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甘肃省临夏州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甘肃省临夏州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

资源简介

甘肃省临夏州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
1.(2025五下·临夏期末)最近学习成绩下降,妈妈怀疑你是因为玩游戏导致的,对你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可你并没有玩游戏。 这时你应该(  ).
A.委屈地大哭,和妈妈大吵一架
B.不理妈妈,让她自己去发现误会了
C.你先冷静下来,等妈妈气消了,再向她解释清楚
【答案】C
【解析】【分析】考查的是主动交流常沟通。家人之间产生一些小矛盾是正常的,我们需要理性面对,学会以积极的态度、有效的方法主动化解矛盾,最近学习成绩下降,妈妈怀疑你是因为玩游戏导致的,对你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可你并没有玩游戏。 这时你应该先冷静下来,等妈妈气消了,再和她解释清楚,选项C做法正确,符合题意;AB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明确了解和家人相处正确做法,做到主动交流常沟通是完成本题的关键。
2.(2025五下·临夏期末)下列情境中,你认为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妈妈是小学老师,经常因为讲话过多噪子疼,他就给妈妈泡杯茶。
B.奶奶刚做了眼部手术,心情很不好,爱发脾气,丽丽和妈妈都不理会奶奶。
C.爸爸工作很忙,小宇提前给爸爸把饭菜热好,让爸爸回家后能吃上热腾腾的饭菜。
【答案】B
【解析】【分析】考查的是担当家庭责任。拥有美好幸福的家庭生活是所有家庭成员的共同愿望和追求,它需要所有家庭成员尽责出力,分析题干,选项B做法错误,符合题意,丽丽和姐姐应该开导奶奶,不能是不理会;A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担当家庭责任相关知识点,熟记并作答。
3.(2025五下·临夏期末)“天下之本在家”,优秀家风中蕴含的传统美德,已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重要精神力量。“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句话启示我们要(  )。
A.诚实守信 B.勤俭节约 C.孝亲敬长
【答案】B
【解析】【分析】考查的是探寻优秀家风。“天下之本在家”。优秀家风中蕴含的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知书达礼、邻里团结、遵纪守法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以铭记在我们的心灵中,融入我们的血脉里,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重要精神力量。《朱子家训》中的名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蕴藏着勤俭节约的家风内涵,选项B符合题意;A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弘扬优秀家风的相关知识点,理解题意,作出选择。
4.(2025五下·临夏期末)公共场所都要讲秩序,请你为图书馆选一个温馨提示(  )。
A.带走的是知识,留下的是文明
B.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C.一花一草皆生命,一枝一叶总关情
【答案】A
【解析】【分析】考查的是共同建设有序生活。在公共生活中,作为社会中的一员,我们要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国家,遵守社会公德、法律法规,才能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构建有序和谐的公共生活。公共场所都要讲秩序,要为图书馆选一个温馨提示的话,可以是带走的是知识,留下的是文明,选项A表述正确,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共同建设公共生活,结合所学,作出解答。
5.(2025五下·临夏期末)“不要问别人能为自己做些什么,而要问自己能为别人做些什么;不要问国家能为我们做些什么,而要问我们能为国家做些什么。”这句话说明(  )
A.“我为人人”的前提是“人人为我”
B.有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才有保障
C.我们应该积极关爱他人、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答案】C
【解析】【分析】题目要求的我参与我奉献知识。C项题目的意思是不要问别人为我,而是我为别人;不要问国家为我,而要问我为国家,所以我们应该积极关爱他人、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符合题意。
A项“我为人人”的前提是“人人为我”,意思是他人先为我,我才为他人,观点不对,不符合题意。
B项集体利益是个人利益的保障,所以有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才有保障观点错误,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国家和谐稳定,我们应该积极关爱他人、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
6.(2025五下·临夏期末)1842年,中英签订的《南京条约》,将香港割让给了英国,直到1997年,香港才回到祖国怀抱。历史的昨天和今天给你留下的思考是(  )。
A.国家落后就要挨打
B.彻底改变了香港的面貌
C.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战斗
【答案】A
【解析】【分析】考查的是虎门销烟。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妥协求和告终。1842年,清政府同英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条约要求中国的香港岛割让给英国。从此,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的昨天和今天给我们留下的思考是国家落后就要挨打,选项A表述正确,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完成本题的关键是牢记重大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事件及意义。
7.(2025五下·临夏期末)“一息尚存,不忘救国”,这句话体现了孙中山先生(  )。
A.献身祖国的伟大爱国精神
B.向往自由的情怀
C.不折不挠的精神
【答案】A
