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雅礼实验毓秀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雅礼实验毓秀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上学期期末监测试卷
七 年 级 语 文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
核对答题卡上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室和座位号;
2.必须在答题卡上答题,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答题时,请注意各大题题号后面的答题提示;
4.请勿折叠答题卡,保持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卡面清洁; 5.答题卡上不准使用涂改液、涂改胶和贴纸;
6.本试卷共 21 题,考试时量 120 分钟,满分 120 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 22分)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问题。
请跟我踏上七年级下册语文的精彩之旅:仰望耀眼群星——为国防事业鞠躬尽瘁的邓稼先、与深宵灯火为伴的闻一多、诲人不倦以身作责的叶圣陶……学习家国大义——红军在峭壁酣然入梦,坚韧淳朴的志愿军与敌人展开激烈搏斗,端木蕻良誓要洗去故乡的一切污秽和耻辱……感悟草木情怀——紫藤萝花忍俊不禁的笑容,诉说生命长河无止境……开启探险旅程——杨利伟经历惊心动魄的太空一日,从容严谨不忘使命…
1.[字音]下列语段中的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耀眼 yào 鞠躬尽瘁cuì B. 深宵 xiāo 诲人不倦 huǐ
C. 峭壁 qiào 酣然入梦hān D.污秽 huì 忍俊不禁 jin
2.[字形]文中画线的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以身作责 B.坚韧淳朴 C.激烈搏斗 D.从容严谨
3.[病句]下列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
B.生活中,人们常常将生香蕉和苹果放在一起,其目的是为了让生蕉快速成熟。
C.博物馆大胆创新,利用“云端”开设网上展厅,提高数字化建设的步伐。
D.育才学校开设了丰富多彩的周内托管课程,受到广大家长的一致好评。
4.[文学常识]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铭”指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B.《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史事。
C.普希金是俄国诗人,被称为“俄国文学之父”,他用诗歌来抨击时政,歌颂自由。其作品有《自由颂》《致大海》等。
D.《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写的《乐府诗集》,是汉代的一首乐府民歌,成语“扑朔迷离”就是出自该诗。
5.亲爱的同学们,暑假即将来临,你是否有出游的计划 让我们先跟着古诗去旅行吧。下面是小文整理的古诗文游览路线,请根据原文将缺失的句子补充完整。(4分)
先来到幽州台,感受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① ”孤寂之感。途经山西村时,不可错过陆游眼中的②“ ,
”优美的山水风光。最后来到塞外,跟着一身铠甲的花木兰在“③ ,寒光照铁衣”中感受寒冷的北方之夜。
综合性学习(共 10 分)
6.班级开展以“我的语文生活”为主题的专题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店铺的招牌是街市的“窗口”。好的招牌,能吸引人的注意,还能引起消费的兴趣。班级组织同学们走进街道,开展了一次“正眼看招牌”的语文学习实践活动。
(1)学习委员制订了此次实践活动的方案,请你帮他补充完整。(3分)
“正眼看招牌”实践活动方案 时间:本周四14:00。 地点:学校附近街道。 活动目的:①  。 活动环节一:分为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条街道。 活动环节二:寻找各类有特色的招牌,记录并整理。 活动环节三:②     。
(2)大家发现有很多商家会用谐音字来表明自己所卖的商品,请你阅读下面的招牌名称,并将原本正确的词语写在横线上。(4分)
①衣见钟情→     ②饰全饰美→    
③众所粥知→     ④一介蔬生→    
