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0张PPT)第三单元研习任务第一部分 文学与文化常识积累(自传体小说、“硬汉形象”“托尔斯泰主义”等)第二部分 重点词语释义与积累(自食其果、时来运转等)第三部分 技巧方法点拨与应用(叙述人称与视角、环境描写、想象手法等)第四部分 主题素材积累与应用(多样的文化:领袖语录、主题解析、金题试炼等)第三单元知识清单一 本单元的课文都节选自世界文学史上优秀的小说作品,体现了人类对社会的认识,揭示了人类成长的精神轨迹,带给人们义审美的愉悦。阅读本单元小说,完成下列任务。1.本单元小说中的人物,如米考伯先生、玛丝洛娃、聂赫留朵夫、圣地亚哥、布恩迪亚,都是世界文学画廊中的著名人物形象,有些甚至已成为某一类人物的象征。这些人物为什么令人如此难忘?选择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个,结合课文中的具体描写,分析他的性格特点和典型意义。2. 狄更斯的小说反映了工业革命时期急遽变革的英国社会的风貌,列夫 托尔斯泰的小说深刻揭示了沙皇俄国的社会现实,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小说表现了哥伦比亚乃至整个拉美大陆的社会生活状况......这些作品表现了不同的社会历史和民族文化特点。阅读本单元课文,结合具体内容,感受和了解不同的民族文化和社会历史风貌,写一则读书札记。文学与文化常识积累自传体小说内涵与特点 自传体小说是传记体小说的一种,是从主人公自述生平经历和事迹角度写成的一种传记体小说。这种小说是在作者亲身经历的真人真事的基础上,运用小说的艺术写法和表达技巧经过虚构、想象、加工而成。它一方面不同于一般的自传和回忆录,另一方面又必须以作者或自述主人公为原型。作品举例 卢梭的《忏悔录》、高尔基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在我所有的著作中,我最喜爱的是这一部。像许多偏爱的父母一样,在我内心的最深处,我有一个最宠爱的孩子。他的名字就叫《大卫·科波菲尔》。”——狄更斯在《大卫·科波菲尔》(1850)的序言中这样写道“托尔斯泰主义”托尔斯泰主义是俄国著名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的重要思想的结晶,一方面,它体现为对现实的无情批判;另一方面,它宣扬了赎罪、拯救灵魂、禁欲主义、“不以暴力抗恶”“道德自我完善”等观点,宣扬一种属于托尔斯泰自己的宗教“博爱”思想,因此人们称之为“托尔斯泰主义”。电报体小说内涵 指小说中一种语言文体风格。多用短句,不用或少用复句,很少用形容词,文字简洁如同电报,故名。美国作家海明威擅用此文体写作。特点 ①结构上的单纯性,人物少到不能再少,情节不枝不蔓,主人公性格单一而鲜明。②避免使用过多的描写手法,避免过多地使用形容词,特别是华丽的辞藻,尽量采用直截了当的叙述和生动鲜明的对话,句子简短,语汇准确生动。③鲜明生动的动作描写和简洁的对话。④着力追求一种含蓄、凝练的意境。硬汉形象 硬汉精神指海明威作品中出现的一系列人物形象。这些人物有拳击师、斗牛士、猎人等,他们都具有一种百折不挠、坚强不屈的性格,面对暴力和死亡,面对不可改变的命运,都表现出一种从容、镇定的意志力,保持了人的尊严和勇气。 在遇见别人普遍认为无法达成的时候,面对目标,勇于克服苦难,通过自己的努力,战胜自我(伤痛),实现目标的一种精神。正如文中所说:“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但是却不能打败他。”魔幻现实主义流派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是拉丁美洲特有的文学流派。起源 20世纪50年代崛起于拉丁美洲原则 变现实为幻想而不失其真。“魔幻”只是手法,反映“现实”才是目的。体裁 以小说为主。特点 弥漫着浓重而强烈的神奇气氛。具有鲜明的反殖反帝反封建反独裁的进步倾向。善于借鉴、吸收和运用外来文化,并且结合本民族的习俗加以提炼、发展和融会贯通。二 “把故事讲好”是小说家们共同的任务,讲故事的方法则千变万化。古往今来的小说家,既继承传统,又推陈出新,丰富了小说的创作手法,也赋予作品以独特的风格意蕴。研读本单元课文,探究小说的艺术手法,深化对作品的理解,从下列活动中任选一项完成。1. 心理描写在小说中十分常见,是小说塑造人物、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方法。梳理本单元课文中的心理描写,想一想,不同作品中心理描写的方法及作用有哪些异同?学习心理描写的方法【内涵】指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活动进行描写。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能反映人物的性格,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心理描写要符合人物的性格。【方法】(1)独白法。内心独白是人物心灵中自我对话的过程,它能使人物酣畅淋漓地倾吐肺腑之言。(2)细节法。即在文章中恰当地描写人物富有鲜明个性的动作,传神地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3)烘托法。在文章中,运用恰当的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心理,既能对刻画人物、反映主题起到很好的作用,又能增添文章的美感。【迁移运用】假如这次考试你考得不好,老师马上要宣布成绩,请用200字以内的语言描述你此时的心理活动,要求形象真切。示例:天阴沉沉的,不时刮来阵阵冷风。