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贵州省遵义市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同学你好!答题前请认真阅读以下内容:1.全卷共8页,共24小题,满分150分。答题时间为150分钟。考试形式为闭卷。2.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视为无效。一、书写水平(5分)1.请使用楷体字答题,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此项根据作文的书写水平计分。(5分)二、基础积累(共4道小题,20分)拉开历史的帷mù ① ,遵义以其独特的自然风景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吸引着万千目光。每逢节假日,各地游客接踵而至地到来,他们在巍峨挺拔的娄山关上miǎn huái ② 英烈,感悟红军不屈的精神;在波涛汹涌的乌江河畔欣赏画卷,感悟自然磅礴的力量;在雄奇险峻的海龙屯上探寻历史,感悟七百年的文化底蕴。岁月赋予这座城市的荣光,让人心生敬畏。作为“转折之城,会议之都”,遵义被授予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fù ③ 其实。遵义人历经风云变幻,正以一往无前的豪情壮志,谱写着壮丽的新篇章。1. 请根据上面文段的语境和拼音,用楷体字写出横线处空缺的字词。①______ ②______ ③______2. 上面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接踵而至 B. 磅礴 C. 赋予 D. 风云变幻3. 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①大漠孤烟直,______。王维《使至塞上》②______,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③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④拣尽寒枝不肯栖,______。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⑤土地平旷,______,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陶渊明《桃花源记》⑥亲人见了亲人面,欢喜的眼泪______里转。贺敬之《回延安》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风定云起,天色昏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⑧《卖炭翁》中写出卖炭翁的艰难处境和复杂的内心活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4.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先秦时叫作《诗》或《诗三百》,被列为“五经”之一。B.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宋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柳河东集》。C. 演讲词特点鲜明、风格各异,优秀的演讲词有明确的观点、清晰的思路、充实的内容。D. 马克·吐温,美国作家,著有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等。三、阅读能力(共15道小题,50分)(一)整本书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经典作品,内容丰富,情节曲折,人物众多。【甲】保尔·柯察金在朱赫来的引导下走上革命之路,即使遭遇双目失明的困境,依然凭借顽强毅力坚持文学创作。【乙】冬妮亚与保尔曾有过真的感情,然而由于两人阶级观念的巨大差异,最终无奈分道扬镳。【丙】阿尔焦姆是保尔的哥哥,坚定地支持着弟弟的革命事业。【丁】丽达是保尔并肩作战的战友,她在工作和创作中给予保尔诸多帮助。他们各自的人生轨迹交织成书中波澜壮阔的革命画卷,谱写了那个特殊时代的不朽篇章。5. 阅读上面语段,其表述与名著内容不相符一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6. 《经典常谈》是朱自清介绍中国古典文学、历史、哲学的通俗读物。请结合书中《(诗经)第四》的内容,谈谈你对“经典需要重读”这一观点的理解。(二)现代文阅读娄山关下熊明通①贵州山水名满天下。在贵州北部,尤以大娄山为著。在长约300公里的弧形褶皱带山脉中,以被誉为“黔北第一雄关”的娄山关最为险胜。若要领略黔山贵水的神奇魅力,这是一个必去的打卡地。②初识娄山关,还是在中学课本中毛泽东的《忆秦娥·娄山关》里,从那时起,对西风烈烈、雄关竦峙的文学想象便深深刻进了心里。长大后,虽多次参观过娄山关战斗遗址,但都因时间仓促,了解得不深。