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八年级春季期末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D B B B C B B B B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D A B B B D C B B C1.D【详解】本题考查宪法明确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具体规定。①②④:市民通过政务网站对垃圾分类提出建议,体现了公民享有监督权;某村村民参加村务公开会,核实财务情况,体现了村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保障了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青岛打造助力全民健身的国信i动全民健身中心,体现了公民享有休息权。因此,以上内容表明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故①②④符合题意;③:属于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亲社会行为,与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无关,故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2.D【详解】本题考查规范权力运行。①:材料中政府部门随意下达“口头通知”,让招牌反复整改,这是权力任性的表现。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能够规范政府权力的行使,防止权力滥用,故①正确;③:政府部门应该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要依据法律法规行使权力,不能随意用权,故③正确;②④:材料主要体现的是政府权力行使不规范的问题,而不是政务公开、公民要接受政府管理,又要享受公共服务,故②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3.B【详解】本题考查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①:漫画宪法监督权力运行,体现了宪法规范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故①符合题意;④:漫画宪法让其他普通法律落实宪法精神,体现了宪法是根本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故④符合题意;②: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宪法不是其他一切法律之和,故②说法错误;③:刑法是惩治违法犯罪的最有力武器,并非宪法,故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4.B【详解】本题考查对宪法的认识。②③:“历次宪法草案全民大讨论”时间表,说明了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说明了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故②③说法正确;①:材料强调的是增强宪法意识,故①不符合题意;④:“监察官向宪法宣誓”旨在进一步维护宪法的权威和尊严,监察机关没有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5.B【详解】本题考查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物质帮助权、受教育权、文化权利。 B:“出版书籍并获得报酬”是公民依法享有文化权利,文化权利不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故B说法错误; A:“每天去上学”表明小云有接受教育的权利,是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权,故A说法正确;C:“参加人大代表的选举”是公民依法享有选举权的表现,故C说法正确; D: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爷爷奶奶领取到养老金,是公民享有物质帮助权的表现,故D说法正确; 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故本题选B。6.C【详解】本题考查隐私权、公民行使权利的界限。C:分析题文可知,根据《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的规定可以看出,商场在公共区域安装摄像头属于维护公共安全的必要措施,符合条例要求,故C符合题意;ABD:在对着邻居家门口的地方安装摄像头可能拍摄到楼道公共区域及他人活动,易侵犯他人隐私,违反条例;学生宿舍属于私人生活空间,安装摄像头侵犯隐私,条例明确禁止;更衣室是高度隐私区域,安装摄像头严重侵犯他人隐私,故AB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7.B【详解】本题考查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①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适龄公民依法服兵役是法律规定的义务。张某应征入伍属于履行法定义务。宪法规定公民有依法纳税的义务。赵某按规定纳税是履行法定义务的体现,故①④符合题意;②:举报公职人员违法行为是公民行使监督权(权利),而非必须履行的义务,故②不符合题意;③:李某拒绝非法搜查是行使公民人身权利(权利),商场无权强制搜查公民私人物品,故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8.B【详解】本题考查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B:通过材料中两位学生关于社团课的对话可以看出,对于该男生的想法我们应劝说他权利和义务相统一,有些公民权利也是义务,故B符合题意;A:“才”说法绝对化,承担责任有利于使自己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故A说法错误;C:社团课是学校的活动,宪法规定的是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故C说法错误;D:旷课是违纪情况,不属于违法行为,故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9.B【详解】本题考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相关知识。②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根本途径。题干中全国人大听取其他国家机关的报告,正是通过人大制度实现人民管理国家的具体体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题干中全国人大行使监督权,直接体现了这一制度的地位。故②③符合题意;①:题干体现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没有体现我国政治协商制度,故①不符合题意;④:国家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由人大产生,对其负责并受其监督,而非人大对它们负责,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10.B【详解】本题考查人民政协。