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节 欧姆定律 知识点1 欧姆定律1.有甲、乙两根镍铬合金丝,甲和乙等长,乙粗些,把它们并联在同一电路中,它们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甲、U乙,通过它们的电流分别为I甲、I乙。则I甲 I乙,则U甲 U乙(两空均填“>”“<”或“=”)。 2.由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R=可知()A.导体电阻的阻值等于它两端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的比值B.导体电阻跟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C.导体电阻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D.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电阻值也为零知识点2 欧姆定律的应用3.某定值电阻两端加上10 V的电压时,测得通过它的电流为2 A,则其阻值为 Ω,若电压为0,则它的阻值为 Ω。 4.一只普通照明灯泡,接在家庭电路上,测得其工作电流为0.18 A,则它工作时的电阻为 Ω;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若接在 V的电源上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09 A。(结果保留整数部分) [变式训练]一只小灯泡的正常工作电压为8 V,正常发光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5 A。若将该灯泡接在12 V的电源上,要使其正常发光,下列方法可行的是()A.串联一个8 Ω的电阻B.串联一个16 Ω的电阻C.并联一个8 Ω的电阻D.并联一个16 Ω的电阻5.当一导体两端的电压是6 V时,通过的电流是0.6 A,则该导体的电阻是()A.10 Ω B.3.6 Ω C.6.6 Ω D.5.4 Ω6.[跨学科·数学]在某一温度下,连接在电路中的两段导体甲和乙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中信息可知()A.甲导体的电阻为10 ΩB.乙导体的电阻为5 ΩC.甲导体两端电压为3 V时,通过甲导体的电流为0.3 AD.通过乙导体的电流为0.2 A时,乙导体两端电压为2 V第6题图 第7题图7.[易错题]如图所示,电源电压可调,甲、乙可以为电流表或电压表,电流表的量程均为0~0.6 A,电压表的量程均为0~15 V,灯泡L1、L2分别标有“6 Ω 1 A”、“3 Ω 1.5 A”的字样(忽略灯丝电阻受温度的影响),当开关S闭合时,L1、L2都能发光,则乙表的最大示数为 V;若当开关S断开时,灯L1、L2都能发光,则电源电压最大为 V。 8.灯泡的I-U图像如图甲所示,电阻R2=5 Ω。在图乙所示的电路中,若只闭合S1和S2时,电压表的示数为4 V,电源电压为 V;若只闭合S1和S3时,电压表示数为2 V,R1的阻值为 Ω。 9.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5 Ω,R2=10 Ω,R3=5 Ω。闭合开关S后,电压表的示数为1.5 V,则电源电压为 V,通过电路的电流为 A;若把电压表换成电流表,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的示数为 A。 10.[跨学科·数学]电阻R1的U-I图像如图所示,R1的阻值是 Ω,把R1与阻值是30 Ω的电阻R2并联在电源电压是4 V的电路中,通过R1与R2的电流之比是 ,R1与R2两端的电压之比是 。 第10题图 第11题图11.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3 V,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A的示数为0.5 A,电流表A1的示数为0.2 A,则通过小灯泡L2的电流为 A,电压表V的示数为 V,灯泡L1和灯泡L2的电阻之比为 。若灯泡L2突然断路,则灯泡L1的亮度 ,电流表A的示数 。(后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2.R1与R2此时接入电路中的阻值相同,S1断开,S2闭合;下列操作中,一定可以使电流表示数变大的是()A.闭合S1,断开S2B.闭合S1,向右滑动滑片PC.减小电源电压,闭合S1D.增大电源电压,向右滑动滑片P13.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6 V,开关闭合S,移动滑动变阻器R2滑片置于中点位置,电流表A的示数为0.2 A,电压表V的示数为4 V。求:(1)R1两端的电压U1。(2)R1的阻值。(3)当R2滑片移至最右端时,电压表的示数。14.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一定,关于电路工作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闭合S1时,两只灯泡是串联的B.若先闭合S1,再闭合S2,电压表、电流表的读数均变小C.若先闭合S1,再闭合S2,两只灯泡是串联的D.若先闭合S1,再闭合S2,电压表读数不变、电流表读数变大第2节 欧姆定律 知识点1 欧姆定律1.有甲、乙两根镍铬合金丝,甲和乙等长,乙粗些,把它们并联在同一电路中,它们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甲、U乙,通过它们的电流分别为I甲、I乙。则I甲 < I乙,则U甲 = U乙(两空均填“>”“<”或“=”)。 2.由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R=可知( A )A.导体电阻的阻值等于它两端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的比值B.导体电阻跟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C.