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安徽省2025年秋季新八年级开学摸底考试语文模拟卷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1.默写。(10分)(1)古诗文中有“志”。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借“ , ”表达了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思想情趣:周敦颐在《爱莲说》中以“ ,”抒写其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生态度;杜甫在《望岳》中用“ ,”突出了泰山的高峻,写出了雄视一切的雄姿和气势,也表现出诗人的心胸气魄。(2)古诗中以丰富的哲理启迪读者,陆游《游山西村》中“ , ”告诉我们:不论前路多么难行,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人生就能“绝处逢生”;王安石《登飞来峰》中“ , ”告诉我们:掌握了正确的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2.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小题。(12分)一天,我们正在谈话的时候,他开始yōu默地一一列举他的一些困难。“同我们所估计的几乎一样,”他说,“在西北,在我们到达以前,除了少数地主、官吏、商人以外几乎没有人识字。文盲几乎达百分之九十五左右。在文化上,这是地球上最黑暗的一个角落。你知道吗,陕北和甘肃的人竟相信水对他们是有害的!这里的人平均一生只洗两次澡——一次在出生的时候,一次在结婚的时候。他们不愿洗脚,洗手,洗脸,不愿剪指甲,剃头发。这里留biàn子的人比中国任何其他地方都多。”(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yōu( )默 文盲( ) 角落( ) biàn( )子(2)下列词语的词性与“洗脚”相同的一项是( )(2分)A.漂亮 B.方法 C.惦记 D.立刻(3)选段节选自美国记者 (作者)创作的《红星照耀中国》,此书曾易名为《 》。(2分)(4)《红星照耀中国》中塑造了众多形象鲜明的革命人物,既彰显其领导才能与牺牲精神,表现其光辉照人的一面,又描绘其日常生活与细腻情感的一面,请你围绕这两个方面,从A、B中任选一人,参照示例,完成对人物的简介,60字左右。(4分)【示例】彭德怀:他才智过人,善于驰骋;是一位战功赫赫的红军将领;他性格爽朗,坦白率直,童年吃过许多苦,特别喜欢孩子。A.朱德 B.刘伯承3.为了传承传统美德,弘扬民族文化,学校准备开展以“孝亲敬老”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按照要求,完成以下活动。(13分)(1)七年级(1)班准备拟写一副以“孝亲敬老”为主题的对联,请对照已给下联,从备选词中选出合适的上联。(3分)风尚好 国泰民安 心里种 孝心似籽 岁月新上联:下联:敬老如花脸上开(2)七(3)班开展了“孝亲敬老”主题班会活动。活动中,李明同学作了一次发言,其中有两处语病,请你帮他改正。 (4分) 尊敬长辈,孝敬父母,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是家庭团结和睦的纽带,【甲】是实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更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润滑剂和助推器。【乙】弘扬“孝道”不仅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根基,更是我们的一份责任。让我们行动起来,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孝亲敬老,传承美德!①甲句搭配不当,应将“ ”改为“ ”。(2分)②乙句语序有问题,应将“ ”与“ 互换位置。 (2分) (3)七(4)班开展了“孝亲敬老”为主题的读书活动,王刚同学读到了一篇文章《传统文化里的幸福一生》,文中有一些对老人年龄的称呼,请你指出所代表的岁数。(2分)耄耋: 古稀:(4)七(5)班准备制作一份“孝亲敬老”海报,请你依照例句为下面这份海报再补充一句。(4分)二、阅读(55分)【一】(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我的母亲缴建友①岁月匆匆,逝者如斯。