后来我到了娄山关一侧的汇川工作,每日行走在田间地头,我才真正走进了这片山水。③在娄山关脚下生活,这一带别具一格的山上有山、天上有天、田中有田的景致令人印象深刻。从山脚往大山深处行,一路盘旋而上,地形陡起陡落,各类典型地貌在这里汇聚。娄山关脚下的板桥镇,是云贵高原上难得的一块集中连片坝区。坝区内阡陌纵横,稻田层层叠叠,正是一片田中有田的风景。往天上看去,集镇处于两列山脉的夹缝之中,仿佛天空只有一线。特别是在雨雾天气,天空就像落在山腰处似的。可只要登上附近的山头,天空立刻变得豁然开朗。继续翻越陡坡,又见一个群山环绕的坝区。眼前景致竟和山下所见类似,真是一派山上有山的景象。而登上娄山关顶峰远望,层峦叠嶂的山脉一览无余,群山若浪、翻涛卷雪的画面铺展开来。④在贵州高原,山与水在天地间恣意挥洒。雄关下的板桥,绿水青山美如画。来过的人会惊喜地发现,贵州高原山形的壮阔豪迈与水势的神奇秀美竟巧妙融合在了一起。坝区内仁江河、亮石河、汇塘河纵横成网,人依山而居,田环水而筑,山水之间稻田飘香,农家小院星罗棋布。清晨或薄暮时登高而望,天与山与水,河湖桥塘,田舍人家,尽皆如黛。浓淡交界处,唯天光、云影、山石、村路于虚处生白。中国古典园林的匠师们认为,山是园的骨架,水是园的灵魂。在贵州,大自然的匠心独运在山和水的精心排布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山与水,骨架和灵魂,在这里融合得恰到好处。⑤行走在大娄山,心情是轻松愉悦的。山下的田园牧歌和山上的茫茫林海,总在不经意间令人心生欢喜。而走到娄山关关口,气氛立刻变得庄重肃穆起来。娄山关万峰插天,中通一线,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自唐末起,这里就成为贵州北部重要的防御要塞,不知经历过多少关口争夺战。⑥站在关口的《忆秦娥·娄山关》词碑前,气吞山河的诗篇和如旗飘扬的书法让人久久注目。这时,娄山关的时光仿佛回溯到了当年的峥嵘岁月。长征路上,敌人狂风暴雨般的围追堵截,压得红军喘不过气来。如同在娄山关前,摆在红军面前的,只有取得胜利这一条道路。生死攸关之际,红军就像长空中被雄关围困不得自由的大雁,尽管疲惫困乏至极,却始终在如长夜明月般必胜信念的照耀下坚定前行、顽强战斗,并最终迎来胜利的曙光。时空停留在此刻,诗人的豪迈自信和红军将士的坚定信念,似又经由这首经典名篇投射到我的心中。待踏破雄关,回头来看,所有的挫折挑战,化作了脚下的风景。选文摘自《人民日报》7. 下列不属于娄山关景致的一项是( )A. 阡陌纵横,河流成网 B. 浊浪翻涛,狂风卷雪C 稻田飘香,山水如黛 D. 林海茫茫,万峰插天8.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选文从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两个方面介绍了黔北娄山关的独特风貌。B. 选文表达了作者对黔北山水的无限喜爱以及对红军长征精神的礼赞。C. 对娄山关自然景观的描绘,采用了由高到低、由远及近的移动视角。D. 本文语言通俗易懂而又不失其典雅,质朴真切而又蕴含着人生哲理。9. 请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划线句的作用。10. 选文结尾段哪句话与普希金的诗句“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选文内容和生活体验,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文化遵义材料一 公元前8至5世纪前后的春秋时期,今遵义一带属于“大夜郎国”范围。西汉元鼎六年,于夜郎地置牂柯郡。唐贞观十三年,将隋代的郎州改名为播州,领辖今黔北的大片地域,所以人们常习惯用“播州”来代称古代的遵义。唐贞观十六年(642年),将播州所领的罗蒙县改名遵义县。这是“遵义”名称最早的出现。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平播之役后,于次年分播州为遵义、平越两个军民府,分别隶属四川和贵州两省。清康熙年间称遵义府。清雍正五年,遵义府由四川省划归贵州省管辖。1949年11月,遵义解放,以原遵义县城区为基础新建遵义市。材料二①尹珍(79年—162年),字道真,东汉牂柯郡毋敛(今贵州遵义正安县)人。公元107年,在今正安县新州镇“务本堂”遗址,开馆授徒。是贵州最早见诸史册的文化先驱,“贵州文化奠基人”。尹珍文化是遵义“东汉三贤”到“清三儒”千年文脉的起点,是“遵道行义”最古老的注脚。②遵义“沙滩文化”是遵义移民文化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主要内容包括:以沙滩黎氏数百年开拓为基础,以郑珍、莫友芝、黎庶昌三大家为代表的儒学成就。郑珍、莫友芝共同编写的《遵义府志》被梁启超评为清代“府志第一”。③遵义市汇川区高坪镇玉龙村龙岩山上的海龙囤,是当今中国、乃至亚洲保存完好的中世纪古军事城堡遗址之一。杨氏一族,七百年间励精图治,发展民生;驱除南诏,抗击蒙古;建学养士,崇尚儒术。2016年7月海龙囤申遗成功,成为中国第48处世界遗产。