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初三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N:14 Ca:40 Na:23 Cl:35.5一、选择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12小题只有一个选项,13—15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1. 我国的“文房四宝”包含“笔、墨、纸、砚”四种;下列有关工艺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笔:以狼毫、羊毫制笔 B. 墨:燃松树枝集烟制墨C. 纸:焙干纸张制得成品 D. 砚:磨制上好石材制砚2. 为确保安全,面粉加工厂、加油站等处通常要在明显位置张贴的标识是A. B. C. D.3. 微型空气质量“检测站”主要通过传感器技术来检测空气污染物的浓度。下列物质的传感器不需要安装的是A. 二氧化氮 B. 二氧化碳 C. PM2.5 D. 二氧化硫4. 2024年4月17日,全球首颗用牡丹制成的钻石亮相洛阳中国国花园。这颗“牡丹钻石”是通过把牡丹花中的碳元素提取出来制作而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提取过程中碳元素的质量不变 B. 制成的钻石中碳原子之间有间隔C. 制成的钻石中碳原子不运动 D. 常温下钻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5. 实验室制取 CO2的有关操作如图,正确的是A. 检查气密性 B. 加入固体药品C. 加入液体药品 D. 收集气体6. 大多数动植物呼吸作用时发生反应:动植物利用该反应释放的能量维持生命活动。X的化学式为A. B. C. D.7. 下列有关碳的单质和氧化物性质与用途不符合对应关系的是A. 石墨有优良的导电性,滑腻感,熔点高,可作高铁列车受电弓滑板B. CO有可燃性,可作燃料;能溶于水且可与水反应,可用于制碳酸饮料C. 金刚石薄膜导热性好,可用于集成电路基板散热D. CO和都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金工业8. 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B. 探究燃烧需要氧气C.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 探究石墨的导电性9. 我国明确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双碳”战略倡导绿色、环保、低碳的生活方式,下列对于“双碳”目标的理解不合理的是A. 实现“双碳”目标有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暖B. 要在2030前加大碳的排放量实现“碳达峰”C. 推广使用清洁电能的电动汽车,利于实现“双碳”目标D. 在206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量与吸收量相等,以实现净零排放10. 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物质 甲 乙 丙 丁反应前的质量/g 70 14 8 10反应后的质量/g 42 X 40 10A.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 物质丁可能是反应的催化剂C. X的值是10 D. 反应后容器中乙和丙的质量比是1:811.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均正确的是A.化学与生活 B.化学与能源①大力植树造林,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 ②食醋可以除去水壶内的水垢 ①燃料的燃烧是人类获取能量的重要途径 ②可燃冰属于可再生能源C.化学与健康 D.化学与安全①长期饮用蒸馏水,有益健康 ②吸烟对身体有害、青少年一定不要吸烟 ①室内起火立即打开门窗通风 ②楼房高层发生火灾,快速乘坐电梯下楼A. A B. B C. C D. D12. 将16g纯净物R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 R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4 B. 消耗氧气64gC. R中只含碳、氢元素 D. R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0%13. 质量守恒定律是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在化学反应中,a、b、c、d为化学计量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化学计量数a与b之和一定等于c与d之和B. 若取和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总和一定C. 反应物A和B的质量比一定等于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D. 通过反应物A、B和生成物C、D能体现化学反应中的物质转化关系14. 将20g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容器中无其他杂质),经电火花点燃充分反应后,经测定有2g气体剩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剩余气体为氢气和氧气B. 反应前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为1:4或1:9C. 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D. 反应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为1:815. 利用数字化实验可以形象地比较不同形状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倾斜锥形瓶使试管内的稀盐酸流入瓶中与固体发生反应,瓶内气压的变化如曲线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曲线①表示块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B. b点表示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已停止C. 等质量碳酸钙粉末产生的CO2的质量最多D. 对比分析点c、d可知,相同气压时,粉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速率更快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6. 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1)金刚石:___________;(2)碳酸根离子:___________;(3)干冰:___________。17. 以下是小明整理的化学笔记,请帮助他补充完整(1)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存在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2)CO和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3)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①原子种类 ②原子数目 ③原子质量 ④分子种类 ⑤分子数目⑥物质种类 ⑦元素种类 ⑧元素质量 ⑨参加反应与生成物质量总和18. 