①②④:依据教材知识,全国政协会议期间,政协委员积极建言献策,履职尽责,表明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具有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故①②④说法正确;③:人民政协不是国家机关,故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11.D【详解】本题考查我国基本的经济制度。D:民营经济属于非公有制经济,党和国家强调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体现了对非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的态度,故D正确;A:题干强调的是民营经济(非公有制经济),而非公有制经济,故A不符合题意;B:我国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故B错误;C: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民营经济属于非公有制经济,故C错误;故本题选D。12.A【详解】本题考查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人大代表的职权。①:全国人大代表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体现了人大代表依法行使审议权,故①符合题意;②: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隆重开幕,全国人大代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表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故②符合题意;③:政府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其监督,故③说法错误;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国家机关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不是人民政府,故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13.B【详解】本题考查国家主席的职权。AB:国家主席依法享有外事权、任免权等权力。材料中,国家主席习近平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免去邢海明的驻大韩民国特命全权大使职务;任命戴兵为驻大韩民国特命全权大使。这体现国家主席行使了任免权,故B说法正确,A不符合题意;C:全国人大依法享有决定权,故C不符合题意;D:人大代表享有提案权,故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14.B【详解】本题考查权力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关系、行政机关的职权。A:东海县人民代表大会是东海县的国家权力机关,而不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不符合词条一,故A不符合题意;B:东海县人民政府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由同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负责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行政工作,与三个词条的描述完全相符,故B符合题意;C:东海县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主要职责是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并非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也不负责管理经济、教育等工作,不符合词条一和词条三,故C不符合题意;D:东海县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不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也不承担管理经济、教育等方面的工作,不符合词条一和词条三,故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15.B【详解】本题考查监察委员会的职责。B:从图中所展示的处分情况,可以看出国家监察机关对所有行使公权力公职人员进行监察,国家监察机关依法履行了调查和处置的职责,B说法正确;A:依法治国总目标还没有全面实现,A错误;C:人民检察院是检察机关,C错误;D:国家行政机关的职权是宪法规定的,不是不断扩大,D错误;故本题选B。16.D【详解】本题考查人民法院的性质及职权。A: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而非检察权。人民检察院行使检察权,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故A说法错误;B: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没有监察职能。国家监察机关行使监察职能,依法开展廉政建设,故B说法错误;C:题文中未体现人民法院在行使职权时不受行政机关干涉,故C不符合题意;D:审结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审结医保骗保犯罪案件;聚焦百姓所急所盼办好民生案,体现了坚持司法为民,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故D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7.C【详解】本题考查平等的含义。C:依据题干及教材知识可知,在法律意义上,平等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同等情况要同等对待,二是不同情况差别对待。图中适老化改造的相关举措体现了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故C说法符合题意;A:依据教材知识可知,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老年人没有特殊权利,故A说法错误;B:体现了不同情况差别对待,符合平等的要求,故B说法错误;D:体现了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故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18.B【详解】本题考查合理利用网络、珍视自由。①④:公安部网安局通报10起网络谣言典型案件,涉案人员均被依法查处,警示青少年要理性上网,遵守法律法规,珍视自由,依法行使权利,故①④说法正确;②:青少年没有立法权,故②说法错误;③:题干没有体现践行平等,故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19.B【详解】本题考查对正义的力量、崇正义的要求的认识和理解。