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认识地球 习题课件(3份打包)湘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章 认识地球 习题课件(3份打包)湘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1.东西经度、南北纬度的划分(简图记忆)。
(1)根据重要经纬线确定经纬度:0°纬线以北为北纬,0°纬线以南为南纬;0°经线以东为东经,0°经线以西为西经。
(2)根据数值的变化规律确定经纬度:越向北度数越大的为北纬,越向南度数越大的为南纬;越向西度数越大的为西经,越向东度数越大的为东经。即“北大北纬,南大南纬,西大西经,东大东经”。
2.东、西半球的确定。
小于20°的经度都在东半球,大于160°的经度都在西半球(即“小小为东,大大为西”)。介于20°~160°的,东经度在东半球,西经度在西半球。
一、地球仪
1.地球仪是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按一定的________缩小后,制作成地球________。拨动地球仪,它会绕着一根固定的轴转动。这根从地球内部穿过地心的________,是地球的________,称之为“地轴”。
2.地轴与地球表面有两个交点,叫________。________是地球的最北端,与其对应的南极是地球的最南端。
比例
模型
假想轴
自转轴
两极
北极
二、纬线与纬度
3.纬线定义:在地球仪表面,与________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叫纬线(圈)。
4.纬线特点:________是最大的纬线圈,把地球平分为________两个半球。纬线指示________方向,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________,到两极缩为一点。
5.纬度表示方法:赤道以南称南纬,用字母“____”表示;以北为北纬,用字母“____”表示,北纬和南纬各有90°。
6.高中低纬度地区的划分:0°~30° 为________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________地区。
地轴
赤道
南北
东西
缩短
S
N
低纬度
高纬度
三、经线与经度
7.经线定义: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________的弧线。
8.经线特点:经线指示________方向。各条经线的长度相等。
9.经度表示方法:以____________即0°经线为经度的起始线,向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向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东、西经最大度数为180°。东经180°和西经180°是重合的,通常称为180°经线。
10.东、西半球划分:国际上习惯用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的经线圈作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纬线
南北
本初子午线
20°W
160°E
四、经纬网
11.定义:由________________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作经纬网。
12.利用经纬网,我们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________。
经线与纬线
位置
知识点一 地球仪
1.下列有关地球仪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是将地球的形状按一定比例缩小后制成的地球模型
B.借助地球仪,可以知道地球的基本面貌
C.地球仪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之一
D.地球仪的形状和地球的形状完全相同
D
2.以下四个地球仪中组装正确的是( )
A
知识点二 纬线与纬度
3.下列有关纬线与纬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的纬线长度相等
B.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C.纬线的形状是一个半圆
D.纬度最大是180°
B
4.人们习惯上把不同纬度地区分成低纬度、中纬度、高纬度三个地区。下列属于高纬度地区范围的是( )
A.30°N~60°S B.60°N~90°S
C.60°S~90°S D.0°~30°N
C
知识点三 经线与经度
5.【教材变式】小明随父母去英国度假时,在网络上晒了一张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照片(见下图)。照片上呈现的是一条铜制的“本初子午线”。这条线是( )
A.地球仪上最长的纬线
B.地球仪上最长的经线
C.东经和西经的分界线
D.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C
6.下列关于经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全球可以画出360条经线
B.每一条经线都指示东西方向
C.所有经线都相互平行,不相交
D.地球仪上所有经线的长度都相等
D
知识点四 经纬网
7.下列有关经纬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经纬网在地球表面上是实际存在的
B.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C.利用经纬网可以辨别方向
D.经纬网在军事、航海、航空和旅行等方面被广泛应用
A
8.某国收到一则求救信号,信号发射地的经纬度位置为(10°W,10°S),他们需要迅速确定求救信号的位置并实施救援,读下图,分析他们确定的求救地点是( )
A.①点 B.②点
