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广西钦州市第十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热身考试物理试卷(六)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四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四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签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来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如图所示,光由空气射入半圆形玻璃砖,再由玻璃砖射向空气中的光路图。点是半圆形玻璃砖的圆心。下列情况一定能发生的是( )A.B.C. D.2.波源S1和S2振动方向相同,频率均为4Hz,分别置于均匀介质中x轴上的两点处,,如图所示。两波源产生的简谐横波沿轴相向传播,波速为。已知两波源振动的初始相位相同。则间合振动振幅最小的点的位置个数为( )A.3个 B.4个 C.5个 D.6个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点电荷概念的建立采用了猜想法,电场强度的定义应用了比值定义法B.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并测定了元电荷的电荷量C.观看立体电影时,观众戴的眼镜是一对透振方向互相垂直的偏振片D.“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是声波的折射现象4.如图所示,质量为m=0.5kg的滑块放在水平面上O点,现给滑块一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0=9 m/s,经过一段时间滑块与竖直的墙壁发生碰撞,已知碰前的速度大小为v=7 m/s、碰后的速度大小为v′=6 m/s,O点与竖直墙壁的距离为L=5 m,滑块与竖直墙壁碰撞所用时间为t=0.05 s,重力加速度g=10 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滑块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6B.滑块与竖直墙壁碰撞过程中动量的变化量大小为0.5 kg·m/sC.碰撞过程中竖直墙壁对滑块的作用力大小为130 ND.滑块从O点开始运动到最终停止所用的总时间为3 s5.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2 kg的带有光滑半圆形槽(半径足够大)的滑块a,在槽底部有一质量为m=1 kg的小球,滑块a和小球一起以速度v0=10 m/s向右滑动。另一质量也为M=2 kg的滑块b静止于滑块a的右侧。两滑块相撞(碰撞时间极短)后,粘在一起向右运动,g取10 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碰撞过程中,小球、滑块a、滑块b组成的系统水平动量不守恒B.两滑块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为75 JC.碰撞过程中,滑块b受到的冲量大小为12 N·sD.小球能够上升的最大高度是1 m二、多选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6.如图为某静电除尘装置的示意图。A、B为电极和集尘板上某点连线上的两点。不计烟尘微粒与空气的作用力及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集尘板边缘的电场方向一定与集尘板表面垂直B.A、B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不同,方向相同C.向集尘板加速靠近的烟尘微粒带负电,且加速度逐渐增大D.若带电烟尘微粒A由静止开始仅受电场力作用,一定不可能沿电场线为轨迹到达集尘板7.如图所示,甲为一列简谐波在t=3.0 s时刻波的图像,Q为x=4 m的质点,乙为甲图中P质点的振动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B.t=8.0 s时,P点位移为2 cmC.若障碍物的尺寸大于12 m,则该波不能发生衍射现象D.该波能与另一列频率为4 Hz的简谐波发生稳定的干涉现象8.一水平长绳上系着一个弹簧和小球组成的振动系统,小球振动的固有频率为2 Hz,现在长绳两端分别有一振源P、Q同时开始以相同振幅A上下振动了一段时间,某时刻两个振源在长绳上形成的波形如图所示,两列波先后间隔一段时间经过弹簧振子所在位置,观察到小球先后出现了两次振动,小球第一次振动时起振方向向上,且振动并不显著,而小球第二次发生了共振现象,则( ) A.由P振源产生的波先到达弹簧处 B.两列波可能形成干涉C.由Q振源产生的波的波速较接近4 m/s D.绳上会出现振动位移大小为2A的点第II卷(非选择题)三、解答题(共5小题,共52分)9.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在时刻的波形如图中实线所示,时刻的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虚线恰好过质点Р的平衡位置。已知质点Р平衡位置的坐标。求:(1)该简谐波传播的最小速度;(2)0.5秒内质点Р运动路程的最小值;(3)质点О的振动方程。10.如图所示,均匀介质中两波源S1、S2分别位于x轴上x1=0、x2=14 m处,波源S1的振动方程为y=2 sin 5πt cm,波源S2的振动方程为y=5 sin 5πt cm,质点P位于x轴上xP=4 m处,已知质点P在t1=0.4 s时开始振动,两波的波速和波长相等,求:(1)这两列波在均匀介质中的波长;(2)t=0至t=1.5 s内质点P通过的路程。11.弹簧振子以O点为平衡位置在B、C两点之间做简谐运动,B、C相距20 cm。某时刻振子处于B点,经过0.5 s,振子首次到达C点,设向右为正方向,求:(1)振动的周期和频率。(2)振子在5 s内通过的路程及5s末的位移大小。(3)振子在B点的加速度大小跟它距O点4 cm处P点的加速度大小的比值。12.如图(a)所示为在某介质中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t=0.10s时刻的波形图,P是平衡位置在x=1.0m处的质点,Q是平衡位置在x=4.0m处的质点;图(b)为质点Q的振动图像。求:(1)在t=0.20s时,质点Q的运动方向;(2)在0.10~0.25s时间内,该波传播的距离;(3)质点Q做简谐运动的表达式。13.某玻璃材料制成的光学元件截面如图所示,左边是半径为的半圆,右边是直角三角形,。点发出一细光束从点射入元件后与平行(为半圆的圆心,为直径,与垂直)。已知玻璃的折射率为,点到的距离为,光在真空中的光速为c。求:(1)入射光线与夹角α;(2)作出光线从点射入元件,到第一次射出元件的光路图;(3)光线从点射入元件,到第一次射出元件所需的时间。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答案 B D C C D AD AB ACD9.(1);(2);(3)或10.(1)4 m;(2)27 cm11.(1)1.0s,1.0Hz;(2)200cm,0cm;(3)12.(1)向y轴正方向振动;(2)6m;(3)y=0.10sin10πt(m)13.(1);(2、3)设玻璃砖的临界角为,则有:得由几何知识得光线在面上的入射角为,大于临界角,发生全反射。光线在面上的入射角为,能射出玻璃砖;由几何关系得光在玻璃砖中传播的路程为光在玻璃砖中传播速度为所以光线从点射入元件到第一次射出元件所需的时间为解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