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3 常见的盐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认识盐的概念。2.了解氯化钠的组成及其在生活和工农业中的主要用途。3.学习蒸发操作技能,巩固溶解、过滤操作技能,会综合运用相关操作分离、提纯固体混合物。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氯化钠的用途、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难点: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三、教学准备PPT和相关视频。试剂和器材:烧杯、玻璃棒、蒸发皿、坩埚钳、酒精灯、漏斗、药匙、量筒、带铁圈的铁架台、天平、称量纸、滤纸、火柴等。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环节一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导入】猜谜语:原从水中来,不敢水中行。人人都要我,无我食不成。(打一物质) 观看,思考。 回答:食盐。 通过猜谜语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加学习的趣味性。环节二 新课讲解 【过渡】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和反应,知道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提到了盐的定义,这节课我们进一步认识盐。 【讲述】盐的概念:指一类组成里含有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例如:氯化钠NaCl、碳酸钠Na2CO3、碳酸氢钠NaHCO3、碳酸钙CaCO3、高锰酸钾KMnO4、硫酸铜CuSO4、硝酸钠NaNO3都满足盐的组成,都属于盐。 注意: ①盐类物质中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如氯化铵NH4Cl、硫酸铵(NH4)2SO4都属于铵盐。 ②盐的分类:可依据阳离子特点、阴离子特点进行分类,如碳酸钠Na2CO3既属于钠盐,又属于碳酸盐。 【提问】“食盐是盐,盐就是食盐”这句话对吗 【总结】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盐,通常指食盐,一种混合物,主要成分是NaCl,而化学中的盐不仅仅指食盐,是一类物质。 【展示】图片展示生活中主要成分属于盐类的物质 【总结】生活中主要成分属于盐类的物质很多,除了氯化钠还有食用纯碱-碳酸钠(Na2CO3)、小苏打粉-碳酸氢钠(NaHCO3)以及碳酸钙D3片-碳酸钙(CaCO3)等。 这节课,我们先来认识氯化钠NaCl,同学们记住它的物理性质:白色颗粒状固体、有咸味、易溶于水、水溶液呈中性pH=7。 【讲述】食盐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是重要的调味品。例如:烤鸡、红烧鱼、白灼菜心、排骨青菜面等等,这些食物在制作的过程中都要用到氯化钠进行调味。 注意:不是所有的盐都能食用,如:NaNO2虽外观与食盐相似但有毒,CuSO4和BaCl2含重金属也有毒。 【布置任务】阅读教材78页氯化钠的有关知识。思考氯化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总结】氯化钠是维持人的正常生理活动所必不可少的。人体内所含的氯化钠大部分以离子形式存在于体液中。 钠离子对神经调节、维持细胞内外正常的水分分布和促进细胞内外物质交换起重要作用; 氯离子是胃液中的主要成分,具有促生盐酸、帮助消化和增进食欲的作用。 【提问】成年人每天摄入食盐量不能超过多少?长期过多食用会如何? 【总结】成年人每天摄入食盐量不能超过5 g,来补充由于出汗、排尿等排出的氯化钠,以满足人体的正常需要,但长期过多食用不利于人体健康。 【布置任务】氯化钠的用途很多,请同学们阅读课本,说一说氯化钠的用途。 【总结】氯化钠的用途: 医疗上的生理盐水是用氯化钠配制的; 农业上用氯化钠溶液来选种; 重要的工业原料; 用来道路融雪; 生活上用来腌制食品等。 拓展:氯化钠作为公路融雪剂的原理:NaCl溶液的凝固点低于0℃,比纯水低,使雪在较低温度下就能融化。 【过渡】氯化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很广,除海水里含有大量的氯化钠外,盐湖、盐井和盐矿也是氯化钠的重要来源。我国地域辽阔,氯化钠资源极为丰富。 【提问】自然界中存在的氯化钠常含有较多的可溶性杂质和难溶性杂质(如泥沙等),因此又叫粗盐。而我们生活中使用的食盐叫作精盐,那同学们知道通过什么方法可以得到精盐吗? 【讲述】工业上,食盐提取的流程分为粗盐制取和粗盐提纯两个环节。 通过晾晒海水或煮盐井水、盐湖水等,可以蒸发除去水分,得到粗盐。