风刮到我身上,我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战。语文课开始了,老师要把批好的试卷发下来。教室里静悄悄的,只听见“沙沙”的发试卷的声音。我不停地在心里念叨:“天啊,保佑我吧!我再也不听录音机,不看电视,不打游戏机了。以后上课一定好好听讲,千万别让我不及格啊!……”我紧张得要命,不由得心里直打鼓,怕自己考砸了。试卷终于落到我的桌子上了。它反躺着,静默着……2. 环境是小说的基本要素之一,在小说中承担着多重功能。一方面,环境影响、制约人物的行动和情节的展开,为人物的行动提供依据,也让人物性格在与环境的互动甚至冲突中更充分地得到展现;另一方面,环境又常常富有暗示性和象征性,能够烘托气氛,激发读者的情感,隐喻主题。全班同学分组,各选一篇课文,分析其中的环境描写,理解其复杂意蕴,同学之间相互交流。技巧方法点拨与应用叙述人称和叙述视角总结第一人称(有限视角) ①真实亲切②拉近与读者的距离③便于抒发感情;但是叙述受限制第二人称 ①拉近叙述者与人物之间的距离②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③便于感情交流第三人称(全知视角) ①不受叙述者的见闻和感觉的约束,相对自由。②展示不同人物在不同地点同时发生的事情。总结归纳 环境描写的作用角度 作用环境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②交代时代背景,揭示社会关系,渲染特定氛围。人物 ①引导人物出场;②交代人物身份; ③揭示人物心境;④表现人物性格或品质。情节 ①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②暗示和埋下伏笔。主题 揭示社会本质特征,凸显主题。想象手法的剖析与运用作用 ①想象为情感提供了载体和展现形式②想象使作家处于物我同化的境界③想象可以把抽象的哲理或感情变成具体的艺术形象表现出来④想象对审美对象的生命化方法 ①想象要大胆:“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不可能有伟大的发现。”②想象要合理:想象与事物的特点密切相关。③想象要美:给人以“美”的体验。④想象要具体:具体描摹⑤想象要有趣:引人入胜。【迁移运用】以“梦想”为话题,运用想象和虚构,写一段文字,不少于200字。示例:我是一只蜗牛,在我生命中,我要爬去北方寻找我的梦想,我的生命注定一路向北。我知道我的生命很短暂,北极根本遥不可及,但我清楚向北就是我生命的信仰,不论快走还是慢行。我每天都在尽力地爬着,朝我心驰神往的北方。我遭遇生命中的不幸,我享受着生命中的快乐。我到过冰川,凛冽的寒风中我寸步难行。疾风席卷着冰沙一浪一浪地向我袭来。我埋着头,咬着牙,一步一步地顶风前进。心中的信念支撑着我,梦中的北方牵引着我,我倔强地在寒冷的冰面上一路向北,尽管走得很慢很慢……三 欣赏小说,不仅要品析作品在情节设置、形象塑造等方面的独到之处,更要理解作者通过作品表现出的对社会人生的认识与思考。同样,创作小说,固然需要学习典范作品的写作技巧,更重要的还是认真观察生活、思考生活。从下列写作任务中任选一项完成。1.本单元小说反映了不同时代的社会生活,展示了小说名家的风格特征。选择你喜欢的一篇细加研读,从中选取感兴趣的某一要点,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赏析文章。2. 只要你认真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存在着不少 “小说元素”,或让人感动,或引人深思,或令人开怀…试着从中采撷一二,以之为基础创作一篇小小说。学写小小说小小说,又称 “微型小说”,是小说中篇幅最短的一种。如同匠人在方寸之间精雕细刻一般,小小说的作者于尺幅之内精心构造情节,刻画人物形象,交代故事环境,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往往能取得“以小见大”的效果。人物少,情节简单,场景集中,构思奇巧,立意深刻,语言简洁洗练等,是小小说的特点。小小说因篇幅所限,无法展现情节的完整脉络,往往抓住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一个瞬间或一个横断面,进行深人开掘。写作小小说要注意以下儿点:明确立意。“意”是小小说的灵魂,立意就是确立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一篇优秀的小小说总要以“意” 为核心,或颂扬,或讽刺,或表达对人生的思考,或展现生活侧面,从故事中提炼出意义。但要注意,“意” 的表达应 “含蓄其中”,切忌机械地凸显主题。巧于构思。小小说人物少,情节简单,要吸引读者,就要“尺水兴波”,即精心构思,巧妙展开情节,写出波澜和起伏。比如事件虽简单,读者却难以预料结局。这就需要创新叙事方式,如变换叙述顺序,利用“道具”,巧设悬念,铺设伏笔等。小小说要注意写好结尾。从某种意义上说,结尾的精彩与否是一篇小小说能否出彩的关键,优秀作家常常能通过巧妙的构思,在结尾处完成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突转。抓住传神之处重点刻画。小小说也要刻画人物,塑造形象,但不求完整地展现其性格,常用白描手法,以洗练的语言勾勒轮廓,与出人物传神之处。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时,要抓住最能展现人物性格、有利于推动情节发展的点来写。删繁去冗,留些“空白”,让读者去想象,往往能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 的效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