【解析】【分析】考查的是革命先驱孙中山。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孙中山正是这样一位推动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革命先驱,他高举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旗帜,毅然投身民主革命事业。“一息尚存,不忘救国”,这句话体现了孙中山先生献身祖国的伟大爱国精神,选项A表述正确,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我们对孙中山先生最好的纪念,就是学习和继承他的革命精神,继续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
8.(2025五下·临夏期末)在我们每个中国人的心中,南京大屠杀是最屈辱的记忆,它是民族的苦难、国家的灾难。作为小学生我们要(  )。
A.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B.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C.视死如归,报仇雪恨
【答案】B
【解析】【分析】考查的是勿忘国耻。1931年9月至1945年8月的14年间,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了中国大地,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灾难。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向中国发动全面进攻。1937年12月13日,南京失陷,为了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达到迅速灭亡中国的目的,日本侵略者制造了长达六周的惨绝人寰的大屠杀,30万生灵惨遭杀戮。南京大屠杀是人类历史上十分黑暗的一页,作为小学生,我们要铭记历史,勿忘国耻,选项B表述正确,符合题意;A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完成本题的关键是牢记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事件及意义。
9.(2025五下·临夏期末)“只有历尽灾难、饱受列强欺凌的中国人,才有刻骨铭心的翻身感。经过百年奋斗,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意味着(  )。
A.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的主人
B.中国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C.中国人民第一次成为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人
【答案】C
【解析】【分析】考查的是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它标志着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浴血奋战,终于结束了被侵略、受压迫的历史,挺直腰杆站起来了。新中国成立后,广大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第一次成为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人,选项C表述正确,符合题意;AB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熟记相关知识点,结合所学,作出解答。
10.(2025五下·临夏期末)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一大批英雄人物: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两弹一星元助邓稼先……,这些典型代表身上共同体现的精神是(  )。
A.艰苦奋斗,无私奉献
B.保家卫国,不怕牺牲
C.开天辟地,立党为公
【答案】A
【解析】【分析】考查的是自力更生扬眉吐气。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踏上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征程。广大人民群众满怀激情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在各行各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这些典型代表身上共同体现的精神是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选项A表述正确,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了解新中国成立后,各行各业取得的成就。
11.(2025五下·临夏期末)作为子女,努力学习,举握知识,练就本领,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做到     ,就是对家人最大 的精神安慰。
【答案】自立自强
【解析】【分析】考查的是担当家庭责任。自立自强,方能悦亲。作为子女,努力学习,掌握知识,练就本领,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做到自立自强,就是对家人最大的精神安慰。
故答案为:自立自强。
【点评】本题属于基础知识题,知道人人都能为家庭做贡献,做到自立自强,结合所学,作出解答。
12.(2025五下·临夏期末)传承和弘扬优秀家风,要从小事做起,从   做起,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优秀家风的传播者。
【答案】自身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传承和弘扬优秀家风,要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优秀家风的传播者。我们通过家风,向社会传递正能量,形成引领良好社会风气的家庭文明新风尚。
故答案为:自身。
【点评】本题考查传承和弘扬优秀家风,分析题意,结合所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判断作答即可。
13.(2025五下·临夏期末)公共生活需要共建,公共利益需要   。只有共同维护公共利益,才能更好的享受公共生活。
【答案】共享
【解析】【分析】考查的是维护公共利益。公共生活需要共建,公共利益需要共享,只有共同维护公共利益,才能更好的享受公共生活,保证大家的共同利益。
故答案为:共享。
【点评】要知道共同维护公共利益和公共设施是完成本是的关键。
14.(2025五下·临夏期末)良好的公共   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基础。
【答案】秩序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遵守公共秩序。我们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遵守公共秩序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要正确认识遵守公共秩序的必要性以及应该怎样做。我们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遵守公共秩序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公共生活需要有良好的秩序来维护,良好的公共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基础。
故答案为:秩序。
