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暑假复习巩固卷(一)(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暑假复习巩固卷(一)(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暑假复习巩固卷(一)-语文四年级下册统编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面选项中有一个字音错误的选项是( )
A.慷慨kǎi B.秩序zhì C.土炕kēng D.脸颊jiá
2.下面选项中有一个字形错误的选项是( )
A.介绍 B.维持 C.慰籍 D.擦拭
3.下面选项中有一项加点字解释错误的选项是( )
A.最喜小儿亡赖(顽皮、淘气) B.树头新绿未成阴(树荫)
C.博学多通(通往) D.逢老媪方磨铁杵(正在)
4.妈妈要给妹妹讲古人读书求学的故事,下列不适合的故事是( )
A.程门立雪 B.精卫填海 C.凿壁偷光 D.悬梁刺股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电脑的运行速度缓慢,可能是桌面上打开了太多窗口。
B.他是一个勤劳肯干的村干部,村民们都说他是老黄牛。
C.小丽的歌声悦耳动听,她是我们学校最有名的应声虫。
D.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认识世界。
6.根据冒号的用法,补全下面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____________:春天,垂柳抽芽,细雨如烟;夏天,小荷初绽,蛙声一片;秋天,稻谷金黄,颗颗饱满;冬天,腊梅怒放,芳香浮现。
A.盐城的海产资源丰富 B.盐城的冬天真美啊
C.盐城的四季风景如画 D.盐城有许多露营地
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夏天的串场河畔可真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B.他在学习上一丝不苟,总是忘记带作业。
C.大丰荷兰花海真是个赏花游玩的好地方。
D.大家忍不住情不自禁地为芳芳同学鼓掌。
8.今年“六一”儿童节,学校广播站播报了一则新闻,最可能作为播报内容的一项是( )
A.2001年7月13日,北京成功申办了第29届奥运会。
B.2025年5月29日,“天问二号”在西昌成功发射。
C.2024年5月21日,北苑社区举行了趣味拔河比赛。
D.19世纪,英国赫胥黎发现恐龙和鸟类骨骼结构相似。
二、填空题
9.请完善下面手抄报的部分内容。
“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他举起右手臂,手雷在探照灯的光亮中闪闪发光。”这句话通过对黄继光的 描写,表现出了黄继光 、 (四字词语)的英雄品质。无数中华儿女正如《周易》中“ , ”所说,以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在困境中砥砺前行。
在战争年代,人们常常会遇到困难,但大家没有被吓到,而是要把它想象成“ ”,勇敢地面对它。有的人是团队中的“ ”,凭着自己的能力,带领大家攻坚克难,走出困境。(填三字惯用语)
三、句子训练
10.读例句,注意加点的部分,借助“资料袋”,把解说词写得更吸引人。
例:有一种叫作“碳纳米管”的神奇材料,比钢铁结实百倍。
【资料袋】记者开车沿迎宾大道,从宿迁城南到城北,仅用时23分钟。以前同样的距离通常要花费40分钟以上。
宿迁迎宾大道的通车使城市交通更加便利,开车从城南到城北, 。
四、现代文阅读
请你仔细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为何公鸡是天然的闹钟
①闻鸡起舞的故事家喻户晓,祖逖(tì)和刘琨一听到鸡鸣,就披衣起床,拔剑练武,刻苦锻炼,最后成就了一番事业,而那只“准点”打鸣的公鸡可谓功不可没呀!
