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章声现象】第2节声音的特性(同步分层)2025-2026学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一、单项选择题1.如图所示,为几种声音在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丙响度相同 B.乙、丙响度相同C.甲丙音调相同 D.丙丁音色相同2.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植树造林人人有责。植树中,小明听到有人叫他过来帮忙,他分辨出这是张老师的声音,这是根据声音的(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3.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超声波已广泛应用于各南宁市的各个领域。下列事例中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是( )A.用超声波电动牙刷刷牙B.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C.南宁享得利眼镜店员工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片D.区医院医生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4.”洋装虽已穿在身,但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们能听出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是台湾艺人张明敏所唱,判定的依据是声音的(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音速5.下表中列出的是一组音乐的频率,同学们通过讨论总结出下面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音符 1 2 3 4 5 6 7音名 do re mi fa sol la si频率/Hz 256 288 320 341.3 384 426.7 480A.发声体振动的频率越大,响度越大B.发声体振动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C.发声体振动的频率越大,音调越低D.发声体振动的频率越大,音色越好6.端午节举行龙舟赛时,运动员喊着号子、和着鼓点有节奏地划桨.下列有关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鼓声是由鼓槌振动产生的B.鼓声是通过空气传到岸上观众耳朵中的C.运动员打鼓用的力越大,鼓声响度越大D.岸上观众是通过音色分辨鼓声、号子声的7.如图所示,在7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细调节水的高度。用相同大小的力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1,2,3,4,5,6,7”的声音来。关于这种“水瓶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声音是由瓶内的空气振动产生的B.声音在空气中以声波的形式传播C.7个水瓶发出声音的响度大致相同D.最右边水瓶发出声音的音调最高8. 2021年,云南野象群北迁引发全球关注。迁徙途中,一只小象虽掉队十余公里,仍能够通过次声波与象群取得联系并最终“归队”。象群交流使用的次声波人却听不见,这是因为( )A.人与象距离太远 B.次声波的响度太小C.次声波的频率太低 D.次声波的音调太高二、填空题9.用硬塑料片在梳子齿上划动可发出声音,用力划比轻轻划的声音的 大,快划比慢划的声音的 高.10.“高声呼叫”反映了声音的 很大,“声音低沉”反映了声音的 很低;“买西瓜时,拍拍西瓜就知道瓜的好坏”是依据声音的 .11.过去万源交通不便物质运输全靠人力,“巴山背二哥”是人们对当时背运货物的人的俗称,每当“背二哥”登上一座山时总要高歌一曲,这里的“高”指 ,日久天长“背二哥”都练成了男高音,这里的“高”指 .12.如题图所示为一个抽拉笛,在小木棒上捆些棉花做成活塞,用水蘸湿棉花,插入两端开都口的竹管中,用嘴吹竹管的上端就可以发出哨音。哨音是由 产生,并通过 传播到人耳朵中的,向上推活塞,可增大哨音的 (填声音的某种特性)。13.“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是唐诗中的名句,船上的客人听到寒山寺的钟声,这是由于寒山寺的大钟受撞击,产生 而发出的,是通过 传到人耳的,客船上的人能辨别传来的是“钟声”而不是“鼓声”实际上他是根据声音的 来判别的。三、实验探究题14.小明在学习古他演奏的过程中发现琴弦发出声音音调的高低,可能受各种因素影响,小明对此进行探究,经过与同学们讨论,做出了影响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的猜想:猜想一: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二:可能与琴弦的长度有关;猜想三: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为验证猜想,他找来琴弦,规格如表所示: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A 铜 60 0.76B 铜 60 1.02C 铜 80 0.76D 尼龙 80(1)为验证猜想一,可选编号为 的两组琴弦进行实验探究。实验时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2)选择A、C研究后发现音调不同,由此得出的结论是:音调的高低与 有关;(3)为验证猜想三,表格中琴弦D的横截面积应该是 ;答案1.A2.C3.B4.C5.B6.A7.A8.C9.响度;音调10.响度;音调;音色11.响度大;音调高12.空气柱振动;空气;音调13.振动;空气;音色14.(1)AB;控制变量法(2)琴弦的长度(3)0.7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