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天津市部分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地理试题一、单选题碳中和是指通过CO2去除手段,抵消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CO2排放量,达到“净零排放”。2021年两会提出,要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下图为碳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碳达峰、碳中和的本质是减少碳物质流向( )A.大气圈 B.生物圈 C.岩石圈 D.水圈2.海洋向大气输送碳物质的主要途径有( )①光合作用 ②呼吸作用 ③分解作用 ④溶解作用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在践行绿色生活中,城市居民碳减排的可行性措施是( )A.坚持使用老旧家用电器 B.优先乘坐公共交通工具C.改集中供暖为独立供暖 D.完全拒绝使用化石燃料海水淡化是利用海水脱盐生产淡水,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淡水资源短缺问题。海水淡化有多种方法可以选择,下图是反渗透膜法海水淡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和资源的持续利用角度,可以在海水淡化厂附近( )A.发展水产养殖 B.建火力发电厂C.利用潮汐发电 D.发展海洋化工5.下列人类活动主要利用海洋空间资源的是( )①海水淡化 ②远洋捕捞 ③修建海上人工岛 ④建设海底隧道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辽宁省盘山县位于辽河下游地区。2020年,该地某农户擅自改变1.78公顷永久基本农田的用途,挖塘发展水产养殖,破坏了耕地。该县相关部门及时发现了此违法行为,勒令该农户恢复土地原貌和原种植条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被该农户破坏的永久基本农田,最可能用于种植( )A.茶叶 B.水稻 C.棉花 D.甘蔗7.恢复土地原貌和原种植条件的核心措施是( )A.修筑田坎 B.开挖沟渠 C.填土培肥 D.修建道路8.该农户擅自将永久基本农田改为水产养殖,被勒令恢复。此举对维护粮食安全的主要启示是( )①严守耕地红线,保障粮食种植面积 ②推广农业技术,提高粮食单产③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 ④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元经营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2020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水期间,上游暴雨频发,中下游水位暴涨。三峡水库通过科学调度:提前泄洪腾库容,洪峰期拦蓄洪水,有效缓解了武汉、九江的防洪压力。为保护长江水源,上游云南昭通市关停污染企业、退耕还林,下游沪苏等省每年补偿昭通5亿元,用于生态修复与民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2020年长江流域防洪过程中,三峡水库的调度对中下游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A.完全阻止洪水下泄,确保中下游无灾害 B.在高温干旱期向长江中下游补水C.通过拦蓄洪水,削减中下游洪峰流量 D.增加长江中下游的泄洪能力10.长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对下游地区的效益是( )A.改善水体质量 B.减轻防洪压力 C.促进工业发展 D.提高航运能力11.长江流域上下游协作机制的意义包括( )①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与灾害共担 ②促进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③消除各省之间的经济差距 ④避免“上游污染、下游治理”的恶性循环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艾比湖(下图)是新疆最大的咸水湖,流域内气候干燥,多大风,盐尘暴多发。近年来,随着艾比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设立及一系列生态治理政策的实施,当地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当地盐尘暴中盐尘主要来源于湖泊的( )A.东南部 B.西南部 C.西北部 D.东北部13.设立艾比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意义是( )①保护艾比湖生物多样性②培养公众生态文明观③防止荒漠化进一步扩大④提供科学研究基地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都市圈功能分工指数可反映都市圈内“生产性服务业在中心城市集聚、制造业在外围城市集聚”的城市分工特点,指数值越大,表明分工程度越高。表为2008年、2015年和2019年我国三个都市圈功能分工指数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名称 2008年 2015年 2019年上海都市圈 3.45 5.21 6.54兰州都市圈 2.20 2.36 2.78合肥都市圈 2.16 0.81 0.9714.从区域空间组织视角考虑,与2008年相比,2019年上海都市圈内( )A.各城市间的信息流大幅降低 B.城市间功能互补性明显减弱C.中心城市辐射能力显著提升 D.中心城市制造业多样化增强15.根据合肥和兰州两个都市圈的功能分工指数值变化,可以判断( )A.兰州市生产性服务业产值降低 B.兰州都市圈的地域范围扩大C.合肥市受上海都市圈影响较大 D.合肥都市圈的城市数量增多太行山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之一,也是我国典型的生态脆弱区。近年来,当地为了防止水土流失,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图为太行山地理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6.对太行山两侧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黄土高原主要是流水沉积区,华北平原主要是流水侵蚀区B.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是工程措施,华北平原发展农业的主要问题是旱涝、盐碱、风沙C.