C.③点 D.④点
C
下图为某同学用铁丝、乒乓球制作的简易地球仪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
9.铁丝弯成的角①的度数应为 ( )
A.66.5°  B.45°  C.30°  D.23.5°
10.乒乓球上线条②代表的是( )
A.最长的经线
B.0°经线
C.最长的纬线
D.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A
C
读图,完成11~12题。
11.上图四个地点所在经线两侧东经和西经的标注,不正确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A
12.下列关于以上四个地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①地所在的180°经线位于东半球
B.沿②地所在的160°E经线向北行,不改变方向的话,不能回到出发点
C.与③地所在的20°W经线能够组成一个经线圈的另一条经线度数是160°W
D.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它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B
13.【新素材】随着我国经济、科技的迅速发展和当下航空航天事业迅猛发展的高需求,第五个发射基地应运而生——“中国东方航天港”在山东省烟台市(121°E,37°N)海阳市开工建设。截至2024年5月,东方航天港已成功组织10次海上发射任务,累计发射卫星57颗。下面选项中四点的位置与“中国东方航天港”发射基地最为接近的是( )
B
1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某日20时,气象台发布的天气预报如下:台风的中心位置已经移动到(28°N,125.3°E),中心气压为950百帕,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台风中心正在向西北方向移动。
材料二 台风中心所在地区经纬网图。
(1)如图所示,台风中心所在海域为图中______ (填字母)处海域。该海域位于________ (选填“东”或“西”)半球。
(2)图中序号所示陆地或海洋中可能会受台风强烈影响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A

A
(3)③地的纬度是__________,④地的经度是__________。
(4)②地位于③地的________方向。
(5)某船正在(10°N,125.3°E)附近的海域作业,小明说该船必须马上驶离该海域以躲避台风的袭击,他说得对吗?为什么?
答:说得不对。因为台风中心正向西北方向移动,而该船位于台风中心的正南方,因此该船不会遭到台风的袭击。
40°N
120°W
西南
(6)如果小明向相关部门报告地理坐标为(40°,50°)的某处有人需要急救,则这个坐标可能有________个地点。
4(共27张PPT)
“中国航天日”: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标志着我国航天时代的到来。自2016年开始,将每年的4月24日确定为“中国航天日”。
认识宇宙星系。
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事例。
(1)站得高,望得远。
(2)海天相接的地方呈弧线。
(3)月食时看到地球的影子是圆弧形。
(4)在海边看到有帆船从远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5)同一时间不同地点,观测的星座往往不一样。
(6)太阳升出海平面时呈弧形。
一、地球在宇宙中
1.________是宇宙中一颗蔚蓝色的星球,是适合人类生存和繁衍的唯一家园。
2.地球的宇宙环境
地球是________八颗行星之一。________是地球的卫星,两者一起组成了_________。
地球
太阳系
月球
地月系
3.太阳系
(1)组成:地球与________以及其他行星、 卫星、小行星、彗星等共同组成了太阳系。
(2)八颗行星按距太阳由近及远的距离排列:水星、金星、________、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4.可观测宇宙:天文观测证明,地月系是相对较小的天体系统,是太阳系的一部分,太阳系又是________中的一个星系。在宇宙中,像银河系这样的星系还有很多,它们被统称为__________。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共同组成了目前人类可观测到的宇宙。
太阳
地球
银河系
河外星系
二、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5.地球的形状:是一个两极______、赤道_____的不规则球体。
6.认识地球的过程:猜想:盖天说、浑天说→证明:1519—1522年,________船队完成首次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进而证明了地球是一个_______体→确证:通过________发回的地球照片。
7.地球的基本数据:地球表面积约________千米2,平均半径约________千米,赤道周长约________千米,赤道半径________千米,极半径________千米。
稍扁
略鼓
麦哲伦

卫星
5.1亿
6371
4万
6378
6357
知识点一 地球在宇宙中
1.【区域认知】我国的航天事业发展迅猛。下列能准确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的是( )
A.太阳系现存七大行星之一
B.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
C.月球是地球的人造卫星
D.地球是太阳系的中心
B
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有许多美丽而神秘的星球。我们人类所在的星球——地球,虽只是茫茫宇宙中一粒微细的尘埃,但却是人类唯一赖以生存的家园。下图为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2~3题。
