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怀化市2024-2025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省怀化市2024-2025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湖南省怀化市 2024-2025 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
本试题卷共 8页。时量 120分钟。满分 12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和本试题卷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
号和相关信息;
2.选择题部分请按题号用 2B铅笔填涂方框,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不留痕迹;
3.非选择题部分请按题号用 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否则作答无效;
4.在草稿纸、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5.请勿折叠答题卡,保持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卡面清洁;
6.答题卡上不得使用涂改液、涂改胶和贴纸。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跟着课本也可以感受语文的魅力。
平桥村的少年们想尽办法撺.掇.“我”去赵庄看的社戏,让人感到宽慰;黄土高原上茂腾腾的后生们打出了
páng bó的腰鼓声,让人叹为观止;“社会主义路上大踏步走,光荣的延河还要在前头……”,“信天游”的回
响戛然而止。这是独特的民俗之美。
大自然的语言里,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销声匿迹,这是冬天要到了;随着时间的流逝,板块聚合分
离并缓慢地褶.皱.变形,为大陆 piāo yí学说提供了有力证据;一群大雁目空一切地从我们头顶飞过,在这场
迁徙里,它为我们献上了一首带着野性的诗歌。这是神奇的科学之美。
只要打开语文书,就有收获。让我们徜徉在充满魅力的语文世界里,去探索、创造和发现吧!
1. 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撺.掇.( ) (2)páng bó( ) (3)褶.皱.( ) (4)piāo yí( )
2. 文中加横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宽慰 B. 叹为观止 C. 戛然而止 D. 迁徙
3. 文中画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让我们徜徉在充满魅力的语文世界里,去创造、探索和发现吧!
B. 让我们徜徉在充满魅力的语文世界里,去探索、发现和创造吧!
C. 让我们徜徉在充满魅力的语文世界里,去发现、探索和创造吧!
D. 让我们徜徉在充满魅力的语文世界里,去发现、创造和探索吧!
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央视著名节目《感动中国》被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感动”的深层含义其实是精神价值的传承。
B. 摆脱线材束缚,将手机与充电板轻轻贴合,即可随放随充——手机无线充电在生活中已随处可见。
C. 国家智慧教育读书平台依托数字技术,汇聚优质资源,营造互动场景,展示阅读成果,为广大学生和社
会公众提供丰富多彩的读书空间。
D.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是连接个人与国家、社会的天然纽带。
5. 请根据所学汉语知识,选择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
A. “高度契合”“青春的色彩”“一幅画”的短语结构类型不一致。
B. “最”“浪漫”的词性都是形容词。
C. “在担当中历炼,在尽责中成长,我们的青春才会浪漫而有意义。”这句话的主干是“我们有意义”。
D. “愿我们青春年华里留下的脚印能够拼成一幅画,”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
6. 梳理探究
“和”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中华之美首先美在“和”之精神。“文化宣传”组开展了“以和为贵”的主题研学活
动,请你参加。