【点评】解答本题要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遵守公共秩序,本题属于基础知识题,根据教材知识,结合所学,进行正确解答。
15.(2025五下·临夏期末)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生活,需要彼此   ,相互帮助。
【答案】关爱
【解析】【分析】考查的是友善相待。人与人相处需要平等相待,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生活需要彼此关爱,相互帮助。平等友善可以传递正能量,在温暖的传递过程中,我们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社会将会更加美好。
故答案为:关爱。
【点评】了解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生活需要彼此关爱,相互帮助是完成本题的关键。
16.(2025五下·临夏期末)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宜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渐入人心。
【答案】民主共和
【解析】【分析】考查的是民主共和渐入人心。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发生的一次历史性巨变。他推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民主共和渐入人心,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深刻影响和推动了近代中国的变革。
故答案为:民主共和。
【点评】完成本题的关键是牢记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事件及意义。
17.(2025五下·临夏期末)    始终坚持抗战到底,为全国人民树立百折不挠、坚初不拔的必胜信念,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 砥柱。
【答案】中国共产党
【解析】【分析】考查的是中流砥柱。无论条件多么艰苦,形势多么险恶,战争多么残酷,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抗战到底,为全国人民树立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成为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
故答案为:中国共产党。
【点评】完成本题的关键是牢记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事件及意义。
18.(2025五下·临夏期末)    的成立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它标志着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挺直腰杆站起来了。
【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
【解析】【分析】考查的是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它标志着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浴血奋战,终于结束了被侵略、受压迫的历史,挺直腰杆站起来了。新中国成立后,广大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第一次成为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人。
故答案为:中华人民共和国。
【点评】熟记相关知识点,结合所学,作出解答。
19.(2025五下·临夏期末)新中国奉行   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答案】独立自主
【解析】【分析】结合课本知识的学习可知,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故答案为:独立自主。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世界舞台上的中国。新中国成后,中国逐渐迈着稳健的步伐走上世界舞台。
20.(2025五下·临夏期末)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成为时代的最强音。
【答案】改革创新
【解析】【分析】考查的是改革创新谋发展。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改革创新成为时代的最强音。创新事物层出不穷,描绘出当代中国发展与进步的美好画卷。
故答案为:改革创新。
【点评】了解我国四个经济特区是完成本题的关键,结合所学,作出解答。
21.(2025五下·临夏期末)(1)这些不文明的行为会对社会带来哪些影响
(2)你想劝阻图片中的不良行为,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
(3)共建有序生活,减少不和谐行为,身为小学生的我们应该怎么做
【答案】(1)损害大家的公共生活质量,扰乱了社会秩序,影响的是整个社会的文明风气。
(2)请注意社会秩序,请注意文明有礼。
(3)1.遵守公共秩序,在公共场所讲文明、守纪律,如不插队、不喧哗;
2.爱护公共设施,不乱涂乱画、不乱扔垃圾;
3.尊重他人,不嘲笑、不欺负他人,学会倾听和理解;
4.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5.从自身做起,影响他人,带动更多人一起参与文明建设。
【解析】【分析】考查的是文明有礼。每个人既是文明礼貌的践行者,也是和谐生活的受益者。构建和谐的公共生活,需要我们做到文明有礼。文明有礼,不是空洞的口号,需要我们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它体现在每个人的一言一行中。
(1)观察图片可知乱扔垃圾、大声喧哗、插队、占座都是不文明的行为,会损害大家的公共生活质量,扰乱了社会秩序,影响的是整个社会的文明风气。
(2)维护公共秩序,共建有序生活,需要我们从规范自己的行为做起,同时,我们也有责任劝阻不遵守公共秩序的人。
(3)作为小学生,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共建有序生活,减少不和谐行为,如: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设施;讲文明,讲礼貌等。
故答案为:(1)损害大家的公共生活质量,扰乱了社会秩序,影响的是整个社会的文明风气。
(2)请注意社会秩序,请注意文明有礼。
(3)1.遵守公共秩序,在公共场所讲文明、守纪律,如不插队、不喧哗;
2.爱护公共设施,不乱涂乱画、不乱扔垃圾;
3.尊重他人,不嘲笑、不欺负他人,学会倾听和理解;
4.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5.从自身做起,影响他人,带动更多人一起参与文明建设。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共同建设公共生活,结合所学,作出解答。