B:依据教材知识并分析题干可知,“正义必胜”强调了对正义的坚定信念和追求,体现了为正义而奋斗、不畏牺牲的精神;宁愿为正义而死,也不苟且偷生直接表达了为正义不惜牺牲的精神,与“正义必胜”高度契合,故B符合题意;ACD: 以信待人,不信思信意思是用诚信对待他人,即使他人不诚信,也要想着以诚信感化他们,强调了诚信、信任,与“正义”关系不大;凡人之情,穷则思变意思是人的本性是在困境中寻求改变,强调变通、适应环境,与正义无关;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意思是和谐能生成万物,完全相同则无法发展,强调多样性、和谐共处,与正义无关,故AC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20.C【详解】本题考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有关知识。A:题干中没有体现健全保障体系,解决人民后顾之忧,故A不符合题意;B:“消除社会发展矛盾”说法绝对化,故B说法错误;C:题干中举办各类招聘活动4.1万场,发布岗位3100万个;发出务工人员专车、专列、包机2.9万辆(列、架)次,输送劳动者91万人,这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故C符合题意;D:个人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而题干中没有体现,故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1小题12分,第22小题12分,第23小题16分,共40分。(1)①学习宪法,树立宪法意识。(2分)②认同宪法,自觉遵守宪法。(2分)③践行宪法,敢于同违宪行为作斗争。(2分)④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我们坚持宪法至上,自觉践行宪法精神,积极推动宪法实施。(2分)评分说明:答对一点给2分,总分不超过12分。(2)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2分);如果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2分)。评分说明:若从其他角度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总分不超过4分。骑行者的言行错误。(1分)理由:①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有限制的、相对的。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2分)②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法治是自由的保障。骑行者的自由必须在遵守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才能享有。(4分)③骑行者的行为是不遵守交通法规的违法行为,破坏了公共秩序,应承担法律责任。(2分)④同时,骑电动车不戴安全头盔是不珍爱自己生命的表现。(1分)总之,骑行者们要珍爱生命,增强法律意识、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2分)评分说明:若从其他角度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总分不超过12分。23.(1)不合适(1分);公民人身自由不受侵犯(1分)、公民人格尊严不受侵犯(1分)、公民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1分)。评分说明:若从其他角度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总分不超过4分。(2)小李你行为是错误的,权利行使有界限(2分);你有学习和受教育的权利,但为了学习逃避清扫增加了其他同学的劳动量,损害了其他同学的合法权利(2分);你逃避清扫活动,没有履行劳动义务,是缺乏义务观念的表现(2分);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你应该积极履行劳动义务,合理行使权利(2分)。评分说明:若从其他角度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总分不超过8分。(3)学校:独立完成作业;上课认真听讲等;社会:参加义务(植树)劳动等。评分说明:考生要注明答题角度,每个角度2分,若没注明角度,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总分不超过4分。答案第1页,共2页2025年春季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试卷说明:1.全卷含答题卡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为60分钟。2.本次考试范围:统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内容。3.答卷前,考生根据学校要求,人工批改学校考生在答题卡左侧横线处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学校、姓名、学号信息;网上阅卷学校无须填写,只需正确贴条形码信息即可。4.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5.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答题卡不得使用透明胶或涂改液。不按以下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为响应教育部部署的第十届全国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活动,某校组织以“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为主题的宪法宣讲活动,某班级同学搜集了以下生活材料,你认为可以选取为宣讲素材的有( )①市民通过政务网站对垃圾分类提出建议②某村村民参加村务公开会,核实财务情况③中学生主动报名参加图书馆服务志愿者④青岛打造助力全民健身的国信i动全民健身中心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2.城市治理如同儿戏,将权力任性展现得淋漓尽致。某市一句“口头通知”,好端端的招牌被迫“改头换面”,由红变绿;引发舆论哗然后,招牌又改了回去。有商户因招牌反复整改陷入“无牌经营”,消费者抱怨“黑灯瞎火找不着店”,网友吐槽这出“绿招牌”闹剧……杜绝此类闹剧的发生需要( )①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②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提高政府公信力③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④既要接受政府管理,又要享受公共服务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3.2024年12月4日是我国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某班以“大力弘扬宪法精神”为主题制作展板时,准备了下面一组漫画。