军.若
两队胜每局的概率相同,则甲队获得冠军的概率为( )
A. 12 B.
3 2 3
5 C. 3 D. 4
8.如图, , 是海面上位于东西方向相距(3 + 3)海里的两个观测点,现位于
点北偏东 45°、 点北偏西 60°的 点有一艘船发出求救信号,位于 点南偏西
60°且与 点相距 4 3海里的 点的救援船立即前往营救,其航行速度为 30 海
里/小时,则该救援船到达 点最快所需时间为( )
A. 0.2 小时 B. 0.3 小时 C. 0.5 小时 D. 1 小时
二、多选题:本题共 3 小题,共 1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第 1页,共 8页
9.给定数 5,4,3,5,3,2,2,3,1,2,则这组数据的( )
A. 3 B. 8中位数为 方差为5 C.众数为 3 D. 85%分位数为 4.5
10.从装有两个红球和三个黑球的口袋里任取两个球,那么不互斥的两个事件是( )
A.“至少有一个黑球”与“都是黑球”
B.“至少有一个黑球”与“至少有一个红球”
C.“恰好有一个黑球”与“恰好有两个黑球”
D.“至少有一个黑球”与“都是红球”
11.如图,在矩形 中, = 2 3, = 4, 为 中点,现分别沿 , 将△ 、△ 翻折,
使点 , 重合,记为点 ,翻折后得到三棱锥 ,则( )
A. 8 2三棱锥 的体积为 3
B. 3直线 与直线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6
C. 1直线 与平面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3
D.三棱锥 22外接球的半径为 2
三、填空题:本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15 分。
12.有一批产品,其中一等品 10 件,二等品 25 件,次品 5 件,现用按比例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这批产
品中抽出 16 件进行质量分析,则抽取的一等品有______件.
13 2 .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 1,侧面展开图是圆心角为 3的扇形,则该圆锥的表
面积为______.
14.如图,扇形 的弧的中点为 ,动点 , 分别在线段 , 上,且 = .
若 = 1,∠ = 120°,则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四、解答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60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本小题 12 分)
如图所示,在四棱锥 中,四边形 是正方形,点 , 分别是线段 , 的中点.
第 2页,共 8页
(1)求证: //平面 ;
(2) 是线段 的中点,证明:平面 //平面 .
16.(本小题 12 分)
某校高二年组组了一次专题培,从参加考试的学生中出 100 名学生,将其成(均为整数)分成为[50,60),
[60,70),[70,80),[80,90),[90,100)分为 5 组,得到如图所示的率分布直方图:
(1)求分数值不低于 70 分的人数;
(2)计这次考试的平均数和中位数(保留两位小数);
(3)已知分数在[50,60)内的男性与女性的比为 3:4,为提高他们的成绩,现从分数在[50,60)的人中随机抽
取 2 人进行补课,求这 2 人中只有一位男性的概率.
17.(本小题 12 分)
猜灯谜又称打灯谜,是我国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在一次元宵节猜灯谜活动中,共有 20 道
灯谜,三位同学独立竞猜,甲同学猜对了 12 道,乙同学猜对了 8 道,丙同学猜对了 道.假设每道灯谜被
猜对的可能性都相等.
(1)任选一道灯谜,求甲,乙两位同学恰有一个人猜对的概率;
(2) 22任选一道灯谜,若甲,乙,丙三个人中至少有一个人猜对的概率为25,求 的值.
18.(本小题 12 分)
在△ 中,角 , , 的对边分别是 , , ,向量 = (2 + , ),向量 = ( , 2 + ),且满足 =
2 .
第 3页,共 8页
(1)求角 的大小;
(2)若△ 外接圆的半径是 1,求当函数 ( ) = 2 4 取最大值时△ 的周长.
19.(本小题 12 分)
如图, 是⊙ 的直径, = 2,点 是⊙ 上的动点, ⊥平面 ,过点 作 ⊥ ,过点 作 ⊥ ,
连接 .
(1)求证: ⊥ ;
(2)求证:平面 ⊥平面 ;
(3)当 为弧 的中点时,直线 与平面 所成角为 45°,求四棱锥 的体积.
第 4页,共 8页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4
13.4
14.[ 3 , 18 2 ]
15.证明:(1)在四棱锥 中,四边形 是正方形,点 , 分别是线段 , 的中点,
连接 必与 相交于中点 ,
∴ // ,
∵ 面 , 平面 ,
∴ //面 ,得证;
(2)由点 , 分别为 , 中点,可得: // // ,
∵ 面 , 平面 ,
∴ //平面 ,
又∵由(1)可知 //平面 ,
第 5页,共 8页
且 ∩ = , , 平面 ,
∴平面 //平面 ,得证.
16.解:(1)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可知满意度分数不低于 70 分的人数为:
(0.035 + 0.030 + 0.008) × 10 × 100 = 73 人,
所以分数不低于 70 分的人数为 73 人.
(2)平均分:55 × 0.07 + 65 × 0.2 + 75 × 0.35 + 85 × 0.3 + 95 × 0.08 = 76.2.
中位数:( 70) × 0.035 = 0.23, = 70.66.
(3)[50,60)的样本内共有学生 0.007 × 10 × 100 = 7 人,3 名男性,4 名女性,
设三名男性分别表示为 , , ,四名女性分别表示为 , , , ,
则从 7 名学生中随机抽取 2 名的所有可能结果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共 21 种.
设事件 为“抽取 2 人中只有一位男性”,则 中所含的结果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共 12 种.
12 4
事件 发生的概率为 ( ) = 21 = 7.
17.解:(1)设 =“任选一道灯谜甲猜对”, =“任选一道灯谜乙猜对”, =“任选一道灯谜丙猜对”,
12 3
则 ( ) = 20 = 5, ( ) =
8 2
20 = 5, ( ) = 20,