22.(2025五下·临夏期末)材料一:中国的近代史是一段中华民族遭受深重苦难的屈辱史,也是一段中国人民不甘屈辱、前灶后继、奋起抗争的历史。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人民迎来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掌握了自己的命运。
材料二:“加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在长征途中,红军将士同敌人进行了600余次战斗,跨越近百条江河,翻越40余座高山险峰,穿越了被称为“死亡陷阱”的茫花草原,以顽强意志一次次突砍人類生存极限。
长征以其穿越时空的永恒魁力,源源不断地为我们提供精神养分,让革命事业一代代薪火相传。
(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什么重要意义
(2)长征那么“难”,红军为什么“不怕”
(3)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应该怎样学习和传承长征精神 (至少回答两个方面)
【答案】(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有了自己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有了自己的主心骨,中国革命从此有了正确的方向和坚强的领导核心。
(2)红军之所以“不怕远征难”,是因为他们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革命必胜的信念,以及高度的革命自觉性和牺牲精神。
(3)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应该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要培养吃苦耐劳、勇于奋斗的精神,用实际行动传承和弘扬长征精神。
【解析】【分析】考查的是红军不怕远征难。举世闻名的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谱写的壮丽史诗,铸就了不怕牺牲、百折不挠、浴血奋战、勇往直前的长征精神。
(1)结合材料及所学,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它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有了自己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有了自己的主心骨,中国革命从此有了正确的方向和坚强的领导核心。
(2)结合所问,红军之所以“不怕远征难”,是因为他们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革命必胜的信念。长征途中,红军面对的是敌人的围追堵截、恶劣的自然环境、物资极度匮乏等重重困难,但他们始终坚信革命理想高于天,坚信中国革命的前途是光明的。
(3)结合生活实践,新时代少年从坚定理想信念,培养吃苦耐劳、勇于奋斗的精神等方面做起。
故答案为:(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有了自己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有了自己的主心骨,中国革命从此有了正确的方向和坚强的领导核心。
(2)红军之所以“不怕远征难”,是因为他们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革命必胜的信念,以及高度的革命自觉性和牺牲精神。
(3)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应该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要培养吃苦耐劳、勇于奋斗的精神,用实际行动传承和弘扬长征精神。
【点评】了解长征精神的内涵及意义是完成本题的关键。
23.(2025五下·临夏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老许是环卫工人,他说:什么是我的中国梦呢 就是希望路人都讲文明,不乱扔垃圾。不要小看这事,如果每个人都自覺爱护环境,我国就是一个了不起的文明大国。"
材料二:张先生是一家高科技企业的负责人,他说起了自己的中国梦:“就是希望国家能够通过制度推动自主创新,让人民都过上好日子,开创我们的未来之路。"
(1)阅读材料,说说你对中国梦的理解。
(2)你的梦想是什么
(3)作为未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主力军、生力军,如何做一个新时代的好少年
【答案】(1)通过阅读材料,我认为“中国梦”有的是像老许一样的,是现实的,是每个人都要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希望大家保护周边环境,有的像张先生的“中国梦”,是未来的,是每个人都持续奋斗,要让每个人过上好日子。
(2)“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它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我的“中国梦”是通过好好学习,长大之后成为祖国的有用之才。
(3)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每一个中国人都是最终受益的“圆梦人”。我们小学生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解析】【分析】考查的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更是未来的。兴中华,责任重,我们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1)学生结合从材料中解读的信息,谈谈你对中国梦的理解,可以从两个人所代表的现实和未来等角度进行阐述。
(2)学生结合材料,回答自己的梦想是什么,可以从自身学习,努力成才等角度进行阐述。
(3)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在于行动。你打算怎样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可以从现在和未来的努力方向来进行阐述。
故答案为:(1)通过阅读材料,我认为“中国梦”有的是像老许一样的,是现实的,是每个人都要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希望大家保护周边环境,有的像张先生的“中国梦”,是未来的,是每个人都持续奋斗,要让每个人过上好日子。
(2)“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它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我的“中国梦”是通过好好学习,长大之后成为祖国的有用之才。
(3)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每一个中国人都是最终受益的“圆梦人”。我们小学生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点评】了解“中国梦”的内涵是完成本题的关键。
1 / 1甘肃省临夏州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
1.(2025五下·临夏期末)最近学习成绩下降,妈妈怀疑你是因为玩游戏导致的,对你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可你并没有玩游戏。 这时你应该(  ).