(1)“和”字的甲骨文(见图),该字左边是形旁“俞”,其字形像一排竹管合拼而成的乐器,表示读音。由此
推测,“和”字的本义是:______
(2)以下是一幅有关“和”的宣传画,请你简要说说这幅宣传画的内涵。
7. 下面是小语为“经典诗文诵读”比赛拟写的开场白,请你补写空缺的部分。
诵读经典诗文,可领略美景:陶渊明“_____________,落英缤纷”的静谧;常建“_____________,禅房
花木深”的清幽;孟浩然“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的壮丽。诵读经典诗文,可感悟真情:君子对窈窕淑
女“悠哉悠哉,_____________”的无比思念;白居易对卖炭翁“_____________,心忧炭贱愿天寒”的无限同情;
韩愈对千里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______________”的无尽愤懑。
二、阅读(50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雪上加霜,并非灾上加灾
林之光
①最早源自宋代《景德传灯录》的成语“雪上加霜”,是比喻人们连续遭受灾难、打击,处境难上加难、
生活苦上加苦的意思。大体与成语“祸不单行”同义,使用相当频繁。
②不过很有趣,如果从气象学看“雪上加霜”,却并非灾上加灾。而且,这种现象在自然界还是平常事一
桩。
③首先,在自然界“雪上加霜”并不意味着连续遭受重大灾害。
④当然,雪和霜都是古代穷苦农民的灾难。大雪意味着严寒,意味着“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而霜
则主要是庄稼的大敌,往往一场严霜断送了大部分收成。但是,雪上再加霜,实际上并非意味着另一场大
灾。雪上的霜,甚至连灾都算不上。因为大雪多发生在冬季,而冬季中田里庄稼已经收割,或者在地里越
冬(例如华北冬小麦),因而再有多少场霜,对庄稼、对农民生活都没有直接影响。反而,当夜间水气凝华
成霜时还能放出凝结潜热,减缓气温下降;次日晴暖的阳光,则有利于白天升温迅速化霜,因为农谚说“浓
霜毒日头”。
⑤有人问,如果严重霜灾后再来场大雪,即“霜上加雪”又如何呢?这在节气顺序上是可能的,因为一般
霜在先,雪在后。这样一来,庄稼全毁在地里,灾后连剩余都收不回来,那就真成了文学意义的“雪上加霜”
了。不过,在自然界里,这种情况实际上是不可能发生的。因为,霜后多晴天,上午都化完了;而雪一般
是下一次天气过程的序幕,哪可能加在这场霜上呢?
⑥其次,“雪上加霜”在自然界实际上是经常出现的。因为降雪过后,当地逐渐进入高气压中心区控制,
风静云散,晴夜中雪面的辐射冷又特别强烈,再加上雪面多少有点水气,因此雪面上是经常会出现白霜的。
我国高山和北方冬季,许多气象站观测报表的天气现象栏中,常常都是积雪和白霜并记的。
⑦那么,古人为什么还要组“雪上加霜”这个成语呢?
⑧我认为,首先,在古代形容人连续受到重大打击,莫过于用农民视为身家性命的庄稼连续受到重大
自然灾害作比喻;第二,在双重自然灾害打击中最重的莫过于连续遭受同类重大灾难,这会使人有透不过
气来的感觉,而霜、雪就属于这样的灾害;第三,雪是白色,霜也是白色。双重白色叠加,在组辞上有一
种美感。雪和霜可以说是天生的最佳同类灾害名词的组合,所以我国古代成语中霜雪连用的例子还很多,
例如“霜凌雪妒”“雪压霜欺”“卧雪眠霜”“傲雪凌霜”等等。
⑨实际上,古人组“雪上加霜”类成语,取“霜”“雪”作要素也是最佳选择。因为在自然灾害中只有“冰”“寒”
和“风”等可以代替雪或霜字连用,但都难能组出“雪上加霜”这样朗朗上口、广泛流传、使用频率极高的成语。
⑩当然,成语属于文学范畴,组成成语目的常常是以事物喻人,喻的对象是人而不是物,即用气象名
词组成的文学成语喻社会的人和事。因此文学成语是否符合科学道理、客观实际,倒并不是最重要的。所
以,雪上加霜这种例子在成语里还是很常见的。
(选自《科普时报》2021年 11月 21日)
8. 根据文章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浓霜毒日头”是因为白天霜融化时散热,温度迅速上升。
B. 霜降节气在前、小雪节气在后,“霜上加雪”的情况经常出现。
C. “雪上加霜”比较常见,对庄稼和农民生活没有直接影响。
D. 成语是约定俗成并广泛使用的,必须要符合科学道理、客观实际。
9. 根据要求品析下面句子。
“大雪意味着严寒,意味着“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而霜则主要是庄稼的大敌,往往一场严霜断送了大
部分收成。”这句话中“往往”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10. 文章第⑧段说明古人组“雪上加霜”这个成语的原因,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你认为这样的顺序安排是
出于什么考虑?