化学是造福人类的科学。某班学生以“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化学”为主题开展如下研究活动,请你共同参与。项目一:环境中的化学(1)下列物质会导致酸雨是___________A. 二氧化氮 B. 一氧化碳 C. 臭氧 D. 二氧化硫(2)乙醇()俗名是___________,从环保的角度分析使用乙醇汽油的优点是___________。项目二:生活中的化学(3)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4)活性炭具有___________性所以能做冰箱除臭剂。(5)发生火灾的自救措施,用___________捂住口鼻,迅速离开着火区域。(6)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燃烧固体燃料需要将其架空,燃烧才能更旺。从燃烧的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是:___________。项目三:化工生产中的化学为减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水煤气,下图是其微观示意图(7)水煤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可以合成甲醇(),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8)有人认为仅利用水煤气在催化剂作用下不能合成尿素【】,理由是___________。19. 水是常用的化学试剂。下图几组实验分别用到水,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A中Ⅰ处喷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Ⅲ处的紫色纸花变红,则水的作用可用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2)实验B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3)实验C中集气瓶中水作用之一是吸收有毒的___________。(4)实验D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和___________。若想观察到“水火交融”的奇观,可向c处白磷通入___________。20. A、B、C、D为学习过常见的四种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和反应关系(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连两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A、B、C、D中均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常温下,A为无色液体,C为黑色固体,A的化学式___________。B与D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2)若A、B属于同类物质,C、D属于单质,则A的用途___________,写出C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三、实验与探究(每空1分,共25分)21.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1)仪器c的名称是___________。(2)实验室用装置B制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选择D而不用F收集二氧化碳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使用该装置组合还可以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加入试剂顺序为是___________(填选项)。A. 先加液体试剂后加固体试剂 B. 先加固体试剂后加液体试剂(4)若用G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5)图2为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对比步骤Ⅰ和Ⅱ的木炭燃烧情况,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用澄清石灰水可检验燃烧后有二氧化碳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22.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木炭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对比实验,称取两份相同质量的氧化铜粉末。一份与足量的碳粉均匀混合,另一份放入玻璃管中。实验装置如图。(1)两组实验同时开始进行,可通过观察两组实验中澄清石灰水___________,判断反应发生,开始记时。(2)甲组实验酒精灯火焰加网罩的作用是___________。乙组实验开始前应先___________(填“通CO”或“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实验现象】(3)当乙组实验的玻璃管中固体完全由___________(填“红色变为黑色”或“黑色变为红色”)时,甲组实验的石灰水中仍有___________产生。【解释与结论】木炭和氧化铜都是固体,接触面积小,反应确实不易完全,氧化铜完全被还原,乙组实验要比甲组实验进行的快。【交流与反思】(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①根据实验结论,冶金工业中一般选用气态还原剂②若两组石灰水增重量相等,说明两组实验生成质量相等且全部被吸收③甲乙两组实验结束时固体减少的质量相等23. 科学探究是获取科学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化学兴趣小组在化学活动开放日展开以下探究活动。(1)以上实验中,不能直接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___________(2)实验一中,可观察到小气球___________,加热前及冷却后分别称量装置和试剂质量总和,记录为和,则说明参加反应的___________质量总和等于生成___________的质量。(3)下列图像中,能体现实验一锥形瓶内各量与时间关系的是___________。(4)实验反思与评价:①该实验中橡胶塞和小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②该实验中如果铜粉的量不足___________(填“会”或“不会”)影响实验结果。(5)小组同学提出将实验一中的试剂换成氧化钙和水也能完成验证实验,利用的反应原理是:(写出方程式)___________。但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橡胶塞弹开,小组讨论可换成如图所示装置,该装置还需完善之处为:___________。使用该装置的优点为___________。总结:在化学变化中,参加反应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四、应用与实践(每空1分,共10分)24. 能源的利用在生活中和社会发展中显的尤为重要,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认识氢能】(1)灰氢:工业上以化石能源(三大化石能源包括,煤、石油、___________等)为原料制取氢气,该工艺不能减少___________的排放,不能缓解温室效应增强,这种方式获得的氢能源称为灰氢。