7.对于街上大部分店铺招牌使用谐音字的这种行为,有同学认为使用谐音字很有意思,有同学认为这是一种不好的行为,你认同哪种观点 请说明理由。(3分)
二、阅读与理解(共 4 8 分)
(一)古诗文阅读(共 17 分)
齐安郡晚秋①
【唐】杜牧
柳岸风来影渐疏,使君②家似野人居。
云容水态还堪赏,啸志歌怀亦自如。
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
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翁坐钓鱼。
注释:①此诗为杜牧受权贵排挤,谪任黄州刺史时作。②使君:是对州郡长官的尊称,此处指杜牧自己。
8.下列对本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题“齐安郡晚秋”,诗中通过“影渐疏”稀稀疏疏的柳影和“雁来初”北雁南飞的意象来表现“晚秋”。
B. 首联中的“野人居”表明诗人对目前的居住环境心存不满,表达了诗人强烈渴望出世,博取功名的进取之心。
C. 颔联中诗人流连于山水之间、啸歌于林泉之下,流露出诗人淡然自足、乐在其中的意趣。
D. 中间两联诗人分别选取不同的生活场景,具体地描绘自己的日常生活情趣。
9.尾联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结合诗句,请任选一种艺术手法进行赏析。(4分)
自荷钱①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②既生,则又日高一日,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迨(dài)至菡萏③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及花之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可鼻,则有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④;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逐之生。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弃物矣;乃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裹物之用。是芙蕖⑤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
(节选自李渔《闲情偶寄》)
[注释]①荷钱:指初生的小荷叶。②茎叶:指长大了的荷叶。③菡萏:未开的荷花。④异 馥:异香。⑤芙渠:荷花。
10.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迨至菡萏成花(等到)
B.及花之既谢(凋谢,凋落)
C.而能事不已(停止)
D.此皆言其可目者也(眼睛)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弃物矣
B.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弃物矣
C.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弃物矣
D.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弃物矣
12.请说说下面句子的大意。(3 分)
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一日,日上日妍。
13.《爱莲说》和本文都写荷花,都表达了作者对荷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但赞美和喜爱的 原因有所不同,请分别结合《爱莲说》和本文简要分析。(4分)
(二)非文学作品阅读(共 6 分)
【材料一】一段潮汕青年街头跳英歌舞庆祝新年的视频走红网络,登上热搜,点击量近两亿。随后,相关的视频和图片不仅在朋友圈被大量转发,还在微博、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被“刷爆”,英歌舞这一潮汕地区特有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真正“火出圈”了。
视频中,令旗迎风招展,鼓点嘭嘭作响,脸涂油彩扮成英雄好汉的青年双手持槌,在昂扬激进的锣声中不断变换队形前进……舞棍上下翻飞,鼓声吼声交织,气势如虹,看得人热血沸腾。
(摘编自《知识窗》)
【材料二】“英歌”有超过400年的历史,是潮汕人礼敬神佛的另外一种形式,也是数百年前潮商宴请时用以助兴的手段。
