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3课 藏戏 同步练习B卷2024-2025学年统编版(五四学制)语文六年级下册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藏戏》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课文以时间顺序介绍藏戏的起源和特点B. 藏戏面具的颜色和形状完全相同C. 藏戏的演出必须在固定的舞台上进行D. 作者通过三个反问句开篇,引发读者兴趣2. 藏戏中“雄谢巴”的作用是( )A. 伴奏 B. 解说剧情 C. 舞蹈 D. 演唱3. 下列词语中,与“敦厚”意思相反的是( )A. 狡猾 B. 忠厚 C. 朴实 D. 善良4. 课文中“观众团团围坐,所有的剧情靠‘雄谢巴’的解说和艺人的说唱来描述”运用的描写方法是( )A. 环境描写 B. 动作描写 C. 细节描写 D. 心理描写5. 藏戏的传承方式是( )A. 文字记录 B. 师传身授 C. 录音录像 D. 学校教育6.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藏戏特点的是( )A. 戴着面具演出 B. 无伴奏表演 C. 剧情靠说唱描述 D. 演出时间长二、基础知识1. 文学常识填空(1)《藏戏》的作者是__________,文章重点介绍了藏戏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2)藏戏面具运用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手法,使人物形象鲜明。2. 根据拼音写汉字(1)藏戏艺人在草原上yǎn yì( )着古老的故事。(2)唐东杰布被称为藏戏的bí zǔ( )。(3)巫女的面具半黑半白,象征其liǎng miàn sān dāo( )的性格。(4)藏戏的唱腔、动作fēng fù duō cǎi( ),令人赞叹。3. 选词填空(1)唐东杰布__________了七位能歌善舞的兄妹,组成藏戏班子。(召集/招徕)(2)藏戏的演出__________了雪山、草原的自然风光。(融合/结合)(3)观众们在__________中看戏,毫无倦意。(吃喝玩耍/载歌载舞)4. 根据意思写词语(1)形容事物新奇罕见,没有相同的。( )(2)指事物的开头或创始人。( )(3)比喻技艺或学问的传授。( )5.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藏戏的面具运用象征、夸张的手法。藏戏的人物形象突出、性格鲜明。(用关联词语合并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藏戏艺人席地而唱,不要幕布,不要灯光,不要道具。(仿写排比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唐东杰布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课内阅读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在藏戏里,身份相同的人物所戴的面具,其颜色和形状基本相同。善者的面具是白色的,白色代表纯洁;国王的面具是红色的,红色代表威严;王妃的面具是绿色的,绿色代表柔顺;巫女的面具是半黑半白,象征其两面三刀的性格;妖魔的面具青面獠牙,以示压抑和恐怖;村民老人的面具则用白布或黄布缝制,眼睛、嘴唇处挖一个窟窿,以示朴实敦厚。”1. 这段话的结构是__________,主要介绍了__________。2. 藏戏面具的颜色和形状与人物身份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巫女的面具为什么是半黑半白? 4. 面具在藏戏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四、课外阅读阅读下文,完成题目皮影戏的奥秘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起源于西汉,兴盛于唐朝。表演时,艺人在白色幕布后面操纵皮影人物,通过灯光照射,将影子投射在幕布上,配合唱腔和伴奏讲述故事。皮影人物用驴皮或牛皮制成,经过雕刻、上色、组装等工序,造型精美,色彩鲜艳。不同角色的皮影有不同的特点:文官的皮影儒雅端庄,武将的皮影威武霸气,旦角的皮影秀丽柔美。皮影戏的剧目多取材于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如《西游记》《三国演义》等。如今,皮影戏不仅是一种娱乐形式,还成为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让世界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1. 皮影戏的起源时间是__________,兴盛于__________。2. 皮影戏的表演方式是:艺人在__________后面操纵皮影人物,通过__________照射,将影子投射在幕布上。3. 皮影人物的制作材料是__________或__________,制作工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4.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5. 皮影戏的剧目主要取材于__________和__________。6. 你认为皮影戏在现代社会有什么价值?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 五、写作请模仿《藏戏》的结构,以“家乡的传统节日”为题,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说明文。要求:1. 开篇运用排比或反问句;2. 介绍节日的起源、习俗和特点;3. 表达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同步练习B卷答案一、选择题1. D 2. B 3. A 4. C 5. B 6. B二、基础知识1. (1)马晨明;起源;特点(2)象征;夸张2. (1)演绎 (2)鼻祖 (3)两面三刀 (4)丰富多彩3. (1)招徕 (2)融合 (3)吃喝玩耍4. (1)独一无二 (2)开山鼻祖 (3)师传身授5. (1)因为藏戏的面具运用象征、夸张的手法,所以人物形象突出、性格鲜明。(2)示例:童年是一首歌,是一幅画,是一首诗。(3)唐东杰布留下了铁索桥。三、课内阅读1. 总分;藏戏面具的颜色和形状与人物身份的关系2. 身份相同的人物所戴的面具,其颜色和形状基本相同3. 象征其两面三刀的性格。4. 面具运用象征、夸张的手法,使戏剧中的人物形象突出、性格鲜明。四、课外阅读1. 西汉;唐朝2. 白色幕布;灯光3. 驴皮;牛皮;雕刻;上色;组装4. 分类别;条理清晰地说明不同角色皮影的特点5. 历史故事;民间传说6. 示例:皮影戏不仅是娱乐形式,还能促进文化交流,让世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五、写作(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