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四单元导读课主题: 整装待发,争做华夏美景代言人! 设计人:单元内容分析: 本单元以“家乡”为主题,编排了《古诗二首》《黄山奇石》《日月潭》《葡萄沟》四篇课文,内容既涵盖古今,又穿越海峡,表现了我们祖国的壮丽山河,也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一幅幅大美的画面,不仅给我们带来了视觉震撼,也留下了无限的遐想,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期待。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了解词句的意思”是本单元的一个语文要素。是在一年级下册学习“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的意思”的基础上,进行巩固和提升。《黄山奇石》《葡萄沟》两课的泡泡提示了具体的方法指导,在语文园地四的“字词句运用”中再次实践运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借助上下文和生活经验推测意思,再借助字典验证,促进学生边阅读边思考,提高阅读能力。 “学习课文的语言表达,积累语言”是本单元第二个语文要素。《黄山奇石》《葡萄沟》两课安排了仿写练习,《古诗二首》《黄山奇石》和《日月潭》三课中有词语积累内容,并安排了内容背诵。 本单元语文园地的“写话”环节安排了学写留言条。通过例文让学生感受写留言条也是我们生活交流的需要的同时,掌握写留言条的基本格式。单元目标: 1.正确认读生字生词,流畅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2.展开想象,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描绘的画面,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学会背诵古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了解词句的意思,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风光。 4.了解留言条的基本内容和格式,能根据实际情况写留言条。 5.形成在生活中主动识字的意识,积累相关词语和风景名句,产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单元主题:美丽家乡单元内容: 内容教学要点教学建议7古诗二首本课的两首古诗,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重点是想象画面了解和背诵古诗。1.多元认字。 2.朗读和背诵古诗,想象和感受古诗描述的画面。8.黄山奇石 9.日月潭 本课介绍了黄山奇石的神奇和有趣,重点是能用“像”说写句子。 本文写了日月潭的美丽风光,重点是理解感受描写日月潭美景的词句,背诵课文相关片段。1.鼓励学生多种方法识字。 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意思。 3.仿照课文句子,用“像”写句子。 1.鼓励学生多元认字。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背诵积累相关片段。10.葡萄沟本文讲述了葡萄沟的风土人情,重点是能够了解葡萄沟的葡萄品种多和葡萄干是怎么制作的。1.多元认字,指导写字。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将句子说具体完整。 语 文 园 地 四“识字加油站”认识火车票上的字,重点是让学生认识8个字,在生活中识字。 “字词句运用”一是下面的事物像什么,二是理解加点词语的意思。重点学习用“像”表达自己的想象,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写话”主要是学习写留言条。重点是了解留言条的基本内容,按照一定格式写留言条。 “我的发现”展示了一些颜色词的构词方式。重点是积累颜色词。 “日积月累”介绍了4句楹联诗句。重点是朗读背诵楹联诗句,初步理解楹联诗句的意思。 “我爱阅读”提供了《画家乡》的短文。重点是阅读《画家乡》,感受祖国的美好,热爱自己的家乡。“识字加油站”学会在火车票上了解主要信息,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识字。 “字词句运用”一是想象事物,用“像”说话;二是从读入手,在语境中换词说一说词语的意思。 “写话”先读范例,再弄清留言条应该注意的问题,按照格式写。 “我的发现”先借助拼音自由认读,再了解颜色词的意义,并练习使用这些词语。 “日积月累”采用借助拼音正确朗读楹联诗句并背诵。利用插图及教师的讲解,了解楹联诗句大意。 “我爱阅读”借助拼音自主阅读,提取相关信息,学会介绍自己的家乡。教学设计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第一节:大单元主题设计语文要素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了解词句的意思”,这是继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联系上文了解词语的意思”和第六单元“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词语的意思”这一训练点的巩固与提升。对于学生来说,语言的积累和运用从词、句、段开始,在由易到难的梯度发展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语言表达,强化词句的积累和运用,不断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梳理各册的教学重点,我们不难发现,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具备了“联系上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词语的意思”,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已有的学习经验去了解词句的意思,发展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对标学习任务群: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的六大学习任务群组织形式来看,本单元属于“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中的“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 3.学习目标(本课时侧重): 激发兴趣与期待: 初步感知单元主题“家乡/祖国山河”的丰富内涵和魅力,产生强烈的学习与探索欲望。 