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5-2026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达标巩固卷(有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2025-2026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达标巩固卷(有答案)

资源简介

第七单元达标巩固卷(单元测试)
2025-2026上学期五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时间: 90 分钟, 满分: 100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 (9分)
shù zhuāng huà méi yào yǎn
jiū zhèng xián yì qī hēi
yè mù zhǎng cháo wèi miǎn
二、选词填空。 (4分)
展示 颤动 留恋 茂盛
1.短促而频繁的震动。( )
2.清楚地摆出来,明显地表现出来。( )
3.(植物)生长得多而茁壮。( )
4、不忍舍弃或离开。( )
三、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8分)
成( )结( ) 比( )( )飞 心旷( )( )
( )( )细雨 ( )( )起舞 ( )( )匆匆
我们在 中来到了西沙群岛,看见了 的鱼儿游着泳,海鸥在海面 。这样的情景使我们感到 。
四、选择正确的答案,写出相应的序号。(8分)
1.下列词语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铺满白霜 朦胧的微光B.染上红晕 熊熊的炭火
C.闪着彩云 凛冽的夏夜 D.斜照西山 闲逸的心情
2.下列与古诗《山居秋暝》所描绘的画面不符的一项是( )。
A.雨后秋山 B.明月清泉
C.浣女归来 D.王孙惜花
3.下列对《渔歌子》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斜风细雨不须归”是因为鱼儿肥美,风微雨小,钓者沉浸在垂钓之趣中。
B.这首词塑造了一位隐士形象,寄托了词人对隐居生活的喜爱和对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C.这首词运用“白”“青”“绿”等表示颜色的词语,再加上桃花的“红”,景物色彩非常鲜明。
D.“白鹭”是闲适的象征,写白鹭自在地飞翔,衬托出雨中钓者的悠闲自得。
4.《四季之美》一文中,作者选择与四季相对应的最美的四个时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春天的夜晚,夏天的黎明,秋天的黄昏,冬天的早晨。
B.春天的黄昏,夏天的夜晚,秋天的黎明,冬天的早晨。
C.春天的黎明,夏天的夜晚,秋天的黄昏,冬天的早晨。
D.春天的早晨,夏天的夜晚,秋天的黄昏,冬天的黎明。
5.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三支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
B. 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C.榕树正值茂盛的时期,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
D.我仿佛听见几只鸟扑翅的声音,等我注意去看,却不见一只鸟的影子。
6.“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这句话中加点的词换成( )意思就会发生变化。
A.屈指可数 B.数不胜数
C.不计其数 D.不可胜数
7.《月迹》一文中,月亮留下踪影的顺序是( )。
A. 镜中月——院中月——水中月——眼中月
B. 眼中月——镜中月——院中月——水中月
C. 镜中月——水中月——院中月——眼中月
D. 院中月——水中月——眼中月——镜中月
8.关于海报的设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海报的目的是宣传,吸引更多的人参与。
B.海报插图要尽量复杂,不要采用简笔画形式。
C.海报中的文字部分包括主题、宣传语、活动时间、地点、主办单位等。
D.海报宣传语要能够制造悬念,能够激发观众的好奇心和参与愿望。
五、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1分)
1.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仿写句子)(1分)
即使 ,也 。
2.那闲逸的心情和这寒冷的冬晨多么和谐啊!(缩句)(1分)
3.当我说许多株榕树的时候,朋友们马上纠正并指出了我的错误。(写出修改建议)(1分)
