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五升六年级语文暑假衔接】专题二 汉字(知识点归纳+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五升六年级语文暑假衔接】专题二 汉字(知识点归纳+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专题二 汉字
要点梳理
汉字字体的演变和造字方法
汉字字体的演变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汉字的造字方法
一般来说,汉字的造字方法有象形、指事、形声、会意四种。我国古代有“六书”的说法,是在前面四种的基础上再加上转注和假借。严格来讲,后两种应属于用字方法。
象形
“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构字方法:描绘物体轮廓,突出物体特征。
所表对象:有实体可以描绘的事物,主要是名词
文字特征:独体。
(2)指事
“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构字方法:象形为背景,在此基础上加指事符号,指出“事”之所在。(文、本、末、朱、刃、寸、上、下)
所表对象:事物的局部;抽象的概念。
文字特征:一个象形字加一个指事符号。
象形和指事的辨别:在结构上都归“独体”。象形多表示具体概念,指事多表示抽象概念(但高、大为象形)。
(3)会意
“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武、信是会合语词意义。与后代的“尖”、“苏”、“尠”类似。
但古文字的会意,应是会合字形的意义。
构字方法:用两个(或两个以上)象形符号,合成一个新义。可分为两类:
1.会形合成(靠各参构部件的形象会合成义。如:射、步、涉、陟、舂、立、及、休、孚、益)
2.会义合成(靠各参构部件的意义会合成义。如:臭、楞。歪、尖、班、疈)
所表对象:行为动作(主要是动词);抽象概念。
文字特征:合体。
会意字与象形字、指事字的区别:象形、指事是以独体、静态而名物,会意则是以合体、动态而示意。所以反映在语法上,象形字、指事字多用为名词,会意字则多为动词。
(4)形声
“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构字方法:一个义符(意符、形符)表意义范畴,一个声符表字音
所表对象:不受限制
文字特征:合体。
学习形声字应注意的问题:
1.形声字的义符只能表示某种意思的范围,而不能标明表声字的具体含义。
2.形声字的声符除了标声之外,往往兼有表意的作用。
这种现象有人称之为形声兼会意。如,“警,戒也。从言,从敬,敬亦声。” 再如,“胫、径、颈、经、陉”等字都从其声符“巠”获得了细长之义。
声符表义的原因:声符本身作为一个字,本来就带有意义。从造字上来说,有的字在造字时,就取了那个声符字的意义。分化字有很大部分是这么造的。如,因——茵;臽——陷;竟——境;或——域、国。从认字上来说,当这个声符的意义与这个字的意义相关时,看起来就是声符表义。
从文字学上说,只要是有表声作用的,都归形声字。
3.形声字的义符和声符在表现形式上有多种复杂的情况:
①义符和声符的位置所在没有一定之规;
②形符或声符字的形体有时会被省略一部分。
③形符或声符在隶变过程中被严重改变了形态,很不容易辨识。
(5)转注
“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授。考、老是也。”
判断原则:同一物类、事类的事物,用同一部首;同一部首中的字,意义可以相互解释;同时又有声音上的关系。
所表对象:同一类事物。
对转注的多种解释:
1.训诂上的互训。戴震、段玉裁主此说。
2.语词派生,文字孳乳。章炳麟主此说。
(6)假借
“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把为甲词造的字,用到与之同音的乙词上去。这个乙词没有自己的本字。从文字学上说。也是一种造字方法,不过是不造新形体的造字。
汉字的笔画及间架结构
1、汉字的构造单位 汉字的基本笔画有五种:横、竖、撇、点、折。
笔画: 笔画就是构成汉字的各种点和线,从落笔到起笔所写的点和线叫一笔或一划,笔画是构成汉字字形的最小连笔单位。
(2)偏旁与部首:偏旁又叫部件或构件,是由笔画组成的构成汉字的基本单位;字典编纂时把相同偏旁的字编在一起,称为一部,这个相同的偏旁就是部首。
部首是偏旁,但偏旁不一定是部首。这是因为部首所取偏旁都是表意的,而偏旁除部分表意外,更多的是表声的。
2、汉字的笔顺
汉字是按照一定的笔顺来写的,笔顺是指写字时笔画的先后顺序,独体字和合体字都有书写顺序的问题。我们应该注意汉字的笔顺,尽量写出间架结构合理的汉字来。
