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25年秋季八年级开学摸底考试语文模拟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2025年秋季八年级开学摸底考试语文模拟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广东省2025年秋季八年级开学摸底考试语文模拟卷
(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一、(21分)
1.古诗文默写。(10分,答对一句得1分,满分不超过10分)
(1) ,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2)故园东望路漫漫, 。(岑参《逢入京使》)
(3) ,一山放出一山拦。(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4)斯是陋室, 。 ,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5)请将《登幽州台歌》中适合填入下面对联的诗句填在横线上。
上联:秋肃气清,难免 下联:春和景明,须看众惬意及颜开
(6)诗歌言志。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一诗中用“ , ”表现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豪迈;龚自珍在《己亥杂诗(其五)》中用“ , ”表达了自己甘于奉献的精神;杜甫在《望岳》中“ , ”表现了自己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人生顶峰的雄心和气概。
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相关题目。
少年正是读书时,恰如晨曦微露,心中满载着激情与梦想。手捧七年级语文书,我们仿佛 cháng yáng于知识的海洋,每一页都散发着淡淡的墨香,引领我们走进一个个奇妙的世界。在那里,我们似乎看到了高兴起来的鸟儿在春风中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感触到了夜里 ① 在玻璃上使人 jìng mì、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在那里,我们领略了古代名士的“咏雪”之才,感受到了《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诚信与智慧。在那里,毛泽东主席以白求恩大夫的故事告诫我们对待学习和工作切莫 niān qīng pà zhòng,应做一个高尚的、 ② 的、有道德的、脱离低级趣味的、有益于人民的人。在那里,我们重温了人民教育家于漪童年时“看画”“读书”“听课”的美好时光。那温馨的回忆,恰似一汪清流,缓缓流淌在你我心田。每一次的阅读之旅,我们不仅感受到了文学的独特魅力,更在潜移默化中教会了我们如何去爱、去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份美好。让我们在这青春年少、 ③ 的美好岁月里,以书为伴,以文会友,用心感受每一份情感的细腻与真挚,让知识的光芒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3分)
(1)cháng yáng( )(2)jìng mì( )(3)niān qīng pà zhòng( )
3.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①敲打 ②纯洁 ③朝气蓬勃
B.①击打 ②纯粹 ③生机勃勃
C.①敲打 ②纯粹 ③朝气蓬勃
D.①击打 ②纯洁 ③生机勃勃
4.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每一次的阅读之旅,不仅在潜移默化中教会了我们如何去爱、去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份美好,更让我们感受到了文学的独特魅力。
B.每一次的阅读之旅,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文学的独特魅力,更在潜移默化中教会了我们如何去爱、去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份美好。
C.每一次的阅读之旅,让我们不仅感受到了文学的独特魅力,更在潜移默化中教会了我们如何去爱、去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份美好。
D.每一次的阅读之旅,在潜移默化中不仅教会了我们如何去爱、去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份美好,更让我们感受到了文学的独特魅力。