( ) = 2 3

故 5, ( ) = 5, ( ) = 1 20,
3 3 2 2 13
所以任选一道灯谜,求,乙两位同学恰有一个人猜对的概率为5 × 5 + 5 × 5 = 25.
(2)设 =“甲,乙,丙三个人中至少有一个人猜对”,
( ) = 1 2 × 3 × (1 ) = 22则 5 5 20 25,
解得 = 10,
即 的值为 10.
18.解:(1)向量 = (2 + , ),向量 = ( , 2 + ),
由已知 = 2 ,得 2 = (2 + ) + (2 + ) ,
再根据正弦定理有,2 2 = (2 + ) + (2 + ) ,
即 2 = 2 + 2 + .
第 6页,共 8页
由余弦定理得, 2 = 2 + 2 2 , = 12,
因为 ∈ (0, ),
所以 = 2 3.
(2)由(1)知 ( ) = 2 + 2 = 1 2 2 + 2 = 2( 12 )
2 + 32.
因为 0 < < 3,
3
所以 ∈ (0, 2 ).
因此当 = 12时, ( )
3
有最大值2.
此时 = 2 = 3,
= = 2 = 1.
故△ 的周长是 2 + 3.
19.(1)证明:因为 ⊥平面 , 平面 ,
所以 ⊥ ,
又因为 是⊙ 的直径,点 是⊙ 上的动点,可得 ⊥ ,
因为 ∩ = ,
所以 ⊥平面 , 平面 ,
所以 ⊥ ;
(2)证明:过点 作 ⊥ ,过点 作 ⊥ ,
由(1)可得 ∩ = ,
所以 ⊥平面 ,
而 平面 ,所以 ⊥ ,
∩ = ,
所以 ⊥平面 ,
而 平面 ,
所以平面 ⊥平面 ;
(3)解:由(2)可得 ⊥平面 ,
则直线 与平面 所成角为 45°,可得∠ = 45°,
可得 = ,
因为当 为弧 的中点时, = 2,
第 7页,共 8页
可得 = = 2,
1 1可得 到平面 的距离为 = 2 = 2 2 = 1,
因为 ⊥ , = ,所以 为 的中点,所以 为△ 的中位线,
所以 // ,且 = 12 =
2,
2
由(1)可得四边形 为直角梯形, = = 1,
1梯形 = 2 ( + ) =
1 ( 22 2 + 2) 1 =
3 2

4
1 1 3 2 2所以 = 3 梯形 = 3 × 4 × 1 = .4
第 8页,共 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