(二)现代文阅读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贺兰山深处的绿色烟岚
杨军民
①和胡建洲上山,是在一个上午。
②前一天晚上,宁夏石嘴山一带难得下了一场透雨。雨后的天空高远瓦蓝,浅灰色的贺兰山似被谁擦
过,清晰,巍峨。
③皮卡在王泉沟那条碎石遍布的道路上颠簸。有的地方路很窄,刚刚允许车子过去。我和同行的老李
抓着头顶的拉环,神经绷得很紧。胡建洲则目视前方,神情轻松,整个人和车子一起起伏着,像是车子的
一部分。也难怪他这么轻松。自 2019年矿区停采回填治理到现在,每天他都要在这条路上来回奔波。他要
看他们种在这里的草籽是否发芽,看栽进去的火炬树和红柳哪个更耐旱、更耐碱,看好不容易成长起来的
苗木是否缺水。事实上,如果再向前漫溯,他在这条路上走过的时间更久。
④他当年是王泉沟煤矿的副矿长。那时候,这里的天空是灰暗的,随便一股风刮过去,带起的都是微
细的黑色粉尘。几乎看不到野生动物的踪影。
⑤这样,胡建洲就有了两个颇具反差的身份:矿山治理前的副矿长,现在的护林员。当年他是开矿的
挖山人,现在他是绿化的守山人。
⑥车子颠簸、回转、攀爬了好一段时间后,终于在一处平台停了下来。
⑦此时,天更蓝了,空气洁净,视野开阔。那经过回填、削平、覆土的一层层台阶状若梯田,呈现出
润泽的黄褐色,与远处干裂的土灰色山岩形成了很强的色差。对情况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在贺兰山东麓
植树,是一件十分艰难的事。那里都是石头山石头地,山高风大、干旱缺水,种树得先植土,种活一棵树
比拉扯大一个娃都难。
⑧在这么高、这么旱的山上,要植树种草,土从哪里来?水又从哪里来?听到我的这个疑问,胡建洲
呵呵笑了,他指着右前方的一面山崖,让我仔细看。
⑨“方圆多少里都没有黄土,偏偏在这座山上有,好像有人专门放进去的!”他感慨着。至于水,他指着
“鸳鸯湖”(当年开矿时挖的一个深坑,因水中有鸳鸯而得名)说,他们在湖边装了水泵,基本可以保证正常
的灌溉用水。
⑩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燃料资源紧缺,父辈们在这座山里发现并开采出了煤炭;现在,我们要填矿、
植土、绿化,这里又发现了黄土和水源。贺兰山,你的胸怀是多么宽广呀!
我们所在的那个平台,一片一人多高的红柳林郁郁葱葱,前面还有一长溜矮矮的火炬树。路两边种
着旱榆树。
我问胡建洲,为什么每块地的树种都不一样?他说土质的碱性很大,到底哪一种树更适合,还在摸
索中,目前看种植红柳的效果最好。目光再向周围延伸,猛一看,还是荒地。细看,其实已覆盖着似有似
无的绿色烟岚。
说实话,这里植被的数量和茂盛程度,和我之前的想象是有距离的。来时的路,我有意无意幻想过
林海汹涌、绿荫蔽天的景象。但站在那些顽强而坚韧地生长着的植物面前,站在一说起草木言语都温软了
的胡建洲面前,我感到了自己的肤浅。是啊,如果绿化贺兰山是那么容易的事,我们又何须此行?