母亲离开我们已经二十年了,那伴我出生、成长的古老院落,也早已不见了踪迹。我思念母亲,萦绕心头的是对母亲深深的怀念,挥之不去的是母亲那犹在眼前的音容笑貌,不能释怀的是母亲对我们一生的爱,自责和愧疚的是对母亲回报得那样少。②母亲的一生是在劳累、贫寒中度过的,吃苦、勤劳、坚忍。记忆中,每到冬天,母亲就犯难了,棉衣都是东拼西凑,补丁摞着补丁,不知道有多少次半夜醒来,总能看到母亲在昏暗的煤油灯下,为我们赶做过冬的衣裳。那时候村里没有电,吃粮都靠人推磨碾,这么多口人,父亲作为村干部整天忙着村里的事,都是母亲去推磨做饭,还要参加生产队的劳动,她的头发和衣服总是湿漉漉的。③母亲虽然没有上过学,但知道读书和知识的宝贵,知道做人做事的规矩和道理。人民公社时期,家里仅可在生产队年终决算时拿回少得可怜的钱,母亲仅靠养几只鸡和一两只羊贴补我们上学。可不管家里生活再苦再难,母亲都坚持让我们完成学业。那时,五弟正读高中,他舍不得花钱,身体营养不良,时常感冒,每次回家气色都不好看。母亲心疼,夜不能眠,想来想去,将外祖母留下的几个小“银毫子”拿出来卖了,以解眼前困局,那可是母亲最为珍爱的东西啊!④母亲还是一个内心强大、坚忍刚毅的人,遇到困难就咬牙扛过去,心里的苦从不在儿女和外人面前流露。我的大姐中年病逝,母亲当面没掉过泪,只是低声叹息:“好容易日子好了,你怎么就走了,这是命啊!”可过后,我看见母亲一个人在村外地里大哭了一场。母亲越是刚强地隐藏着失去女儿的悲伤,我越是深深地怜悯和心疼母亲。我上初一那年,母亲的右膝盖出现水肿,不和家人讲,默默忍受着,她自言自语地说:“孩子们还小啊,可不能走不了路了呀。”直到行走困难她也没看医生,幸遇当年从公社卫生院到各村巡诊的刘医生,经他几次上门治疗方得痊愈。⑤1977年,我从部队回家探亲,远远望见母亲早已在村口等候,她的腰已有些弯曲,站不直了,当我走到母亲面前,看到她蜡黄色的脸上布满皱纹,禁不住潸然泪下。母亲对我只说了一句话:“别哭,跟娘回家!”母亲拉着我的手,步履蹒跚地向家走去。⑥1983年冬天的一个上午,我接到弟弟的电话,说母亲病了四天了,不让告诉我们。我当即请假赶回老家,看见母亲双手摁着胸口,面色痛苦地蜷缩在炕上,我顿时哽咽起来,说不出一句话。经县医院检查诊断是心脏问题,需要住院。这也是母亲平生第一次住院。晚上,我守候在母亲病床前,她说:“扛一扛就过去了,没什么大事。”我知道母亲说的“扛一扛”蕴含着多少对儿女的期冀和大爱呀!⑦母亲心中有爱,充满阳光,对家人、对儿女、对他人都是一样,谁家遇到困难,她都会力所能及地施以援手。有一年春天,村里一位妇女生孩子后,家人找母亲借小米。春季,每家都缺粮啊,不用说小米,就是玉米、高粱都不够吃。可母亲却拿出了家里仅有的一碗小米。来人给母亲深深地鞠了一躬,说了一句话:“俺家一辈子忘不了大嫂的好。”类似事情,母亲生前做了很多,她却提及得很少很少。⑧母亲总说:“要记着别人的好,对咱有恩,咱不能忘了人家。”母亲讲得最多就是大哥两岁那年出疹子,高烧不退,又没奶吃。村里刘奶奶连续给大哥喂了几次奶,才让大哥闯过了这一关。母亲说,千万不能忘记刘奶奶,要报答人家。多年来,刘奶奶家有事我们都尽力帮忙,逢年过节和平时回老家都前去看望。⑨母亲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了八十年,她始终把自己定格在任劳任怨、永不歇脚的忙碌辛劳之中,定格在为家庭、为儿女付出毕生心血的无私奉献之中,定格在坚韧不拔、永不服输的信念和抗争之中。母亲临走时连一句话都没有留给我们,但她给了我们一辈子受用不尽的精神财富。(摘编自《天津日报》)4.下面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A.文章按照“总—分—总”的结构行文,在深情回忆往事中表达对母亲的怀念之情。B.母亲经过了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决定卖掉“银毫子”度过困境,以解燃眉之急。C.文章语言质朴,既无痛哭流涕之句,更是少慷慨激昂之词,娓娓道来,情真意切。D.母亲非常乐于助人,一生帮助了很多人,但是她从未向孩子们提起她做过的善事。5.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6.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④~⑥段叙述的几件事。(4分)7.按要求赏析下面的句子。(6分)(1)她的头发和衣服总是湿漉漉的。(从词语运用的角度)(2)来人给母亲深深地鞠了一躬,说了一句话:“俺家一辈子忘不了大嫂的好。”(从描写方法的角度)8.最后一段中“她给了我们一辈子受用不尽的精神财富”,请联系全文思考,母亲给了“我”哪些精神财富?