4.我们陆续跳上一只船。(用加点的词语造句)(1分)
5.眼前是一条清澈的小河。(围绕“小河”,把句子写具体、写生动)(1分)
6.写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4分)
(1)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 )
(2)母爱是写在脸上的笑容,母爱是日常的唠叨,母爱是彻夜难眠的牵挂。 ( )
(3)月亮还在竹帘儿上爬,那满圆儿却慢慢儿又亏了。( )
(4)他饿得都可以吞下一头大象。 ( )
7.下列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这里的瀑布变幻多姿。有时像一阵风, ;有时如漫天大雨, ;有时又如三两个隐者, ……
①尽情地滋润着山峦草木
②在岩壑间自由地流转呼唤
③在深密的丛林里浅吟轻蹈
A. ②①③ B. ①③② C. ③①② D. ①②③
六、综合性学习。(5分)
请结合参加“探索月亮奥秘”的活动,回答下列问题。(5分)
1.请写出一个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 (1分)
2.请写出两个含“月”字的成语。 (2分)
3.请写出有关“月”的完整的两句诗。 (2分)
七、仿写。(3分)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撒下一粒种子,便种下一份希望;夏天是生长的季节,洒下一滴汗水,便付出一份辛劳;秋天是 , , 。
八、阅读短文,完成练习。(22分)
(一)小 鸟 天 堂
麦保红
广东新会城南面6千米的天马河上,有一株500多岁的老榕树,盘根错节,拔地擎天,须根飘拂,独木成林,栖息着数以千计的鸟儿,当地人称它为“雀墩”,又叫它“小鸟天堂”。
黎明,柔和的光芒把蘑菇似的树冠剪影出来,这是小鸟天堂最美的时刻。白天一片葱绿的古榕,此刻仿如一幅浓淡相宜的彩墨画。小鸟天堂苏醒了,树丛里的鸟儿绕林嘤鸣。倏忽间,天空里撒下无数的灰点,小树林却飞起无数的白花。那些灰点是夜出朝归的苍鹭;那些白花是白鹤振翮(hé)高飞,到遥远的崖门海边觅食。啾啾鸟鸣和群鸟振翅时的扑击声,协奏出一首动听的交响曲。
我们荡起双桨,划进浓密蓊(wěng)郁的树荫里,发现这里不仅是清幽之地,而且是美丽的画廊。横空的粗枝,和另两条斜伸过来的幼枝相接,攀连在一起。活像小孩伸出小手接着一位老人粗壮的臂膀。一些古色古香的“月亮门”“六角门”,这些天然的彩门竟是乱枝构成,接得天衣无缝,奇巧异常。苍鹭和白鹤撒下大量的鸟粪,把榕树滋养得更加茂盛。他们爱在水边栖息,爱在塘边河畔的沼泽地行走时,常故意踩出声来,惊扰捕食对象。
每当夕阳西下,古老的榕树笼罩在淡淡的晚霞中,人们劳动归来,吃过晚饭,常常爱划舟徜徉在榕岛碧水间,观看白鹤归巢、苍鹭出师的壮观景象。
1.第2 自然段中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对象分别是( )。(2分)
A.小鸟 榕树 B.榕树 小鸟
C.榕树 苍鹭和白鹤 D.苍鹭 白鹤和树荫
2.根据第3 自然段的描写,下列不属于“美丽的画廊”里的画的一项是( )。(2分)
A. 白鹤振翮高飞图 B.幼枝搂粗枝图
C.乱枝构成彩门图 D.群鸟捕食图
3.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读一读,体会其中的妙处。(2分)
4.读文中画“﹏”的句子,苍鹭和白鹤为什么故意踩出水声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分)
(二)荷 塘 月 色(节选)
朱自清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duó)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①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②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mò)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③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不齐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小提琴上奏着的名曲。
(有删改)
1.文中加点的“蓊蓊郁郁”的近义词是( ),“参差不齐”的近义词是( )。(2分)
A.郁郁葱葱 B.郁郁寡欢
C.东倒西歪 D.杂乱无章
2.读短文中画“ ”线的句子,感受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7分)
A.静态描写 B.动态描写
(1)第①句采用了 (填序号),表现了荷叶很多。