“天下国家”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孟子说:“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看来,个人与国家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为此,七年级(1)班正组织开展以“天下国家”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
5.请以“国家精神”为描述对象,仿照画波浪线句子,续写一句话,使之构成排比。(2分)
国家精神是什么?简单两个字,就是一个国家的“国魂”。它是一种“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赤子精神;它是一种 ;它是一种“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无畏精神。
6.作为中国人,写好汉字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七年级(1)班同学准备为活动写一幅书法作品,你会选用哪种字体?结合该字体的名称和特点,说说你的理由。(2分)
我会选择( ),理由:
二、(共49分)
(一)文言文阅读。(15分)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7.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
(1)可爱者甚蕃( ) (2)陶后鲜有闻( )
(3)宜乎众矣( )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乙】
余忆年少时,住西湖。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绝。
9.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2分)
(1)每至夏日( ) (2)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 )
10.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少 时 雨 过 天 晴 波 澜 不 惊 湖 天 一 色
11.【甲】【乙】两篇选文都对荷花进行了细致的描写,说说两篇文章分别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荷花的,所表现出的荷花的特点有何不同。(3分)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10分)
材料一
2024年“五一”假期,全国文化和旅游市场总体平稳有序。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95亿人次,相比去年这一时期增长7.6%,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668.9亿元,相比去年这一时期增长12.7%。
(摘编自《2024年“五一”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场情况》)
材料二
①一碗麻辣烫把甘肃天水送上热搜,城市文旅比拼中又一位“选手”脱颖而出。纵观近年来火爆出圈的城市,流量的加持作用不容忽视。一座城市的走红,有时候只需要一个热门话题就可以点燃。城市营销搭上“网红打卡”的快车,带来了“泼天的流量”固然令人称羡,但由此伴生的“流量焦虑”同样也需要正视。
②城市营销与其纠结于流量的追逐,不如想想在文旅大热潮中发挥本地的优势和特色。比如:西安创新展示唐诗、秦腔等历史文化资源,重庆依靠长江索道、李子坝轻轨、洪崖洞等景观打造“8D魔幻城”形象,这些文旅目的地长盛不衰的秘诀在于放大自己优点、展现自己的长处,做到差异化发展。其次,要明白文旅的价值不仅在于对旅游业的直接拉动,更在于对城市产业的间接促动与提升。城市要“宠粉”更要“促产”,把文旅需求与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尽可能地延长相关产业链,形成良性互动,比如推动数字经济和文旅产业深度融合,以新质生产力为智慧旅游添动力;又如推动“文旅+”平台建设,依托大闸蟹、小龙虾等千亿级产业,实现生态文旅融合发展,进一步打响公共品牌。
(摘编自人民网、《新华日报》,有删改)
材料三
