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寿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汉寿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Na-23 V-51 Fe-56 Cu-64
一、单选题(每题 3 分,共 42 分)
1.生活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硅胶能吸收水分,可用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
B.豆科植物的根瘤菌能将空气中转化为氨,实现氮的固定
C.二氧化硫有毒性,不可用作葡萄酒的食品添加剂
D.久煮的鸡蛋蛋黄表面常呈灰绿色,是因为蛋白中的硫元素与蛋黄中的铁元素生成的FeS与蛋黄混合呈灰绿色
2.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
A.水分子的比例模型: B.苯酚的分子式:C6H6O
C.乙酸乙酯的键线式: D.羟基的电子式:
3.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中含有的电子数为
B.常温常压下,18g中所含氧原子数为
C.NaCl溶液中含数目为
D.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0.1mol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4.室温下,和溶于水及受热分解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将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
B.将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升高
C.
D.
5.NH4SCN在化学分析、摄影和医药等领域都有重要的作用,实验室制备NH4SCN的原理是CS2+3NH3NH4SCN+NH4HS,下列实验装置中不能达到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A.制备NH3 B.干燥NH3
C.制备NH4SCN D.尾气处理
A.A B.B C.C D.D
6.在无色透明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Cu2+ 、K+、Cl-、NO3- B.Ag+、Na+、NO3-、Cl-
C.Zn2+、Al3+、SO42-、Cl- D.Ba2+、NH4+、Cl-、CO32-
7.冠醚是一种超分子,它能否适配碱金属离子与其空腔直径和离子直径有关,二苯并冠与形成的螯合离子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冠醚分子中碳原子杂化方式有2种
B.6个原子与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C.该螯合离子有4种一氯代物
D.该螯合离子中配位键的数目为6
8.C5H12有3种不同结构:甲[CH3(CH2)3CH3]、乙[CH3CH(CH3)CH2CH3]和丙[C(CH3)4],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丙属于同系物,均可与氯气、溴蒸气发生取代反应
B.甲、乙、丙都属于烷烃
C.C6H12表示一种纯净物
D.乙有3种不同沸点的一氯代物
9.科学家合成出一种新化合物(如图所示),其中W、X、Y、Z四种元素,X、Y、Z为同一短周期元素,Z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X核外电子数的一半,W与Z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排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WZ的水溶液呈碱性
B.是共价化合物,X原子轨道杂化类型为杂化
C.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W>Z>Y>X
D.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Y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
10.氨气在一定条件下催化还原含的尾气,反应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氮氧化物的排放可形成酸雨
B.氨气分子的键角小于甲烷的键角
C.该反应的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
D.反应能说明不是酸性氧化物
11.Romanenko利用微生物电池将催化还原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池工作过程中,电子由极经导线流向极
B.升高温度一定可以提高该电池的工作效率
C.每处理,理论上可生成(标准状况下)
D.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12.下列选用的相关仪器符合实验要求的是
A.用存放浓硝酸B.用分离水和乙酸乙酯
C.用准确量取9.50mL水D.用实验室制取乙烯
13.将 4 molA 和 2 molB 在 2 L 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2A(g)+B(s)=2C(g),若经2s后测得 C 的浓度为 0.6 mol/L,现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用物质 A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0.3 mol/(L·s)
②用物质 B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0.6 mol/(L·s)
③增大 B 的浓度可加快反应速率
④2 s 时物质 A 的浓度为 1.4 mol/L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由软锰矿(主要成分,及少量、)制备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沉锰”所得在空气中“焙烧”时转化为、、的混合物,酸性条件下易发生歧化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浸取”时利用了的还原性,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
B.“除杂”后的溶液中主要存在的阳离子有、、、、
C.“沉锰”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D.“酸浸”时每反应转移电子为
二、非选择题(共 4 个大题,除标注外每空 2 分,共 58 分)
15.2020年,我国在联合国大会上明确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资源化利用能有效减少排放,充分利用碳资源。
(1)催化加氢合成二甲醚是一种转化方法,已知和合成二甲醚()气体和水蒸气,放出的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催化加氢还能合成甲醇,在体积为的密闭容器中,充入和,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和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
①在到时间段, 。
②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填字母)。
A.反应中与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时(即图中交叉点)
B.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C.单位时间内每消耗,同时生成
D.的体积分数在混合气体中保持不变
③下列措施能增大反应速率的是 (填字母)。
A.升高温度 B.扩大容器体积
C.充入一定量氦气 D.加入催化剂
④平衡时的物质的量为 。
16.用50mL 0.50mol/L盐酸与50mL 0.55mol/L 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已知:实验中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均为,中和反应后溶液的比热容)。
回答下列问题:
(1)b仪器名称 ;不能用铜丝代替b的理由是 。
(2)如果测量NaOH溶液温度后不把温度计上的碱用水冲洗干净,就直接测量盐酸的温度,则测得的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若简易量热计不盖杯盖,则所测得中和反应反应热的绝对值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4)反应后体系温度的测量,将 记为反应后体系的温度
(5)若四次平行操作测得终止温度与起始温度的温差()分别为①3.2℃、②4.3℃、③3.3℃、④3.4℃,则最终代入计算式的温差数据为 ℃。
17.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一定量的浓硫酸与足量锌充分反应产生的气体产物,进行如下实验:按图组装好实验装置,在A中加入5 mL 98%的浓硫酸和足量的锌粒,微热试管A,观察到C、D、E中均有气泡产生;随后气泡量减少,品红溶液褪色,D中先出现浑浊后浑浊消失;反应较长时间后,C、D、E中的气泡量又会明显增加。
试回答:
(1)写出A中从反应开始到停止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从甲、乙中选择合适的装置填入B、C中,并进行正确连接,a接 、 接b,c接 、 接d。
(3)能证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的实验现象为 。
(4)D中浑浊消失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
(5)D、E两支试管中CCl4的作用是 。
(6)若A中Zn足量,充分反应后得到气体的成分是 。
18.下图中的A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基础原料,它的产量被用作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产业发展水平的标志。
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上从原油获得石蜡油的方法叫做 ,图中①~⑤的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2)丙烯中最多有 个原子在同一平面上,丙烯酸中官能团的名称为 。
(3)反应,Y与X是同系物且比X多一个碳原子,Y的一氯代物有 种。
(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填标号)。
a.石蜡油中含有A和丙烯等小分子烃
b.工业上将反应①的方法称为裂解
c.B→C的转化是氧化反应
d.B与互为同分异构体
(5)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② ;反应⑤ 。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B D D C B B B C
题号 11 12 13 14
答案 C B B A
15.(1)
(2) 0.15 BD AD
16.(1) 玻璃搅拌器 铜质金属导热能力强,造成较大误差
(2)偏大
(3)偏小
(4)最高温度
(5)3.3
17.(1)Zn+2H2SO4(浓)ZnSO4+SO2↑+2H2O、Zn+H2SO4=ZnSO4+H2↑
(2) 3(或4) 4(或3) 2 1
(3)C中品红溶液褪色
(4)SO2+H2O+CaSO3=Ca2++2
(5)防倒吸
(6)SO2、H2
18.(1) 分馏 ④
(2) 7 碳碳双键、羧基
(3)8
(4)bcd
(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