我正想着,迎面走来两只灰黑色的岩羊,一大一小,小的在前面,蹦蹦跳跳很轻灵,大的一步一步
踩得坚实而稳健。“环境改善了,沟里的动物多了起来,岩羊最多。有两只岩羊不怕人,大的带着小的,好
像就是它们。”胡建洲这么说的时候,小羊径直走了,大羊在我们前方五六米的地方回首张望了一下,漆黑
的眸子闪出一丝光亮。它不慌不忙地走出很远后,钻进红柳林不见了。
那两只羊,和胡建洲一样感知着这山间每一抹绿色和生气。它们用从容、善意和繁衍报答着这座山
的深彻变迁。
胡建洲把我们送到来时的停车点时,已过了中午。我问了他一个我一直想问的问题:从挖山人到守
山人,心里是啥感觉?他说,以前是靠山吃山挖山,现在是为了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这
里面成色肯定不一样啊。说完,他钻进车子,踩一脚油,向着大山的方向又回去了。
望着远处高耸陡峻的贺兰山,我知道,那里不是只有一个,而是有成千上万个胡建洲,正在默默地
培植和守护着大山。贺兰山的绿色,正如烟岚般一点一点升腾起来。
在那一片烟岚中,我仿佛看见了无数和胡建洲一样的绿化人、守山人,正把青春和信念浇灌在草木
之上。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1. 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标题的理解。
12. 结合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胡建洲这一人物形象。
13. 联系上下文,谈谈文章第 段写两只岩羊的目的是什么?
14. 假如你是《人民日报 2023年散文精选》一书的责任编辑,拟按主题分设专辑,你会把本文收录进下面
哪个专辑?请联系文章内容简述理由。
A.成长磨砺 B.自然人文 C.乡土与美味 D.我与一座城
(三)古诗文阅读(20分)
15. 毛主席创作了与陆游《卜算子·咏梅》的同题词作,他在小序中写道“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陆游的词感情基调是(1)______,毛主席的词感情基调是(2)______;陆游的词赞美梅花(3)______,
毛主席的词赞美梅花(4)______。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阅读下面三则文言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
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天目 幽邃奇古,不可言,由庄至颠,可二十余里。
天目盈山皆壑,飞流淙淙,若万匹缟,一绝也。石色苍润,石骨奥巧,石径曲折,石壁竦峭,二绝也。

虽幽谷县 岩,庵宇皆精,三绝也。余耳不喜雷,而天目雷声甚小,听之若婴儿声,四绝也。晓起看云,在
绝壑下,白净如绵,奔腾如浪,尽大地作琉璃海,诸山尖出云上若萍,五绝也。然云变态最不常,其观奇
甚,非山居久者不能悉其形状。山树大者,几四十围,松形如盖,高不逾数尺,一株直万余钱,六绝也。

头茶之香者,远胜龙井,笋味类绍兴破塘,而清远过之,七绝也。余谓大江之南,修真栖隐 之地,无逾此

者,便有出缠结室 之想矣。
(节选自袁宏道《天目》)
【注释】①天目:山名,在浙江省西北部,分为东西两支,双峰雄峙,并多怪石密林。②县,同“悬”,悬挂。
③栖隐:即谓隐居。④出缠:指脱离了人间烦恼的束缚。结室:指佛门弟子聚会祈祷吉祥。
16. 解释下列加点字词在文中的意思。
(1)心乐.之 乐:
(2)日光下澈. 澈:
(3)天目幽邃.奇古 邃:
(4)可.二十余里 可:
17. 翻译下列句子。
(1)虽幽谷县岩,庵宇皆精。
(2)其观奇甚,非山居久者不能悉其形状。
18. 二位作者运用恰当的写作手法,分别表现了小石潭、天目山景致之美。“佁然不动,俶尔远逝”运用______,
写出了鱼儿的可爱灵动;“头茶之香者,远胜龙井”运用______,表现头茶清香四溢的特点。
19. 甲乙两文描写的对象各不相同,流露出的思想情感也不尽相同,请分析两篇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四)名著阅读(6分)
根据《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内容,完成下面小题。
20. 按照小说情节的发展,梳理保尔的成长史,下列各项中顺序合理的一项是( )