粗盐中含有多种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等)和难溶性杂质(泥沙等)。粗盐通过溶解、沉淀、过滤、蒸发、结晶等处理,可以得到初步提纯得精盐。 【过渡】那么,接下来我们就在实验室模拟这样的一个提取流程。 【合作探究】实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实验仪器:烧杯、玻璃棒、蒸发皿、坩埚钳、酒精灯、漏斗、药匙、量筒、带铁圈的铁架台、天平、称量纸、滤纸、火柴。 实验步骤: 步骤1:溶解 用天平称取5.0 g粗盐,用药匙将该粗盐逐渐加入盛有10 mL水的烧杯中,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一直加到粗盐不再溶解为止。观察所得液体是否浑浊。称量剩下的粗盐,计算10 mL水中溶解粗盐的质量。 提示:1.玻璃棒搅拌作用:加速溶解。 2.溶解时粗盐要逐渐加入,不能一次性倒入烧杯中。 步骤2:过滤 过滤步骤1中所得液体。仔细观察滤纸上剩余物及滤液的颜色(过滤操作的要点: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烧杯口紧靠玻璃棒;玻璃棒斜靠三层滤纸处;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注意:如滤液仍浑浊,应再过滤一次。 步骤3:蒸发 把所得澄清滤液倒入蒸发皿,并用酒精灯加热。在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溶液,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观察蒸发皿中固体的外观。 注意:停止加热后,不要立即把蒸发皿放在实验台上,以免烫坏实验台面。 步骤4:计算产率 用玻璃棒把固体转移到称量纸上,称量后,将固体回收到指定的容器中。将提纯后的固体(精盐)与粗盐作比较,并计算精盐的产率。 精盐产率=×100%。 【提问】问题1:在整个提纯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有哪些? 【总结】1.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加快溶解; 2.过滤中的作用是引流; 3.蒸发中的作用是搅拌,防止局部过热; 4.称量时转移固体。 【提问】问题2:制取粗盐时,晒盐和煮盐的目的都是通过蒸发盐溶液中的水分使之浓缩。能否采用降低溶液温度的方法来达到同一目的?(提示:根据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考虑。) 【总结】不能采用降低溶液温度的方法来达到同一目的,NaCl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只能析出少量NaCl晶体。 【提问】问题3:本实验中采用的方法利用了氯化钠的哪些性质?考虑到粗盐的来源,请判断这样提纯得到的精盐是否为纯净物。 【总结】本实验中采用的方法利用了氯化钠的易溶于水,熔点、沸点比较高,受热不分解等性质。 得到的精盐不是纯净物,只除去了难溶性杂质,可溶性杂质未除去。 【方法导引】粗盐提纯产率偏低原因 ①粗盐中NaCl未完全溶解; ②溶解搅拌时,有液体溅出; ③过滤时,有液体溅出; ④未洗涤玻璃棒和烧杯; ⑤蒸发时滤液或固体溅出; ⑥转移固体不彻底或有洒落。 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简单回忆。 倾听,记录笔记。 思考,回答:食盐是盐,但盐不是食盐。 倾听,记忆并理解。 观看图片。 倾听。 阅读教材, 尝试归纳, 思考并回答问题。 倾听,记录。 在课本中寻找答案,并回答。 带着老师的问题,阅读教材。 倾听,记录。 倾听,分组讨论。 倾听,记录工业食盐提取的环节。 分小组进行实验。 倾听操作要点和记录实验数据,完成实验操作。 回顾过滤操作要点。 记录操作注意事项。 回顾实验,讨论交流并回答问题。 倾听,记忆并理解。 通过复习已经学过的中和反应和盐的定义,逐步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盐的概念、例子、概念理解、盐的分类等。 让学生明确食盐和盐的关系。 让学生了解生活中主要成分属于盐类的物质,并初步了解氯化钠的物理性质。 通过讲述和举例,让学生体会食盐是重要的调味品。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明确氯化钠与人体健康的重要关系。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总结能力。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了解氯化钠在自然界的分布,让学生了解工业食盐提取的一般流程。 让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增强同学间的科学合作意识,发挥每个同学的聪明才智。 