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河源地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河源地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七年级春季期末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D D A A C A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C B A A C A A B C
1.B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对待青春期生理变化。
③④:题干强调青少年心灵对真善美的接纳,因此注重品德和文化修养、提升内在美符合题意。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青少年的心灵是敏感的,准备接受一切美好的东西。”这启示青少年要在探索和实践中创造更加多姿多彩的人生,故③④符合题意;
①:题干强调内在美的重要性,“只注重外在美”与题意相悖。青少年要做到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和谐统一,故①说法错误;
②:青春期生理矛盾的说法错误, 青少年要积极面对青春期心理矛盾和困惑,正确对待生理变化,故②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2.D
【详解】本题考查学会自我保护。
D:在与异性交往中,要加强自我保护。小雅听到班上有男同学用不雅的语言和女同学开玩笑,应婉言劝阻,必要时寻求老师的帮助,D说法正确;
A:以牙还牙,用同样的方式回应对方,不能做到更好地保护自己,方式不恰当,A说法错误;
B:用不雅的语言和女同学开玩笑,是对女同学的不尊重,不利于女生自我保护,B说法错误;
C:应学会保护自己,不能默默忍受,C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3.D
【详解】本题考查青春期情绪的特点。
①:从图中可以看到,同学在遇到“有好吃的”“老师表扬”等情况时,情绪有较大起伏,反应强烈,像“急风暴雨” ,体现了青春期情绪反应强烈的特点,故①正确;
④:从早上忘记带作业本情绪低落,到有好吃的、被老师表扬等情绪高涨,再到还没写完作业情绪变差,一天中情绪起伏大,说明青春期情绪不够稳定,波动大,故④正确;
②:图中呈现的是该同学一天内情绪波动明显,并非越发稳定,故②错误;
③:图中同学的情绪有因好事产生的积极情绪,如老师表扬、和好朋友聊天时情绪高涨,并非都是消极情绪,故③错误;
故本题选D。
4.D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对待青春期身体的变化、青春期心理调节的方法、正确看待与异性相处。
D:青春期对异性有好感是正常的,但要内心坦荡,言谈得当,举止得体,恰当与异性交往,这样有利于我们健康成长,故D说法正确;
A:青春期我们要正视身体的变化,欣然接受青春花蕾的绽放,而不是过度追求外在美。因为过度追求外在美不利于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自我认知,故A说法错误;
B:我们要敞开心扉,但不是对他人毫无保留,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隐私和空间,要学会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和隐私,故B说法错误;
C:我们要学会独立,但不是完全不依赖父母。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仍然需要父母的支持和帮助,只是要逐渐减少对父母的依赖,培养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故C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5.A
【详解】本题考查获得美好情感的途径的相关知识。
A:“班班有歌声” 可以让学生在歌唱中感受艺术之美,获得愉悦情感;“水韵荷乡 红途研学” 能让学生在亲近自然、追寻红色足迹过程中收获美好体验;“劳动实践” 可使学生在动手劳作中体会成就感等美好情感,故A说法正确;
B:题干活动主要强调的是学生参与不同活动获得体验等,未突出在集体生活中发展个性,故B不符合题意;
C:只有 “劳动实践” 活动与劳动知识相关,不能涵盖 “班班有歌声”“水韵荷乡 红途研学” 活动,表述片面,故C说法错误;
D:仅 “班班有歌声” 活动与提升音乐素养相关,不能体现其他两项活动意义,表述片面,故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6.A
【详解】本题考查尊重他人的要求、平等对待他人。
①③:漫画女子的言行表明她不懂得尊重他人,平等对待他人,因此,她应该学会尊重他人、平等对待他人,故①③符合题意;
②④:漫画中旨在强调尊重他人,没有体现遵守公共秩序、忍让有度,故②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7.C
【详解】本题考查自信。
C:题干中,“我能行。虽然我有不足之处,但我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战胜它。”体现的是自信;“我太差了,我肯定不行。”体现的是自卑;“我必须做到,我不能让别人知道我有所不知、有所不懂,就算不行,我也要装作很行。”体现的是自负,故C符合题意;
ABD:选项的顺序是不对的,故AB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8.A
【详解】本题考查自信。
A:题干中习近平主席强调我国体育健儿通过“奋勇争先”取得优异成绩,体现了“自信阳光”的精神。选项A的“相信自己”直接呼应“自信阳光”,“勇敢尝试,不断进步”则契合“奋勇争先”的积极行动,故A符合题意;
BC:选项虽包含正向价值观,但“悦纳自己”“欣赏自己”更侧重自我接纳,与题干中强调的拼搏进取关联较弱,故BC不符合题意;
D:“省吃俭用”与题干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9.B