汉字的笔顺有一定规律,一般是:先横后竖 ;先撇后捺 ;先上后下 ;先走后右 ;先里头后封口 ;先中间后两边 。
3、汉字的间架结构
汉字的间架结构是指偏旁、笔顺的组合方式,主要有以下9种:
(1)上下结构:思 全 
(2)上中下结构:草 竟 
(3)左右结构: 好 和 
(4)左中右结构:谢 树 
(5)全包围结构:围 困 
(6)半包围结构:包 区 
(7)品字形结构:品 森
(8)单一结构: 日 月
(9)穿插结构: 爽 噩
一、单选题
1.(2025五下·上城期末)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吾盾之坚 坚硬 B.烟花二月下扬州 烟花爆竹
C.未闻孔雀是大子家禽 新闻 D.青春作伴好还乡 青春少年
2.(2025五下·香洲期末)括号里对带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孔君平诣其父(召见)
B.其人弗能应也(不)
C.没地不还你钱(难道)
D.却看妻子愁何在(妻子和孩子)
3.(2025五下·宁海期末)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冲锋陷阵 于物无不陷也 B.喜不自胜 引人入胜
C.童孙未解供耕织 供不应求 D.请勿自误 勿以善小而不为
4.(2024五下·新都期末)下列有关汉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汉字演变过程为: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
B.楷书字形方正,笔画规整平直,比隶书更便于书写和认读。
C.楷书四大家为:柳公权、颜真卿、欧阳询、赵孟頫。
D.“星”“月”“蜀”都是形声字。
5.(2024五下·新都期末)下列各组加点字的字音和词语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窘迫(jiǒng) 旖旎(yí) 扭扣 摩拳擦掌
B.供奉(gōng) 爱憎(zèng) 煅练 拖男挈女
C.渺小(miǎo) 丞相(chéng ) 繁忙 手疾眼快
D.妒忌(jì) 弓弩(nú) 徘徊 出谋画策
6.(2024五下·宁乡市期末)下列词语中“胜”字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以少胜多 B.引人入胜 C.旗开得胜 D.百战百胜
7.(2024五下·顺义期末)以下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不一样的是(  )。
A.溺而不返 返回 B.弗能应 答应
C.筛一碗酒 筛选 D.守株待兔 守候
8.(2024五下·海盐期末)下列句子与“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中的“之”意思相同的是(  )
A.吾盾之坚 B.杨氏之子
C.诸儿竟走取之 D.问之,曰:“欲作针。”
9.(2024五下·瑞安期末)下列各组词句中的加点字古今意思一样的是(  )
A.吾盾之坚 坚固
B.誉之曰 荣誉
C.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慧 甚至
D.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家禽
10.(2024五下·瑞安期末)根据形声字的特点猜字义,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笥”的意思可能与竹编的器具有关。
B.“戭”的意思可能与表演的道具有关。
C.“禊”的意思可能与祭祀有关。
D.“旌”的意思可能与旗帜有关。
11.(2024五下·青田期末)“小人长戚戚”中的“戚”指的是(  )。
A.亲戚 B.皇亲国戚 C.悲戚 D.戚家军
12.(2024五下·奉化期末)絷(zhí)这个字的意思最不可能的是(  )
A.捆绑 B.缰绳 C.徘徊 D.拘禁
13.(2024五下·钱塘期末)爷爷给小明讲《三国演义》的故事,讲到“操教shī热酒一杯,与关公饮了上马”。小明不知道“shī”是哪个字,查字典后,他会选择(  )。
A.邿:用于地名
B.施:①实行②用上,加上③给予④施舍
C.酾:①滤酒②斟酒③疏导河道
D.师:①老师②掌握专门学术或技艺的人
14.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英雄手中的刀仞是用于保家卫国的。
B.青少年需要加强体育锻练。
C.华侨老人深深地誊恋自己的祖国。
D.老师们正在拟定运动会方案。
1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吾盾之坚 坚持 B.问其故 事故
C.弗能应 回应 D.守株待兔 守信用