通过教师讲述操作要点和相关注意事项,以此来加强学生对该实验的理解和记忆并落实到实验中去,在实验中进一步加强对操作的熟练程度。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通过系列问题,加深学生对粗盐提纯实验的掌握和理解。 让学生明确粗盐提纯产率偏低原因。环节三 拓展延伸 【展示】科普:亚硝酸盐中毒 倾听,观看。 通过介绍亚硝酸盐中毒,以此来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食品卫生意识。环节四 课堂小结 展示PPT第27页。 倾听并理解。 帮助学生梳理本节知识,便于学生记忆。五、板书设计课题3 常见的盐 第1课时氯化钠1.用途①调味品;②生理盐水;③农业选种;④工业原料;⑤消除积雪;⑥腌制食品。2.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①溶解;②过滤;③蒸发;④计算产率。5 / 5(共27张PPT)课题3 常见的盐第十单元: 常见的酸、碱、盐第1课时化学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下册1.认识盐的概念。2.了解氯化钠的组成及其在生活和工农业中的主要用途。3.学习蒸发操作技能,巩固溶解、过滤操作技能,会综合运用相关操作分离、提纯固体混合物。学习目标重难点盐的概念氯化钠NaCl碳酸钠Na2CO3碳酸氢钠NaHCO3碳酸钙CaCO3高锰酸钾KMnO4硫酸铜CuSO4硝酸钠NaNO3盐类物质中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如氯化铵NH4Cl、硫酸铵(NH4)2SO4。盐:指一类组成里含有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例如:铵盐盐的分类:可依据阳离子特点、阴离子特点进行分类,如钠盐、碳酸盐。钠盐、碳酸盐思考讨论“食盐是盐,盐就是食盐”这句话对吗?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盐,通常指食盐(主要成分是NaCl);而化学中的盐不仅仅指食盐,是一类物质。混合物氯化钠NaCl碳酸钠Na2CO3碳酸氢钠NaHCO3碳酸钙CaCO3生活中主要成分属于盐类的物质白色颗粒状固体、有咸味、易溶于水、水溶液呈中性pH=7氯化钠作调味品食盐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是重要的调味品。不是所有的盐都能食用,如:NaNO2虽外观与食盐相似但有毒,CuSO4和BaCl2含重金属也有毒。阅读教材78页氯化钠的有关知识。思考氯化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人体内所含的氯化钠大部分以离子形式存在于体液中。成年人每天摄入食盐量不能超过多少?长期过多食用会如何?成年人每天摄入食盐量不能超过5 g,长期过多食用不利于人体健康。钠离子对维持细胞内外正常的水分分布和促进细胞内外物质交换起主要作用;氯离子是胃液中的主要成分,具有促生盐酸、帮助消化和增进食欲的作用。钠离子对神经调节、维持细胞内外正常的水分分布和促进细胞内外物质交换起重要作用;氯离子是胃液中的主要成分,具有促生盐酸、帮助消化和增进食欲的作用。氯化钠与人体健康氯化钠的用途农业:盐水选种工业原料腌制食品公路融雪剂医疗:氯化钠注射液原理:NaCl溶液的凝固点低于0℃,比纯水低,使雪在较低温度下就能融化。盐湖盐井盐矿海水氯化钠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氯化钠的制取 精盐粗盐 含泥沙、 MgCl2、CaCl2等难溶性和可溶性杂质生活中使用的食盐粗盐制取海水盐井水盐湖水初步提纯的精盐溶解沉淀过滤蒸发结晶煮粗盐提纯晾晒粗盐食盐制取流程合作探究实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仪器】(说明:该实验还需要称量纸,这里未展示)烧杯漏斗药匙量筒天平滤纸玻璃棒蒸发皿坩埚钳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圈)火柴合作探究用天平称取5.0 g粗盐,用药匙将该粗盐逐渐加入盛有10 mL水的烧杯中,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一直加到粗盐不再溶解为止。观察所得液体是否浑浊。称量剩下的粗盐,计算10 mL水中溶解粗盐的质量。【实验步骤】溶解步骤1: 称量溶解 称取 粗盐/g 剩余 粗盐/g 溶解粗盐/g5.0玻璃棒搅拌作用:加速溶解溶解时粗盐要逐渐加入,不能一次性倒入烧杯中。合作探究过滤步骤1中所得液体。仔细观察滤纸上剩余物及滤液的颜色。【实验步骤】步骤2:滤纸紧贴漏斗内壁。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烧杯口紧靠玻璃棒;玻璃棒斜靠三层滤纸处;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一贴:二低:三靠:操作要点过滤如滤液仍浑浊,应再过滤一次。