下列论断可以作为展板内容的是( )①宪法规范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 ②宪法的法律效力最高,是其他法律之和③宪法是惩治违法犯罪的最有力武器 ④宪法是根本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某校开展“学宪法·讲宪法”主题教育宣传栏设计评选活动。下列同学们提交的作品中,可以入选的是( )①绘制“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宣传画,配文“法律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②梳理“历次宪法草案全民大讨论”时间表,配文“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③列举包含“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的法律条文,配文“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④粘贴“监察官向宪法宣誓”照片,配文“监察机关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5.在宪法的保障下,小云一家人幸福地生活着。下列关于他们享有的公民权利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小云每天去上学——享有受教育权B.小云的妈妈出版了一本书并获得了报酬———享有基本政治权利C.小云的爸爸参加了新一届区人大代表的选举——享有选举权D.小云的爷爷奶奶每个月能领取到养老金———享有物质帮助权6.2025年4月1日起施行的《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明确规定,除维护公共安全必要外,严禁在公共场所随意安装图像采集设备,尤其禁止在易侵犯隐私的区域安装。下列做法符合条例要求的是( )A.某学校在学生宿舍内安装摄像头 B.有住户对着邻居家门口安装摄像头C.不少商场在公共区域安装摄像头 D.某健身房在更衣室内安装摄像头7.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老师讲道:我们要依法履行公民义务,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下列行为属于公民依法履行义务的有( )①大一新生张某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报名应征入伍②王某发现某公职人员以权谋私,向相关部门举报③顾客李某拒绝商场安保人员搜查自己背包的要求④开鲜花店的赵某按规定定期到当地税务部门纳税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下图是两位八年级学生的对话,你认为可以用哪个法律观点劝说该男生( )A.承担责任才能使自己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B.权利和义务相统一,有些公民权利也是义务C.宪法中对参加社团课有规定,要遵守宪法D.旷课是一般违法行为,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9.2025年3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的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的报告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的报告,这体现了( )①生动展示了我国政治协商制度的特点和优势②是实现全体人民管理国家的根本途径和有效形式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④人民代表大会要对国家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负责,受它们监督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0.2025 年 3 月,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期间,政协委员们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积极建言献策,履行职责。这表明人民政协( )①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 ②具有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③是我国的重要国家机关 ④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1.2025年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已经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将一以贯之坚持和落实。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要坚定信心,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这表明( )A.我国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B.要坚持以民营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C.民营经济是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D.要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12.2025年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隆重开幕,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听取和审议了政府工作报告。材料表明( )①人大代表依法享有审议权 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③人民代表大会对政府负责 ④人民政府在国家机关体系中居最高地位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3.2025年1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免去邢海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大韩民国特命全权大使职务;任命戴兵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大韩民国特命全权大使。这体现国家主席行使( )A.外事权 B.任免权 C.决定权 D.提案权14.在道德与法治课上,老师出示三个词条,请同学们猜猜下框三个词条共同指向的国家机关是( )词条一 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词条二 由东海县人民代表大会产生 词条三 主要管理东海县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工作A.和平县人民代表大会 B.和平县人民政府C.和平县人民法院 D.