16.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昼出耘田夜绩麻(耘田:在田间锄草)
B.短笛无腔信口吹(腔:曲调)
C.石猴喜不自胜,忽抽身往外便走,复瞑目蹲身,跳出水外。(喜不自胜:因为胜利了,所以非常高兴)
D.说着,有丫头来请吃饭,大家方散。(方散:才都散去了)
17.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其人弗能应也(回答) B.物莫能陷也(陷阱)
C.乃呼儿出(就,于是) D.甚聪惠(同“慧”,智慧)
18.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乐此不疲 晶萤澄澈 B.风光旖旎 碧波万倾
C.无边无垠 相映成趣 D.巍峨雄奇 美妙绝仑
19.下面加点字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吾盾之坚 坚固 B.溺而不返 返回
C.守株待兔 守候 D.弗能应 有求必应
20.下列加点字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吾矛之利 坐收渔翁之利 B.道旁李 道路
C.其人弗能应也 自叹弗如 D.溺而不返 返回
21.下列字与“屉”结构相同的一组是(  )
A.供藏拴 B.遂迸病 C.箸装延 D.困国厅
22.下列句中带点词语意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原意指草木发芽,这里指有一些新感觉新想法在产生)
B.短笛无腔信口吹。(随口)
C.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本性,这里指梅花的精神)
D.也傍桑阴学种瓜(黄昏时候)。
2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冀复得兔 重复 B.守株待兔 守候
C.吾盾之坚 坚固 D.依然如故 缘故
24.下列对加点字的理解有错误的一组是(  )
A.银装素裹(白色) 溺而不返(返回) 劝君更尽一杯酒(用完)
B.负荆请罪(背着) 守株待兔(等待) 孔君平诣见其父(拜访)
C.杯水车薪(柴火) 一饮而尽(喝) 童孙不解供耕织(从事)
D.垂头丧气(失去) 理直气壮(正当) 短笛无腔信口吹(腔调)
25.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字谜就常常借助汉字的间架结构和偏旁来设计。下列字谜不属于按照汉字的间架结构和偏旁来设计的一项是(  )
A.上下平行、左右勾连。(打一字)谜底:互
B.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打一字)谜底:日
C.有女全姓姚,有手能肩挑,有足蹦蹦跳,有木桃花俏。(打一字)谜底:兆
26.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五千仞岳上摩天(摩天:碰到天,形容极高)
B.南望王师又一年(王师:南宋朝廷的军队)
C.却看妻子愁何在(妻子:妻子和孩子)
D.青春作伴好还乡(青春:美好的时光)
27.下列词语中的“趣”与“情趣”的“趣”意思相同的是(  )
A.趣味 B.识趣 C.知趣 D.旨趣
28.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自相茅盾 胸有成竹 B.磨拳擦掌 跃跃欲试
C.兴致勃勃 摇摇领先 D.如实相告 心惊胆战
29.下列每组词语中,括号里的词不能用来解释加点字的一项是(  )
A.道旁李(道路) B.问其故(事故)
C.冀复得兔(重复) D.溺而不返(返回)
二、填空题
30.查字典填空。
(1)“操”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再查   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   ,再查音节   ,组词   
(2)“珑”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再查   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   ,再查音节   ,组词   
31.给词语选择括号里正确的字。
金榜(提 题)名    洁白无(瑕 暇)     (姿 恣)意妄为   
走(头 投)无路    世外桃(源 园)     不能自(已 己)    
竭泽而(渔 鱼)     滥(竽 芋)充数    旁(征 证)博引   
32.根据所给拼音,在横线里写出三个同音字。
(1)jiù         
(2)shū         
