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节 两种电荷 知识点1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淮南子坠形训》认为“阴阳相搏为雷,激扬为电”。“阴阳相搏为雷,激扬为电”中的“阴”指 负 电荷,“阳”指 正 电荷。 2.[跨学科·物理学与日常生活]干燥的天气里,将气球与头发摩擦时,会看到头发随着气球飘起来,头发炸开花,这是摩擦起电现象,说明头发之间带上了 同种 电荷,头发随着气球飘起的原理是 异种 电荷相互吸引。(均选填“同种”或“异种”) 3.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由于得到电子而带 负 电。用这个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如图所示,验电器的两金属箔片由于带同种电荷互相 排斥 而张开。 4.物理小实验中蕴含着大道理,下列实验能揭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现象是( B )A.水流弯曲 B.金属箔张开C.吸附纸屑 D.两棒相“随”知识点2 摩擦起电的原因5.摩擦起电的原因是发生电子转移,如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 失去 电子,带 正 电, 丝绸 (选填“丝绸”或“玻璃棒”)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强。 6.[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国古代《论衡》有关于用布摩擦过的琥珀能吸引干草屑的记载。说明用布摩擦过的琥珀带了电荷,其本质是 电子发生了转移 (选填“创造了电荷”或“电子发生了转移”)。物理学中把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规定为 负电荷 。 知识点3 静电的防止和利用7.[跨学科·物理学与日常生活]静电喷涂的原理图如图所示,工作时被喷涂的工件带正电,静电喷涂的喷枪接高压电源,雾化后的涂料微粒通过枪口时由于得到电子而带 负 电。 8.[跨学科·物理学与日常生活]物体由于带电(静电),会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有利和有害两方面,请你举出两个例子。利用静电的事例: 静电除尘 ,防止静电危害的事例: 油罐车后面装一条拖地铁链 。 9.[易错题]金属锡的原子核带有50个大小与电子电荷相等的正电荷,下列关于金属锡的说法正确的是( C )A.金属锡不能带电B.金属锡导电靠的是原子核内的正电荷C.锡原子核外有50个电子D.由于锡原子内既有正电荷,又有负电荷,所以金属锡对外总是显电性10.[跨学科·物理学与日常生活]如图所示是部分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电子束缚能力强弱的排序图,毛皮与图中的 梳子 摩擦最容易起电,且它们摩擦后毛皮带 正 (选填“正”或“负”)电。 11.《晋书·五行志》中记载道“衣中忽有火,众威怪之。”说的是人在脱衣服时出现了火光,这实质上是 摩擦起电 现象;脱下来的衣服会吸引头发,是因为带电体具有 吸引轻小物体 的性质。在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变得蓬松,这是头发带上了 同种 (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的缘故。 12.[新课标·科学论证]将甲、乙、丙三个轻质泡沫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在铁架台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场景如图所示,已知丙球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同种电荷。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D )A.甲、乙两球均带正电荷B.甲、乙两球均带负电荷C.甲球带正电荷,乙球一定带负电荷D.甲球带正电荷,乙球可能不带电13.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靠近甲、乙两个轻小物体,结果甲被排斥,乙被吸引,由此可以判定( C )A.甲带正电,乙带负电B.甲带负电,乙带正电C.甲带负电,乙不带电或带正电D.甲带正电,乙不带电或带负电14.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有a、b、c三个轻质小球,三个小球都处于静止状态,已知b球带正电,下列关于a、c两小球带电的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B )A.a、c都带正电B.a、c都带负电C.若a带负电,则c一定带正电D.若a带负电,则c一定不带电15.[新情境·安全与健康]雾霾天气的主要污染物是PM2.5,PM2.5是大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 μm的颗粒悬浮物,它们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很难自然沉降到地面,吸入后会进入血液对人体形成危害。如图为某大学的科研队伍成功研制出的PM2.5净化器。闭合开关S1、S2后:(1)风扇旋转吸入空气,气流外侧A处的颗粒物也被吸入净化器。颗粒物很快会被金属网C吸引,这是因为带电体具有 吸引轻小物体 的性质。颗粒物接触金属网C后会带上 负 (选填“正”或“负”)电。 (2)带电颗粒物很快又会离开金属网C,这是因为同种电荷相互 排斥 。离开金属网C后,颗粒物很快又被带有正电荷的棉芯D牢牢粘住,这又是因为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 (3)PM2.5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 不属于 (选填“属于”或“不属于”)扩散现象。 