②从古至今,人们普遍认为公鸡打鸣的时间特别早,并且只在清晨拂晓之时才会喔喔地啼叫。因此,在没有闹钟的古代,以及现在部分农村地区,一些需要早起的人常常会把公鸡当作天然的闹钟。比如,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在《劝学》一诗中有这样的叙述:“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意思是,三更挑灯夜读,五更鸡鸣即起,这一早一晚正是读书的好时候。少年不知道抓紧时间勤奋学习,到老了后悔读书少就太迟了。意在劝勉少年把握时间努力学习,不要虚度光阴。
③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公鸡打鸣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④我们要清楚公鸡并不是只在早晨才会啼叫。事实上,当宣告“领土”主权、受到其他动物入侵以及受到同类威胁时,公鸡会发出鸣叫作为警告。在求偶的时候,为了吸引母鸡的注意,公鸡也会发出鸣叫。
⑤那么,公鸡为什么会有在早晨打鸣的习惯呢?其实,公鸡打鸣主要是受它们体内的生物钟调控,同时还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光照的刺激)。每一天,太阳都是东升西落,如此规律的外部光照环境,使得公鸡形成了相对固定的生物钟。至于光照为何会促使公鸡鸣叫,研究发现,在黑暗的环境中,公鸡感知不到光亮,其大脑松果体区域就会分泌一种叫作褪黑素的物质。这种物质具有镇定作用,能够抑制公鸡兴奋,使它们停止发声。不过,公鸡对于所处环境的光照比较敏感。当黑夜结束、天开始放亮时,光线会透过公鸡的眼睛传入大脑,此时松果体就会减少褪黑素的分泌,公鸡也就兴奋起来了。
⑥所以,如果想拿公鸡当闹钟,可别把它关到没有光线的小黑屋哦!
11.文中第①段中引用“闻鸡起舞”这个故事的作用是(  )
A.强调祖逖和刘琨练剑十分刻苦、用功。
B.说明只有刻苦锻炼,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C.突出“准点”打鸣的公鸡对祖逖、刘琨事业的成功有着重要作用。
D.引出本文说明的对象,为下文解释公鸡打鸣的现象作铺垫。
12.文中第②自然段引用了唐代书法作家颜真卿的《劝学》诗,其作用是什么?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列举例子说明古人常以公鸡打鸣作为起床信号,印证公鸡是天然的闹钟的说法。
B.说明三更挑灯夜读,五更鸡鸣即起,这一早一晚正是读书的好时候。
C.告诉读者“少年时不知道抓紧时间勤奋学习,到老了后悔读书少就太迟了”的道理。
D.劝勉少年要把握时间努力学习,不要虚度光阴。
13.短文第③段和第⑤段中两个画横线句子的作用是(  )
A.承接上文 B.引起下文 C.承上启下 D.总结全文
14.下列选项中关于公鸡打鸣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公鸡并不是只在早晨才会啼叫。
B.在受到威胁或者是求偶时,公鸡会发出鸣叫。
C.公鸡打鸣受到体内生物钟调控和外部环境的影响。
D.公鸡打鸣的原理是:光线传入大脑→褪黑素分泌→公鸡兴奋起来→开始发出鸣叫。
15.这篇短文以问题“为何公鸡是天然的闹钟”作为题目,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下列选项中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吸引读者,使读者产生阅读兴趣。
B.用比喻的手法表现公鸡的作用,生动有趣。
C.点明文章要叙述的主要内容。
D.在题目中直接点明公鸡“闹”的特点,一目了然。
阅读下面童话,完成练习。
善良的回报
①从前,两个王子带着他们的弟弟——一个最不起眼的小王子,去长见识。
②他们遇到了一座蚁穴。两个哥哥想把它挖开,看看那些可怜的蚂蚁在惊慌之下是如何乱窜、如何搬运它们的蚁卵的。但小王子却说:“让这些可怜的小生灵自由地生存吧,我不能容忍你们扰乱它们安宁的生活!”在他的极力反对下,两个哥哥只得打消这个念头。
③之后,不论两个哥哥是想抓鸭子来吃,还是要放火赶走蜜蜂,小王子都阻止了他们。
④后来,王子们来到一座被魔法控制的只有一张大理石桌的城堡,桌旁的三块石碑上刻着的正是解救城堡的方法。第一条写道:森林的苔藓中散落着公主的一千颗珍珠,如果在太阳下山前没把它们全部找到,寻找的人就将变成大理石。