导体电阻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D.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电阻值也为零知识点2 欧姆定律的应用3.某定值电阻两端加上10 V的电压时,测得通过它的电流为2 A,则其阻值为 5 Ω,若电压为0,则它的阻值为 5 Ω。 4.一只普通照明灯泡,接在家庭电路上,测得其工作电流为0.18 A,则它工作时的电阻为 1 222 Ω;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若接在 110 V的电源上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09 A。(结果保留整数部分) [变式训练]一只小灯泡的正常工作电压为8 V,正常发光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5 A。若将该灯泡接在12 V的电源上,要使其正常发光,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A )A.串联一个8 Ω的电阻B.串联一个16 Ω的电阻C.并联一个8 Ω的电阻D.并联一个16 Ω的电阻5.当一导体两端的电压是6 V时,通过的电流是0.6 A,则该导体的电阻是( A )A.10 Ω B.3.6 Ω C.6.6 Ω D.5.4 Ω6.[跨学科·数学]在某一温度下,连接在电路中的两段导体甲和乙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中信息可知( D )A.甲导体的电阻为10 ΩB.乙导体的电阻为5 ΩC.甲导体两端电压为3 V时,通过甲导体的电流为0.3 AD.通过乙导体的电流为0.2 A时,乙导体两端电压为2 V第6题图 第7题图7.[易错题]如图所示,电源电压可调,甲、乙可以为电流表或电压表,电流表的量程均为0~0.6 A,电压表的量程均为0~15 V,灯泡L1、L2分别标有“6 Ω 1 A”、“3 Ω 1.5 A”的字样(忽略灯丝电阻受温度的影响),当开关S闭合时,L1、L2都能发光,则乙表的最大示数为 9 V;若当开关S断开时,灯L1、L2都能发光,则电源电压最大为 4.5 V。 8.灯泡的I-U图像如图甲所示,电阻R2=5 Ω。在图乙所示的电路中,若只闭合S1和S2时,电压表的示数为4 V,电源电压为 8 V;若只闭合S1和S3时,电压表示数为2 V,R1的阻值为 10 Ω。 9.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5 Ω,R2=10 Ω,R3=5 Ω。闭合开关S后,电压表的示数为1.5 V,则电源电压为 6 V,通过电路的电流为 0.3 A;若把电压表换成电流表,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的示数为 0.4 A。 10.[跨学科·数学]电阻R1的U-I图像如图所示,R1的阻值是 10 Ω,把R1与阻值是30 Ω的电阻R2并联在电源电压是4 V的电路中,通过R1与R2的电流之比是 3∶1 ,R1与R2两端的电压之比是 1∶1 。 第10题图 第11题图11.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3 V,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A的示数为0.5 A,电流表A1的示数为0.2 A,则通过小灯泡L2的电流为 0.3 A,电压表V的示数为 3 V,灯泡L1和灯泡L2的电阻之比为 3∶2 。若灯泡L2突然断路,则灯泡L1的亮度 不变 ,电流表A的示数 变小 。(后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2.R1与R2此时接入电路中的阻值相同,S1断开,S2闭合;下列操作中,一定可以使电流表示数变大的是( B )A.闭合S1,断开S2B.闭合S1,向右滑动滑片PC.减小电源电压,闭合S1D.增大电源电压,向右滑动滑片P13.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6 V,开关闭合S,移动滑动变阻器R2滑片置于中点位置,电流表A的示数为0.2 A,电压表V的示数为4 V。求:(1)R1两端的电压U1。(2)R1的阻值。(3)当R2滑片移至最右端时,电压表的示数。解:由题图可知,电阻R1与滑动变阻器R2串联,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R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1)电源电压恒为6 V,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可知,电压表V的示数为4 V,R1两端的电压U1=U-U2=6 V-4 V=2 V。(2)电阻R1与滑动变阻器R2串联,电流表A的示数为0.2 A,由于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根据欧姆定律可得,R1==10 Ω。(3)滑动变阻器R2滑片置于中点位置时,电流表A的示数为0.2 A,电压表V的示数为4 V,根据欧姆定律可得,接入电路的电阻R==20 Ω,则滑动变阻器的阻值R2=2R=2×20 Ω=40 Ω,当R2滑片移至最右端时,接入电路的阻值为40 Ω,电路中的电流I'==0.12 A。当R2滑片移至最右端时,电压表示数U2'=I'R2=0.12 A×40 Ω=4.8 V。14.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一定,关于电路工作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只闭合S1时,两只灯泡是串联的B.若先闭合S1,再闭合S2,电压表、电流表的读数均变小C.若先闭合S1,再闭合S2,两只灯泡是串联的D.若先闭合S1,再闭合S2,电压表读数不变、电流表读数变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7.2欧姆定律-学生版.docx 17.2欧姆定律.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