2.【区域认知】地球是宇宙中的一粒尘埃,请按照级别由大到小给下列天体系统排序( )
A.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可观测宇宙
B.可观测宇宙—太阳系—银河系—地月系
C.可观测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D.银河系—地月系—太阳系—可观测宇宙
C
3.【人地协调观】有关地球是人类唯一家园的条件,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①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 ②稳定的太阳光照
③日地距离适中,温度适中 ④体积、质量适中,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⑤存在液态水
⑥自转和公转的周期适中,地表温度变化幅度不大 ⑦自身发光发热,供应生命需求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③④⑤⑥⑦ D.①②④⑤⑥⑦
A
知识点二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4.读图,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依次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②①③
B
5.【跨学科·语文】下列诗句中能够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是
( )
A.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C.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B
6.【原创题】【跨学科·数学】地球到底有多大?我们可以用生活中常见的几个“速度”来“丈量”一下地球的“腰围”(赤道周长),看看地球到底有多大,真切的感受地球的大小!读不同交通方式不间断地绕行赤道的平均速度示意图,判断下列交通方式绕赤道一周所用的时间正确的是( )
A.人类自己步行需要一年的时间
B.选择骑自行车需要90天才能绕地球赤道一圈
C.自驾游方式大约需要21天
D.乘坐中国自主建造的高铁动车需要10天
C
7.【趣味题】人们常说“天衣无缝”,假如真给地球缝制一件外衣,那么所需的布料大约是( )
A.4万千米2 B.6 371千米2
C.5.1亿千米2 D.960万千米2
C
2021年 5月 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登陆火星表面,开启了我国探测火星的新征程。读地球、火星、太阳的位置示意图,完成8~9题。
8.下列天体系统中,包含火星且级别最低的是 (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B
9.科学家认为火星是太阳系中除地球之外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下列关于火星的描述,正确且有利于生命存在的是( )
A.大气成分较适宜
B.与地球的平均温度相近
C.适宜的距日距离
D.与地球公转方向相同
C
我国计划发展一个二合一探测器项目,即在2030年左右发射一对探测器分别前往木星和天王星。该项目被命名为“天问四号”,将有一个较大的探测器前往木星,而较小的航天器将被送往遥远的天王星进行探测。下图为太阳及太阳系八大行星距太阳远近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0~11题。
10.图中表示木星的是( )
A.戊 B.己 C.庚 D.辛
A
11.该项目探测器所在的等级最高的天体系统是( )
A.地月系 B.银河系
C.太阳系 D.可观测宇宙
D
12.【跨学科·语文】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中的“地”指的是地球上( )
A.任何一点 B.赤道的任何一点
C.北极点 D.南极点
B
【地理实践力】(2024·楚雄模拟)下图为甲、乙两位同学演示的某地理模拟实验图,甲同学移动纸片,乙同学观察纸片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13~14题。
13.关于图1、图2的实验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中,当纸片沿着桌面靠近乙同学,纸片逐渐出现
B.图1中,当纸片沿着桌面靠近乙同学,纸片逐渐消失
C.图2中,当纸片沿着伞面靠近乙同学,纸片逐渐出现
D.图2中,当纸片沿着伞面靠近乙同学,纸片逐渐消失
C
14.该模拟实验验证了( )
A.地球的形状 B.地球是不透明的
C.地球的大小 D.地球是透明的
A
15.读地球的半径和赤道周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是________,B是________半径。根据A_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B,可知地球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不规则球体。
(2)C是________,其周长约________万千米。
(3)地球的平均半径约________千米,地球表面积约________平方千米。
极半径
赤道
小于
两极稍扁、赤道略鼓
赤道
4
6371
5.1亿(共22张PPT)
如何区别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现象。
(1)区别关键:分析这种现象的周期是一天还是一年,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公转的周期是一年。