(2)第②句采用了 (填序号),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荷塘里叶子和花的颤动比作 ,十分生动传神。
(3)第③句描写的是 ,句中把月光比作 ,“ ”字化静为动,表现了月光十分 的特点。
3.读例句,照样子进行扩写,把景物写具体。(2分)
例句:月光照在叶子和花上。
扩写: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荷塘四面都是杨柳。
扩写:
4.结合短文内容,下列关于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静态描写是指描绘人物、景物静止状态下的情景,比如“层层的叶子”写出了莲叶之密。
B.动态描写是指对人物、景物运动时状态的描绘,如文中“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浮”字写活了雾的缥缈、朦胧。
C.动态描写要赋予描写对象生气和活力,静态描写则重在描写对象的静谧之美。
D.“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是动态描写,为下文描写树的影子作铺垫。
九、习作。(请另附纸)(30分)
题目: 即景
认真观察一种自然现象或一处自然景观,把你观察到的写下来。
要求:1.写出景物的变化,突出景物的特点;
2.恰当使用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形象;
3.在描写中融入感情,不少于450字。
第七单元达标巩固答案
一、树桩 画眉 耀眼 纠正 闲逸
二、1. 颤动 2. 展示 3. 茂盛4. 留恋
三、群 队 翼 双 神怡 绵绵 翩翩 来去绵绵细雨 成群结队 翩翩起舞 心旷神怡
四、1.C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搭配。“彩云”不能与“闪着”搭配;“凛冽”不能形容“夏夜”。
2.D [解析]本题考查对《山居秋暝》所描绘的画面的想象。A、B、C三项分别对应古诗的首联、颔联、颈联,而最后两句描绘的是王孙对美景的留恋,对安静淳朴生活的向往,而非惜花。
3.B [解析]本题考查对《渔歌子》一词的理解。这首词寄托了词人爱自由、爱自然的情怀。
4.C [解析]本题考查对《四季之美》课文的理解与掌握。能表现当季最美的时刻,在每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就已经点明了。
5.A [解析]本题考查对比喻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A项,将桨划水的声音比作乐曲;其他选项是作者的联想,而非比喻。
6.A [解析]本题考查对词语意思的理解。先理解“不可计数”的意思,再找出近义词和反义词,“屈指可数”是“不可计数”的反义词,故换成“屈指可数”意思会发生变化。
7.A [解析]本题考查对课文叙述顺序的梳理概括。联系课文,想一想月亮的足迹出现在哪些地方,即可梳理出月迹。
8.B [解析]本题考查对海报设计要点的掌握。制作海报要注意主题明确,重点文字突出,符合阅读习惯,标语要简洁,有宣传鼓动作用,能激发观众的参与意愿,色彩不要过于繁杂等。
五、1.示例:你的成绩非常优秀 不能骄傲自满
2.心情和冬晨和谐。
3. 将“指出”和“纠正”交换位置。
4.示例:下课铃响了,同学们陆续从教室里走出来。
5.示例:眼前是一条清澈的小河,小河弯弯曲曲,可以看清楚河里的鱼虾。
6.(1)对偶 (2)排比 (3)拟人 (4)夸张
7.A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一阵风”与②句的“流转”相对应,第一空可填②。“漫天大雨”与“滋润”相对应,第二空可填①。“浅吟轻蹈”是“隐者”的特点,第三空可填③。
六、1.示例:嫦娥奔月
2.示例:花好月圆 众星捧月
3.示例: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七、示例:收获的季节 落下一颗果实 便取得一份美好
八、(一)1. C 2. A
3. 示例:第2自然段第一句,“黎明……时刻”,这里把树冠比作蘑菇,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树冠的形状。
4.苍鹭和白鹤是为了惊扰捕食对象,以便捕捉,可见鸟儿的聪明。 这里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更富有情趣。
(二)1. A D
2.(1)A (2)B 闪电
(3)荷塘的月色 流水 泻 灵动
3.示例: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杨柳。轻软的柳枝垂入荷塘,像一个个美丽的姑娘梳洗着长长的秀发。远看,它们又像一团烟雾,将这一片荷塘重重围住。
4. D
九、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