⑤接下来的两天,去找珍珠的两个哥哥在夜幕降临时,都被变成了大理石。轮到小王子时,他早早地就出发了,可要找全所有的珍珠实在太难了,但他始终不肯放弃。这时,曾被他救过的蚁群来帮忙了,蚂蚁们很快就把珍珠都找到了。
⑥第二天,小王子按照碑文所写,来到湖边打捞公主卧室的钥匙。那两只被王子救过的鸭子看见他后,马上游过来向他问好。鸭子们知道小王子此行的目的后立即潜入水中,很快就从湖底将钥匙叼了上来。
⑦第三件事最难,就是要从已经变成大理石的三个公主中找出最年少的小公主,而唯一的线索就是小公主曾吃过蜂蜜。那个被小王子救过的蜂王赶来在公主们面前嗅了嗅,最后落在了一位公主的嘴上。
⑧小王子认出了小公主,魔法立即被解除了,所有变成大理石的人都恢复了他们的本来面貌。小王子也因此成了这个王国最尊贵的勇士。
16.小王子到达城堡前做了三件事,为他解救公主帮了大忙,请你概括并完成填空。
17.文章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 描写,从中你能体会出小王子是一个 的人。
18.童话充满了奇妙的想象,《宝葫芦的秘密》里宝葫芦有神奇的妙用;《巨人的花园》里有孩子们的地方就有春天;《海的女儿》里,美人鱼最后变成了泡沫……这些都是童话想象的奇妙之处,请说说这篇童话故事的奇妙之处。
19.小王子救了蚂蚁、鸭子和蜜蜂,于是后来他在解救城堡时得到了它们的帮助,这对你有什么启示?请你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
五、书面表达
20.学校的“百灵鸟”广播站最近推出了一个新栏目——解“字”说文,目前正在征稿。具体内容如下:
征稿启事 “友”字的左上部为“ナ”,表示一只手;右下部为“又”,也表示一只手。两只手彼此靠近,象征两个志同道合的人。你一定也有自己的好友,一定也有过互相帮助、共同面对某项挑战的经历。那就写写你与他(她)团结合作、齐心协力完成一件事情或一个任务的故事吧!
要求:(1)题目自拟;
(2)把这件事情的经过和当时的感受写清楚,语句通顺;
(3)书写正确、规范、整洁,不少于350字。
《暑假复习巩固卷(一)-语文四年级下册统编版》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C C C B C C C B
1.C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辨析。
C.土炕kēng——kàng;
故选C。
2.C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辨析。
C.慰籍——慰藉;
故选C。
3.C
【详解】本题考查字词的理解。
C.博学多通:原指见多识广、通晓事理,后多形容学识渊博。“通”是通晓、明白的意思。
故选C。
4.B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成语故事。
A.程门立雪:旧指学生恭敬受教,现指尊敬师长;比喻求学心切和对有学问长者的尊敬。这个成语出自宋·程颢、程颐《二程全书·遗书十二》:有一次,杨时和游酢来拜见他们的老师程颐,但是当他们看见他们的老师坐着睡着了的时候,不忍心打扰他们的老师,就站在旁边,耐心地等着他们的老师醒过来,天上下起了大雪,而且越下越大,杨时和游酢没有走,等程颐醒来的时候,门外的雪已经有一尺深了,这件事因此作为尊重老师的典范成为学界的佳话。与求学相关,符合题目要求。
B.精卫填海:原意是神鸟精卫衔来木石,决心填平大海;旧时比喻仇恨极深,立志报复,后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与求学无关。
C.凿壁偷光: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学习的事情。与求学相关。
D.悬梁刺股:把头发吊在房梁上,用锥子扎大腿;形容勤学苦读。与求学相关。
故选B。
5.C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搭配。
C.“应声虫”指胸无主张、随声附和的人,是贬义词,而句中是在夸赞小丽歌声悦耳动听,用“应声虫”来形容她不恰当。
故选C。
6.C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理解和冒号的用法。
