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单元 常见的酸、碱、盐课题3 常见的盐 第2课时 教案 配套课件(共24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十单元 常见的酸、碱、盐课题3 常见的盐 第2课时 教案 配套课件(共24张PPT)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课题3 常见的盐
第十单元: 常见的酸、碱、盐
第2课时
化学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下册
1.了解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组成、性质及主要用途。
2.通过实验探究碳酸盐与酸的反应,掌握碳酸根离子检验方法。
学习目标
难点
重点
氯化钠
NaCl
碳酸钠
Na2CO3
碳酸氢钠
NaHCO3
碳酸钙
CaCO3
除了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也是常见的盐。
碳酸盐
碳酸氢盐
碳酸盐
碳酸钠
俗称:
纯碱
苏打
易溶于水的白色粉末状固体
碳酸钠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其构成中没有OH ,所以它不属于碱,属于盐。
碳酸钠俗称纯碱,但它并不是碱而是盐,这是为什么呢
思考讨论
向一定浓度的碳酸钠溶液中滴加适量酚酞试剂会出现什么现象呢?
从上述实验中,可知:碳酸钠溶液遇到酚酞会变红,则其溶液呈碱性。
这就是碳酸钠为什么又叫纯碱的原因!
玻璃
碳酸钠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等行业及洗涤剂的生产。
造纸
纺织
洗涤剂
碳酸钠的用途
碳酸氢钠
易溶于水的白色晶体
俗称:
小苏打
碳酸氢钠的水溶液呈弱碱性。
碳酸氢钠的用途
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
医疗上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
2NaHCO3 Na2CO3 + H2O + CO2↑
碳酸钙
大理石
石灰石
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常见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的物质
珊瑚石
水垢
珍珠
贝壳
鸡蛋壳
钟乳石
碳酸钙的用途
医疗上用作补钙剂
重要的建筑材料
豪华酒店的地面
天安门前的华表
物质 碳酸钠(Na2CO3) 碳酸氢钠(NaHCO3) 碳酸钙(CaCO3)
俗称 纯碱、苏打 小苏打 /
物理 性质 白色粉末状固体, 易溶于水 白色晶体,能溶于水 白色固体,难溶于水
水溶液酸碱性 碱性(pH>7) 弱碱性(pH>7) /
用途 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 制作面点所用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医疗上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 用作建筑材料、补钙剂等,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请你总结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俗称、物理性质、溶液酸碱性及用途。
回顾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CaCO3 + 2HCl CaCl2 + H2CO3
CaCO3 + 2HCl CaCl2 + H2O + CO2↑
H2CO3 CO2↑ + H2O
比较碳酸钙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组成,根据上述反应,推断:
+ 2HCl
Na2CO3
NaHCO3
是否也能发生上述类似的反应呢?
盐 + 酸 → 新盐 + 新酸
合作探究
实验:碳酸钠(或碳酸氢钠)与稀盐酸的反应
【实验步骤】
向盛有0.5 g碳酸钠(或碳酸氢钠)的试管里加入2 mL稀盐酸,迅速用带导管的橡胶塞塞紧试管口,并将导管另一端插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观察、记录并分析现象。
碳酸钠(或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的装置
实验记录
实验内容 现象 分析
碳酸钠+稀盐酸
碳酸氢钠+稀盐酸
迅速反应,生成大量气体,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反应更迅速,生成气体更多,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有二氧化碳生成
有二氧化碳生成
碳酸钠+盐酸
碳酸氢钠+盐酸
澄清石灰水
同质量的碳酸氢钠、碳酸钠与同样的稀盐酸反应,碳酸氢钠要比碳酸钠反应更快、产生气体更多。
碳酸钠、碳酸氢钠都可以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由此可知盐的化学性质之一:
碳酸盐 + 酸 → 新盐 + 二氧化碳 + 水
Na2CO3 + 2HCl === 2NaCl + CO2↑ + H2O
NaHCO3 + HCl === NaCl + CO2↑ + H2O
治疗胃酸过多的原理
Na2CO3 + 2HCl 2NaCl + H2O + CO2↑
NaHCO3 + HCl NaCl + H2O + CO2↑
检验原理:
检验试剂:
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
检验方法:
方法导引
取适量的样品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适量稀盐酸,若有气泡产生且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该盐的样品中含有CO3 (或HCO3)。
2-
-
组成里含有CO (或HCO3)的盐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CO2气体,利用此反应可以检验盐的组成中是否含有CO3 (或HCO3)。
2-
3
2-
-
-
CO3 (或HCO3)的检验
2-
-





1.下列物质的名称、俗称与化学式完全对应的是(  )
A.氯化钠 食盐 NaCl
B.碳酸钠 纯碱 NaCO3
C.氢氧化钙 生石灰 Ca(OH)2
D.碳酸氢钠 苏打 NaHCO3
A
B
2.蒸馒头、炸油条时常用到一种白色物质,它既能中和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酸,又能引起发泡作用,这种白色物质是(  )