“英歌”最初是根据梁山泊英雄攻打大名府的故事创编的,即便是入宅表演,人数也不会少于18人,很多节奏与杂技动作带有侵略性,带着凛冽威严、镇邪辟恶的气势,李逵、鲁智深等角色,化妆时讲究“夸张、狰狞”,演员们化完妆会问别人:够不够“野”?
英歌表演用的是潮汕方言,这种独特的语言也是潮商之间一条天然的地域纽带,区分彼此,巩固同一族群的关系。比起获得多方扶持的“红顶”徽商、脚踏实地又文气十足的晋商,以草根身份白手起家的潮商难免带着点儿不安全感。潮商发起的宴请,一方面是团结自身力量,另一方面也是给外人以震慑,而英歌正好强化了这两种功能。
有学者认为,潮汕英歌舞与古代的驱傩仪式有着很深的渊源,充满了带有阳刚之气的文化事象,又以侵略性、攻击性的动作来诠释驱赶、镇压的主题。但与深山系的傩舞相比,深受海洋文化影响的英歌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变异,异化出慢板、中板、快板等不同情绪的节奏,在体现“力”与“势”的同时,加上了一些流畅而具有美感的动作,让整个舞蹈看起来轻松潇洒了不少。
(摘编自《中国国家旅游》)
【材料三】潮汕英歌舞是潮汕地区的传统艺术形式,集戏曲、舞蹈、武术为一体,在潮汕地区十分流行。在我市,则以潮阳区最为盛行。潮阳英歌舞也是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而东凤村的英歌舞也有相当的群众基础,2012年成立英歌队伍,主打金浦派系技法,前几年因特殊原因而解散队伍,后来,村里的庄煜槟、陈鹏锐等几位青少年经过短暂的接触,决定重新组起英歌队。在义工协会及村里热心人士的支持下,队伍一步步扩大。目前,这支队伍人数已经达到上百人,全部都是当地青少年。据义工协会陈娜娜介绍,这群可爱的青少年,既是潮汕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又是正能量的传播者。她说前几年大批青少年自从开始接触英歌舞之后,大家都看到他们身上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一个个变得生龙活虎、朝气蓬勃。她透露说,之前有几个孩子,由于经常窝在家里,极少与外界接触,性格内向怯弱,身体也非常不好。但自从参加了英歌队之后,他们都变活泼了,而且体质也变好了。
(摘编自“文明汕头”公众号)
14.对以上材料内容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英歌”最初是根据水浒故事创编的,常带有凛冽威严、镇邪辟恶的气势,因此化妆时讲究夸张、狰狞。
B.英歌舞与古代的驱傩仪式有很深的渊源,但因受到海洋文化的影响而比深山系的傩舞轻松潇洒不少。
C.英歌舞充满了带有阳刚之气的文化事象,虽然常用侵略性、攻击性的动作诠释主题,但也有具有美感的动作。
D.潮汕青年跳英歌舞的视频“火出圈”,东凤村的青少年重新组建英歌队,都说明了非遗在当今仍具有生命力。
15.一向喜欢跳舞的潮汕同学小粤对英歌舞非常感兴趣,准备加入学校的英歌舞社团,但妈妈担心他性格内向,不适合参加此类社团,便没有答应。作为小粤的好友,请你帮小粤劝劝他妈妈。(4分)
(三)文学作品阅读(共 18 分)
多一二两的蘑菇
①天气寒冷,我习惯步行上班。老君台后街的菜市路口是我上班的必经之处,在那里总能遇见一个约摸十二三岁的女孩,她总是站在距离路口30米远的一个水泥墩旁卖蘑菇。水泥墩上一层污渍,凌乱地涂着些小广告。女孩将竹篮放在水泥墩上,竹篮里盛满了新鲜的蘑菇。女孩一只手搭在篮上,另一只手套进像自己缝制的棉手套里,一直勾头瞅着竹篮里的蘑菇,偶尔抬头瞟一眼过往的行人。女孩引起我的注意。
②这天我提前半小时出门。冬天早晨气温低,夜晚霜雪落满地。女孩站在那里,似乎有些羞涩,半天不说一句话,不像其他菜贩子,老远招揽行人来买菜。女孩的生意有些惨淡,十多分钟才有一个人来买蘑菇。我走过去站在女孩的蘑菇摊前。“叔叔你好,买蘑菇不?”女孩见我站在她摊前,一脸兴奋地问。
③“给我称两斤。”我抬头看女孩一眼。其实我和家人都不太喜欢吃蘑菇,平时也很少买。女孩笨拙地一手掂秤杆,一手往秤盘里轻放蘑菇。“请你放心,买俺的蘑菇保你不吃亏。俺这蘑菇不掺水,吃不完放个十天半月也冻不坏。”女孩边称蘑菇边解释。“我就是听说你卖的蘑菇不掺水才来买的。”我冲女孩笑着说。
④女孩把称好的蘑菇装进食品袋后递给我。我数给女孩六块钱,女孩随即找回一块钱,我一怔:“两斤不正好六块钱吗?”“不是哩,俺卖的蘑菇两块半钱一斤。”“真是物美价廉,你为啥不在菜市里卖呀?那里人多,这么好的蘑菇肯定卖得快。”“在菜市里卖要交三块钱税哩,在这儿卖不交税。”我又跟女孩聊了几句,和女孩打了招呼后,拎着买的那兜蘑菇直奔单位。上午下班,我回家告诉妻子:“咱伸伸手,帮一下卖蘑菇的女孩。以后咱们可以试着多吃些蘑菇……”妻子也连声说好。
⑤每天我拎少则两三兜多则四五兜蘑菇上班。一次,女孩特意问我:“叔叔,近些日子你为啥突然买俺那么多兜蘑菇哩?”我谎称:“自从第一次买你的蘑菇带进单位,同事见了夸我买的蘑菇新鲜不掺水,都想让我顺便给他们捎些。”女孩感激道:“哦,原来是这样呀。谢谢叔叔每天来买俺那么多蘑菇。”
⑥我和女孩逐渐熟悉起来,每次来买蘑菇都会和她聊上一会儿。“这蘑菇是你家种的吗?”