(4分)(答出2点即可)【二】(17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材料一:①“这本彩绘版《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趣味性很强,儿子一定喜欢。”4月23日,在阜阳市图书馆“你选书我买单”活动现场,市民李晓慧为儿子精心挑选了两本图书,很快便完成借书手续。②“我们此次提供700多册最新出版的图书供市民选择,市民凭借读书卡可以免费借阅一个月。”阜阳新华书店人民路店店长李莹莹告诉记者,市民借阅图书的费用由阜阳市图书馆买单,到期直接还给图书馆即可。③“你选书 我买单”活动是阜阳市2025年“4·23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之一。该系列活动分为书香氛围体验和阅读推广活动两大类。(摘编自《世界读书日 书香满颍淮》,2025年4月23日)材料二:①自1999年起,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已持续开展了二十一次。第二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于2024年8月启动,2024年10月至2025年2月同步开展样本采集、数据复核工作,2025年3月至4月开展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工作。(摘编自《第二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发布》,2025年4月24日)材料三:①南昌西站二楼候车大厅内,一座以“流动的书香”为设计理念的孺子书房吸引了南来北往的旅客们。书架上,2000余册藏书包括人文、地理、历史等多种类别,让大家在候车之余随手取阅,还可以扫码在网上借阅畅销书籍,方便在列车上阅读。孺子书房是南昌市从2022年开始在全省创新推出的连锁型城市书房。当地以此为抓手,将公共文化服务嵌入街巷社区,从繁华商圈到工业园区、从市井小巷到葱郁公园,充分考虑各分馆所在区域文化、受众、环境等因素的差异,坚持“一馆一特色”,打造出风格各异的阅读空间。截至目前,南昌已经建成了110座集图书阅读、文化讲堂、邻里交流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免费制孺子书房,已服务读者503万人次,借还书籍79.4万册次,开展线下线上活动2300余场。(摘编自《城市书房 让阅读成为习惯》,2025年4月23日)材料四:①在数字时代,知识及其传播形态很容易走向片面化、扁平化、碎片化,知识的获取很容易走向即时性、消费性、娱乐性。但我们需要严肃的、精准的、系统的知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就理性的、全面的、有意义的成长。所以,在数字时代,我们更需要持久聚焦的主题阅读,更需要围绕经典文本的反复阅读,更需要翻开纸质文本耐心、细致的批注式阅读。这样的阅读,才能真正确立完整的知识体系与价值体系,才能让我们更深入地认识世界,更有效、深刻地与他人、与世界进行价值对话。(摘编自《静心阅读 充实成长之路》,2025年4月23日)9.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A.阜阳市2025年“4·23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分为书香氛围体验和阅读推广活动两大类。B.第二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于2024年8月启动,次年3月至4月开展数据处理、分析工作。C.孺子书房坚持“一馆一特色”,打造出风格各异的阅读空间,目前已开展线上活动2300余场。D.只有严肃的、精准的、系统的知识,我们在数字时代才能成就理性的、全面的、有意义的成长。10.根据材料二中的两幅图,请分别概括出一条信息。(4分)11.根据材料三,请用简洁的语言给“孺子书房”下定义。(3分)12.联系生活实际,请结合以上材料,说说如何培养青少年良好的阅读习惯。(6分)【三】(16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选自郦道元《水经注:三峡》)【乙】二十六日,发大溪口,入瞿塘峡。两壁对耸,上入霄汉。仰视天,如匹练①然。水已落,峡中平如油盎②。过圣姥泉,盖石上一罅。人大呼于旁则泉出,屡呼则屡出,可怪也。晚至瞿塘关,唐故夔州,与白帝城相连。杜诗云:“白帝夔州各异城。”盖言难辨也。关西门正对滟滪堆③,堆碎石积成出水数十丈。土人云:“方夏秋水涨时,水又高于堆数十丈。”(节选自陆游《入蜀记》)【注释】①匹练:一匹白绢。②盎:古代的一种口小腹大的盆。