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河北省廊坊市高一下学期期末测试数学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河北省廊坊市高一下学期期末测试数学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 学年河北省廊坊市高一下学期期末测试数学试题
一、单选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复数 = 3 3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2.在平行四边形 中,点 为 的中点,则 + + =( )
A. 2 B. 1 C. D. 1 2 2
3.一个口袋中装有 20 个红球和若干个黑球,在不允许将球倒出来数的前提下,为估计口袋中黑球的个数,
小张采用了如下的方法:每次从口袋中摸出 1 个球,记下球的颜色后再把球放回口袋中摇匀.不断重复上述
过程 900 次,共摸出红球 400 次,根据上述数值,估计口袋中黑球的个数为( )
A. 25 B. 30 C. 35 D. 40
4.抛掷两枚质地均匀的骰子,记录朝上的点数,则下列选项的两个事件中,互斥但不对立的是( )
A.事件“点数之和为奇数”与事件“点数之积为偶数”
B.事件“点数之和为奇数”与事件“点数之积为奇数”
C.事件“点数之和不小于 8”与事件“点数之和不大于 7”
D.事件“点数之积不小于 7”与事件“点数之积不大于 8”
5.已知圆台的上、下底面直径长分别为 2,8,侧面积为 25 ,则该圆台的体积为( )
A. 84 B. 68 C. 28 D. 68 3
6.已知平面向量 、 满足 = 1, 3 , = 3, = 3,则 在 上的投影向量为( )
A. 2 33 , 2 B.
1
2 ,
3 2 2 3
2 C. 3 , 3 D. 1, 3
7.如图所示,为测量一条河流的宽度,选取了与河宽 在同一垂直平面内的两个观测点 , ,利用无人机
在点 处测得河岸点 的俯角为 ,河岸点 的俯角为 ,无人机沿 方向飞行 千米到达点 ,测得河岸点
的俯角为 ( > > ),则 =( )
A. sin( )sin( ) sin sin( )sin sin 千米 B. sin( )sin 千米
C. sin( )sin sin sin( )sin sin( ) 千米 D. sin( )sin 千米
第 1页,共 8页
8.如图,正方形 和正方形 的边长均为 2,且它们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点 在线段 上运动,
点 在正方形 内运动, = 2,且始终保持 ⊥ ,则 的最小值为( )
A. 2 1 B. 2 2 2 C. 22 D.
3
2
二、多选题:本题共 3 小题,共 1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9.在一次射击决赛中,某位选手射击了一组子弹,得分分别为 8.3,8.4,8.4,8.7,9.2,9.4,9.5,9.9,10.1,10.1,则( )
A.该组数据的极差为 1.8
B.该组数据的众数为 10.1
C.该组数据的 75%分位数为 9.9
D.若该组数据去掉一个数得到一组新数据,则这两组数据的平均数可能相等
10.在△ 中,角 , , 的对边分别为 ,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 = 2 3 , = 3,则△ 的外接圆的面积为 4
B.若 = 3, = 4, = 3,则满足条件的三角形有两个
C.若△ 为锐角三角形,则 sin + sin > cos + cos
D.若 > ,则 tan > tan
11.在棱长为 4 的正方体 1 1 1 1中,点 , , 分别为棱 , 1, 1的中点,则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A.直线 , 1 是异面直线
B.直线 1 与 1
2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5
C.三棱锥 1 1
81 3
的内切球的体积为 16 π
D.平面 1截正方体所得截面的面积为 18
三、填空题:本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15 分。
第 2页,共 8页
12.用斜二测画法作出水平放置的正方形 的直观图 ′ ′ ′ ′如图所示,则正方形 与直观图
′ ′ ′ ′的周长之比为 .
13.已知 , 是相互独立事件,且 ( ) = 0.18, ( ) = 0.3,则 ( ∪ ) = .