(3)yán         
33.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字义,只填序号。
(1)支援   ①以手牵引;②帮助,救助;③引用。
(2)定罪   ①作恶或犯法的行 为;②过失,过错;③苦难,痛苦。
(3)虚实   ①空 虚;②不真实的;③衰弱。
(4)坚固   ①硬, 坚固;②坚固的东西或阵地;③坚定,坚决。
(5)缘故   ①原因;②缘分;③边;④介词,沿着;⑤因为。
(6)守株待兔   ①防守 ,与“攻”相对;②遵循,遵守;③看护,守候;④靠近,依傍
(7)情不自禁   ①禁受,耐;②忍住。
34.写出下列加点字的谐音字。
(1)四月的冰河一开动   了
(2)梁山泊的军师一无   用
(3)隔着门缝吹喇叭一名   声在外
35.查字典填空。
“截”是   结构的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它在字典中的解释有:A.切断,割断;B.阻拦;C.量词,段;D.截止。下列词语中加点的“截”应选哪种解释?①斩钉截铁   ;②截住他   ;③断了一截   。
答案解析部分
1.A
A“吾盾之坚”出自《自相矛盾》,意思是“我的盾很坚固”,“坚”是“坚固、坚硬”的意思 ;“坚硬”中“坚”同样是“硬、坚固”的意思 。二者字义相同 。A正确;
B“烟花二月下扬州”中“烟花”形容春天繁花似锦、如烟如雾的美景,侧重表现春日景色的绚丽;“烟花爆竹”中“烟花”指燃放时能发出各种光彩和声响的物品,是具体的事物 。二者字义不同 。B错误;
C“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出自《杨氏之子》,“闻”是“听说”的意思;“新闻”中“闻”指消息、听见的事情 。二者字义不同 。C错误
D“青春作伴好还乡”中“青春”指春天,因春天草木青葱,所以叫青春;“青春少年”中“青春”指青年时期,年纪轻 。二者字义不同 。D错误。
故答案为:A
本题考查对古今字义的理解和区分能力,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字词含义 。解题时要回归语句或词语的具体语境,准确把握字词含义,再对比判断是否相同 。
2.A
结合句子理解词语,A 项 “孔君平诣其父” 中,“诣” 的意思是 “拜访”,而非 “召见”。这句话出自《杨氏之子》,讲述孔君平前来拜访孩子的父亲,体现的是亲友间的拜访,并非上级对下级的 “召见”,故解释错误。
B 项 “其人弗能应也” 中,“弗” 是 “不” 的意思,符合语境(那人无法回应),解释正确。
C 项 “没地不还你钱” 中,“没地” 是方言中表示反问的词语,可译为 “难道”,解释正确。
D 项 “却看妻子愁何在” 中,“妻子” 是古今异义词,在古文中指 “妻子和孩子”,解释正确。
故答案为:A
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义的理解能力。作答时要结合句子表达的意思,根据句意体会这个字在句子中的意思,做出选择。然后把字义带入句子中看是否符合,检验自己的判断。
3.D
A.“冲锋陷阵” 的 “陷” 意为 “攻破、深入”;“于物无不陷也” 的 “陷” 意为 “穿透、刺穿”,二者意思不同。
B.“喜不自胜” 的 “胜” 意为 “承受、禁得起”;“引人入胜” 的 “胜” 意为 “优美的境界”,二者意思不同。
C.“童孙未解供耕织” 的 “供” 意为 “从事、参与”;“供不应求” 的 “供” 意为 “供给、供应”,二者意思不同。
D.“请勿自误” 的 “勿” 和 “勿以善小而不为” 的 “勿” 均意为 “不要、别”,二者意思相同。
故答案为:D
本题考查对多义字在不同语境中含义的辨析能力,需结合具体词语或句子理解字义,掌握常见多义字的不同义项及使用场景。
4.D
考查了汉字字体、形声字和文学常识。认真阅读所给题目,根据平时的积累作答即可。 A、B、C正确。D.有误,“月”是象形字。
故答案为:D。
平时要多练习,多总结,作答时才能得心应手。
5.C
A:“ 旖旎 ”中的“ 旖 ”不读“ yí”,应读作“ y ǐ ”,所以错误。
B:“ 供奉 ”中的“ 供 ”不读“ gōng ”,应读作“ gòng ”,“ 煅练 ”中的“ 煅”应该是“锻”,“ 练 ”应该是“炼”,所以错误。
C:正确。
D: “ 出谋画策 ”中的“ 画”应该是“划”,所以错误。
故答案为:C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字形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要注意区分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还要注意多音字在不同词组中的不同读音。平时要多读、多练。
6.B
