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古诗三首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 古诗三首 课件

资源简介

(共46张PPT)
4.古诗三首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秋天是一个多姿多彩的季节,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三首与秋天有关的古诗。
第一课时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tínɡ
yǔ xī
wèi mó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tiǎo cù
古诗
刘禹锡(772年-842年),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留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
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节奏。
古诗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⑴洞庭:洞庭湖,位于今湖南北部。
⑵和:和谐。
⑶青螺:青绿色的螺。这里比喻洞庭湖中的君山。
注释:
古诗
湖光秋月两相合,
潭面无风镜未磨。
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
诗意:洞庭湖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湖面风平浪静,犹如未磨的铜镜。
比喻
古诗
湖光
湖面的波光
两相合
相互辉映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
诗意: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白银盘里托着一枚青螺。
山水翠
山色和水色苍翠如墨
白银盘
将洞庭湖比作白银盘
青螺
将君山比作青螺
此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描绘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湖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课文小结
书写:半包围结构。
“广”点居中,横画与撇画长短、斜度适中。“廷”三个横向笔画均匀,整体紧凑,捺画舒展
组词:家庭 洞庭湖
tínɡ
书写:左右结构。
“木”横画稍短,竖画正直。“目”框形窄长,边竖正直,横画均匀。
组词:相信 相交
xiānɡ
书写:独体字结构。
两横平行,上短下长,间距适中。竖画正直。撇捺对称,收笔高于竖画。
组词:未知 未来
wèi
《望洞庭》是唐代文学家 的诗作。此诗描写了 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最后两句把 比作“白银盘”,把 比作“青螺”,表达了诗人对洞庭风光的__________
之情。
刘禹锡
秋夜月光
喜爱和赞美
根据古诗理解完成填空。
洞庭湖
君山
第二课时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唐代诗人。著有《樊川文集》。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节奏。
再次朗读古诗,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诗意,和小组成员交流。
在山中行走
借助插图
结合注释
于:比
查阅字典
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顶。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户人家。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二月花
霜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停下来是因为喜爱这傍晚枫林的景色,经霜的红叶比二月里开的花还要红。
置身于这样的美景中,诗人会产生什么样的情感呢?
诗人面对美景,内心充满对大自然的喜爱。
《山行》这首诗描写和赞美了_____ 时节山林景色,表达了作者_________的美好思想情感。
深秋
热爱自然
书写:上中下结构。
“宀”点画居中,横钩长短适中。中部横画平行,间距均匀;两竖端正,间距适中;撇捺舒张;下双点居中,正对上点。
组词:寒冷 寒冬
hán
wèi
书写:左右结构。
左部两个撇画一短一长,起笔位置上下对正,撇的角度基本一致。右部横撇的横不要太长,点稍长一些,点和撇相接。
组词:小径 路径
jìnɡ
wèi
书写:左右结构。
“余”撇画斜度、长度适中,两横平行,竖钩端正。“斗”横长短适中,竖画端正、舒展。
组词:斜线 倾斜
xié
wèi
书写:左右结构。
“左窄右宽。“木”横画稍短,竖画正直。“风”框形宽窄适中,横斜钩曲弯自然,“ ”居中,稍靠上。
组词:枫树 枫叶
fēnɡ
wèi
书写:上下结构。
“雨”上横宜短,竖画居中,四点均匀对称。“相”竖向笔画端正,横画均匀。上下中心对齐,重心安稳。
组词:霜叶 秋霜
shuānɡ
wèi
第三课时
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龙泉(今浙江丽水市龙泉市)人,南宋诗人。著有《四朝闻见录》,补正史之不足,被收入《四库全书》。其诗语言清新,意境高远。
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节奏,并圈画出描写秋天的景物。
寒冷
凄凉
身在异乡


温馨
快乐
再次朗读古诗,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诗意,并说说从诗中看到了哪些画面。
书写
在夜晚写下自己看到的景物。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游子的思乡之情
写景
诗人触景生情
“送”字静中显动,引出“寒声”,渲染了环境的凄清幽冷,烘托羁旅者孤寂的情怀和凄凉的心境。
诗意: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理解诗意,想象画面。
挑选 挑起
挑战 挑灯
tiǎo
tiāo

挑促织
tiǎo
篱落
一灯明
促织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理解诗意,想象画面。
诗意: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一点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拨弄蟋蟀。
作者为什么如此肯定,这“一灯明”就是儿童在挑促织呢?小组讨论。
因为他小时候也在夜晚打着灯笼拨弄蟋蟀。他此时一定想到了自己的童年,想到了自己的朋友,想到了自己的家。
《夜书所见》是一首纪行诗,写了诗人行于江上,眺望江边的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________的心情。
见闻感受
思念家乡
书写:左右结构。
“扌”横画稍短,竖钩端正。“兆”撇与竖弯钩间距适中,点画左右对称,位置安放恰当。
组词:挑战 挑灯
tiǎo
wèi
书写:左右结构。
“氵”上两点短小,中点偏左,提画直斜有力。“罙”宽窄适中,撇点短小,竖要正直,撇捺舒展、对称,撇捺收笔高于竖画。
组词:深刻 深夜
shēn
wèi
书写:上下结构。
“艹”两竖稍向中斜。“氵”上两点短小,中点偏左,提画直斜有力;“各”上下部中心对齐。
组词:落下 落叶
luò
wèi
可以根据注释学习理解古诗大意。
要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体会诗人要表达的感情。
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山行》是 代诗人 的作品。题目中“山行”的意思是 。诗歌描写和赞美了
时节山林景色,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的美好思想情感。
热爱大自然

杜牧
在山中行走
深秋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夜书所见》是 代诗人 的作品。题目中“书”的意思是 。其中后两句是
,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 的感情。
思念家乡、留恋童年

叶绍翁
书写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二、看图画,背一背,写一写。
山 行
( )寒山石径斜,
白云( )有人家。
( )坐爱枫林晚,
( )红于二月花。
远上
生处
停车
霜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