⑦“不是哩,是俺妈从外面买回来的,然后俺和俺妈每天再赶早集卖。”“这一竹篮蘑菇能赚多少钱?”“二十块钱左右吧。”“你应该好好读书,怎么每天在这里卖菜呀?”“俺读七年级,不上早读课,九点之前赶到学校不会耽误课程哩。俺想帮俺妈多卖些菜,多挣点钱,俺爸的手术就能尽早做。”我暗自竖起大拇指,多懂事的闺女啊!就这样,我每天乐此不疲地买女孩的蘑菇。一天晚上,妻子突然告诉我:“老公,你每天买回几兜蘑菇,咱家确实吃不完。为了帮助女孩,我把你买回来的蘑菇便宜兑给了邻居……”
⑧我笑了,妻子也笑了。
⑨转眼两个多月过去了,一天,我像往日一样准时路过女孩卖蘑菇的地方,可左等右等也不见女孩的影子。这时,从水泥墩后面的门面房里走出来一位老人,她问我:“这位同志,你是不是在等那个卖蘑菇的女孩?”我说:“是的,大娘。”老人说:“昨天那女孩卖完蘑菇对我说她得有些日子不来,她说要是我碰见你,就把这封信交给你。”我接过信,慢慢地展开:
⑩叔叔你好!从明天起俺得一段时间不能来卖蘑菇,因为俺爸的病又厉害了,时间紧迫,俺和俺妈必须到省城给俺爸治病。非常感谢你两个多月来一直默默地帮助俺,使俺在这个寒冷的冬天里倍感温暖……俺也特别感谢你的同事对俺的帮助,所以每兜都多称一二两以表谢意……
16.阅读全文,请从“我”的角度梳理概括文章内容,填写下表。(4分)
时间 主要情节 心情或心理
初冬时节 上班路上遇到卖蘑菇的女孩 ①
这天 ② 想帮助女孩
接下来的日子 了解女孩不幸的生活遭遇 ③
④ 收到女孩的信 /
17.请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第①段划线句。(4分)
女孩一只手搭在篮上,另一只手套进像自己缝制的棉手套里,一直勾头瞅着竹篮里的蘑菇,偶尔抬头瞟一眼过往的行人。
18.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作品以一个寒冷的冬天为背景,通过“我”的视角,生动地叙写了卖蘑菇的女孩的艰辛生活和不幸遭遇,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B.文章第④段中“在菜市里卖要交三块钱税哩,在这儿卖不交税”,小女孩和我聊天说的这句话,一方面写出了女孩生活的贫苦,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她爱贪小便宜的特点。
C.作品对“我”的妻子这个人物着墨不多,但是她不仅对小女孩进行直接帮助,还支持我的行动,说明她是一个善良、有爱心
的人。文中“我”与她的对话,表现了夫妇俩对女孩的真诚帮助。
D.“我”与女孩的贫富差距导致对话有隔阂、代沟,所以小女孩在父亲病重离开时只能通过写信的方式来与“我”告别。
E.文章以时间为顺序,主要通过对话来具体交代女孩的生活境况、家庭遭际,来凸显她的美好品质。
19.本文的女孩,她有着怎样可贵的品质?文章结尾女孩给了“我”一封信,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一情节的感悟。(6分)
名著阅读(共7分)
20.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梳理情节,补充下面的表格。(4分)
A.著书 B.退学 C.筑路 D.参军
① ② ③ ④
21.小语阅读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后获得了许多成长启示,邀请你一起来完成。
如何面对人生抉择
抉择类型 事件 精神
生存 vs 尊严 车站食堂遭毒打后逃离 ①
爱情 vs 理想 ② 志存高远
③ 放弃轻生,通过写作实现价值 勇于自省
三、写作(5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温暖是什么 温暖是寒冬里的一缕阳光,是深夜里的一簇火苗;温暖是失意时的一声鼓励,是无助时的一个拥抱;温暖是书本里跳跃的字符,是旅途中遇见的美好……生命中,总有一个他/她/它将温暖留在你的心间。请以“温暖”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或体验, 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②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
③不少于600 字。
④不得套作、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2025年上学期期末监测试卷
4.[文学常识]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2)大家发现有很多商家会用谐音字来表明自己所卖的商品,请
你阅读下面的招牌名称,并将原本正确的词语写在横线上。(4
七年级语文
A.“铭”指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
分)
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①衣见钟情→
②饰全饰美→
注意事项:
B.《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
③众所粥知→
④一介蔬生→
1.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
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史事。