(2)绿氢:是通过可再生能源(例如___________、潮汐能等)发电电解水制氢气。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这样,就可以实现制氢过程的零碳排放,称为绿氢。某新能源汽车以氢气为燃料,使用1kg氢气平均可行驶150km。望奎县距绥化市约50km,驾驶该新能源汽车从望奎县到达绥化市理论上需要电解___________kg的水。【能源应用】甲醇(化学式)被称为“液态阳光”,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如下图环节1、环节2所示是合成甲醇的生产流程。试回答问题:(3)环节1获得的氢能源属于___________(填“灰氢”或“绿氢”)。(4)环节2反应中,参加反应的与的分子个数比是___________。(5)2023年杭州亚运会主火炬使用“低碳甲醇”作为燃料。写出甲醇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6)甲醇可进一步转化为甲醛(),其中一种转化方法如图所示。①反应Ⅰ中,甲醇与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②为使甲醇持续转化为甲醛,反应Ⅱ需补充,理论上需补充的与反应Ⅰ中生成的的分子个数比是:(需补充)(反应Ⅰ生成)___________。五、综合题(25题3分,26题7分,共10分)25. 二水合氯化钙()可用于食品加工、制药等领域。工业上生产的主要流程示意图如下图所示。(1)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2)上述流程中,粉碎机和搅拌器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3)反应器中一种气体产物经加压降温可转化为固体,该固体的用途是___________。26. 化学实验小组要测定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甲组方案:称取15g样品加入80g某浓度的稀盐酸使之充分反应(样品中杂质不参加反应),测得烧杯中的反应剩余物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乙组方案:称取15g品进行煅烧实验(样品中杂质不参加反应),测得反应后固体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表:反应时间反应后固体的质量 15 13.9 12.8 11.7 10.6 10.6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乙两组实验中最终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均为___________g;理论分析:两方案样品质量相等,反应前后___________元素守恒,因此生成二氧化碳质量相等。(2)任选甲、乙方案中的一种计算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写完整的计算步骤,结果精确到0.1%)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初三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N:14 Ca:40 Na:23 Cl:35.5一、选择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12小题只有一个选项,13—15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1题答案】【答案】B【2题答案】【答案】C【3题答案】【答案】B【4题答案】【答案】C【5题答案】【答案】A【6题答案】【答案】C【7题答案】【答案】D【8题答案】【答案】B【9题答案】【答案】B【10题答案】【答案】D【11题答案】【答案】A【12题答案】【答案】D【13题答案】【答案】BD【14题答案】【答案】BD【15题答案】【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6题答案】【答案】(1)C (2)(3)CO2【17题答案】【答案】(1)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2)分子构成不同 (3)①、②、③、⑦、⑧、⑨【18题答案】【答案】(1)AD (2) ①. 酒精 ②. 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节约化石能源(3)隔绝氧气##隔绝空气(4)吸附 (5)湿毛巾(6)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7)CO+2H2CH3OH(8)水煤气中不含氮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不能合成尿素【19题答案】【答案】(1) ①. 与 Ⅲ 形成对比,证明水不能使紫色石蕊纸花变红 ②. CO2+H2O=H2CO3(2)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3)五氧化二磷##(4) ①. 隔绝氧气(或空气) ②. 氧气(或空气)【20题答案】【答案】(1) ①. ②. 化合反应(2) ①. 用于灭火 ②.三、实验与探究(每空1分,共25分)【21题答案】【答案】(1)试管 (2) ①. CaCO3+2HCl=CaCl2+H2O+CO2↑ ②. 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 ③. (3)B(4)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到b端管口,若木条复燃,则已集满(5) ①. 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 ②.【22题答案】【答案】(1)浑浊 (2) ①. 集中火焰,提高温度 ②. 通CO ③. 一氧化碳与空气混合加热发生爆炸(3) ①. 黑色变为红色 ②. 气泡(4)①②##②①【23题答案】【答案】(1)实验二、实验三(2) ①. 先变大后变小 ②. 铜与氧气 ③. 氧化铜 (3)acd(4) ①. 使装置密封,且缓冲气压 ②. 不会(5) ①. ②. 在右边导管处加一个带有止水夹的胶皮管,并关闭止水夹,形成密封环境 ③. 可以通过注射器缓冲气压,且可以控制反应速率四、应用与实践(每空1分,共10分)【24题答案】【答案】(1) ①. 天然气 ②. 二氧化碳##CO2(2) ①. 太阳能##风能##水能(合理即可) ②. ③. 3(3)绿氢 (4)3:1(5)2CH4O+3O22CO2+4H2O(6) ①. CH4O+O2CH2O+H2O2 ②. 1:1五、综合题(25题3分,26题7分,共10分)【25题答案】【答案】(1)147 (2)增大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3)人工降雨或灭火等【26题答案】【答案】(1) ①. 4.4 ②. 碳##C(2)甲组:设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x。x≈66.7%。答: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66.7%。##乙组:设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y。y≈66.7%。答: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66.7%。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