A、以少胜多:用少量兵力战胜强大的敌人。故”胜”指战胜。
B、引人入胜:指十分吸引人的,使人沉醉的优美的境界。多指山水风景或文艺作品吸引人。故”胜”优美的景物或境界。
C 、旗开得胜:旗开得胜是指在战争、竞赛或其他活动中,一开始就取得胜利的意思。故”胜”指战胜。
D 、百战百胜:每战必胜。形容所向无敌。故”胜”指战胜。
故答案为:B
考查了多义字词。我国的语言文字丰富多彩,同一个字或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它所表达的意思不一样,这就是"多义字"和"多义词"的现象。
7.C
A项中“返”都是回去的意思;
B项中“应”是回答的意思;
C项中“筛一碗酒”的“筛”是“倒”的意思;“筛选”的“筛”比喻经挑选后淘汰;这项中汉字的字义不同。
D项中“守”是指守候的意思;
故答案为:C
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义的理解能力。作答时要结合句子表达的意思,根据句意体会这个字在句子中的意思,做出选择。然后把字义带入句子中看是否符合,检验自己的判断。
8.B
题干:“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中“之” 是结构助词,可译为“的” ,表示前后两个名词的所属关系 。A“吾盾之坚” 中“之” 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吾盾” 是主语,“坚” 是谓语,“之” 起到这种语法作用,与题干“之” 用法不同 。A错误;
B“杨氏之子” 中“之” 是结构助词,可译为“的” ,表示“杨氏” 与“子” 的所属关系,和题干中“之” 意思相同 。B正确;
C“诸儿竞走取之” 中“之” 是代词,指代“李子” ,与题干“之” 用法不一样 。C错误;
D“问之,曰:‘欲作针。’” 中“之” 是代词,指代人(老媪) ,和题干“之” 用法不同。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文言文中“之”字的含义理解。在文言文中,“之”字用法多样,常见的有:结构助词“的” ;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作代词,指代人、事、物等;作动词,意为“到、往” 等。需要准确判断每个选项中“之”字的用法,与题干中“之”字用法进行对比。
9.A
考查古今异义。古汉语中有一些字形相同而与现在的词意义用法不同的词。
A、“吾盾之坚”中的“坚"字、古义为坚固、坚硬,今义也指坚固、结实,不易被摧毁或改变。在这个选项中、古今意思一致。
B.“誉之曰"中的“誉"字,古义为称赞、赞美,而今义则多指名誉、荣誉,即个人或团体因某种成就或行为而获得的声望或尊重。在这个选项中,古今意思不同。
C“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慧”"中的“甚”字,古义为很、非常,表示程度深;而今义中的“甚至”则表示更进一步的意思,有“以至于”的意味。在这个语境中,“甚"并不等同于今义的“甚至”。因此,这个选项中的古今意思也不同。
D.“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中的“禽"字,古义为鸟类,而今义则多指家禽,即人类为了食用或观赏而驯养的鸟类。虽然今义的“家禽"也包含鸟类,但在这个语境中,“禽"更偏向于指野生的鸟类,与今义的“家禽"有所区别。因此,这个选项中的古今意思也不完全相同。综上所述,只有A选项中的“坚"字古今意思一致。
故答案为:A
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做好积累,对于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分类做好整理。
10.B
考查了形声字。形声字是汉字的一种造字方式。形声字分形旁和声旁。表示意义范畴的是形旁,表示声音类别的是声旁。在区分时要加以分析和理解,以防弄错。A、C、D恰当。
B.不恰当。“戴”的偏旁是“戈”,而“戈”是一种兵器,因此“戴”可能与兵器有关。
故答案为:B
形声字有的形旁在左,声旁在右;有的形旁在右,声旁在左;有的形旁在上,声旁在下;有的形旁在下,声旁在上;有的形旁在外,声旁在内,或者形旁在内,声旁在外。
11.C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出自《论语 述而》 ,“戚戚” 形容忧愁、烦恼的样子,“戚” 在这里表示悲戚、忧愁 。A. “亲戚” 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B. “皇亲国戚” 是指皇帝的亲戚,比喻极有权势的人;
D. “戚家军” 是明朝戚继光领导的一支抗倭军队。均不符合此处含义。