④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在遵义召开会议,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我们党历史上一次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材料三 2021年遵义市普通高中招生人数为52518人,初中学校招生人数为102818人。2025年遵义市普通高中招生人数为63220人。(2022—2024年遵义市普通高中和初中学校招生人数统计表)2022—2024遵义市普通高中招生人数统计 2022—2024遵义市初中学校招生人数统计年份 招生数(人) 比上年增长(人) 招生数(人) 比上年增长(人)2022 51142 -1376 107317 44992023 53266 2124 107992 6752024 58786 5520 109721 1729材料四 2024年遵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4年,遵义接待游客12789.31万人次,比2023年增加1492.3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485.70亿元,比2023年增加186.3亿元。材料五 贵州天眼新闻:5月25日,暮色下的“遵义·1935街区”流光溢彩,歌舞飞扬。这是遵义市红花岗区“听见遵义·音乐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活动的场景之一。5月初,绥阳县“洞听天籁·漫游地心”2025多彩贵州溶洞音乐周系列演出之“地心秀场”在双河洞景区地下河谷演绎了一场“自然音乐会”。在桐梓县的乡村大舞台(村晚)的舞台上乡音俚语化作泥土芬芳,传统与现代、民族与流行相互交织。汇川区,“听见遵义·星期六音乐‘汇’”在1964文化创意园举行,民谣、流行金曲轮番奏响,为市民和游客带来更多元的音乐体验。遵义市还将在仁怀、赤水、习水、播州等长征沿线举办《长征组歌》大型音乐史诗交响音乐会,为市民、游客带来更加丰富多元的文旅新体验。11. 下列对材料内容理解错误的是( )A. 公元1601年后,遵义隶属四川,清朝雍正五年,遵义府由四川省划归贵州省管辖。B. 东汉时尹珍在今正安开馆授徒,是贵州最早见诸史册的文化先驱,是贵州文化奠基人。C. 红花岗区、汇川区、绥阳和桐梓县分别举行音乐会,充分展现了遵义现代音乐元素。D. 2024年,遵义市普通高中招生人数、来遵旅游人数和旅游综合收入较2023年有增加。12. 结合材料二梳理遵义文化的类别,下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红色文化 ②军事文化 ③编辑文化 ④教育文化A. ①②③④ B. ③①④② C. ②④③① D. ④③②①13. 根据材料三,得出三条有意义的结论。14. 根据你对遵义的了解,列举一种上面五则材料中没有涉及到的遵义文化,结合以上材料推测2025年遵义市旅游人数和旅游综合收入有可能继续增加的两条原因,并为遵义的旅游发展提出两条合理建议。(三)古代诗文阅读游回龙山记①郑珍遵义环城山水岩壑之雄峭,树木之挺异,莫右于回龙山。其山自碧云峰支出,蜿蜒东行十里许,穆家川趋其足,遂峙为此山。其山阴肉而阳骨,骨者石也,外著者也。以负蓄厚,故其石硌硌角角,壁者、窟者、窐②者、突者、脊而下迤者、脟③而上累者,合为此山。上干青天,下临沉渊,而其气一泄于树。故其树直上数仞而不拢,横出数丈而不折,随其石之高下,楚楚莽莽而柯茎棽离④可数。每与高风相遭,则枝叶上下若江之潮海之涛,其中朝晖夕曛,若螺蚌摇光于方丈圆峤⑤也。有伏泉息于踵,冽而清,其声泠泠,尝之则甘,使人忘机⑥,唯智者别之,外人徒震眩于岩壑树木之足骇异而已。余以有倦,与一二人游此,颇自负知山,故说之。(选自《郑珍集·文集》有删改)【注释】①回龙山:此回龙山位于今遵义市红花岗区大兴路湘江边。②窐(wā):凹陷。③脟(liè):肋骨上面的肉。④棽(chēn)离:繁茂。⑤方丈圆峤(qiáo):方丈、圆峤都是传说中的仙山。⑥忘机:消除机巧之心,忘记世俗烦扰。15. 下面是AI根据本文内容绘制的回龙山山形图,最能表现回龙山特点的一项是( )A. B. C. D.16. 结合全文,简要阐述作者“自负知山”的原因。17. 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 蜿蜒东行十里许 潭中鱼可百许头(《小石潭记》)B. 若螺蚌摇光于方丈圆峤也 若躇步疏蹈(《杞人忧天》)C. 尝之则甘 其此之谓乎(《虽有嘉肴》)D. 余以有倦 去以六月息者也(《北冥有鱼》)霜晓过禹门寺①(清)郑珍溪上寒生骨,行行手自磨。萍红知鸭路,水暗认鱼窠。石磴苍苔古,山门落叶多。未应禅宿尽②,钟梵共蹉跎③。【注释】①禹门寺,原址位于遵义乐安江畔,作者曾在此研修学问,清代咸丰年间毁于战火。②未应禅宿尽:不应该连佛理高僧都消亡了吧。③蹉跎:衰退,消失。18. 诗歌中最能表现“霜晓”氛围的词是( )A. 寒 B. 暗 C. 古 D. 尽19. 本诗与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都写了寺庙的钟声,但抒发的情感却不同,请对此作简要分析。