核对答题卡上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室和座位号:
7.对于街上大部分店铺招牌使用谐音字的这种行为,有同学
C普希金是俄国诗人,被称为“俄国文学之父”,他用诗歌来抨击
2.必须在答题卡上答题,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
认为使用谐音字很有意思,有同学认为这是一种不好的行为,
时政,歌颂自由。其作品有《自由颂》《致大海》等。

效;3.答题时,请注意各大题题号后面的答题提示:
你认同哪种观点?请说明理由。(3分)
4.清勿折叠答题卡,保持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卡面清洁;
D.《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写的《乐府诗集》,是汉代的一首
5.答题卡上不准使用涂改液、涂改胶和贴纸;
乐府民歌,成语“扑朔迷离”就是出自该诗。
6.本试卷共21题,考试时量120分钟,满分120分。
5.亲爱的同学们,暑假即将来临,你是否有出游的计划?让我们
·◎。。:
先跟着古诗去旅行吧。下面是小文整理的古诗文游览路线,请根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
据原文将缺失的句子补充完整。(4分)
二、阅读与理解(共48分)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问题。
先来到幽州台,感受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①
(一)古诗文阅读(共17分)
请跟我踏上七年级下册语文的精彩之旅:仰望耀眼群星一一为国防
孤寂之感。途经山西村时,不可错过陆游眼中的②“
齐安郡晚秋①
事业鞠躬尽瘁的邓稼先、与深宵灯火为伴的闻一多、海人不倦以身
”优美的山水风光。最后来到塞外,跟着一身铠甲的
【唐】杜牧
作责的叶圣陶…学习家国大义一一红军在峭壁酣然入梦,坚韧淳
花木兰在“③
,寒光照铁衣”中感受寒冷的北方之
柳岸风来影渐疏,使君家似野人居。
朴的志愿军与敌人展开激烈搏斗,端木蕻良誓要洗去故乡的一切污
夜。
..
云容水态还堪赏,啸志歌怀亦自如。
秽和耻辱…感悟草木情怀一一紫藤萝花忍俊不禁的笑容,诉说生
综合性学习(共10分)
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
命长河无止境…开启探险旅程一一杨利伟经历惊心动魄的太空一
6班级开展以“我的语文生活”为主题的专题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日,从容严谨不忘使命…
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翁坐钓鱼。
1.[字音]下列语段中的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
店铺的招牌是街市的“窗口”。好的招牌,能吸引人的注意,还能引起
注释:①此诗为杜牧受权贵排挤,谪任黄州刺史时作。②使
A.耀眼yao鞠躬尽瘁cuiB.深宵xiao诲人不倦hui
消费的兴趣。班级组织同学们走进街道,开展了一次“正眼看招牌
君:是对州郡长官的尊称,此处指杜牧自己。
的语文学习实践活动。
C.峭壁qiào酣然入梦hanD.污秽hui忍俊不禁jin
8.下列对本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字形]文中画线的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2分)
(1)学习委员制订了此次实践活动的方案,请你帮他补充完整。(3
A.诗题“齐安郡晚秋”,诗中通过“影渐疏”稀稀疏疏
A.以身作责B.坚韧淳朴C.激烈搏斗D.从容严谨
分)
的柳影和“雁来初”北雁南飞的意象来表现“晚秋”。
3.[病句]下列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正眼看招牌”实践活动方案
B.首联中的“野人居”表明诗人对目前的居住环境心存
A.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
时间:本周四14:00。
不满,表达了诗人强烈渴望出世,博取功名的进取之心
B.生活中,人们常常将生香蕉和苹果放在一起,其目的是为了让生
地点:学校附近街道。
C。颔联中诗人流连于山水之间、啸歌于林泉之下,流露
蕉快速成熟
活动目的:①
出诗人淡然自足、乐在其中的意趣。

C.博物馆大胆创新,利用“云端”开设网上展厅,提高数字化建设
活动环节一:分为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条街道。
D.中间两联诗人分别选取不同的生活场景,具体地描绘
的步伐。
活动环节二:寻找各类有特色的招牌,记录并整理。
自己的日常生活情趣。
D.育才学校开设了丰富多彩的周内托管课程,受到广大家长的一致
活动环节三:②
好评。
9.尾联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结合诗句,请任选一种艺术
手法进行赏析。(4分)
语文·七年级·第10版(共12版)
语文·七年级·第11版(共12版)
语文·七年级·第9版(共12版)参考答案
1.(1)B (2)A2.D3.D
4.