故答案为:C
本题考查对文言字词在经典语句中含义的理解能力。重点考查考生对古代经典文献中字词本义及语境义的准确把握,需要日常积累文言字词知识并结合语境分析。
12.C
结合对汉字“絷”的理解,“絷” 的基本字义是拴住,捆住,如 “絷维”(拴缚;羁绊),也可指马缰绳。由此可见,“絷” 有捆绑、缰绳、拘禁的意思,A、B、D 选项均有可能。而 “徘徊” 表示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与 “絷” 的字义没有关联,所以 C 选项最不可能。
故答案为:C
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义的理解能力。作答时要结合汉字的字形,体会这个字在语境中的意思,做出选择,检验自己的判断。
13.C
A:“部”用于地名词,与句子中的语境不符,因此排除。
B:“施”有“实行”、“用上,加上”、“给予”和“施舍”等意思,但这些意思都与句子中的语境不符,因此排除。
C:“酾”有“滤酒”和“斟酒”的意思,符合句子中“点热酒一杯”的语境,因此是正确答案。
C:“师”有“老师”和“掌握专门学术或技艺的人”的意思,与句子中的语境不符,因此排除。
故答案为:C
本题考查学生结合语境正确理解字词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弄清词语的意义及常用用法再次弄清词语的感彩,尤其要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字词含义的变化,辨析作答。分辨一组近义词,并把它们分别填进不同的句子里面。这样的题目先做有把握的,然后再区分剩下的词语和句子,把词语填进句子里面多读几遍,看看到底怎么填才合适。
14.D
A项中“刀仞”应写作“刀刃”;
B项中“锻练”应写作“锻炼”;
C项中“誊恋”应写作“眷恋”;
D项中“拟定”书写正确;
故答案为:D
题目考查对词语词形辨析能力。作答是要结合题目要求,根据平时学习积累对每一选项中词语进行检查分析,做出正确鉴别和修改。
15.C
A项“吾盾之坚”是坚固、硬的意思;“坚持”的“坚”是坚定;坚决;
B项“问其故”的“故”是原因的意思;“事故”的“故”指意外或不幸的事变;
C项“弗能应 回应”应都是回答的意思;
D项中不知道“守株待兔”的“守”指守候的意思;“守信用”的“守”是遵守的意思;
故答案为:C
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义的理解能力。作答时要结合句子表达的意思,根据句意体会这个字在句子中的意思,做出选择。然后把字义带入句子中看是否符合,检验自己的判断。
16.C
A、B、D项正确;C项有误,喜不自胜:高兴得自己不能控制,形容喜悦到了极点。
故答案为:C
考查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辨析。需要平时生活中多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体会,并且多积累,多总结。理解词语的含义,需联系词语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透过词语的表面义,深刻体味其内涵。
17.B
阅读各项,ACD三项中对加点字的理解和表述都是正确的,符合句子表达的意思;
B项中“物莫能陷也”的“陷”是指刺穿的意思,这项理解错误;
故答案为:B
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义的理解能力。作答时要结合句子表达的意思,根据句意体会这个字在句子中的意思,做出选择。然后把字义带入句子中看是否符合,检验自己的判断。
18.C
此题是考查同音字、形近字的辨析,改正错别字。认真分析词语中哪个字用错了,应该怎样改正。成语的用字都是固定不变的,不能随便改动。
A:萤——莹
B:倾——顷
C:正确
D:仑——伦
故答案为:C
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19.D
阅读各项,A“吾盾之坚 坚固”这句中“坚”都是“坚硬、结实”的意思;
B项中“溺而不返 返回”的“返”都是“回去”的意思;
C项中“守株待兔 守候”的“守”都是“看守、守候”的意思;
D项中“弗能应 ”中“应”是回答的意思;“ 有求必应”的“应”是答应的意思;这项中加点字意思不同;
故答案为:D
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义的理解能力。作答时要结合句子表达的意思,根据句意体会这个字在句子中的意思,做出选择。然后把字义带入句子中看是否符合,检验自己的判断。
20.A
A项中“吾矛之利”的“利”是锋利的意思;“坐收渔翁之利”的“利”指利益;