根据句中“春天,垂柳抽芽,细雨如烟;夏天,小荷初绽,蛙声一片;秋天,稻谷金黄,颗颗饱满;冬天,腊梅怒放,芳香浮现”可知,句子描写春、夏、秋、冬四季的美景。冒号起提示下文的作用,故冒号前是总结性语句,结合语境应选“盐城的四季风景如画”。
故选C。
7.C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结合所给句子,搭配不当 ,“串场河畔”和“季节”搭配不当,应该为:夏天的串场河畔可真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B.结合所给句子,用词不当,“总是忘记带作业”不是“一丝不苟”,改成“三心二意”;
D.结合所给句子,用词重复,“忍不住”和“情不自禁”去掉其中一个;
故选C。
8.B
【详解】本题考查新闻和理解句子含义。
A.2001年7月13日北京成功申办第29届奥运会,这是一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但时间较为久远,不属于近期新闻,不太符合学校广播站在“六一”儿童节播报的时效性要求。
B.2025年5月29日“天问二号”在西昌成功发射,这是近期发生的科技领域的重大事件,能够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探索精神,与学校教育和学生成长相关,适合在学校广播站播报。
C.2024年5月21日北苑社区举行趣味拔河比赛,属于社区活动,其影响力和与学校学生的关联性相对较小,不太可能作为学校广播站在“六一”儿童节重点播报的内容。
D.19世纪英国赫胥黎发现恐龙和鸟类骨骼结构相似,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科学发现,不属于新闻范畴,不适合在学校广播站作为新闻播报。
故选B。
9. 动作 英勇无畏 视死如归 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纸老虎 领头羊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含义、四字词语、名言警句和三字惯用语。
分析句子“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他举起右手臂,手雷在探照灯的光亮中闪闪发光”可知,句子中“站起来了”“举起右手臂”等描述了黄继光的动作,通过对黄继光的动作描写,体现出黄继光不惧危险、英勇顽强的精神。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周易·乾卦·象传》, 核心含义是指天道刚健运行不息,君子应当效仿这种精神,在修身立业中始终保持奋发进取的姿态 。
书写时注意“健、君、强、息”的正确写法。
“纸老虎”常用来比喻外强中干的人或事物,把困难想象成纸老虎,体现出对困难的蔑视和勇敢面对的态度,故填“纸老虎”。
“领头羊”指在团队中起主导作用的人,这里表示团队中有人能力突出,带领大家克服困难,故填“领头羊”。
10.用时比以前缩短了近一半
【详解】本题考查仿写和改写句子。
例句“有一种叫作‘碳纳米管’的神奇材料,比钢铁结实百倍”,此句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碳纳米管”这种神奇材料和人们熟知的“钢铁”作比较,并且通过“比……百倍”这样具体的表述,突出了“碳纳米管”结实程度极高的特点,让读者能更直观、清晰地感受到这种材料的神奇之处。
本题需要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来写解说词。资料袋中提到以前从宿迁城南到城北需要40分钟以上,现在仅用时23分钟,通过对比可以突出迎宾大道通车后节省时间的效果。
示例:宿迁迎宾大道的通车使城市交通更加便利,开车从城南到城北,比以前快了近一半的时间。
11.D 12.A 13.B 14.D 15.D
【导语】这篇说明文以“公鸡为何是天然闹钟”为核心,通过历史典故(闻鸡起舞)、古诗引用(《劝学》)和科学解释(生物钟原理)三个维度展开。文章结构清晰:①——②段通过文化现象引出说明对象;③——⑤段用“设问——解答”方式阐释科学原理;⑥段以幽默提醒收尾。写作特色突出:(1)文史与科学结合,既有文化底蕴又具科普价值;(2)运用举例、引用等说明方法,增强说服力;(3)语言生动(如“别关小黑屋”),化抽象原理为具象表达。整体呈现了由现象到本质的认知逻辑。
11.本题考查分析关键词的作用及含义。