A.委屈地大哭,和妈妈大吵一架
B.不理妈妈,让她自己去发现误会了
C.你先冷静下来,等妈妈气消了,再向她解释清楚
2.(2025五下·临夏期末)下列情境中,你认为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妈妈是小学老师,经常因为讲话过多噪子疼,他就给妈妈泡杯茶。
B.奶奶刚做了眼部手术,心情很不好,爱发脾气,丽丽和妈妈都不理会奶奶。
C.爸爸工作很忙,小宇提前给爸爸把饭菜热好,让爸爸回家后能吃上热腾腾的饭菜。
3.(2025五下·临夏期末)“天下之本在家”,优秀家风中蕴含的传统美德,已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重要精神力量。“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句话启示我们要(  )。
A.诚实守信 B.勤俭节约 C.孝亲敬长
4.(2025五下·临夏期末)公共场所都要讲秩序,请你为图书馆选一个温馨提示(  )。
A.带走的是知识,留下的是文明
B.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C.一花一草皆生命,一枝一叶总关情
5.(2025五下·临夏期末)“不要问别人能为自己做些什么,而要问自己能为别人做些什么;不要问国家能为我们做些什么,而要问我们能为国家做些什么。”这句话说明(  )
A.“我为人人”的前提是“人人为我”
B.有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才有保障
C.我们应该积极关爱他人、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6.(2025五下·临夏期末)1842年,中英签订的《南京条约》,将香港割让给了英国,直到1997年,香港才回到祖国怀抱。历史的昨天和今天给你留下的思考是(  )。
A.国家落后就要挨打
B.彻底改变了香港的面貌
C.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战斗
7.(2025五下·临夏期末)“一息尚存,不忘救国”,这句话体现了孙中山先生(  )。
A.献身祖国的伟大爱国精神
B.向往自由的情怀
C.不折不挠的精神
8.(2025五下·临夏期末)在我们每个中国人的心中,南京大屠杀是最屈辱的记忆,它是民族的苦难、国家的灾难。作为小学生我们要(  )。
A.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B.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C.视死如归,报仇雪恨
9.(2025五下·临夏期末)“只有历尽灾难、饱受列强欺凌的中国人,才有刻骨铭心的翻身感。经过百年奋斗,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意味着(  )。
A.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的主人
B.中国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C.中国人民第一次成为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人
10.(2025五下·临夏期末)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一大批英雄人物: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两弹一星元助邓稼先……,这些典型代表身上共同体现的精神是(  )。
A.艰苦奋斗,无私奉献
B.保家卫国,不怕牺牲
C.开天辟地,立党为公
11.(2025五下·临夏期末)作为子女,努力学习,举握知识,练就本领,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做到     ,就是对家人最大 的精神安慰。
12.(2025五下·临夏期末)传承和弘扬优秀家风,要从小事做起,从   做起,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优秀家风的传播者。
13.(2025五下·临夏期末)公共生活需要共建,公共利益需要   。只有共同维护公共利益,才能更好的享受公共生活。
14.(2025五下·临夏期末)良好的公共   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基础。
15.(2025五下·临夏期末)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生活,需要彼此   ,相互帮助。
16.(2025五下·临夏期末)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宜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渐入人心。
17.(2025五下·临夏期末)    始终坚持抗战到底,为全国人民树立百折不挠、坚初不拔的必胜信念,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 砥柱。
18.(2025五下·临夏期末)    的成立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它标志着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挺直腰杆站起来了。
19.(2025五下·临夏期末)新中国奉行   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20.(2025五下·临夏期末)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成为时代的最强音。
21.(2025五下·临夏期末)(1)这些不文明的行为会对社会带来哪些影响
(2)你想劝阻图片中的不良行为,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
(3)共建有序生活,减少不和谐行为,身为小学生的我们应该怎么做
22.(2025五下·临夏期末)材料一:中国的近代史是一段中华民族遭受深重苦难的屈辱史,也是一段中国人民不甘屈辱、前灶后继、奋起抗争的历史。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人民迎来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掌握了自己的命运。
材料二:“加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在长征途中,红军将士同敌人进行了600余次战斗,跨越近百条江河,翻越40余座高山险峰,穿越了被称为“死亡陷阱”的茫花草原,以顽强意志一次次突砍人類生存极限。
长征以其穿越时空的永恒魁力,源源不断地为我们提供精神养分,让革命事业一代代薪火相传。
(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什么重要意义
(2)长征那么“难”,红军为什么“不怕”
(3)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应该怎样学习和传承长征精神 (至少回答两个方面)