【详解】本题考查自强的重要性、正确认识自己。
①④:哪吒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引发观众共鸣,体现出青春需要自强,自立才能走向未来,要正确认识自我,发掘生命的力量,①④说法正确;
②:要敢于追梦,通过努力,梦想可能会实现,②错误;
③:编织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主题,③错误;
故本题选B。
10.D
【详解】本题考查对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的认识和理解。
②③④:分析题干可知,要注重学生“阳刚之气”的培养,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体育锻炼和心理健康协调发展,所以培养“阳刚之气”应该注重培养青少年的担当和责任感,培养坚强勇敢、奋发向上的品质,让身体和心智一并健康成长,故②③④说法正确;
①:特立独行的个性与培养“阳刚之气”无关,故①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1.D
【详解】本题考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内涵。
③④:2024年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新增药品和平均降价的幅度等,有利于减轻患病人群的经济负担,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重民本、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理念,故③④符合题意;
①②:中和泰和强调和谐;尚和合要求我们追求和谐,强调多样性统一,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①②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2.C
【详解】本题考查关爱他人的意义。
C:河源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家门口”惠民服务,助推养老服务,让群众感受温暖,体现了关爱他人、传递温暖,故C符合题意;
AB:题文未体现换位思考,宽容他人,尊重他人,以礼待人 ,故AB不符合题意;
D:文明实践中心的惠民服务不属于公民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故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3.B
【详解】本题考查求同存异、和而不同。
B:求同存异,就是既找出共同点,找到最大公约数,又保留不同点,尊重不同意见;和而不同,就是倡导和谐相处,协调不同意见,但不盲从苟同;面对世界上不同的语言文字,我们应该求同存异、和而不同,故B说法正确;
A:要和而不同,交流互鉴,故A说法错误;
C:要正视差异,尊重差异,不能忽略差异,文化具有多样性,不会统一,故C说法错误;
D:俭约自守、中和泰和是指中华民族倡导俭朴、简约的生活方式,强调不为物役,追求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和谐统一,不是对待文化多样性的做法,故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14.A
【详解】本题考查弘扬中华人文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③:题文中,郑州市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先进事迹基层宣讲(学校)专场活动走进市十一中,这有利于促进同学们健康成长,倡导了与人为善的良好风气,故②③说法正确;
①:题文未体现“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故①不符合题意;
④:消除,说法绝对化,有利于减少除校园中的不文明行为,故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15.A
【详解】本题考查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①:许衡不摘路边梨,体现了他心中有原则,坚守道德底线,符合“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学校开展向“感动中国人物”“时代楷模”学习活动,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故①符合题意;
②:学校开展向“感动中国人物”“时代楷模”学习活动,是在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让学生向榜样学习;许衡不摘无主之梨,这种自律的行为也值得人们学习,体现了崇德向善,故②符合题意;
③:材料一许衡不摘梨的事迹和材料二学习模范人物的活动,均未体现“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故③不符合题意;
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在这两则材料中没有得到体现,许衡不摘梨侧重于个人品德修养,学习模范人物活动也未突出担当意识,故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16.C
【详解】本题考查法治中国建设。
A:“最后一道防线”指公正司法而非立法,A错误;
B:“唯一途径”表述绝对,维护国家长治久安需多维度举措,B错误;
C:能源法、学位法的实施体现法律体系完善,与“法治中国建设”直接关联,C正确;
D:法治社会需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协同推进,“完备法律”仅是前提,D错误;
故本题选C。
17.A
【详解】本题考查对民法典的认识。
A:分析可知,民法典保障我们的民事权利,民法典调整社会关系;说明民法典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故A符合题意;