四、综合运用(共3道小题,15分)中国文化崇尚“和”,有关“和”的思想源远流长,丰富多彩。为践行“以和为贵”的思想班级开展了相关主题活动。20. 下图为遵义仡佬文字“和合”石刻图片。根据你对“和”的内涵的理解,结合图片,补全下列语段。图的下面部分“合”是把两个有缺口的圆用一条线连在一起,寓意着合作、包容、协调配合;图的上面部分“和”则是①_________。仡佬族人把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和合”精神,以表达他们追求一种和美的理想的社会生活。“和”的思想可用于调节人际关系,解决各种纠纷。古有郑珍的母亲教育他,与亲友相处“非有大故,当委曲完全,不可便破脸破相”;今有恩师教导我们,与同学相处“②__________”。21. 下列宣传标语,不能体现“以和为贵”思想的一项是( )A. 和以处众,平以养心。 B. 其曲弥高,其和弥寡。C. 家安则国安,家和则天下和。 D. 尊老爱幼家之幸,亲仁善邻国之宝。22. 和谐社区拟写了一份践行“以和为贵”的倡议书,其中①—⑤句有两处语言文字运用不当,请找出并修改。倡议书①“和”是家庭和睦的基石,是邻里友善的桥梁,是社会和谐的纽带。为构建和谐社区,我们向社区居民发出如下倡议:②家庭里,多一些理解,少一点争执,孝亲爱幼才能营造温馨港湾。③邻里间,见面微笑致意,遇事搭手相助,以真诚宽容化解邻里矛盾。④社会中,面对分歧,理性沟通,求同存异,共护文明有序的公共空间。⑤作为遵义人,我们应“遵道行义,以和为贵。”理解“和”的内涵,传承“和”文化,共建和谐、安宁、美好的家园!和谐社区2025年7月7日五、写作能力(60分)23. 旅游是用心灵阅读,用脚步书写,你一定看过很多美丽的自然风景或人文景观。请从下面三项任务中任选一项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任务 写作情境 写作提示任务一 与同学分享一次自己旅游的经历和感受 叙述自己旅游的经历,有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语言表达生动形象任务二 以“遵义旅游形象大使”的身份向省外的游客推荐一处旅游景点 陈述景点概况,介绍重点内容,说明推荐理由,语言表达通俗易懂、活泼有趣(娄山关除外)任务三 你要在新学期九年级开学典礼上作“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主题演讲,请提前撰写一份演讲稿 明确自己的观点或主张,摆事实、讲道理,思路清晰,语言表达准确严谨要求:①根据表达交流的情境和提示,明确作者的身份角色:②充分考虑交流对象的特点和需求:③选择合适的写作内容,达到表达与交流的目的;④明确文体,自拟标题;⑤注意勿泄露姓名、校名等信息。参考答案1.【答案】1. ①. 幕 ②. 缅怀 ③. 副 2. A3.【答案】 ①. 长河落日圆 ②. 感时花溅泪 ③. 化作春泥更护花 ④. 寂寞沙洲冷 ⑤. 屋舍俨然 ⑥. 眼眶 ⑦. 俄顷风定云墨色 ⑧. 秋天漠漠向昏黑 ⑨. 可怜身上衣正单 ⑩. 心忧炭贱愿天寒4.【答案】B【答案】5. D 6. 示例:《诗经》包含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重读能结合时代语境挖掘新内涵,如其中的民本思想对当代仍有启示。【答案】7. B 8. C9. 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对娄山关自然景观的描写,引出下文对其历史意义和红军精神的阐述。10. 句子:“待踏破雄关,回头来看,所有的挫折挑战,化作了脚下的风景”。理解:人生中的困难与挑战,经历后会成为宝贵的财富,如红军突破娄山关后,曾经的艰难化作胜利的基石,生活中我们克服困难后,也会收获成长。【答案】11. C 12. D13. ①2022-2024年遵义市普通高中招生人数总体呈增长趋势;②2022年普通高中招生人数略有下降,2023-2024年增长明显;③初中学校招生人数逐年稳步增加。14. 示例:文化类别:遵义羊肉粉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原因:①遵义文旅活动丰富,吸引力增强;②交通便利,旅游设施完善。建议:①开发更多红色文化体验项目;②加强旅游宣传,扩大知名度。【答案】15. D 16. 作者不仅感受到回龙山岩壑、树木的奇特,还领悟到山的灵气与伏泉的甘冽,体会到忘机的境界,而非仅被表面景象震撼。 17. A【答案】18. A 19. 郑珍诗中钟声与梵音结合,抒发对禅意消逝的惋惜;常建诗中钟声表现寺院的宁静,抒发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答案】20. ①. 示例:像乐器合奏般和谐共鸣,寓意和睦、和顺; ②. 示例:包容差异,互助互爱。 21. B22. ①句“是家庭和睦的基石,是邻里友善的桥梁,是社会和谐的纽带”改为“是家庭和睦的基石,邻里友善的桥梁,社会和谐的纽带”(去掉重复的“是”);⑤句“‘遵道行义,以和为贵。’”改为“‘遵道行义,以和为贵’”,删去句号。23.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