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三明二中、宁化一中、尤溪一中”三校协作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联考高一化学试题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 K-39 Cu-64 Zn-65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近年来我国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B.成语“百炼成钢”、“铁杵成针”中均涉及了氧化还原反应C.《荷塘月色》中“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中的“青雾”属于胶体D.《梦溪笔谈》中“石穴中水,所滴者皆为钟乳”钟乳的形成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2.下列溶液中c(Cl-)最大的是( )A.100mL1.5 mol·L-1的NaCl溶液 B.75mL1mol·L-1AlCl3的溶液C.150mL0.5 mol·L-1的MgCl2溶液 D.200mL2mol·L-1的NH4Cl溶液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钠着火,不能用水扑灭,但可以用CO2灭火B.Na2O与Na2O2固体分别溶于水,滴加酚酞试液后,现象完全相同C.纯碱溶液可以用于洗去油污,也可以用于治疗胃酸过多D.等物质的量的Na2CO3和NaHCO3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CO2的物质的量相等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氯气能与铁反应,铁质容器不可用于储存氯气B.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瓶口有白雾生成C.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鉴别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D.Fe(OH)3胶体能够吸附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并沉降,达到净水目的5.下列逻辑关系图示中正确的是( )A. B. C. D.6.依据下列实验事实证据,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实验 铜丝能导电 NaCl固体不导电 NaCl溶液能导电 熔融NaCl能导电结论 铜是电解质 NaCl固体中不含离子 NaCl在通电条件下发生电离 NaCl是电解质A.A B.B C.C D.D7.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选项 碱 酸 盐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A NaOH H2SO4 NaHCO3 Mn2O7 COB Na2CO3 HClO NaCl Na2O CO2C KOH HNO3 CaCO3 CaO SO2D Ba(OH)2 HCl CaCl2 Na2O2 SO3A.A B.B C.C D.D8. 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环境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无色溶液中:MnO4-、K+、SO42-、I B.澄清溶液中:Cl-、Na+、SO42-、Cu2+C.碱性溶液中:Mg2+、Na+、HCO3 、SO42-D.使石蕊变红的溶液中:K+、Na+、ClO 、I 9.某溶液中含有大量的下列离子,Fe3+、SO42-、Al3+和M离子,经测定Fe3+、SO42-、Al3+和M离子的个数之比为2:4:1:1,则M离子可能是下列中的( )A.Na+ B.NO3- C.Mg2+ D.OH-10.为除去括号内少量的杂质,所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A.CO2(HCl):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气 B.AgI胶体(KNO3):过滤C.NaHCO3粉末(Na2CO3):加热 D.Cu粉(Fe):盐酸,过滤11.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相关实验探究,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测新制氯水的pH值 B.证明Cl2被NaOH溶液吸收 C.证明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放热 D.验证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A.A B.B C.C D.D1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8g N2和CO混合气体的分子数一定为2NAB.0.1mol·L-1Na3PO4溶液中含有的Na+数为0.3NAC.Na与H2O反应产生标准状况下5.6LH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5NAD.用含0.1mol FeCl3的饱和溶液制备Fe(OH)3胶体,产生0.1NA个Fe(OH)3胶粒13.氯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如图,d、e属于钾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b溶液久置后会转化为cB.a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C.往c中加入b可生成aD.d→e的转化可用于制取氧气14.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铁和稀硫酸反应:2Fe+6H+=2Fe3++3H2↑B.过氧化钠溶于水:O22-+ H2O =2OH-+ O2↑C.