文章第①段引用“闻鸡起舞”的故事,是为了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公鸡打鸣的现象。故事中公鸡“准点”打鸣帮助祖逖和刘琨早起,但这不是为了强调他们刻苦或事业成功,也不是单纯突出公鸡的作用,而是为下文解释公鸡为何是“天然闹钟”作铺垫,让读者对主题产生兴趣。
故选D。
12.本题考查诗词名句的作用与短文内容理解。
第②段引用《劝学》诗中的“五更鸡”,是举例说明古人常以公鸡打鸣作为起床信号(如诗中“五更鸡”指公鸡打鸣时起床读书),直接印证了“公鸡是天然闹钟”的说法。选项B、C、D都是诗本身的含义,但文章引用它不是为了劝学,而是支持公鸡作为闹钟的观点。
故选A。
13.本题考查分析句子含义。
分析第③自然段句子“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公鸡打鸣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可知,是提问句,作用是引起下文公鸡打鸣的科学解释。
分析第⑤自然段句子“那么,公鸡为什么会有在早晨打鸣的习惯呢?”可知,引出更具体的生物钟原理。
综上所述,短文第③段和第⑤段中两个画横线句子的作用都是提问引起下文,无承接上文或总结作用。
故选B。
14.本题考查短文内容理解。
A.由短文第④自然段“我们要清楚公鸡并不是只在早晨才会啼叫”可知,本题叙述正确。
B.由短文第④自然段“事实上,当宣告‘领土’主权、受到其他动物入侵以及受到同类威胁时,公鸡会发出鸣叫作为警告。在求偶的时候,为了吸引母鸡的注意,公鸡也会发出鸣叫”可知,本题叙述正确。
C.由短文第⑤自然段“其实,公鸡打鸣主要是受它们体内的生物钟调控,同时还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光照的刺激)”可知,本题叙述正确。
D.由短文第⑤自然段“在黑暗的环境中,公鸡感知不到光亮,其大脑松果体区域就会分泌一种叫作褪黑素的物质。这种物质具有镇定作用,能够抑制公鸡兴奋,使它们停止发声。不过,公鸡对于所处环境的光照比较敏感。当黑夜结束、天开始放亮时,光线会透过公鸡的眼睛传入大脑,此时松果体就会减少褪黑素的分泌,公鸡也就兴奋起来了”可知,公鸡打鸣的原理是:光线刺激——褪黑素分泌减少——公鸡兴奋——打鸣。
故本题叙述错误。
故选D。
15.本题考查标题的作用及含义。
D.题目中的“天然的闹钟”是比喻,强调公鸡像闹钟一样能提示时间,而非“闹”的特点。题目未直接表现“闹”的特点,而是通过“天然闹钟”的比喻间接体现,强调“准时性”,而非“吵闹”(文中未提“闹”的特点),即能引发兴趣又能点明文章核心。
故选D。
16.①挖开 ②找到了所有珍珠 ③抓鸭子吃 ④叼上来了钥匙⑤放火赶走蜜蜂 ⑥认出了小公主 17. 语言 善良 18.在小王子认出了小公主之后,魔法便立即被解除了,所有变成大理石的人都恢复了本来的面貌。 19.这个故事启示我要善待动物,多帮助他人,这样在遇到困难时别人也会帮助我。因此以后遇到伤害小动物的人时我要及时阻止,要尽力帮助遇到困难的人,我相信在我遇到困难时他们也会尽力帮助我。
【导语】《善良的回报》以简洁情节展现童话魅力,借小王子阻止兄长伤害生灵,获动物报恩解救城堡的故事,传递“善有善报”内核。奇幻设定(魔法城堡、动物超能力)与清晰因果链融合,用朴素叙事启发读者珍视善意,是篇童真与哲理兼具的童话佳作 。
16.本题考查的是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
①从第②自然段“他们遇到了一座蚁穴。两个哥哥想把它挖开……但小王子却说:‘让这些可怜的小生灵自由地生存吧,我不能容忍你们扰乱它们安宁的生活!’在他的极力反对下,两个哥哥只得打消这个念头” 可知,小王子阻止哥哥们挖蚁穴 。
②依据第⑤自然段“这时,曾被他救过的蚁群来帮忙了,蚂蚁们很快就把珍珠都找到了”,所以蚁群帮小王子找全珍珠。
③由第③自然段“不论两个哥哥是想抓鸭子来吃……小王子都阻止了他们”,得出小王子阻止哥哥们抓鸭子来吃。
④根据第⑥自然段“那两只被王子救过的鸭子看见他后……很快就从湖底将钥匙叼了上来”,可知鸭子帮小王子打捞钥匙。
⑤从第③自然段“两个哥哥……要放火赶走蜜蜂,小王子都阻止了他们”,可知小王子阻止哥哥们放火赶走蜜蜂。
⑥依据第⑦自然段“那个被小王子救过的蜂王赶来在公主们面前嗅了嗅,最后落在了一位公主的嘴上”,得出蜂王帮小王子辨认小公主。
17.本题考查的是句子的理解。
画线句子为文章第②自然段“让这些可怜的小生灵自由地生存吧,我不能容忍你们扰乱它们安宁的生活!”