③滟滪堆:瞿塘峡口的一块巨石。13.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1)不以疾也 疾: (2)属引凄异 属:(3)发大溪口 发: (4)方夏秋水流时 方:14.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堆 碎 石 积 成 出 水 数 十 丈。15.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人大呼于旁则泉出,屡呼则屡出。16.【甲】文中用“自三峡三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写出了山连绵不断的特点,请找出【乙】文中描写山的句子并概括其特点。(4分)三、写作(55分)1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人生如同一场漫长的旅程,每一个阶段都伴随着告别与新的开始。告别,或许是离开熟悉的校园,或许是放下过去的遗憾,或许是挥别一段旧时光……而奔赴新程,则是带着希望与勇气,突破自我,迎接未知的挑战与机遇。请以《告别 ,奔赴新程》为题,结合你的生活经历或感悟写一篇作文。要求:(1)补全题目,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不少于5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参考答案1.【答案】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2.【答案】(1)幽 máng jiǎo 辫(2)C(3)埃德加·斯诺 西行漫记(4)(示例一)朱德:他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与军事家,博览群书,深谙治国之道;他在生活中朴实无华,对于物质享受颇为淡泊,有着坚定的革命信念。(示例二)刘伯承:他勤奋好学,军事理论扎实,是指挥若定的杰出军事家;生活朴素,饮食随意,且对辣味情有独钟,性情率真,具有平民情怀。3.【答案】(1)孝心似籽心里种(2)实行 践行 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根基 我们的一份责任(3)八九十岁 七十岁(4)示例:忆——关爱的点滴,回忆生活中长辈对自己点点滴滴的关爱,用心体会,心怀感激;做——真情的回报,为家庭做一件事,感受父母的心,与家人聊一次天,增进长幼间的情感,给长辈送一份祝福,表达美好的心愿。【答案】4.D5.①开篇点明题目“我的母亲”,引出下文对有关母亲往事的回忆;②开篇表达对母亲的怀念、自责和愧疚之情,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6.①大姐因病去世,母亲到村外独自大哭;②母亲强忍病痛,幸得良医治愈;③“我”探亲见到母亲落泪,和母亲拉手回家;④母亲生病住院,“我”请假陪伴母亲。7.(1)“总是”的意思是“一直”,写出了母亲不停劳作的艰辛和劳累,蕴含着对母亲的怜爱之情。(2)运用动作、语言描写,表达了来人对母亲的感激和敬佩,侧面烘托出母亲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8.①人要勤奋劳动,用自己的双手改变命运;②知识非常重要,任何时候都要勤奋学习;③做人要坚强,勇敢面对生活中的苦难;④要善待他人,尽自己所能帮助身边的人;⑤要知恩图报,记住别人对自己的好。9.C10.①图一:绝大多数成年国民倾向于纸质图书阅读和在手机上阅读;②图二:2024年我国国民阅读指数相比于2023年有所提高。11.“孺子书房”是集图书阅读、文化讲堂、邻里交流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免费制的连锁型城市书房。12.①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激发青少年的阅读兴趣;②因地制宜,打造风格各异的阅读空间,为青少年提供阅读场所;③倡导纸质阅读,对于按时完成图书阅读任务的青少年颁发荣誉证书。13.快,迅速。 连接。 出发,启程。 正当,正值。14.堆/碎石积成/出水数十丈。15.(1)重重叠叠的悬崖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2)有人在旁边大声呼喊,泉水就会涌出,多次呼喊,泉水就会多次涌出。16.①句子是“两壁对耸,上入霄汉,其平如削成”。②特点是高耸、陡峭、崖壁平整。17.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