第1节 两种电荷 知识点1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淮南子坠形训》认为“阴阳相搏为雷,激扬为电”。“阴阳相搏为雷,激扬为电”中的“阴”指 电荷,“阳”指 电荷。 2.[跨学科·物理学与日常生活]干燥的天气里,将气球与头发摩擦时,会看到头发随着气球飘起来,头发炸开花,这是摩擦起电现象,说明头发之间带上了 电荷,头发随着气球飘起的原理是 电荷相互吸引。(均选填“同种”或“异种”) 3.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由于得到电子而带 电。用这个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如图所示,验电器的两金属箔片由于带同种电荷互相 而张开。 4.物理小实验中蕴含着大道理,下列实验能揭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现象是( )A.水流弯曲 B.金属箔张开C.吸附纸屑 D.两棒相“随”知识点2 摩擦起电的原因5.摩擦起电的原因是发生电子转移,如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 电子,带 电, (选填“丝绸”或“玻璃棒”)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强。 6.[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国古代《论衡》有关于用布摩擦过的琥珀能吸引干草屑的记载。说明用布摩擦过的琥珀带了电荷,其本质是 (选填“创造了电荷”或“电子发生了转移”)。物理学中把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规定为 。 知识点3 静电的防止和利用7.[跨学科·物理学与日常生活]静电喷涂的原理图如图所示,工作时被喷涂的工件带正电,静电喷涂的喷枪接高压电源,雾化后的涂料微粒通过枪口时由于得到电子而带 电。 8.[跨学科·物理学与日常生活]物体由于带电(静电),会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有利和有害两方面,请你举出两个例子。利用静电的事例: ,防止静电危害的事例: 。 9.[易错题]金属锡的原子核带有50个大小与电子电荷相等的正电荷,下列关于金属锡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锡不能带电B.金属锡导电靠的是原子核内的正电荷C.锡原子核外有50个电子D.由于锡原子内既有正电荷,又有负电荷,所以金属锡对外总是显电性10.[跨学科·物理学与日常生活]如图所示是部分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电子束缚能力强弱的排序图,毛皮与图中的 摩擦最容易起电,且它们摩擦后毛皮带 (选填“正”或“负”)电。 11.《晋书·五行志》中记载道“衣中忽有火,众威怪之。”说的是人在脱衣服时出现了火光,这实质上是 现象;脱下来的衣服会吸引头发,是因为带电体具有 的性质。在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变得蓬松,这是头发带上了 (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的缘故。 12.[新课标·科学论证]将甲、乙、丙三个轻质泡沫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在铁架台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场景如图所示,已知丙球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同种电荷。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甲、乙两球均带正电荷B.甲、乙两球均带负电荷C.甲球带正电荷,乙球一定带负电荷D.甲球带正电荷,乙球可能不带电13.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靠近甲、乙两个轻小物体,结果甲被排斥,乙被吸引,由此可以判定( )A.甲带正电,乙带负电B.甲带负电,乙带正电C.甲带负电,乙不带电或带正电D.甲带正电,乙不带电或带负电14.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有a、b、c三个轻质小球,三个小球都处于静止状态,已知b球带正电,下列关于a、c两小球带电的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A.a、c都带正电B.a、c都带负电C.若a带负电,则c一定带正电D.若a带负电,则c一定不带电15.[新情境·安全与健康]雾霾天气的主要污染物是PM2.5,PM2.5是大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 μm的颗粒悬浮物,它们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很难自然沉降到地面,吸入后会进入血液对人体形成危害。如图为某大学的科研队伍成功研制出的PM2.5净化器。闭合开关S1、S2后:(1)风扇旋转吸入空气,气流外侧A处的颗粒物也被吸入净化器。颗粒物很快会被金属网C吸引,这是因为带电体具有 的性质。颗粒物接触金属网C后会带上 (选填“正”或“负”)电。 (2)带电颗粒物很快又会离开金属网C,这是因为同种电荷相互 。离开金属网C后,颗粒物很快又被带有正电荷的棉芯D牢牢粘住,这又是因为 。 (3)PM2.5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 (选填“属于”或“不属于”)扩散现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5.1两种电荷-学生版.docx 15.1两种电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