和平县人民检察院15.据2024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处分人员按职级划分图(如图)可知( )A.依法治国总目标已经全面实现 B.监察机关履行调查处置职责C.全国纪检监察机关是检察机关 D.国家行政机关的职权不断扩大16.以下是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所作工作报告内容摘录:这说明,人民法院( )◆审结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案件3万件3.3万人◆审结医保骗保犯罪案件1156件2299人 ◆聚焦百姓所急所盼,以“如我在诉”意识办好民生案A.积极行使检察权,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B.行使国家监察职能,依法开展廉政建设C.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不受行政机关干涉 D.坚持司法为民,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17.下图适老化改造已成为城市精神文明创建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对此,有网友质疑,这符合平等的要求吗 下列回复正确的是( )A.符合,老年人享有特殊权利B.不符合,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符合,不同情况应差别对待D.不符合,同等情况同等对待18.2025年3月10日,公安部网安局通报10起网络谣言典型案件,涉案人员均被依法查处。警方提示,网络非法外之地,呼吁网民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共同抵制网络谣言。这警示青少年要( )①理性上网,遵守法律法规 ②科学立法,维护公平正义③践行平等,尊重他人权益 ④珍视自由,依法行使权利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9.2025年5月,受邀参加俄罗斯红场阅兵的中国仪仗队高唱《游击队之歌》压轴出场,踏着整齐步伐喊出的“正义必胜”口号更是彰显着对正义的追求。下列古语与口号内涵一致的是( )A.以信待人,不信思信 B.宁以义死,不苟幸生C.凡人之情,穷则思变 D.和实生物,同则不继20.2025年春风行动启动以来,各地持续组织形式多样的招聘服务活动。截至3月5日,全国已累计举办各类招聘活动4.1万场,发布岗位3100万个;发出务工人员专车、专列、包机2.9万辆(列、架)次,输送劳动者91万人。下列对这段新闻点评正确的是( )A.健全保障体系,解决人民后顾之忧 B.保障充分就业,消除社会发展矛盾C.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D.提升服务质量,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1小题12分,第22小题12分,第23小题16分,共40分。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为积极贯彻实施“12·4”国家宪法日和法制宣传日活动,和平县某中学八年级(1)班的同学们分成几个小组准备开展一次社会实践活动。请你和他们一起行动吧!第一组准备配合学校团委的工作,就普及宪法知识、加强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增强师生法治观念,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其中,准备在校园宣传橱窗内张贴有关宣传国家宪法日和全国法制宣传日的标语。第二组来到当地人民政府,他们以小记者的身份采访了分管教育的某位领导。该领导对同学们说:“今年以来,我市坚持‘民生至上、教育为先'的理念和‘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注重内涵、办出特色、全面提高、协调发展'的原则,突出多措并举,全面巩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工作成果,不断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第三组来到当地的人民法院,旁听了一起职务犯罪案的审理过程。犯罪嫌疑人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谋取违法所得,也为别人谋取不正当利益,以致触犯刑法。同学们通过亲身体验,更明白了“权力是把双刃剑”的道理。(1)结合材料,说说怎样增强宪法意识?(8分)(2)结合材料,你是怎样理解权力是把双刃剑 (4分)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一盔一带,守护安全】广东省交管部门在全省范围内部署“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公安交管部门将加强执法管理,依法查纠摩托车、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不佩戴安全头盔以及汽车驾乘人员不使用安全带等行为。对此,漫画中骑行者的一幕在现实中时有发生。 请运用所学知识,对漫画中骑行者的言行进行评析。(12分)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某校八(2)班学生以“理解权利义务”为主题进行了探究学习,请你参与。【知权善用】小株在自习课用手机刷抖音,被值日班干小梅发现后,他迅速藏匿了手机。小梅情急之下搜查了小林的口袋、书包。找到手机后,小梅在全班同学面前称呼小林为“伪君子”,并打算将手机扔进水桶销毁……(1)小梅的做法合适吗 作为小梅的好朋友,你准备运用哪些宪法知识劝说。(4分)【明辨关系】为落实《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该校开展了校园卫生包干区清扫轮值活动,但小李不愿参加,班长小梅向小李了解情况:班长:小李,校园卫生包干区清扫轮值活动,你怎么不愿参加呢 小李:学校不应该开展劳动活动,我要留在教室学习,清扫浪费时间。班长:……(2)如果你是小梅会怎么回答,结合“权利和义务”的相关知识续写。(要求:符合班长角色,帮助小李认识问题并改进,要有理有据)(8分)【身体力行】为增强中学生的权利和义务观念,八(2)班学生决定向全校同学发起一份倡议书。惜权履责,做文明学子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 当你漫步在马路时,你是否愿意见到横穿马路的行人;当你徜徉在校园时,你是否愿意听到出口成“脏”的言辞……我们要增强权利和义务观念,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在这里,我们郑重向全体同学发出倡议:一、在家:珍惜继承遗产的权利;履行孝敬父母、尊重和照料爷爷奶奶的义务; 二、在校:? 。 三、在社会:? 。 让我们携起手来,从我做起,从身边的点滴做起,惜权履责,做文明学子。 八(1)班全体同学 2025年4月9日(3)请你帮忙草拟这份倡议书。(4分)试卷第1页,共3页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 第12页,共3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八年级道法答案.docx 广东省河源地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