碳酸钡溶于硫酸中:BaCO3+2H+=Ba2++CO2↑+H2OD.H2SO4溶液和Ba(OH)2溶液:2H++ SO42-+ Ba2++2OH-= BaSO4↓+2H2O15.将0.195 g锌粉加入20 mL 0.1 mol·L-1的MO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则还原产物可能是( )A.M B.M2+ C.M3+ D.MO2+16.为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及泥沙等杂质,某同学设计了一种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流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①步操作A是溶解,第⑦步操作C是过滤B.第④步只发生Ca2++ CO32-=CaCO3↓C.第①⑤⑦步操作都用到一种相同的仪器D.第⑥步可以调至第④步和第⑤步之间17.下列实验中,对应的操作、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A 向盐酸中加入少量白色粉末R 产生大量气泡 白色粉末一定是碳酸盐B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C 将干燥的氯气通过盛有鲜花的集气瓶 鲜花颜色褪去 氯气具有漂白性D 向CuSO4溶液中加入一小块钠 产生无色气泡,溶液底部有蓝色沉淀生成 Na不会直接与溶液中的CuSO4反应18.某学校兴趣小组为研究某膨松剂(NaHCO3)受热分解放出气体的量,设计了以下实验。按图所示连接装置(气密性良好,各装置中的试剂皆为足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装置A、C中盛放的试剂均可选用NaOH溶液B.B处酒精灯熄灭后,应继续通一段时间的空气C.若D装置增重6.6g,则生成CO2的体积(STP)为3.36LD.若无E装置,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大19.硫化氢(H2S)是一种有毒、有害的不良气体。处理某废气中的H2S,是将废气与空气混合通入FeCl2、CuCl2、FeCl3的混合液中,其转化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Ⅰ中氧元素化合价降低,O2是氧化剂B.转化过程有四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C.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O2>Fe3+>SD.过程Ⅲ中发生的反应为CuS+2Fe3+===S+2Fe2++Cu2+20.某透明溶液,由K+、Na+、Ag+、Ba2+、MnO4-、CO32-、SO42-、HCO3-、Cl-中的若干种组成,取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Ⅰ.取适量溶液,加入少量的盐酸,无明显变化,得到无色溶液;Ⅱ.在Ⅰ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2,产生白色沉淀甲,加入过量HNO3溶液,沉淀部分溶解;Ⅲ.取Ⅱ所得滤液,加入过量的HNO3和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乙;根据以上实验判断,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根据操作Ⅰ现象,推断不存在MnO4-、HCO3-B.根据操作Ⅰ、Ⅱ现象,推断一定存在SO42-、HCO3-C.根据白色沉淀乙,不能推测原溶液中是否存在Cl-D.根据电荷守恒,推测原溶液中存在阳离子K+、Na+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二、非选择题(第21题12分,第22题16分,第23题12分,第24题20分,共60分。)21.(12分)现有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八种物质:①Ba(OH)2固体;②Fe;③HCl气体;④漂白粉;⑤CO2;⑥NaHCO3固体;⑦Na2CO3固体;⑧稀硫酸。(1)上述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盐的是 。(2)⑦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3)按要求书写下列反应的方程式:a.工业上制备④的化学方程式 ;b.少量⑥的溶液与过量①的溶液混合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向一定体积滴有酚酞的①的溶液中逐滴加入③的溶液(如图1),反应过程中溶液电导率的变化如图2。逐滴加入稀盐酸过程中,烧杯里的现象是 ;下列过程的电导率随加入的物质变化图像与上述图像(图2)类似的是 。A.向一定体积一定浓度的AgNO3溶液中持续滴加等浓度的盐酸B.向一定体积的饱和石灰水中不断通入CO2气体C.向一定体积一定浓度的MgSO4溶液中持续滴加等浓度的KOH溶液22. (16分)某课外小组准备在实验室配制100mL 1 mol·L-1的硝酸溶液,然后再研究金属铜与稀硝酸的反应。(1)配制100mL 1 mol·L-1的硝酸溶液,需要的仪器除烧杯、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 。(2)若用右图所示的浓硝酸来配制上述溶液,则需要用量筒量取浓硝酸的体积是 mL。(3)配制过程中,若其他操作都正确,下列操作会引起浓度偏小的是 。A.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B.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C.将溶液转入容量瓶后,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就进行定容操作D.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未烘干(4)通过实验研究得知,铜能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①用双线桥标出该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3Cu + 8HNO3 = 3Cu(NO3)2 + 2NO↑ + 4H2O②该反应的氧化剂是 (填化学式);③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④若有19.2g铜被氧化,则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 ,生成标准状况下的NO气体的体积为 L。