B: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故B说法错误;
C: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故C说法错误;
D:题干未涉及民法典引领社会价值导向,故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18.A
【详解】本题考查保护人身权。
①:马路上的“斑马线”是为了保护公民的生命权和健康权,①说法正确;
②:银行窗口的“一米线”是为了保护公民的隐私权,②说法正确;
③:火车站台的“候车线”是为了防止候车人进入危险区域,有利于保护公民的生命权和健康权,③错误;
④:施工现场的“警戒线”是为了保护公民的生命权和健康权,④错误;
故本题选A。
19.B
【详解】本题考查增强法律意识。
①④:分析材料,15岁的小军驾驶自家电动自行车逆向行驶,与刘某骑行的电动自行车发生碰撞,造成刘某腰椎等多处损伤,经交警部门认定小军负全部责任。这警示我们青少年要增强法治意识,依法规范自身行为,故①④说法正确;
②:题目考查的是对青少年的启示,故②不符合题意;
③:这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故③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20.C
【详解】本题考查预防犯罪。
C:中学生王某,从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逐步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最终受到法律的惩罚,告诉我们要防微杜渐,从早预防走向犯罪的深渊,故C符合题意;
A:犯罪行为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故A说法错误;
B:题干不涉及运用法律维护权利的内容,故B不符合题意;
D:题干不涉及未成年人加强自我保护的内容,故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1小题12分,第22小题12分,第23小题16分,共40分。
21.(1)①自尊:在生活和学习中,过度关注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不能正确了解自己的优点和长处。(2分)
②自信:面对自己不擅长的活动,觉得自己不行,不想参加。(2分)
③自强:不能如期完成制订的计划,意志不坚定。(2分)
评分说明:若从其他角度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总分不超过6分。
(2)①自尊:学会认可自己,既能够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能肯定自己的价值。(2分)
②自信:相信自己,勇于尝试,对自己说“我能行”,接受挑战,不断战胜自己、超越自己。(2分)
③自强:学会依靠自己、对自己负责,脚踏实地,在做事中不断磨炼意志、锤炼品格。(2分)
评分说明:若从其他角度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总分不超过6分。
22.甲同学观点错误(1分),乙同学观点正确(1分)。违法无小事,尽管不触犯刑法规定,但是无论是一般违法还是犯罪,都要承担法律责任(2分);轻微违法和不良行为如不及时加以纠正,就会发展成为犯罪(2分);青少年要增强法治观念,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提高自我保护意识(3分);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违法犯罪;杜绝不良行为;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等(3分)。
评分说明:只作判断不说明理由不给分,总分不超过12分。
23.(1)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理念。(4分)
(2)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主张尊重、顺应大自然运行的规律,与天地万 物和谐共生。(6分)
(3)崇正义的核心思想理念。(2分)
(4)真诚待人、不说谎话、践约守信、慎重许诺、考试不作弊等。(4分)
评分说明:若从其他角度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总分不超过16分。
答案第1页,共2页2025年春季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试卷
说明:1.全卷含答题卡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为60分钟。
2.本次考试范围:统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内容。
3.答卷前,考生根据学校要求,人工批改学校考生在答题卡左侧横线处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学校、姓名、学号信息;网上阅卷学校无须填写,只需正确贴条形码信息即可。
4.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5.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答题卡不得使用透明胶或涂改液。不按以下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青少年的心灵是敏感的,准备接受一切美好的东西。”青少年的心灵世界十分单纯,具有天然美好的趋向,是接纳真善美种子的肥沃土壤。这启示我们青少年( )
①只注重塑造身体、仪表等外在美
②能够积极面对青春期生理矛盾和困惑
③更要注重品德和文化修养,提升内在美
④要在探索和实践中创造更加多姿多彩的人生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2.大课间,小雅听到班上有男同学用不雅的语言和女同学开玩笑。对此,下列做法可取的是( )