23.(2025五下·临夏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老许是环卫工人,他说:什么是我的中国梦呢 就是希望路人都讲文明,不乱扔垃圾。不要小看这事,如果每个人都自覺爱护环境,我国就是一个了不起的文明大国。"
材料二:张先生是一家高科技企业的负责人,他说起了自己的中国梦:“就是希望国家能够通过制度推动自主创新,让人民都过上好日子,开创我们的未来之路。"
(1)阅读材料,说说你对中国梦的理解。
(2)你的梦想是什么
(3)作为未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主力军、生力军,如何做一个新时代的好少年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解析】【分析】考查的是主动交流常沟通。家人之间产生一些小矛盾是正常的,我们需要理性面对,学会以积极的态度、有效的方法主动化解矛盾,最近学习成绩下降,妈妈怀疑你是因为玩游戏导致的,对你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可你并没有玩游戏。 这时你应该先冷静下来,等妈妈气消了,再和她解释清楚,选项C做法正确,符合题意;AB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明确了解和家人相处正确做法,做到主动交流常沟通是完成本题的关键。
2.【答案】B
【解析】【分析】考查的是担当家庭责任。拥有美好幸福的家庭生活是所有家庭成员的共同愿望和追求,它需要所有家庭成员尽责出力,分析题干,选项B做法错误,符合题意,丽丽和姐姐应该开导奶奶,不能是不理会;A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担当家庭责任相关知识点,熟记并作答。
3.【答案】B
【解析】【分析】考查的是探寻优秀家风。“天下之本在家”。优秀家风中蕴含的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知书达礼、邻里团结、遵纪守法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以铭记在我们的心灵中,融入我们的血脉里,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重要精神力量。《朱子家训》中的名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蕴藏着勤俭节约的家风内涵,选项B符合题意;A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弘扬优秀家风的相关知识点,理解题意,作出选择。
4.【答案】A
【解析】【分析】考查的是共同建设有序生活。在公共生活中,作为社会中的一员,我们要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国家,遵守社会公德、法律法规,才能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构建有序和谐的公共生活。公共场所都要讲秩序,要为图书馆选一个温馨提示的话,可以是带走的是知识,留下的是文明,选项A表述正确,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共同建设公共生活,结合所学,作出解答。
5.【答案】C
【解析】【分析】题目要求的我参与我奉献知识。C项题目的意思是不要问别人为我,而是我为别人;不要问国家为我,而要问我为国家,所以我们应该积极关爱他人、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符合题意。
A项“我为人人”的前提是“人人为我”,意思是他人先为我,我才为他人,观点不对,不符合题意。
B项集体利益是个人利益的保障,所以有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才有保障观点错误,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国家和谐稳定,我们应该积极关爱他人、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
6.【答案】A
【解析】【分析】考查的是虎门销烟。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妥协求和告终。1842年,清政府同英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条约要求中国的香港岛割让给英国。从此,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的昨天和今天给我们留下的思考是国家落后就要挨打,选项A表述正确,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完成本题的关键是牢记重大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事件及意义。
7.【答案】A
【解析】【分析】考查的是革命先驱孙中山。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孙中山正是这样一位推动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革命先驱,他高举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旗帜,毅然投身民主革命事业。“一息尚存,不忘救国”,这句话体现了孙中山先生献身祖国的伟大爱国精神,选项A表述正确,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我们对孙中山先生最好的纪念,就是学习和继承他的革命精神,继续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
8.【答案】B
【解析】【分析】考查的是勿忘国耻。1931年9月至1945年8月的14年间,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了中国大地,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灾难。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向中国发动全面进攻。1937年12月13日,南京失陷,为了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达到迅速灭亡中国的目的,日本侵略者制造了长达六周的惨绝人寰的大屠杀,30万生灵惨遭杀戮。南京大屠杀是人类历史上十分黑暗的一页,作为小学生,我们要铭记历史,勿忘国耻,选项B表述正确,符合题意;A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完成本题的关键是牢记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事件及意义。
9.【答案】C
【解析】【分析】考查的是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它标志着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浴血奋战,终于结束了被侵略、受压迫的历史,挺直腰杆站起来了。新中国成立后,广大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第一次成为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人,选项C表述正确,符合题意;AB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熟记相关知识点,结合所学,作出解答。