23. (12分)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三位发现和合成量子点(一种纳米级别的材料)的科学家。当材料尺寸小到纳米级别时,会具有独特的性质。Ⅰ.向含有c(FeCl3)= 0.2mol·L-1、c(FeCl2)= 0.1mol·L-1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NaOH溶液,可得到一种黑色分散系,其中分散质粒子是直径约为9.3nm的金属氧化物Fe3O4。(1)该分散系为 (填“溶液”、“胶体”或“浊液”)。(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如图所示,将黑色分散系装入半透膜袋中,并将此半透膜袋放入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请设计实验证明Cl-能透过半透膜 。Ⅱ.“纳米零价铁-H2O2”体系可将烟气中难溶的NO氧化为可溶的NO3-。步骤一:用FeSO4溶液与NaOH、Na2S2O4的混合溶液混合后生成纳米零价铁和Na2SO3等。步骤二:将H2O2溶液和HCl溶液雾化后与烟气按一定比例混合,通过装有纳米零价铁的反应装置,可将烟气中的NO氧化为HNO3。(4)步骤一涉及的反应中,Na2S2O4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 ,该反应的还原产物是 (写化学式)。(5)将步骤二涉及的离子方程式补充完整。H2O2+ 1 NO + + 1 Fe = 1 Fe3++ 1 NO3- + H2O(6)NO脱除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当温度高于120℃时,NO脱除率随温度升高呈现下降趋势,其主要原因是 。24.(20分)氯可形成多种含氧酸盐,广泛应用于杀菌、消毒及化工领域。实验室中利用下图装置(部分装置省略)制备KClO3和NaClO,探究其氧化还原性质。已知:i.CCl4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大,I2在CCl4中显紫色。ii.氯气与碱反应时温度不同产物不同。(1)装置①中,仪器A的名称是 ,该装置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 ,其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 。(2)装置②的目的是 (请说明用什么试剂做什么用)。(3)装置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装置④中采用冰水浴冷却的目的是 。(5)装置⑤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氯气,可选用试剂 (填字母)A.水 B.NaOH溶液 C.饱和食盐水 D.Na2SO3溶液(6)取少量KClO3和NaClO溶液分别置于1号和2号试管中,滴加中性KI溶液。1号试管溶液颜色不变。2号试管溶液变为棕色,加入CCl4振荡,静置后CCl4层显紫色,可知该条件下KClO3的氧化能力比NaClO (填“强”或“弱”)。(7)有效氯含量是指一定质量含氯消毒剂与多少质量的氯气的氧化能力相当(即得电子数目相同)。则100mL 0.02mol·L-1 KClO3溶液的有效氯含量为 g。(8)反应结束后,继续探究装置④中试管内溶液的性质。现用注射器取少量装置④中试管内溶液进行如下实验。①若X溶液为浓盐酸,当注射器中的溶液注入试管时,可观察到湿润淀粉KI试纸变蓝,则湿润pH试纸的现象是 。②若X溶液为双氧水,当注射器中的溶液注入试管时,在气球处会收集到一种常见的无色无味气体,且原溶液消毒能力大大降低,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三明二中、宁化一中、尤溪一中”三校协作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联考高一化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5 BBDAB 6-10 DCBBD 11-15 ACBDB 16-20 CDABC二、非选择题(第21题12分,第22题16分,第23题12分,第24题20分,共60分。)21. (12分)(1) ⑤(1分) ⑥⑦(1分) (2)Na2CO3=2Na++CO32-(3) a. 2Ca(OH)2+2Cl2= CaCl2+ Ca(ClO)2+2H2O b. HCO3-+Ba2++OH﹣=BaCO3↓+H2O(4)溶液红色褪去 AC22. (16分)(1)100mL容量瓶 (2)7.1 (3)AC(4) ①② HNO3 ③3Cu + 8H++2NO3- = 3Cu 2+ + 2NO↑+ 4H2O ④0.2mol 4.4823. (12分)Ⅰ.(1)胶体 (2)2FeCl3+FeCl2+8NaOH= Fe3O4(胶体) +8NaCl+4H2O(3)取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几滴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含有Cl-,即Cl-能透过半透膜。Ⅱ. (4) +3(1分) Fe(1分)(5) 3 H2O2+NO+ 2H+ +Fe = Fe3++ NO3-+ 4 H2O (全对得分)(6)温度升高,H2O2 会发生分解24. (20分)(1)分液漏斗(1分) 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1:2(2)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气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3) 3Cl2+6KOH5KCl+KClO3+3H2O(4)避免温度升高后生成NaClO3 (5)BD (6)弱 (7)0.426(8) ①先变红后褪色(1分) ②ClO-+H2O2=Cl-+O2↑+H2O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