A.以牙还牙,用同样的方式回应对方 B.参与玩笑,同学相处是不拘小节的
C.默默忍受,避免影响同学间的友谊 D.婉言劝阻,必要时寻求老师的帮助
3.下面是某同学一天的情绪变化曲线图,这反映出青春期的情绪( )
①反应强烈,似“急风暴雨” ②越发稳定、丰富和细腻
③都是消极情绪,会产生负面影响 ④不够稳定,波动大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4.青春有美好也有烦恼。应对青春期的烦恼,下列建议可取的是( )
A.为脸上长痘、身高比同龄人矮而自卑——正视差异,过度追求外在美
B.不愿主动交流,但希望有人能理解我——敞开心扉,对他人毫无保留
C.反感父母管我,有时又需要他们的帮助———学会独立,完全不依赖父母
D.总想在异性面前表现自己,但又觉得不妥———内心坦荡,恰当与异性交往
5.近期某校组织学生参加了以下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学生( )
活动一 活动二 活动三
班班有歌声 水韵荷乡 红途研学 劳动实践
A.在活动中获得美好情感 B.在集体生活中发展个性
C.去获得丰富的劳动知识 D.提升音乐素养和自信心
6.漫画中的女子应该做到( )
①学会尊重他人 ②遵守公共秩序
③平等对待他人 ④做到忍让有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面对问题和困难,有人这样说:“我能行。虽然我有不足之处,但我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战胜它。”也有人说:“我太差了,我肯定不行。”还有人说:“我必须做到,我不能让别人知道我有所不知、有所不懂,就算不行,我也要装作很行。”这三种说法依次表现出的心态是( )
A.自负、自卑、自信 B.自卑、自负、自信
C.自信、自卑、自负 D.自信、自负、自卑
8.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5年新年贺词中说:“巴黎奥运赛场上,我国体育健儿奋勇争先,取得境外参赛最好成绩,彰显了青年一代的昂扬向上、自信阳光。”这启示青少年( )
A.相信自己,勇敢尝试,不断进步 B.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悦纳自己
C.怀揣梦想,认真学习,欣赏自己 D.省吃俭用,淡泊名利,应对挑战
9.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上映以来风靡全世界,从唱着打油诗的魔童到逆天改命的英雄,他成功完成了蜕变。哪吒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引发观众共鸣。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青春需要自强,自立才能走向未来 ②要敢于追梦,梦想就一定能实现
③编织梦想是青少年时期最重要的主题 ④要正确认识自我,发掘生命的力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教育部在答复全国政协委员教育类有关提案时表示,将更加注重对学生“阳刚之气”的培养,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体育锻炼和心理健康协调发展。培养“阳刚之气”应该( )
①培养特立独行的个性 ②注重培养青少年的担当和责任感
③让身体和心理一并健康成长 ④培养坚强勇敢、奋发向上的品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11月28日,2024年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公布,2025年1月1日起正式执行。新增91种药品,平均降价63%,叠加谈判降价和医保报销,预计2025年将为患者减负超500亿元。这一措施体现了( )
①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 ②尚和合的思想理念
③重民本的思想理念 ④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理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广东省河源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通过一系列“家门口”的惠民服务,打好文明实践“组合拳”,助推养老服务跑出“加速度”,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爱心之城”的温暖与关怀。这体现了( )
A.换位思考,宽容他人 B.尊重他人,以礼待人
C.关爱他人,传递温暖 D.与人为善,履行义务
13.对右边图片中世界上不同的语言文字我们正确的态度应是( )
A.同而不和、互不借鉴 B.求同存异、和而不同
C.忽略差异、追求统一 D.俭约自守、中和泰和
14.2024年4月28日,“德耀中原”郑州市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先进事迹基层宣讲(学校)专场活动走进市十一中,为师生送去精神食粮、道德盛宴。这( )
①体现了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 ②有利于促进同学们健康成长
③倡导了与人为善的良好风气 ④能够消除校园中的不文明行为
A.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15.材料一:许衡不摘路边梨。许衡说:“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 ”,材料二:某校近期开展向“感动中国人物”“时代楷模”学习活动。
上述2则材料中,主要体现的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是( )
①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 ②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
