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1张PPT)春江花月夜唐·张若虚张若虚,主要活动在公元七世纪中期至公元八世纪前期,曾任兖州兵曹。事迹略见于《旧唐书·贺知章传》。中宗神龙(705-707)年间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包融俱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全唐诗》说他与贺知章(越州永兴人,今浙江杭州)、张旭(苏州人)、包融(润州延陵,今丹阳人,一说湖州人),号"吴中四士",文词俊秀。开元年间尚在世。其诗描写细腻,音节和谐,清丽开宕,富有情韵,在初唐诗风的转变中有重要地位。但受六朝柔靡诗风影响,常露人生无常之感。诗作大部散佚,《全唐诗》仅存2首,其一为《春江花月夜》,乃千古绝唱,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有"以孤篇压倒全唐"之誉;闻一多评价《春江花月夜》是"诗中的诗,顶峰中的顶峰"。另一首诗是《代答闺梦还》。“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这是杜甫的故乡之月;“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这是李煜的故国之月;“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柳永的寂寞之月“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是苏轼的哲思之月;张若虚笔下的月又是怎样的呢?解题:春江花月夜意象:春、江、花、月、夜特点:意象的组合诗歌特点(一):意象之丰初读感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初读感知自读诗歌,正音意滟滟(yàn ) 芳甸(diàn ) 霰(xiàn ) 扁舟(piān)砧(zhēn) 碣石(jié ) 皎皎(jiǎo ) 纤尘(xiān)滟滟:波光荡漾的样子 芳甸:开满花草的郊野霰:雪珠 穷已: 尽头停止离人:思妇 不胜愁:不能承受的忧愁可怜:可惜 无限路: 极言离人相距遥远一个“连”字一个“平”字写出了江水的浩太声势,使人们的视野陡然开阔;一个“共”字,强调了春江与明月天然的诗意联系:一个“生”字,就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活泼的生命。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诗人对月光的观察极其精微,月光荡涤了世间万物的五光十色,将大千世界浸染成梦幻一样的银灰色。因而“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浑然只有皎洁明亮的月光存在。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纯净的自然世界——纯净的精神世界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因此“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望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赤壁赋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人生代代相继,江月年年如此。一轮孤月徘徊中天,像是等待着什么人似的,却又永远不能如愿。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奔腾远去。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这四句总写在月夜中思妇与游子的两地思念之情。“白云”“青枫浦”托物寓情。白云飘忽,象征“扁舟子”的行踪不定。“青枫浦”为地名,但“枫”“浦”在诗中又常用为感别的景物、处所。“谁家”“何处”二句互文见义,因不止一家、一处有离愁别恨,诗人才提出这样的设问,一种相思牵出两地离愁,一往一复,诗情荡漾,曲折有致。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把“月”拟人化,“裴回”(即徘徊)二字极其传神:一是浮云游动,故光影明灭不定;二是月光怀着对思妇的怜悯之情,在楼上徘徊不忍离去。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译文:月光照进思妇的门帘,卷不走,照在她的捣衣砧上,拂不掉。"卷”和“拂”两个痴情的动作,生动地表现出思妇内心的惆怅和迷惘;“卷不去”“拂还来”则进一步说明这情思愁绪无法排遣。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她在月光下思念远方的爱人,共望月光却无法相知,只有借月遥寄相思之情。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花落幽潭,春光将老,人还远隔天涯。江水流春,流去的不仅是自然的春天,也是游子的青春、幸福和憧憬。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江水会流向远方,春天会过去,月亮也会沉到海雾中,离人之间的距离遥远得无穷无尽。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不知有多少人能乘月归家,月将离情洒满了整片树林。活动一:找出诗中直接写到“春、江、花、月、夜”五个意象的句子。“春”有4句、“江”有12句、“花”有2句、“月”有15句、“夜”有2句全诗以“月”为主题来,营造“优美”“渺远”“迷离”的意境“春”: 春江潮水连海平,何处春江无月明,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 春江潮水连海平,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江天一色无纤尘,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落月摇情满江树“花”: 月落花林皆似霰,昨夜闲潭梦落花“月”: 海上明月共潮生,何处春江无月明,月照花林皆似霰,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裴回,愿逐月华流照君,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夜”: 今夜谁家扁舟子?昨夜闲潭梦落花。活动二:诗歌中除了直接写月亮的诗句,还有哪些没有“月”字的诗句也是在写月亮呢?诗歌特点(二):以月为主线五个意象关系:五个意象以“月”为主“春”“江”“花”“夜”四个意象因“月”而生。春来潮涌,江海潮汇,月随潮生,借花写月色空明,借夜写明月行空,可以说一切都是月亮的陪衬。理解“月”的具体形象:张若虚心中的那一轮月亮是一轮什么样的月亮呢?找原诗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初生之月(一)还原意境,品读月之“初生”问题1:张若虚那这一轮月亮是从哪里升起来的?理解“月”的具体形象:张若虚心中的那一轮月亮是一轮什么样的月亮呢?找原诗句姣 姣 孤 月(二)于“无”中见“月”,感受那轮明月的孤独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明亮的月亮——明亮的月亮——孤独的月亮理解“月”的具体形象:张若虚心中的那一轮月亮是一轮什么样的月亮呢?找原诗句(三)“理”中品“月”,感悟宇宙的生命启迪哲 思 之 月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江边初月——永恒之月——相思之月理解“月”的具体形象:张若虚心中的那一轮月亮是一轮什么样的月亮呢?找原诗句相 思 之 月(四)由“月”见“情”,感受世间的离人相思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扁舟之月——徘徊之月——徘徊之月——离人之月——相思之月理解“月”的具体形象:张若虚心中的那一轮月亮是一轮什么样的月亮呢?找原诗句摇 情 落 月(五)“月”落“情”满,感受一江摇曳的诗情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江潭落月——沉沉落月——西斜落月(迷离之月)——摇情落月画意哲理诗情月下之景月下之理月下之情春江花月夜全诗小结月色无垠月色纯净人生无尽宇宙永恒思妇怀远游子思归春江花月图月下沉思图思妇怀远图游子思归图“这诗是有憧憬和悲伤的,但它是一种少年时代的憧憬和悲伤,一种‘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的憧憬和悲伤。所以,尽管悲伤,仍然轻快,虽然叹息,总是轻盈”,“依然是一语百媚,轻快甜蜜的”。——李泽厚(《美的历程》)哀而不伤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