A.NaOH B.NaHCO3 C.Ca(OH)2 D.NaCl
4.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碳酸钙用作发酵粉
B.碳酸钠用作建筑材料
C.亚硝酸钠用于食品调味
D.碳酸氢钠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
B
3.下列关于碳酸钙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B.实验室常用碳酸钙与稀硫酸反应制取CO2
C.碳酸钙可用作补钙剂
D.石灰浆粉刷墙壁,“出汗”后变成碳酸钙
5.下列试剂能用于检验CO 的是(  )
A.稀硫酸
B.食盐水
C.澄清石灰水
D.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
D
2-
3
课堂小结
碳酸根离子检验
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
课题3常见的盐

2课

1.俗名、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碳酸盐 + 酸 → 新盐 + 二氧化碳 + 水
3.用途
掌握化学
掌握未来课题3 常见的盐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组成、性质及主要用途。
2.通过实验探究碳酸盐与酸的反应,掌握碳酸根离子检验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用途、性质及碳酸根离子的检验。
难点:碳酸根离子的检验。
三、教学准备
PPT和相关视频。
试剂和器材:碳酸钠、碳酸氢钠、稀盐酸、澄清石灰水导管、橡胶塞、试管、铁架台。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旧知回顾】在上节课中,我们学习了氯化钠的性质、用途及粗盐提纯的方法,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生活中常见的盐。 【过渡】除了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都是常见的盐。 【展示】图片展示生活中主要成分属于盐类的物质。 【讲述】在盐这个大家族中,像碳酸钠、碳酸钙这一类盐的酸根都是碳酸根,我们把它们叫作碳酸盐,而像碳酸氢钠这一类酸根都是碳酸氢根的盐,我们叫作碳酸氢盐。 回顾旧知,倾听,理解。 通过旧知回顾,引入新课。
环节二 新课讲解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79,了解并总结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俗称及用途。 【讲述】碳酸钠(Na2CO3) 碳酸钠是一种易溶于水的白色粉末状固体,俗称纯碱、苏打。 【提问】碳酸钠俗称纯碱,但它并不是碱而是盐,这是为什么呢 【总结】碳酸钠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其构成中没有OH-,所以它不属于碱,属于盐。 【提问】向一定浓度的碳酸钠溶液中滴加适量酚酞试剂会出现什么现象呢? 【展示】动画展示《向一定浓度的碳酸钠溶液中滴加适量酚酞试剂的实验现象》。 【总结】从上述实验中,可知:碳酸钠溶液遇到酚酞会变红,则其溶液呈碱性。这就是碳酸钠为什么又叫纯碱的原因! 【讲述】碳酸钠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等行业及洗涤剂的生产。 【过渡】接下来,我们再来学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 【讲述】碳酸氢钠(NaHCO3) 碳酸氢钠是一种易溶于水的白色晶体,俗称小苏打,溶于水后其水溶液呈弱碱性。 生活中碳酸氢钠是制作面点所用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在医疗上,它是治疗胃酸过多症的一种药剂。 拓展:碳酸氢钠作为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在受热时会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这是发酵粉使面团膨胀的主要原因。当碳酸氢钠与面团中的酸性物质(如酒石酸或其他酸性成分)接触时,会加速其分解过程,从而产生更多的二氧化碳。这些气体在面团中形成许多小气泡,使面团膨胀松软,最终烘烤出的食品口感更加酥脆或松软。 【讲述】碳酸钙(CaCO3) 生活中常见的石灰石和大理石,它们的主要成分就是碳酸钙,而实验室的碳酸钙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常见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的物质有: 碳酸钙可用于建筑材料;在医疗上,碳酸钙还可用作补钙剂等。 【交流讨论】请你总结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俗称、物理性质、溶液酸碱性及用途。 【总结】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总结。 物质碳酸钠(Na2CO3)碳酸氢钠(NaHCO3)碳酸钙 (CaCO3)俗称纯碱、苏打小苏打/物理性质白色粉末状固体,易溶于水白色晶体,易溶于水白色固体,难溶于水水溶液酸碱性碱性(pH>7)弱碱性(pH>7)/用途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制作面点所用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医疗上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用作建筑材料、补钙剂等,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过渡】同学们还记得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吗?(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总结】评价学生书写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总结该反应的特点:盐 + 酸 → 新盐 + 新酸。 【交流讨论】比较碳酸钙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组成,根据上述反应,推断:Na2CO3和NaHCO3是否也能与稀盐酸发生上述类似的反应呢? 【过渡】接下来,我们通过一组实验来探究一下: 【合作探究】实验——碳酸钠(或碳酸氢钠)与稀盐酸的反应 实验步骤: 向盛有0.5 g碳酸钠的试管里加入2 mL稀盐酸,迅速用带导管的橡胶塞塞紧试管口,并将导管另一端插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观察、记录并分析现象。 用碳酸氢钠代替碳酸钠进行上述实验,观察、记录并分析现象。 实验记录: 实验内容现象分析碳酸钠+稀盐酸迅速反应,生成大量气体,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有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稀盐酸反应更迅速,生成气体更多,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有二氧化碳生成