合作探究把所得澄清滤液倒入蒸发皿,并用酒精灯加热。【实验步骤】步骤3:蒸发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使滤液蒸干。注意停止加热后,不要立即把蒸发皿放在实验台上,以免烫坏实验台面。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溶液,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合作探究【实验步骤】步骤4:计算产率用玻璃棒把固体转移到称量纸上,称量后,将固体回收到指定的容器中。将提纯后的固体(精盐)与粗盐作比较,并计算精盐的产率。精盐产率= ×100%精盐质量溶解粗盐质量 转移称量 溶解 粗盐/g 精盐/g 精盐产率/%思考讨论回顾粗盐提纯实验,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请思考以下问题问题1在整个提纯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有哪些?加快溶解引流搅拌,防止局部过热转移固体溶解过滤蒸发转移思考讨论回顾粗盐提纯实验,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请思考以下问题问题2制取粗盐时,晒盐和煮盐的目的都是通过蒸发盐溶液中的水分使之浓缩。能否采用降低溶液温度的方法来达到同一目的?(提示:根据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考虑。)不能,NaCl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只能析出少量NaCl晶体。思考讨论回顾粗盐提纯实验,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请思考以下问题问题3本实验中采用的方法利用了氯化钠的哪些性质?考虑到粗盐的来源,请判断这样提纯得到的精盐是否为纯净物。易溶于水,熔点、沸点比较高,受热不分解等。不是纯净物,只除去了难溶性杂质,可溶性杂质未除去。粗盐中NaCl未完全溶解;1过滤时,有液体溅出;3溶解搅拌时,有液体溅出;2方法导引粗盐提纯产率偏低原因未洗涤玻璃棒和烧杯;4转移固体不彻底或有洒落。6蒸发时滤液或固体溅出;5拓展小课堂科普:亚硝酸盐中毒亚硝酸盐类食物中毒又称肠原性青紫病、紫绀症、乌嘴病。亚硝酸盐中毒是指由于食用硝酸盐或亚硝酸盐含量较高的腌制肉制品、泡菜及变质的蔬菜引起中毒,或者误将亚硝酸钠作为食盐食用而引起,也可见于饮用含有硝酸盐或亚硝酸盐苦井水、蒸锅水后,亚硝酸盐能使血液中正常携氧的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因而失去携氧能力而引起组织缺氧。亚硝酸盐是剧毒物质,成人摄入0.2一0.5克即可引起中毒,3克即可致死。1.下列物质中,属于盐的是( )A.KOH B.HgO C.Na2SO4 D.H2CO3CA2.氯化钠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盐,下列有关氯化钠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氯化钠是重要的调味品,可以腌渍蔬菜、鱼、肉、蛋等B.氯化钠是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需的,所以摄入量越多越好C.氯化钠可以用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D.通过晾晒海水或煮盐井水、盐湖水等,可以蒸发除去水分,得到纯净的氯化钠4.有关粗盐提纯的实验操作合理的是( )A.溶解时为了加快溶解速率,可以用玻璃棒研碎大颗粒粗盐B.过滤时为了节省过滤时间,可以将悬浊液直接倒入漏斗C.蒸发时为了防止物质溅出要不断搅拌,直至实验结束D.实验结束随即用坩埚钳将热的蒸发皿取下放在实验桌上CB3.我国海水晒盐具有悠久的历史,所得“盐”的主要成分是( )A.Na2SO4 B.NaCl C.CaCl2 D.Na2CO3B5.下列有关粗盐提纯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称量粗盐 B.溶解粗盐C.过滤不溶物 D.蒸发结晶制精盐课堂小结氯化钠课题3常见的盐第1课时物理性质:白色颗粒状固体、有咸味、易溶于水、水溶液呈中性pH=7用途:1.作调味品2.医疗:生理盐水3.农业:盐水选种4.工业原料5.公路融雪剂6.腌制食品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溶解→过滤→蒸发→计算产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课题3 常见的盐 第1课时 教案.docx 课题3 常见的盐 第1课时 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