(2)具体方法:在一天中完成的现象就是自转产生的现象,如昼夜更替,太阳的东升西落,时间东早西晚,一天中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等;在一年中完成的现象就是公转产生的现象,如四季的变化,每天正午时刻物体影子的变化等。
1.在确定某一点的位置时,要标注其经度和纬度,此时特别注意经度要标注东、西经(0°和180°除外),纬度要标注南、北纬(0°除外)。
2.在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呈逆时针;在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呈顺时针(北逆南顺)。
3.如果地球不自转,地球上也会有昼夜交替现象,不过周期变为一年,这样的周期不利于生物的生存和发展。
口诀巧记地球的自转。
地球自西向东转,
旋转一周为一天,
背着太阳为黑夜,
面向太阳为白天,
地球上面看日出,
每天东边要早见。
一、地球的自转
1.地球有两种最基本的运动方式:________和________。
2.地球的自转:地球绕________运动,自转的方向是____________,周期为________。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____________、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时差等。
自转
公转
地轴
自西向东
一天
昼夜更替
二、地球的公转
3.地球围绕________的转动称为公转,公转的方向是____________,周期为________。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太阳
自西向东
一年
四季冷暖差异
昼夜长短变化
知识点一 地球的自转
1.下图中能正确反映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B
2.“太阳大,地球小,地球围着太阳跑;星儿移,月儿转,地球自个儿也在转。”“地球自个儿也在转”产生的现象是( )
A.四季冷暖差异 B.昼夜长短变化
C.远方的海平面呈弧形 D.昼夜更替
D
3.下列关于地球自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轴的空间位置基本上是稳定的,其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B.地球绕地轴自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
C.地球自转方向为自东向西
D.模拟地球自转方向,在北极上空观察为顺时针方向,在南极上空观察为逆时针
A
知识点二 地球的公转
4.小芳发现,夏季天黑得较晚,冬季天黑得较早,如下面漫画所示。造成同一地区不同季节昼夜长短差异的原因是( )
A.海拔的差异
B.气温的差异
C.地球的自转
D.地球的公转
D
5.下列有关地球公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公转方向是自东向西
B.公转一周的时间约24小时
C.公转产生昼夜更替现象
D.公转产生四季冷暖差异
D
(2024·宁夏中考改编) 地球上绝大部分地区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有些地区夜晚“日不落”,影响人们的生活作息。下图为拍摄于南极地区的“新年日不落”景观。据此完成6~7题。
6.一天中,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因为( )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地球是不透明的 D.地球是一个球体
7.一年中,能拍摄到“日不落”景观的国家是( )
A.巴西(10°N~35°S)
B.印度(8°N~37°N)
C.俄罗斯(50°N~80°N)
D.日本(30°N~44°N)
A
C
(2024·开封一模)小海学了“地球的运动”相关知识后,回家给父母做地球运动的演示,椭圆形纸板代表地球公转轨道平面,铅笔代表太阳直射光线。读图,完成8~9题。
8.小海的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演示自转时,将地球仪绕纸板一周
B.演示公转时,地轴空间指向始终保持不变
C.演示自转时,从左向右拨动地球仪
D.演示公转时,运动方向是①→②→③→④
A
9.地球公转至②位置时,太阳光线直射在( )
A.北回归线 B.北极圈
C.赤道 D.南回归线
A
10.【新素材】我国在南极地区已经建成了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秦岭站五个科学考察站。读我国在南极地区建成科考站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我国建立的五个科考站中,位于南极圈以外的是_______。
(2)在五个科考站中,纬度最高的是________,该科学考察站位于________ (选填“东半球”或“西半球”)。
长城站
昆仑站
东半球
(3)在五个科学考察站中,纬度位置最靠近南极圈的是_______,该站位于南极点的________方向。
(4)图中地球自转方向呈______(选填“顺”或“逆”)时针旋转。
中山站
正北

11.下图是“地球上的昼夜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地轴的北极附近绘出地球的自转方向。
(2)在地球自转过程中,某点会沿纬线从A地运动到B地再运动到C地。在从A地运动到B地的过程中,处于________(选填“白天”或“夜晚”);在从B地运动到C地的过程中,处于________(选填“白天”或“夜晚”)。
夜晚
白天
(3)在A、B、C三点中,处于午夜的是________点,处于正午的是________点。
(5)C点再次回到现在的位置大约需要经过________小时。
A
C
清晨
24
(4)B点所处的时刻是________。(选填“清晨”或“黄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