10.【答案】A
【解析】【分析】考查的是自力更生扬眉吐气。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踏上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征程。广大人民群众满怀激情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在各行各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这些典型代表身上共同体现的精神是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选项A表述正确,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了解新中国成立后,各行各业取得的成就。
11.【答案】自立自强
【解析】【分析】考查的是担当家庭责任。自立自强,方能悦亲。作为子女,努力学习,掌握知识,练就本领,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做到自立自强,就是对家人最大的精神安慰。
故答案为:自立自强。
【点评】本题属于基础知识题,知道人人都能为家庭做贡献,做到自立自强,结合所学,作出解答。
12.【答案】自身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传承和弘扬优秀家风,要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优秀家风的传播者。我们通过家风,向社会传递正能量,形成引领良好社会风气的家庭文明新风尚。
故答案为:自身。
【点评】本题考查传承和弘扬优秀家风,分析题意,结合所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判断作答即可。
13.【答案】共享
【解析】【分析】考查的是维护公共利益。公共生活需要共建,公共利益需要共享,只有共同维护公共利益,才能更好的享受公共生活,保证大家的共同利益。
故答案为:共享。
【点评】要知道共同维护公共利益和公共设施是完成本是的关键。
14.【答案】秩序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遵守公共秩序。我们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遵守公共秩序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要正确认识遵守公共秩序的必要性以及应该怎样做。我们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遵守公共秩序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公共生活需要有良好的秩序来维护,良好的公共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基础。
故答案为:秩序。
【点评】解答本题要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遵守公共秩序,本题属于基础知识题,根据教材知识,结合所学,进行正确解答。
15.【答案】关爱
【解析】【分析】考查的是友善相待。人与人相处需要平等相待,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生活需要彼此关爱,相互帮助。平等友善可以传递正能量,在温暖的传递过程中,我们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社会将会更加美好。
故答案为:关爱。
【点评】了解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生活需要彼此关爱,相互帮助是完成本题的关键。
16.【答案】民主共和
【解析】【分析】考查的是民主共和渐入人心。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发生的一次历史性巨变。他推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民主共和渐入人心,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深刻影响和推动了近代中国的变革。
故答案为:民主共和。
【点评】完成本题的关键是牢记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事件及意义。
17.【答案】中国共产党
【解析】【分析】考查的是中流砥柱。无论条件多么艰苦,形势多么险恶,战争多么残酷,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抗战到底,为全国人民树立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成为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
故答案为:中国共产党。
【点评】完成本题的关键是牢记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事件及意义。
18.【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
【解析】【分析】考查的是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它标志着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浴血奋战,终于结束了被侵略、受压迫的历史,挺直腰杆站起来了。新中国成立后,广大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第一次成为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人。
故答案为:中华人民共和国。
【点评】熟记相关知识点,结合所学,作出解答。
19.【答案】独立自主
【解析】【分析】结合课本知识的学习可知,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故答案为:独立自主。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世界舞台上的中国。新中国成后,中国逐渐迈着稳健的步伐走上世界舞台。
20.【答案】改革创新
【解析】【分析】考查的是改革创新谋发展。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改革创新成为时代的最强音。创新事物层出不穷,描绘出当代中国发展与进步的美好画卷。
故答案为:改革创新。
【点评】了解我国四个经济特区是完成本题的关键,结合所学,作出解答。
21.【答案】(1)损害大家的公共生活质量,扰乱了社会秩序,影响的是整个社会的文明风气。
(2)请注意社会秩序,请注意文明有礼。
(3)1.遵守公共秩序,在公共场所讲文明、守纪律,如不插队、不喧哗;
2.爱护公共设施,不乱涂乱画、不乱扔垃圾;
3.尊重他人,不嘲笑、不欺负他人,学会倾听和理解;