建立整体认知: 了解本单元包含的四篇课文及其描绘的不同地域美景(古今、海峡两岸),初步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与多样。 明确核心任务: 理解并认同本单元核心任务——“举办‘华夏美景代言人’宣讲会”,初步思考“代言人”的责任与行动方向。 了解学习重点: 初步认识本单元最重要的学习方法——“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了解词句的意思”,感知其重要性。 树立学习目标: 了解本单元的主要学习目标(识字写字、朗读、想象画面、理解词句、写留言条、积累语言、情感升华),明确努力方向。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激发学习兴趣,建立单元整体认知,明确核心任务和学习重点(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词句)。 难点: 将抽象的学习目标(尤其是“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转化为学生可感知、可期待的具体学习行为。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中国地图(突出标注黄山、日月潭、吐鲁番葡萄沟等位置)。 四篇课文相关的美景图片或短视频片段(古诗意境图、黄山奇石、日月潭风光、葡萄沟丰收景象)。 清晰呈现单元主题名称、核心任务名称、单元学习目标(简化版)。 “华夏美景代言人”招募令海报(虚拟)。设计意图:本课旨在创设“畅游华夏美景,厚植家国情怀”的大情境,以核心任务“举办‘华夏美景代言人’宣讲会”为驱动,激发学生对单元学习的浓厚兴趣和期待。通过整体感知单元内容、明确学习目标与任务、初步了解核心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对单元学习的整体认知框架,明确学习方向,为后续深入学习课文、完成核心任务做好铺垫。第二节:单元导读课设计1.情境导入,揭示主题: (1)地图引路:教师出示中国地图。 (2)教师导入:“同学们,看!这就是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山河壮丽。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有无数令人惊叹的美景,它们就是我们共同的‘家乡’。在这个单元,我们将开启一场特别的旅程——‘畅游华夏美景,厚植家国情怀’!”(出示单元主题) (3)美景初探: 快速播放四篇课文对应的代表性图片/短视频片段。 (4)教师提问:“同学们,猜猜看,在这个旅程中,我们会去哪些地方‘畅游’呢?”(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尝试说出地名或景物:如古诗里的山水、黄山、日月潭、葡萄沟)。 (5)出示图片给予回答:根据学生回答,在地图上相应位置点出黄山(安徽)、日月潭(台湾)、吐鲁番葡萄沟(新疆),并简要介绍古诗描绘的是古代诗人眼中的山水风光(古今穿越)。 (6)小结揭示: “是的,这个单元,我们将跟着古诗去感受古人的情怀(《古诗二首》),去领略黄山的鬼斧神工(《黄山奇石》),去欣赏宝岛明珠日月潭的秀丽(《日月潭》),还要去品尝新疆葡萄沟的甜蜜(《葡萄沟》)。古今穿越,海峡相连,一幅幅大美的画卷等着我们去发现!”(出示四篇课文题目) 2.衔接生活,趣聊出行。 (1)出行交通工具 教师导入:“同学们,平时出行,大家都用什么样的方式呢?(聊聊短途的出行,引入长途出行的交通工具) 交流车票上的信息: 出示课件,认识车票信息: 教师提问:从这张车票上,你知道了些什么,你认识了哪些生字? 昌:四川西昌、湖北宜昌,了解昌的意思,昌盛、安昌乘:限乘,生活中哪里见到过限呢?限高标志、限乘标志。 售:哪里见到过,售票处。 铺 硬 卧 通过图片了解 多音字,两个读音辨析。 认识车票;让学生说一说车票上的信息。 聊一聊自己的家乡。 教师提问:“如果你有一张火车票,你想去哪里?为什么,说一说你的原因?为什么每个人会去不同的地方呢?” 话题导入:如果老师也有一张火车票,老师一定会去自己的家乡看一看。同学们,请你说一说,什么样的地方才叫做家乡呢? 教师出示家乡的词意:家乡,是指自己小时候生长的地方或祖籍,又被称为“故乡”、“老家”、“故园”等。家乡也可以是有归属感和安全感的地方 教师引导:每个人都爱自己的家乡,喜爱理由何止一百条。家乡是生命的摇篮,记载着自己童年的快乐和人生轨迹,想起自己的家乡,就会想起家乡的亲人和朋友。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家乡和对家乡的理解。 家乡的特色:学生分享自己的家乡,老师将同学的家乡在地图中定位。学生交流可以代表自己家乡的事物。将能代表家乡的事物呈现出来:美食、美景、方言、名人、服饰、习俗等。 1. 视觉捕捉:通过地图或图片定位四篇课文,对地域有初步的了解。 2.从美景过渡到交通工具,衔接语文园地内容,说一说车票的内容,认识生字。 了解家乡含义,交流可以代表自己家乡的事物。(美食、美景、方言、名人、服饰、习俗等。) 第二节:发布任务,点燃激情1.任务揭晓: “这么美的华夏风光,怎么能不让更多人知道呢?所以,我们单元有一个超级光荣、超级有趣的核心任务——”(隆重出示核心任务名称PPT) “举办‘华夏美景代言人’宣讲会!” (出示核心任务) 理解“代言人”: 教师提问:“什么是‘代言人’?”(引导学生思考:代表某个地方说话、宣传的人,就像广告里代表产品的人)。 教师引导:“对!‘华夏美景代言人’就是代表我们祖国大好河山发言的人!你要把课文里学到的美景,用你的理解、你的语言,生动地介绍给大家,让大家听了都心驰神往!” 2.任务要求初感知: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华夏美景代言人’,我们需要做哪些准备呢?”(引导学生思考:了解美景、记住美景、学会表达、充满热爱)。 关联学习目标: “没错!我们需要认识很多描绘美景的生字词,做一名写字小能手。 朗读想象小达人: 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边读边想象美丽的画面并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理解词句金钥匙: 学会用“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这把金钥匙,理解课文里优美的词句。这样才能讲得清楚、讲得精彩! 留言条小管家: 学会写清楚明白的留言条。方便我们“代言”工作中的沟通。 积累运用收藏家: 积累好词好句,学着用它们赞美家乡和祖国。要把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融入到我们的宣讲中。 3.激励与期待:“瞧!‘华夏美景代言人’招募令已经发布!谁将成为最闪亮的代言之星?让我们在学习中积极准备,在宣讲会上大放异彩吧!“大家准备好了吗?让我们整装待发,向着美丽的华夏山河,出发!”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