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可以为旅游消费提供更多新产品、新业态、新场景,不仅有助于更好地满足民众旅游休闲需求,也有助于推动消费升级、拓展消费空间,为旅游业发展注入新活力。文旅融合不仅蕴含着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内在要求,更能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新动力,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比如,消费者对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型文旅产品需求的不断增长,必然在供给端倒逼文旅企业不断加快理念变革、技术升级和模式创新,从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当这类产品和服务达到一定经济规模时,就可能由此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摘编自《光明日报》)
材料四
①“真诚是必杀技”,是业界对哈尔滨文旅爆火最深刻的反思,今年广州文旅同样在用高品质服务践行“真诚”,传递“广式温度”。
②为了吸引游客体验地道广府文化,广州市相关文旅行业协会在节前围绕游客最关注的景区、酒店民宿、文博场馆、文化地标、演艺场馆、主题线路、特色乡村、红色景点、非遗节庆等内容,集中发布了最新版“十大”推荐。节日期间,广州陆续推出六大板块2500多场文旅活动,在不少精彩的文旅活动中,都能见到文旅志愿者的身影。比如:陈家祠的志愿者们以自己的热情和专业,为广大游客提供了景点讲解,咨询解答、客流疏导、安全提示、文明引导等志愿服务,确保景区游览秩序井然,让陈家祠博物馆变得更有温度,为游客们深入了解荔湾文化架起了一道便捷的桥梁,也让岭南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
(摘编自《羊城晚报》、广州市荔湾区人民政府网站,有删改)
12.下列表述与上述材料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3分)
A.2024年“五一”全国国内旅游出游人次和游客出游总花费相比去年同期均小幅上升。
B.近年来,有些城市只借助一个网络热门话题,就能够在文旅市场比拼中脱颖而出。
C.文化旅游的相关产品和服务达到一定经济规模时,区域经济的新动能就能由此形成。
D.陈家祠的志愿者们为旅客提供景点讲解等服务,有助于游客了解岭南传统文化。
13.根据材料二、材料三、材料四,简要概括怎样才能推动文旅业可持续发展。(3分)
14.小惠同学打算将材料四投递到文旅杂志上,但不知道应该投到下面哪个栏目。请你结合栏目主题及材料内容,帮小惠同学做出选择并说明理由。(4分)
栏目一:文旅中的文化 栏目二:文旅中的经济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7分)
驾考的日子
朱宜尧
①老黄从侄女婿那里得知,残疾人驾考条件放宽,手部即使有残疾,符合一定条件也可以考驾照了。年近六十了,但年少时的执念在老黄心中燃起来。他决定报名参加考试,怎么也得试一试。
②老黄是我的一个亲戚,出生在黑龙江佳木斯的苏木河农场,二十岁时出来跟三叔四叔学了木匠。一次事故,他手上落下了残疾。此后,老黄便开始种大棚。一个大棚足足一亩地,总共六个大棚,他一种就是多半辈子。
③老黄把这个想法告诉了老伴。老伴立马板着脸反对:“这么大年纪了,大孙儿都上小学二年级了,你还学开车?”跟他八十三岁的老父亲一说,老父亲也反对。但知子莫若父,父亲知道老黄从小就喜欢车,话语间少了一些强硬:“都啥年纪了,还不死心。”不过,老黄的两个孩子倒是很支持,不仅帮他报名、安排体检,还帮他在手机里下载了考试题目。
④听大嫂说,从没见老黄如此认真地学习过,反复背诵,把不会的题重新抄在本子上。直到最后连续几次测试都能达到九十分以上,他心里才有了底。
⑤考笔试的头一天晚上,正是腊月二十八。家人都睡觉了,在热乎乎的炕头上,老伴忽然嘟囔了一句:“听说考试不用笔了,用鼠标。”老黄一听,忽然也想起来了。手机他还会摆弄,鼠标却是摸也没摸过。老黄,冒出一身冷汗。老伴说:“要不明天一大早,去找小生子。他会摆弄电脑,让他教教你。”
⑥这一夜,老黄有了心事,怎么也睡不实。好不容易熬到了天亮,他早早敲开了小生子家的门,把人家吓了一跳。小生子倒是耐心,反反复复教了几遍,老黄这才知道左右键、中间拨轮是啥。他的心放到了肚子里,连早饭都没吃,就直接坐上村里最早一趟车去了城里。
⑦然而,事与愿违。本来就不会使鼠标,考试用的鼠标还是无线鼠标,还闪闪发光,老黄一紧张就不知咋用了。他手心不停地冒汗,擦了又擦,索性把羽绒服脱了。想着还有四道题就可以交卷了,忽然又找不到鼠标符号了,这下真急坏了老黄。他起身找来考官,发现死机了,怎么弄也没法子。后来考官给出的建议是重新考试。
⑧老黄终于喘了口气,重新考就重新考。第二次,鼠标稍微使得麻利些。又过了一个小时,考试终于结束了,老黄顺顺利利地提交了试卷,最终得分九十八!他对这个成绩相当满意。几位考官也对老黄佩服不已:“大叔,你可真厉害!我就没见过不会用鼠标,还这么大岁数一把考过的!”
⑨练习科目二时,老黄是起早贪黑。从村里到城里,每天往返,连续练习了十几天。他本来就没接触过车,而且年近花甲,所以操纵起手动挡的车总是熄火。科目二考试当天,考场人头攒动,没考的人都聚在一起闲聊。有人说自己考了三次都没过,老黄心里直突突,心想自己要是也这样,还不得考到猴年马月呀?心里打起了退堂鼓,隐隐有些害怕。但是转念一想,来都来了,紧张个啥?