B项“道旁李 道路”中“道”都是指交通的道路;
C项中“其人弗能应也 自叹弗如”中的“弗”都是“不”的意思;
D项中“溺而不返 返回”中的“返”都是回去的意思;
故答案为:A
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义的理解能力。作答时要结合句子表达的意思,根据句意体会这个字在句子中的意思,做出选择。然后把字义带入句子中看是否符合,检验自己的判断。
21.B
“屉” 是半包围结构,阅读各项中汉字,B项中“遂迸病”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
故答案为:B
题目考查学生的汉字字形结构的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平时汉字的学习积累,对每项的汉字结构逐一进行分析判断,做出正确选择。
22.D
A、B、C项正确;D项有误,傍:靠近。“也傍桑阴学种瓜”意思是:在附近的树荫下学习种植瓜果。
故答案为:D
考查了字义的理解能力。要想理解字义,就要先理解整个词语的意义,结合平时的学习积累,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理解辨析即可。
23.D
A .相同。“冀复得兔”的意思是: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重复”的意思是:反复出现。故两个”复”的意思均为”再”。
B .相同。”守株待兔”的意思是:比喻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也讽刺妄想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守卫”的意思是:守卫;看护。故两个”守”的意思均为”守候,等待”。
C .相同。”吾盾之坚”的意思是:我的盾坚固无比。”坚固”的意思是:结实而牢固。故两个”坚”的意思均为:硬、坚固。
D .不同。”依然如故”的意思是:仍旧像从前一样。”如”的意思是:像。”缘故”的意思是:指原故;原因。”故”的意思是:原因。
故答案为:D
考查了多义字。”多义字”也就是一个汉字在不同的词语或句子中有不同的含义。本题主要考查一个多义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表达的意思,首先要理解给出的词语的意思,再在语境中理解汉字的意思,然后选出正确的答案。有些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意思不同,要想学会辨析字义,特别是有多重含义的字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反复审读加以理解并辨析,以防选错。
24.D
阅读各项,ABC三项中对加点字的理解都是正确的,符合词语表达的意思;
D项中“理直气壮”的“直”指充分、正确的意思;这项对加点字的理解不恰当。
故答案为:D
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义的理解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词语表达的意思,根据词义体会这个字在词语中的意思,做出选择。然后把字义带入词语中看是否符合,检验自己的判断。
25.B
阅读各项中的汉字的字谜,AC两项中的字谜都是根据汉字的间架结构和偏旁来设计的;
B项中“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是根据“日”表示的字义进行设计的,这项中字谜不属于按照汉字的间架结构和偏旁来设计的。
故答案为:B
题目考查对字谜等相关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每项中字谜的特点,结合字谜设计的方法点进行正确作答。
26.D
阅读各项,ABC三项中加点词的理解是正确的,符合诗句表达的意思;
D项“青春作伴好还乡”意思是结伴春光同回故乡。“青春”指春天的景物;
故答案为:D
题目考查学生的词语理解能力。作答时要结合平时学习对课诗句的理解,体会词语的含义。作答时要注意词语的本意和引申义的区别,结合语言环境判断词语的具体意义。
27.A
要求学生结合词语理解字义。“情趣”性情志趣。“趣”意思兴味,使人感到愉快。
A:趣味:使人愉快、使人感到有意思、有吸引力的特性。“趣”意思兴味,使人感到愉快。
B:识趣 :知趣,不惹人讨厌。“趣”意思意味;情态或风致。
C:知趣 :知道进退,不惹人讨厌。“趣”意思意味;情态或风致。
D:旨趣 :主要目的和意图;宗旨“趣”意思趋向。
故答案为:A
主要考查学生结合词语理解字义的能力,在于平时的积累和识记。
28.D
A.有误,“自相茅盾”应为“自相矛盾”。