该句是小王子直接说的话,通过“让这些可怜的小生灵自由地生存吧”“不能容忍你们扰乱它们安宁的生活”这些具体表述,直接展现了他的想法和态度,属于对人物语言的刻画。
“可怜的小生灵”体现了小王子对蚂蚁的同情,他不把蚂蚁当玩物,而是觉得它们该被善待;“自由生存”“不能容忍扰乱安宁”则显出他尊重生命,坚决反对破坏蚂蚁的生活,主动保护弱小,内心善良正直。
故文章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语言描写。从这句话中,我们能清晰体会到小王子是一个善良正直、尊重生命的人。
18.本题考查的是文章内容的理解。
这篇童话故事的奇妙之处有很多,任选一处奇妙之处分析即可。答案并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
文章第⑤自然段的“ 这时,曾被他救过的蚁群来帮忙了,蚂蚁们很快就把珍珠都找到了。”
小王子阻止哥哥挖蚁穴,后来找珍珠时,被救的蚁群来帮忙,很快找全珍珠。现实中蚂蚁很难完成找一千颗珍珠的任务,可童话里因小王子的善举,蚂蚁有了超能力,用奇妙互助呼应善意,突破现实逻辑,满是想象的浪漫,这就是童话奇妙之处。
19.本题考查的是文章的主旨。
根据文章内容,启示可从文章中小王子施善获动物回报的情节,提炼“善有善报”的道理来写。
示例:
善良和付出会有回报,善待他人,在需要时也会得到帮助。在生活中,比如同学借我笔记抄,我后来帮他解答难题;平时喂小区的流浪狗,有次它对着陌生人吠叫提醒我注意,都是善意换来的温暖回应。
20.例文:
我和好友的团结合作
你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友谊吗?对我来说,真正的友谊就是和我的好朋友小明一起克服困难,完成一个看似不可能的任务。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小组作业——制作一个关于环保的手抄报。我和小明被分到了一组。我们都很兴奋,但也有些紧张,因为这是我们第一次一起完成这样的任务。
我们开始分工,我负责查找资料,小明负责整理内容。可是,当我们真正开始做的时候,发现资料很难找,而且我们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也不一样。我查到了很多关于垃圾分类的资料,但小明觉得我们应该重点写节约用水。我们俩争论了很久,谁也不肯让步。
但是,我们没有放弃,而是互相讨论,一起解决问题。小明总是鼓励我,我也给他出主意。我们决定把垃圾分类和节约用水都写进去,分成两个板块。我继续查找资料,小明则开始设计手抄报的版面。我们一边讨论,一边修改,不知不觉中,几个小时过去了。
当我们终于完成手抄报的时候,天已经黑了。我们看着自己的作品,心里充满了成就感。虽然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我们通过团结合作,一起克服了它们。
通过这次合作,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团结合作的力量。我们不仅完成了任务,还加深了我们的友谊。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还会一起面对更多的挑战,但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没有什么是克服不了的。
【详解】本题考查书面表达及写作。
审题:首先,要明确题目要求。题目要求写一篇关于你和好友团结合作完成某件事情的故事,重点是突出“团结合作”的主题。作文需要有一个明确的题目,把事情的经过和当时的感受写清楚,语句通顺,书写正确、规范、整洁,字数不少于350字。
选材:选材是写作的关键步骤。需要选择一个自己亲身经历的、与好友合作完成的事情。这个事情可以是学习上的,比如一起完成一个小组作业;也可以是生活中的,比如一起参加一个比赛。选择一个自己印象深刻的、能够体现团结合作精神的事情,这样写起来会更有真情实感。
立意:这篇作文的中心思想应该是“团结合作的力量”。通过讲述你和好友合作完成事情的过程,体现出团结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你们之间的友谊和互相支持。
写作思路:
开头:简要介绍你和好友的关系,以及你们要完成的事情。可以用一些有趣的句子或者问题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中间:详细地描述事情的经过。可以按照时间顺序,一步一步地写清楚你们是如何合作的,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如何解决的。在这个过程中,要突出你们之间的互相帮助和团结合作。
结尾:可以总结你们的合作经历,表达你对这段经历的感受和体会。可以用一些感慨或者展望未来的句子来结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