4.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5.从自身做起,影响他人,带动更多人一起参与文明建设。
【解析】【分析】考查的是文明有礼。每个人既是文明礼貌的践行者,也是和谐生活的受益者。构建和谐的公共生活,需要我们做到文明有礼。文明有礼,不是空洞的口号,需要我们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它体现在每个人的一言一行中。
(1)观察图片可知乱扔垃圾、大声喧哗、插队、占座都是不文明的行为,会损害大家的公共生活质量,扰乱了社会秩序,影响的是整个社会的文明风气。
(2)维护公共秩序,共建有序生活,需要我们从规范自己的行为做起,同时,我们也有责任劝阻不遵守公共秩序的人。
(3)作为小学生,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共建有序生活,减少不和谐行为,如: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设施;讲文明,讲礼貌等。
故答案为:(1)损害大家的公共生活质量,扰乱了社会秩序,影响的是整个社会的文明风气。
(2)请注意社会秩序,请注意文明有礼。
(3)1.遵守公共秩序,在公共场所讲文明、守纪律,如不插队、不喧哗;
2.爱护公共设施,不乱涂乱画、不乱扔垃圾;
3.尊重他人,不嘲笑、不欺负他人,学会倾听和理解;
4.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5.从自身做起,影响他人,带动更多人一起参与文明建设。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共同建设公共生活,结合所学,作出解答。
22.【答案】(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有了自己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有了自己的主心骨,中国革命从此有了正确的方向和坚强的领导核心。
(2)红军之所以“不怕远征难”,是因为他们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革命必胜的信念,以及高度的革命自觉性和牺牲精神。
(3)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应该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要培养吃苦耐劳、勇于奋斗的精神,用实际行动传承和弘扬长征精神。
【解析】【分析】考查的是红军不怕远征难。举世闻名的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谱写的壮丽史诗,铸就了不怕牺牲、百折不挠、浴血奋战、勇往直前的长征精神。
(1)结合材料及所学,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它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有了自己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有了自己的主心骨,中国革命从此有了正确的方向和坚强的领导核心。
(2)结合所问,红军之所以“不怕远征难”,是因为他们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革命必胜的信念。长征途中,红军面对的是敌人的围追堵截、恶劣的自然环境、物资极度匮乏等重重困难,但他们始终坚信革命理想高于天,坚信中国革命的前途是光明的。
(3)结合生活实践,新时代少年从坚定理想信念,培养吃苦耐劳、勇于奋斗的精神等方面做起。
故答案为:(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有了自己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有了自己的主心骨,中国革命从此有了正确的方向和坚强的领导核心。
(2)红军之所以“不怕远征难”,是因为他们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革命必胜的信念,以及高度的革命自觉性和牺牲精神。
(3)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应该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要培养吃苦耐劳、勇于奋斗的精神,用实际行动传承和弘扬长征精神。
【点评】了解长征精神的内涵及意义是完成本题的关键。
23.【答案】(1)通过阅读材料,我认为“中国梦”有的是像老许一样的,是现实的,是每个人都要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希望大家保护周边环境,有的像张先生的“中国梦”,是未来的,是每个人都持续奋斗,要让每个人过上好日子。
(2)“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它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我的“中国梦”是通过好好学习,长大之后成为祖国的有用之才。
(3)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每一个中国人都是最终受益的“圆梦人”。我们小学生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解析】【分析】考查的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更是未来的。兴中华,责任重,我们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1)学生结合从材料中解读的信息,谈谈你对中国梦的理解,可以从两个人所代表的现实和未来等角度进行阐述。
(2)学生结合材料,回答自己的梦想是什么,可以从自身学习,努力成才等角度进行阐述。
(3)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在于行动。你打算怎样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可以从现在和未来的努力方向来进行阐述。
故答案为:(1)通过阅读材料,我认为“中国梦”有的是像老许一样的,是现实的,是每个人都要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希望大家保护周边环境,有的像张先生的“中国梦”,是未来的,是每个人都持续奋斗,要让每个人过上好日子。
(2)“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它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我的“中国梦”是通过好好学习,长大之后成为祖国的有用之才。
(3)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每一个中国人都是最终受益的“圆梦人”。我们小学生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点评】了解“中国梦”的内涵是完成本题的关键。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