B.有误,“磨拳擦掌”应为“摩拳擦掌”。
C.有误,“揺揺领先”应为“遥遥领先”。
D.正确。
故答案为:D
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积累,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29.B
A、C、D正确;B有误,“问其故”的“故”是原因的意思。
故答案为: B
考查了文言字词的翻译。在正确翻译文言语句的基础上把握文言字词的意思,做此题根据句意回顾所学认真作答即可。
30.(1)扌;13;C;cāo;操纵
(2)王;5;L;lóng;玲珑
此题不仅考查学生查字典的能力,同时对汉语拼音、汉字结构、偏旁部首、组词等方面的知识进行考查。因此,应全面扎实地掌握各方面的知识,同时在运用知识时,注意把握其不同的特点和要求。 本题考查学生查字典的能力。对不认识的字用部首查字法,对不会写的字用音序查字法。
31.题;瑕;恣;投;源;已;渔;竽;征
本题为比一比,再组词,完成时要注意仔细区别每组字的不同,再分别组词。如:提:说起,举出。题:练习或考试时要求解答的问题。瑕:玉上面的斑点,喻缺点或过失。暇:空闲,没有事的时候。竽:一种乐器。芋:一种植物。
故答案为:题、瑕、恣、投、源、已、渔、竽、征
形近字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辨析区分:①从字音区别。②从字形区别。③从字义区别。④利用形声字的特点区别。
32.(1)就;旧;救
(2)书;输;叔
(3)言;颜;严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同音字。同学们平时要牢记各个汉字的读音,特别是同音字的字音,理清拼合规律,注意声调的正确性。可用组词的方法记忆。
(1)就(就是)、旧(依旧)、救(救星)
(2)书(读书)、输(输掉)、叔(叔叔)
(3)言(语言)、颜(颜色)、严(严厉)
故答案为:(1)就、旧、救(2)书、输、叔(3)言、颜、严
同学们要想做好此类题目,最重要的是拼音知识要过关,平时要多听、多读、多写。拼音知识扎实了,做此类题目才会得心应手。
33.(1)②
(2)①
(3)②
(4)①
(5)①
(6)③
(7)②
(1)“支援”指支持和援助;“援”指帮助的意思;
(2)“定罪”指法院依照犯罪行为的程度并根据相关法律认定罪名,“罪”指作恶或犯法的行为;
(3)“虚实”指假和真,泛指情况,“虚”指不真实的;
(4)“坚固”指结实而牢固,“坚”指硬, 坚固;
(5)“缘故”指原因,“缘”指原因的意思;
(6)“守株待兔”指守在树桩旁边等兔子,“守”指看护,守候;
(7)“情不自禁”指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禁”指忍住;
故答案为:(1)②(2)①(3)②(4)①(5)①(6)③(7)②
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义的理解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词语表达的意思,根据词义体会这个字在词语中的意思,做出选择。然后把字义带入词语中看是否符合,检验自己的判断。
34.(1)冻
(2)吴
(3)鸣
(1)“月的冰河一开动”中“动”与“冻”谐音;
(2)“梁山泊的军师一无1用”中“无”与“吴”谐音;
(3)“隔着门缝吹喇叭一名1声在外”中“名”与“鸣”谐音;
故答案为:(1)冻(2)吴(3)鸣
题目考查对歇后语等文学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文学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
35.半包围;J;jie;A;B;C
"截"是半包围结构的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 J ”,再查音节”jie ”。①斩钉截铁:形容说话或行动坚决果断,毫不含糊。”截”切断,隔断的意思。故选 A 。②截住他:拦住他的意思。”截”阻拦的意思。故选 B 。③一截:一块的意思。”截”量词,段。故选 C
故答案为:半包围、J、jie、A、B、C
考查了查字典,查字典常用的三种方法是:部首查字法、音序查字法和数笔画查字法。如果很容易确定部首,但不确定读音就可以用部首查字法;如果知道读音,但不会写这个字,就用音序查字法;如果是独体字就用数笔画查字法。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这个字的音节的第一个字母的大写,再查音节。选择字义,要结合词语的意思来思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