①双目失明 ②修筑铁路 ③写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 ④做童工 ⑤参加战斗头部受伤 ⑥在朱赫来
影响下革命
A.④⑥②⑤①③ B.⑥④⑤②③① C.④⑥⑤②③① D.④⑥⑤②①③
21. “重要他人”是指一个人在心理人格形成以及融入社会的过程中,对自己具有重要影响的人。在整本书阅
读活动中,梳理了三位女性对保尔的影响,请完成下表相对应的内容。
重要他
冬妮娅 (1)______________ 达雅

她是保尔的初恋,与冬
她的思想和行动对保尔
妮娅的交往和冲突使
的人生产生了重大的影
对保尔 保尔更加明确了自己 (2)
响和启示,使他成为了
的影响 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 ______________
一个更加坚定、成熟和
为他的革命生涯奠定
有责任感的革命者。
了坚实的基础。
三、写作(50分)
22. 孟子曰:“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善良,是推己及人的体恤,是风雨同舟的相守,是惜弱济困的援助,是不求回报的付出……
学校文学社举行以“善良,撑起一片天”为主题的征文评比活动,请你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不少于 600字;②不透漏个人信息;③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④字迹工整,卷面整洁,不
得抄袭。
参考答案
【答案】1. ①. cuān duo ②. 磅礴 ③. zhě zhòu ④. 漂移 2. C 3. B
4.【答案】D
5.【答案】D
6.【答案】(1)乐声调和,和谐。
(2)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共同构建和谐社会。
7.【答案】 ①. 芳草鲜美 ②. 曲径通幽处 ③. 波撼岳阳城 ④. 辗转反侧 ⑤. 可怜身上衣
正单 ⑥. 骈死于槽枥之间
【答案】8. C 9. 不能删去,“往往”是常常的意思,这里指严霜断送大部分收成这种情况时常发生,但并
不是肯定会发生。由此可见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0. 逻辑顺序。第 8段从成语的内涵、给人的感受、组辞的美感三个方面说明古人组“雪上加霜”成语的原因。
三个原因从主到次,依次排列,很有条理。
【答案】11. 表层含义:指贺兰山在胡建洲等绿化人的守护培植下植被渐渐繁茂,山间有了绿色,重新焕发
生机。深层含义:指无数像胡建洲一样守山人、绿化人,把青春和信念浇灌在草木之上,为生态环境播撒
青春之力,表达了作者对绿化人的赞美和钦佩。
12. 胡建洲是一个爱岗敬业、细心虔诚、无私奉献、坚韧不拔、吃苦耐劳、朴实憨厚的护林员。
13. 写两只岩羊一是为了突出在胡建洲的等人的治理下,贺兰山重新焕发绿意和生机。动物们充实安居之地。
二是与前文④段“几乎看不到野生动物的踪影”形成对比,突出强调了保护生态的重要性,表达作者对守山人
的无限赞美和敬佩,对环境改善的热情讴歌。
14. 选 B。因为本文通过涉足贺兰山,见证在像胡建洲一样的守山人、绿化人的守护下,克服种种困难,将
点点绿意深植大山,改善了贺兰山的生态环境,令贺兰山重新焕发生机。体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
生态发展理念,彰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命题,表达了作者的赞美和钦佩。
15.【答案】 ①. 孤寂苦闷 ②. 乐观自信 ③. 孤高傲世 ④. 无私奉献不居功
【答案】16. (1)以……为乐(2)穿透(3)深(4)大约
17. (1)虽然(是)幽深山谷倒悬岩石,(但)庵堂庙宇都(很)精美。
(2)流云的景象非常奇特,不是久居山中之人不可能看尽它的千姿百态。
18. ①. 动静结合 ②. 对比
19. 甲文通过写小石潭幽深冷寂的景色抒发了作者被贬官后的孤寂凄凉之情;乙文通过对天目山景色的描绘
表达作者陶醉山水、悠然自得,生发隐居遁世之感。
【答案】20. D 21. ①. 丽达 ②. 她是保尔的妻子,在保尔全身瘫痪、双目失明的困境下,她的
支持成为保尔继续前进的动力;鼓励保尔进行文学创作,最终完成了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以此再次回
归革命事业。
22.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