5.(1)①从街上风格各异的招牌中感受文化特色,学习语文知识 ②分享交流,评选“最美招牌”
(2)①一见钟情 ②十全十美 ③众所周知 ④一介书生
6示例一:我认为使用谐音字是一种不好的行为。大量使用谐音字容易误导人们,造成语言环境的混乱,而且有些招牌更是生搬硬套,破坏了汉语文化的规范性。
示例二:我认为使用谐音字很有意思。谐音字会制造一种双关式的幽默效果。如果店铺名称谐音字用得好,读起来就会别有一番趣味,有些还含有深刻的寓意。
7.B暗示自己身置名利场中而怀淡泊之志。此句又补衬前句:正是因为无意于官场应酬、不肯苟合,门庭冷寂,故而独自倚窗送目于弱弱细柳;
8.运用了对比,用典,虚实结合。(任答2种给2分),以当年英雄在赤壁争雄的典故,和如今只有蓑翁坐此垂钓进行对比,诗人借典故表达自己虽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却壮志难酬的不平之意。(结合诗句赏析手法给2分)
9.D目:看,观赏
10.B
11.等到它的茎和叶长出,就会一天比一天高,每天往上长,每天越来越艳丽(美丽,好看)。(注意“及”“则”“高”“研”)
12.①周敦颐喜爱莲花的原因是莲花具有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高洁、正直、质朴等君子之品格。(2分,答到事物两个方面的特点给1分,结合文章分析给1分))
②本文作者喜爱荷花是因为荷花“可看”“可闻”“可吃”“可用”,有实用价值。(2分,答到事物两个方面的特点给1分,结合文章分析给1分)
13.A【解析】结合材料二第②段“‘英歌最初是根据梁山泊英雄攻打大名府的故事创编的……李達、鲁智深等角色,化妆时讲究'夸张、狰疗’”知,选项表述不准确。
14.示例:阿姨,您好!潮汕英歌舞是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小每參加英歌舞社团,既能成为潮汕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又能成为正能量的传播者。很多性格内向的青少年自从参加了英歌舞队之后,都变活泼了,体质也变好了(或他们身上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一个个变得生龙活虎)。因此这个社团很适合小粤参加,请您答应他吧!
15. ①充满好奇 "我”买女孩的蘑菇③暗自赞叹④两个多月后
16.运用动作描写,运用“搭”“套”“勾头瞅”“抬头膘"这一系列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女孩在寒冷的冬日卖蘑菇的场景,表现了女孩生活的艰辛,也表现了她羞涩、腼腆的心理。
17.AE
18.示例:文中小女孩具有知恩图报、勤奋好强、孝顺厚道的优秀品质。做人应该常怀感恩之心,常有图报之情。在生活中,我们应当对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心怀感恩,并且不要辜负了他人的一片善意,应当努力自强,日后用自己的行动去回报他人和社会。或类似于这样的表达:当我们遭遇生活的困难或贫穷时,得到善良之人的援助,我们要懂得感恩,当困境过后,不论以何种形式都要予以回报。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知恩图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应该继承与发扬。
19.
20.
【答案】B D C A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情节。
①处: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因往神父用来做复活节蛋糕的面团里撒烟末,被瓦西里神父赶出学校,所以此处应填“退学” ,选B。
②处:保尔离开食堂后,在发电厂干活,后来结识朱赫来,受其影响走上革命道路,参军入伍 ,所以这里是“参军”,选D。
③处:保尔参军后经历诸多战斗,在战斗中受伤,痊愈后投入到艰苦的筑路工作中,期间条件恶劣但他坚持下来,还因伤寒和大叶性肺炎再次受挫,所以此处是“筑路”,选C。
④处:保尔身体状况越来越差,最终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在这种情况下他开始文学创作,也就是著书,在小说获得认可后开启新生活,所以这里是“著书”,选A。
21.
【答案】反抗精神/不畏强暴/敢于反抗(写对一个即可) 与冬妮娅因阶级差异分手 生命 vs 使命(生存vs 责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