③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 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2025年1月1日起,我国一批法律规范正式实施。能源法对我国能源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以及能源安全保障等具有重要意义;学位法为规范学位授予、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法律依据。这体现了( )
A.科学立法是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B.修订法律是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唯一途径
C.我国不断完善法律体系,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D.有了完备的法律制度就实现了法治
17.2025年5月是第五个“民法典宣传月”,某班道德与法治老师以此为契机开展了议题式教学活动,并设计了两个子议题:
子议题一:民法典保障我们的民事权利。子议题二:民法典调整社会关系。
以下可作为本次议学成果的是( )
A.民法典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B.民法典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C.民法典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D.民法典引领社会价值导向
18.现实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标志线”。下列“标志线”与公民权利相关联的是( )
①马路上的“斑马线”—生命权和健康权 ②银行窗口的“一米线”—隐私权
③火车站台的“候车线”—人身自由权 ④施工现场的“警戒线”—隐私权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19.15岁的小军驾驶自家电动自行车逆向行驶,与刘某骑行的电动自行车发生碰撞,造成刘某腰椎等多处损伤,经交警部门认定小军负全部责任。人民法院经审理后判决,小军及其父母赔偿刘某相关损失共计2.8万元。该案例给我们青少年的警示有( )
①要增强法治意识 ②应履行监护职责
③用和解维护权益 ④须规范自身行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下图是15岁中学生王某的人生变化轨迹,对我们的成长启示是( )
A.触犯法律,必定要承担相应刑事责任
B.遇到问题,要善于运用法律维护权利
C.防微杜渐,从早预防走向犯罪的深渊
D.面对冲突,未成年人要加强自我保护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1小题12分,第22小题12分,第23小题16分,共40分。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青春充满力量,青春充满渴望,青春充满理想……踏着青春的节拍,我们拥有成长的无限可能。我们既可能直面成长的挑战,积极探索,也可能冒失冲动、迷失自我。自尊、自信、自强让我们焕发向上的青春活力,绽放绚丽的青春光彩。
(1)请你联系自身实际,反思一下自己在自尊、自信与自强方面存在的问题。(6分)
(2)针对自己在自尊、自信与自强方面存在的问题,请你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计划。(6分)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学法知法守法远离违法犯罪】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日,合肥市公安局治安大队民警走进辖区学校,开展以“学法知法守法,远离违法犯罪”为主题的预防青少年犯罪法治教育讲座。听完讲座后,两位同学发表了各自看法。
请你对两位同学的观点进行评析。(12分)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在当下的科技浪潮中,杭州“六小龙”横空出世,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游戏科学推出3A级游戏巨作《黑神话:悟空》,销量2800万份,改变了中国没有3A游戏的历史;宇树科技的四足机器人拿下全球超60%的市场份额;DeepSeek更是一鸣惊人,仅用550万美元即实现了对欧美AI大模型的赶超……杭州凭什么能孕育出“六小龙”?其原因很简单——这是杭州政府长期坚持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的必然结果。
(1)杭州政府的做法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什么思想理念 (4分)
材料二: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作出重要论述。
(2)这些论述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哪一思想理念?这一理念主张什么 (6分)
材料三: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国的发展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
(3)材料三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怎样的核心思想理念?(2分)
守诚信,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为践行诚信之约,我们中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应该怎么做?(4分)试卷第1页,共3页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 第12页,共3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