14.费马点是在三角形中到三个顶点距离之和最小的点,具体位置取决于三角形的形状,如果三角形的三个
内角均小于120 ,费马点是三角形内部对三边张角均为120 的点;如果三角形有一个内角大于或等于120 ,
费马点就是该内角所在的顶点.已知 中,角 , , 所对的边分别为 , , , 为费马点.若 = 7, =
→ → → → → →
1, = 3,则 + + 的值为 .
四、解答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77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本小题 13 分)
设复数 = 1 + ( ∈ ).
(1)若(2 ) 是实数,求 的值;
(2) 1+ 若 是纯虚数,求复数 的共轭复数 .
16.(本小题 15 分)
已知向量 = (2 1,1), = (4, + 1), = (1,2).
(1)求 + 的最小值;
(2)若 与 共线,求 与 的夹角.
17.(本小题 15 分)
记锐角三角形 的内角 , , 的对边分别为 , , ,已知 = 2, cos = 2sin2 .
(1)求 ;
(2)求 3 1 + 2 的最大值.
18.(本小题 17 分)
用分层随机抽样从某校高一年级 1000 名学生的数学成绩(满分为 100 分,成绩都是整数)中抽取一个样本容
量为 100 的样本,其中男生成绩数据 40 个,女生成绩数据 60 个.再将 40 个男生成绩样本数据分为 6 组:
[40,50), [50,60),[60,70), [70,80),[80,90), [90,100],绘制得到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
第 3页,共 8页
(1)由频率分布直方图,求出图中 的值;
(2)为了进一步分析学生的成绩,按性别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 5 人,再从中抽取 2 人,求这 2 人中
男生女生各 1 人的概率;
(3)已知男生成绩样本数据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为 71 和 187.75,女生成绩样本数据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为
66 和 40,求总样本的平均数和方差.
19.(本小题 17 分)
如图,在三棱锥 中,平面 ⊥平面 , 是边长为 2 的等边三角形, = 2 3, = 4,
点 是棱 的中点,点 是棱 上的一点.
(1)求证: ⊥ ;
(2)若 = ,求二面角 的余弦值;
(3)若直线 与平面 5 13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26 ,求线段 的长.
第 4页,共 8页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43
13.0.426
14. 32
15.解:(1)由题知(2 ) = (2 )(1 + ) = (2 + ) + (2 1) ,
若(2 ) 是实数,则 2 1 = 0,解得 = 12;
(2) 1+ = 1+ = (1+ )(1 ) = (1+ )+(1 ) 由题知 1+ (1+ )(1 ) 1+ 2 ,
1+ 1 + = 0
若 是纯虚数,则 1 ≠ 0,解得 = 1,
所以 = 1 , = 1 + .
16.解:(1)由 = (2 1,1), = (4, + 1),可得 + = (2 + 3, + 2),
2 2
则 + = (2 + 3)2 + ( + 2)2 = 5 2 + 16 + 13 = 5 + 85 +
1
5,
8 2
故当 = 5时, +
1取得最小值5,即 =
8
5时, +
5取得最小值 5 .
(2) = (5 2 , ), = (1,2),
由 与 共线可得 = 2(5 2 ),解得 = 2,
则 = (3,1), = 3 × 1 + 2 = 5, = 10, = 5,
设 与 cos = 5 2的夹角为 ,所以 = 10× 5 = 2 ,
第 5页,共 8页
因为 0 ≤ ≤ π = π,所以 4.
17.解:(1)因为 cos = 2sin2 ,所以 cos = 2 2sin cos .
又 为锐角三角形,故 cos ≠ 0,则sin = 2 2 = sin .
因为 = 2,所以 sin = 22 .
π π
又 ∈ 0, 2 ,故 = 4.
(2) 由正弦定理得sin = sin = sin = 2 2,
则 = 2 2sin , = 2 2sin .
π 3π
由(1)知 = 4,则 = 4 .