根据实验现象可知:同质量的碳酸氢钠、碳酸钠与同样的稀盐酸反应,碳酸氢钠要比碳酸钠反应更快、产生气体更多。 【讲述】碳酸钠、碳酸氢钠都可以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上述反应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如下: Na2CO3+2HCl=2NaCl+CO2↑+H2O NaHCO3+HCl=NaCl+CO2↑+H2O 第2个反应方程式也是碳酸氢钠可以作为一种药剂,在医疗上用来治疗胃酸过多的原理。 【过渡】碳酸钙、碳酸钠、碳酸氢钠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气体。难道所有的碳酸盐(或碳酸氢盐)都能与盐酸反应并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吗?(是的)。 盐的化学性质之一:碳酸盐 + 酸 → 新盐 + 二氧化碳 + 水。 【交流讨论】是不是依据上述方法也能检验某物质中是否含有碳酸根(或碳酸氢根)呢? (可以)。你能总结一下检验某物质的组成中含有碳酸根(或碳酸氢根)的方法吗? 【总结】方法导引——CO(或HCO)的检验 检验原理: 组成里含有CO(或HCO)的盐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CO2气体,利用此反应可以检验盐的组成中是否含有CO(或HCO)。 检验试剂: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 检验方法: 取少量盐的样品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适量稀盐酸,若有气泡产生且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该盐的样品中含有CO(或HCO )。 注意: 反应速率较快的是碳酸氢根,速率较慢的是碳酸根。 带着老师的问题,阅读教材。 倾听,记录笔记。 思考,分组讨论。 记录笔记。 观看,思考,分组讨论。 记录笔记。 倾听,记录碳酸钠的用途。 倾听,记录笔记。 倾听,记录碳酸氢钠的用途。 倾听,记录笔记。 倾听,记录碳酸钙的用途。 思考,分组讨论。 倾听,记录笔记。 回忆二氧化碳的制法,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随机抽取学生上黑板书写方程式。 思考,带着疑问继续听课。 分小组进行实验。 观看实验视频。(参考,与自己所做实验对比) 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分析。 倾听,记录笔记。 分组讨论。 倾听,记录笔记。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总结能力。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通过教师讲述,让学生明确纯碱不是碱是盐的原理,以及碳酸钠水溶液呈碱性。 通过介绍碳酸钠的俗名、物理性质和用途,让学生能够认识和掌握相关碳酸钠的性质和用途。 通过介绍碳酸氢钠的俗名、物理性质和用途,让学生能够认识和掌握相关碳酸氢钠的性质和用途。 通过介绍碳酸钙的物理性质和用途,让学生能够认识和掌握相关碳酸钙的性质和用途。 通过对比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俗称、物理性质、溶液酸碱性及用途,使得学生能够形成对比,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使学生温故知新,加深学生记忆和印象。逐步引导学生学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盐酸的反应。 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对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理解和记忆。 通过教师总结实验现象和分析,让学生记录完整的实验现象和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形成对比,加强记忆。 让学生明确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以及碳酸盐与酸反应的特点。 让学生掌握检验碳酸根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的原理、试剂和方法。
环节三 拓展延伸 【展示】播放视频《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相互转化》。 倾听,观看。 拓展学生学科素养和知识面。
随堂作业 PPT展示。 做题。 通过习题巩固本节所学知识。
环节四 课堂小结 展示PPT第23页。 倾听并理解。 帮助学生梳理本节知识,便于学生记忆。
五、板书设计
课题3 常见的盐
第2课时
一、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
1.碳酸钠
俗名:纯碱、苏打
物理性质:白色粉末状固体,易溶于水
用途: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
2.碳酸氢钠
俗名:小苏打
物理性质:白色晶体,易溶于水
用途:制作面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医疗上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
3.碳酸钙
石灰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
物理性质:白色固体,难溶于水
用途:用作建筑材料、补钙剂等
通式:碳酸盐 + 酸 → 新盐 + 二氧化碳 + 水
二、碳酸根离子检验
8 / 8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