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喀什地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疆喀什地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卷(开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
2.本卷由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组成,其中试题卷共 4 页,答题卷共 2 页。
3.答题前,请先在答题卷上认真填写姓名、考号、县(市)、学校和座位号。
4.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答案无效;在草
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
1.2025 年 1 月 17 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2024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
1349084 亿元,首次超过 130 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在世界
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约 30%,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
A.4.5 B.5.0 C.5.5 D.6.0
2.2025 年 1 月 19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
年)》,提出到 2027 年,教育强国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到 2035 年,建成 。
A.教育强国 B.科技强国 C.人才强国 D.创新强国
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
出自真诚的信仰。”这句话强调了宪法( )
A.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以及法律权威 B.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C.体现人民的意志并需要人民的维护 D.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
4.多年来,党和政府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下图集中体现了( )
A.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 B.宪法是治国安邦总章程
C.公民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D.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5.2024 年 12 月 23 日,国务院任命的来自 35 个部门和单位的 45 名负责人依法公开举
行宪法宣誓仪式。这一庄重仪式主要彰显了( )
A.宪法具有最高的权威,是所有法律的总和
B.宪法作为惩治犯罪最严厉法律武器的地位
C.宪法制定修改程序较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D.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卷 第 1页(共 4 页)
6.下列行为属于公民依法履行义务的有( )
①张某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报名应征入伍 ②王某发现某公职人员以权谋私,向相关
部门举报 ③顾客李某拒绝商场安保人员搜查自己背包的要求 ④开鲜花店的赵某按
规定定期到当地税务部门纳税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下列生活情境能直接体现“权利义务相统一”的是( )
A.小英努力学习获得“学习标兵”称号 B.小华的文章被某期刊选用并发表
C.小敏的爸爸主动缴纳个人所得税 D.小丽的妈妈被选举为海州区人大代表
8.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宪法规定公民应当履行的义务。下列行为中体现公民
履行这项义务的是( )
A.王某喜爱游山玩水,经常在名胜古迹上写下“王某到此一游”
B.李某发现同学事先知道阶段考试题,立即将情况反映给老师
C.现役军人吴某无意中把含有军事秘密的照片与友人分享
D.方某发现某网站展示的中国地图不完整,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
9.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召开期间,近 3000 名人大代表汇聚北京共
商国是,共推现代化建设。他们扎根群众、反映民意,建言献策、凝聚发展共识,
架起党和群众的连心桥。这充分表明在我国(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人民根本利益
B.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完善权力运行机制
C.人大代表直接执行政府民生建设项目
D.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凝聚社会共识
10.2025 年 2 月 17 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时强调,新时代新征程民营
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这
告诉我们( )
A.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B.国家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C.民营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D.我国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11.2025 年 4 月 14 日至 18 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对越南、马来西亚、
柬埔寨进行国事访问,共叙友谊、共商合作。这是一次意义非凡的外交行动。这一
行动体现了国家主席行使的职权是( )
A.任免权 B.公布法律、发布命令 C.外事权 D.授予荣誉权
12.道德与法治课上,老师出示了三个词条:公平和正义、自由和平等、权利和义务。
这三个词条共同指向的大单元主题可以确立为( )
A.珍惜青春时光 B.建设教育强国 C.崇尚法治精神 D.勇担社会责任
13.对于“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公民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 ②任何公民都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
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③任何公民都拥有相同的收入待遇和工作环境 ④不论在什么情
况下,我国公民都拥有相同的权利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卷 第 2页(共 4 页)
14.2025 年 3 月 8 日,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出炉”,报
告以丰富翔实的数据与高度浓缩的案例,书写了公平正义的生动答卷,不仅彰显了
司法公正的力度,也饱含着司法为民的情怀,让公众能够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
身边。由此可见( )
A.国家通过法律赋予公民权利 B.我国坚持司法为民,守护公平正义
C.公平正义是每个人的价值共识 D.执法机关惩办犯罪,保护公民权益