黄土高原能源资源丰富,华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D.水资源短缺是太行山两侧区域发展的限制性因素17.太行山区生态环境脆弱的主要原因有( )①降水集中 ②光照较少 ③地形崎岖 ④河流稀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8.太行山区采取的水土保持措施可能是( )A.全面禁止农林开发 B.清除植被枯落物 C.把坡耕地改为梯田 D.推广机械化作业加拿大萨德伯里是世界最大的镍矿产区,以“镍都”之名著称于世。但上世纪70年代,这里被人们称为“月球景观”,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发展。经过多年努力,昔日“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萨德伯里成为适宜人居的矿业城市。完成下面小题。19.上世纪70年代,制约萨德伯里市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镍矿资源枯竭 B.镍矿市场萎缩 C.环境问题严峻 D.社会问题突出20.该市多年努力的措施可能有( )①加大勘探力度,增加镍矿探明储量②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矿业发展水平③发展其他产业,增添更多就业岗位④采取环保措施,改善城市人居环境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二、综合题2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2014年,国家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三省市在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保护、社会服务资源共享等方面统一规划和行动,成效显著。图为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图(1978-2017年)。(1)图中①代表 产业,②代表 产业,③代表第一产业。(2)描述2000-2014年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变化的特征。(3)2014年后,京津冀地区三大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请简述其原因。2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近年来,为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我国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国家发展倡议。鄂尔多斯市位于我国内蒙古高原的西南部,地处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西部,生态环境脆弱。该市采矿业、天然气、电力等工业发达。下图为鄂尔多斯自然资源分布图。(1)鄂尔多斯市资源开发与产业发展的特点,导致其经济发展过程中可能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根据图文资料,完成下表资源开发与产业发展的特点 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① 矿产资源枯竭发展采矿业、天然气、电力等工业 ②(2)鄂尔多斯市利用其能源资源,积极参与国家的西电东送工程。说明西电东送对我国东部地区的积极影响。鄂尔多斯市主动融入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抓住机遇,发挥优势,促进与其他区域的联系,加快发展步伐。(3)简述“一带一路”建设对鄂尔多斯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23.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锆是一种战略性稀有金属,广泛应用于特种玻璃、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当前,世界绝大多数锆矿资源由澳大利亚、英国和美国的三大供应商开发。“一带一路”背景下,某中资企业与莫桑比克合作开发锆矿。下图示意2020年全球锆矿储量、产量及需求量。(1)简述我国锆矿资源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2)说明中资企业与莫桑比克合作对保障我国锆矿资源安全的意义。(3)从国内角度说明我国为保障锆矿资源安全可采取的有效措施。参考答案1.A 2.C 3.B4.D 5.B6.B 7.C 8.D9.C 10.A 11.B12.C 13.A14.C 15.C16.D 17.B 18.C19.C 20.B21.(1) 第二 第三(2)第一、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3)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政策支持;技术的进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京津冀区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22.(1) 大规模开矿; 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破坏生态环境/加剧土地荒漠化。(2)可以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紧张状况;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有助于东部地区改善大气环境。(3)促进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开发,带动就业;能够将当地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效益;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能够加强与周边地区互联互通,促进贸易、旅游等发展。23.(1)我国锆矿储量少,开采量大,可采储量有限;国内供应能力低,锆矿需求量大,供需矛盾突出;锆矿过于依赖进口,且进口渠道过于单一,安全风险极大。(2)增加锆矿资源供给,缓解我国的资源压力;增加锆矿进口渠道,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3)加强勘探,增加锆矿资源探明储量;通过技术创新,提高锆矿资源利用率;建立健全锆矿资源储备体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