所以 3 1 + 2 = 2 2 3 1 sin + 4sin

= 2 6 2 2 sin + 4sin 4
= 2 6sin + 2 2cos = 4 2sin + π6 ,
因为 为锐角三角形,
0 < < π2 π π
所以 ,所以 < < ,
0 < 3π π 4 24 < 2
5π π 2π
所以12 < + 6 < 3,
+ π π π所以当 6 = 2时,即 = 3时, 3 1 + 2 取得最大值 4 2.
18.解:(1)由图形可得 10(0.01 + 2 + 0.03 + 0.025 + 0.005) = 1,
解得 = 0.015;
(2)男生成绩数据 40 个,女生成绩数据 60 个,
按性别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 5 人,
40
则抽取男生人数为 5 × 100 = 2,女生人数为 3 人,
设男生为 , ,女生为 , , ,
抽取两人的情况为: , , , , , , , , , ,共 10 种,
第 6页,共 8页
这 2 人中男生女生各 1 人的情况为: , , , , , ,
所以这 2 人中男生女生各 1 3人的概率概率为5;
(3)设男生成绩样本平均数为 = 71,方差为 2 = 187.75,
女生成绩样本平均数 = 66,方差为 2 = 40,总样本的平均数为 ,方差为 2,
= 40100 +
60
100 = 0.4 × 71 + 0.6 × 66 = 68,
2 40 60 = 100
2
+ 2 + 2 2100 +
= 40100 187.75 + (71 68)
2 + 60 2100 40 + (66 68) = 105.1,
所以总样本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为 68 和 105.1.
19.解:(1)证明:取 的中点 ,连接 ,因为 是边长为 2 的等边三角形,
所以 ⊥ ,又平面 ⊥平面 ,平面 ∩平面 = , 平面 ,所以 ⊥平面 ,
又 平面 ,所以 ⊥ .
在 中, = 2, = 2 3, = 4,所以 2 + 2 = 2,所以 ⊥ ,
又 ∩ = , , 平面 ,所以 ⊥平面 ,
又 平面 ,所以 ⊥ .
(2)取 的中点 ,连接 ,因为 为线段 的中点,
1 1
所以 // , = 2 = 2 ×
2 2 = 1 × 22 12 = 32 2 ,
由(1)知, ⊥平面 ,又 平面 ,所以 ⊥ ,所以 ⊥ .
过点 作 ⊥ ,垂足为 ,连接 , ∩ = , , 平面 ,
所以 ⊥平面 ,又 平面 ,所以 ⊥ ,
所以∠ 为二面角 的平面角.
因为 ⊥平面 ,又 平面 ,所以 ⊥ ,
第 7页,共 8页
又 = ,所以 = 2 + 2 = 22 + ( 3)2 = 7,
所以 sin∠ = =
3 = ,即 7 3 ,解得 =
3 21
14 .
2
因为 ⊥平面 , 平面 ,所以 ⊥ ,
2 2
又 // 3 21 3 2 21,所以 ⊥ ,所以 = 2 + 2 = 14 + 2 = 7 ,
3 21

所以 cos∠ = = 14 = 3 2 21 4,
7
3
即二面角 的余弦值为4.
(3)因为 ⊥平面 , 平面 ,所以 ⊥ ,
又 是边长为 2 的等边三角形,点 是棱 的中点,所以 ⊥ ,
又 ∩ = , , 平面 ,所以 ⊥平面 .
显然点 不同于点 ,过点 作 ⊥ ,垂足为 ,又 平面 ,
所以 ⊥ ,又 ∩ = , , 平面 ,
所以 ⊥平面 ,所以直线 与平面 所成的角为∠ .
设 = (0 ≤ < 2 3),所以 = 2 + 2 = 2 + 1, = 2 3 ,
在 中, = 2 + 2 = 13,
sin∠ = = 1 所以 ,即 13 = 2 3 ,
2 3
= 2 3 sin∠ = = 13 = 2 3 = 5 13所以 13 ,所以 2+1 13 2+13 26

解得 = 33 或 =
23 3 3
21 (舍),即 = 3
第 8页,共 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