15.“法不能向不法让步”、“法律是让坏人犯罪的成本更高,而不是让好人出手的代
价更大。”这反映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是( )
A.自由平等 B.制裁犯罪 C.良法善治 D.公平正义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 3 小题,共 55 分)
16.(20 分)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宪法每时每刻都在你我身边默默守护,指引着我们一生的航向。2024 年
12 月 4 日是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某学校开展了一系列宪法宣传教育活动。如图,
是其中一个宣传展板:
(1)请结合材料,说说你对宪法与公民关系的认识。(6 分)
材料二:在 2025 年 3 月 8 日举行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分别向大会作工作报告。最高检工作报
告指出,过去一年来,检察机关受理各级监委移送职务犯罪 2.7 万人,起诉 2.4 万
人,同比分别上升 37.8%和 34.9%。最高法工作报告显示,人民法院依法严惩腐败犯
罪,2024 年审结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案件 3 万件 3.3 万人,同比增长 22.3%。腐败
的本质是权利的滥用,历史经验一再表明,权利没有被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腐败现
象就控制不住。
(2)材料中的内容对国家公职人员行使公权力有哪些警示?(6 分)
(3)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与宪法同行?(8 分)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卷 第 3页(共 4 页)
17.(17 分)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于 2025 年 3 月 5 日开幕。会议的议程:审议政
府工作报告;审查 2024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 2025 年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审查 2024 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 2025 年中央和
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
(1)请说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如何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6 分)
材料二: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 442 名,占代表总数的 14.85%。
全国 55个少数民族都有代表;归侨代表 42名;妇女代表 790名,占代表总数的 26.54%;
一级工人、农民代表 497 名,占代表总数的 16.69%。
(2)从上述数据中,你可以得出哪些结论?(5 分)
材料三:李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根本在于平总书记领航掌舵,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是以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
(3)谈谈你对“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这句话的理解。(6 分)
18.(18 分)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2025 年 3 月 8 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最高人民法
院院长张军在报告中指出:巩固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强审判管理,锻造忠诚干净
担当的法院队伍,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最高人民
检察院检察长应勇在报告中指出:深化检务公开,常态化开展检察开放日活动,定
期发布检察办案数据、典型类案,让公平正义可感可触可见。
(1)“两高”工作报告为什么都特别强调维护公平正义?(6 分)
(2)司法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司法机关如何维护公平正义?(6 分)
(3)实现公平正义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围绕构建“公平正义之城”,八年级同学
向全地区人民发起倡议。请你运用所学知识,拟订完成“倡议书”。(6 分)
倡议书
公平正义是人们永恒的价值追求,共建“公平正义”,才能共享公平正义。
为构建“公平正义之城”,我们特向全地区人民发出以下倡议:
① 。 ②
。③

八年级同学
2025 年 7 月
新疆喀什地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
道德与法治试卷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45分,每小题3分)
1.C 2.A 3.C 4.D 5.D 6.B 7.C 8.D 9.A 10.B 11.C 12.C 13.A 14.B 15.D
二、非选择题(55分)
16.(20分)
(1)①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②公民身份由宪法确认,受宪法保护;③公民在宪法保护下享有受教育权、选举权等基本权利,同时需履行相应义务(6分)。
(2)①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权力;②权力行使不能任性,要接受监督;③滥用权力会受到法律制裁,需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6分)。
(3)①学习宪法,了解宪法内容;②认同宪法,树立宪法信仰;③践行宪法,遵守宪法规定;④维护宪法权威,敢于同违宪行为作斗争(8分)。
17.(17分)
(1)①人大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②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③其他国家机关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6分)。
(2)①我国人大代表具有广泛性,体现各族人民共同当家作主;②妇女、少数民族等群体的民主权利得到保障;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国家管理(5分)。
(3)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②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③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凝聚全国力量,实现国家发展目标(6分)。
18.(18分)
(1)①公平正义是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②维护公平正义是司法机关的职责;③公平正义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基础,能保障人民权益(6分)。
(2)①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②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③公开司法过程,接受社会监督(6分)。
(3)①增强法治意识,遵守法律法规;②遇到不公平现象,敢于依法维权;③积极参与社会监督,举报违法行为(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