⑩终于轮到老黄考了。他上车时还很紧张,坐在轿车里,长长地出了一口气,然后踩刹车,点火,踩离合,挂挡,松手刹,稳稳地开动了汽车。他完全忘了紧张,一路根据考官的指示,上坡,下坡,转弯,停车,一遍就通过了考试。下车时,老黄和考官都不敢相信。
历时五十一天,四门科目均一次通过,老黄成功拿到驾照!种了一辈子地的老黄,枣红的脸上堆满了笑容。他说,大儿子的轿车闲置在家,如今有证了,农闲时他要从万兴村开车回苏木河农场,接上老父亲,兜兜风,还要在霓虹灯闪烁的城里转上几圈,看看城市的风景。他还说,自己真是赶上了好时候,国家放宽了部分残疾人考驾照的限制,他的大棚也改建了,现在能开进车去。本来想着花甲之年也该退休了,现在,他突然改变了想法,趁身体好,再干几年,把油钱赚足了,腰包鼓了,到时就拉着老伴满世界跑。
(《人民日报》2024年04月15日第20版)
15.老黄最后成功拿到了驾照,这个过程中,他遇到了哪些困难,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出来。(4分)
16.联系上下文,揣摩下列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4分)
(1)家人都睡觉了,在热乎乎的炕头上,老伴忽然嘟囔了一句:“听说考试不用笔了,用鼠标。”(结合原文,说说你对加点词语的理解。)
(2)他上车时还很紧张,坐在轿车里,长长地出了一口气,然后踩刹车,点火,踩离合,挂挡,松手刹,稳稳地开动了汽车。(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分析这个句子的表达效果。)
17.结合文章,说说第②段有什么作用?(4分)
18.根据下面图片中单元导语,你认为《驾考的日子》这篇文章能否编选进这一单元,请从人物形象与主题思想的角度说说你的理由。(5分)
第三单元 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关于“小人物”的故事。这些人物虽然平凡,且有弱点,但在他们身上又常常闪现优秀品格的光辉,引导人们向善、务实、求美。其实,普通人也一样可以活得精彩,抵达某种人生的境界。
(四)根据名著常识,完成下面题目。(7分)
19.《海底两万里》中描写了许多美妙的自然景象,下列景象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珊瑚王国 ②太平洋海底森林漫步 ③火山岛与圣马洛群岛 ④迈尔海峡的大漩流
⑤在印度洋看到“乳海” ⑥海底火山喷发
②③④①⑤⑥ B.①④③②⑤⑥
C.②①⑤⑥③④ D.①②⑤⑥③④
20.小说中人物的名字往往别有深意——或暗示,或反讽 请从下列名字中任选一个,结合具体情节,谈谈你的理解。(4分)
A.小福子(《骆驼祥子》) B.周进(《儒林外史》) C.尼摩(《海底两万里》)
(注:①“尼摩”指“子虚乌有的人”或“无名之人”。)
(50分)
21.作文
阿长泛黄粗拙的《山海经》,造台阶的父亲挑担砍柴的身影,母亲的殷殷叮咛,老师的谆谆教诲,朋友的关心鼓励,陌生人雨中送的伞,斑马线前礼让行人的车……
生活中,有多少爱蕴藏其中,如夏日里的一缕凉风,如星光点亮世界。
请以“藏在 中的爱”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请将题目补充完整;(2)紧扣主题,内容具体充实;(3)有真情实感;(4)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5)不少于500字;(6)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
1.【答案】 深林人不知 双袖龙钟泪不干 政入万山围子里 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 独怆然而涕下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答案】2. 徜徉 静谧 拈轻怕重 3.C 4.B
【答案】5.示例一:“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忠贞精神;示例二:“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的牺牲精神。 6. 示例一:A 隶书蚕头雁尾、一波三折、字体扁平、左右舒展,书写“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内容是得当的。
示例二:B 行书笔画勾连、潇洒飘逸、行云流水,书写“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内容是得当的。
示例三:C 草书笔画简省、字体连绵、纵横奔放,书写“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内容是得当的。
示例四:D 篆书笔画圆滑、字体瘦长、繁复古朴、庄严肃穆,书写“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内容是得当的。
【答案】7. 多 少 应当 8.(1)我则唯独喜爱莲——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2)它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去玩弄啊。 9. 到,到了。 全,都 10.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 11.甲文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气节等方面描写莲花,突出莲花高洁质朴、正直端庄的君子形象;乙文写雨中荷花的飘摇之态、雨后荷花的袅娜多姿,突出荷花的清新雅丽。
【答案】12.C 13.发挥本地的优势和特色;把文旅需求和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延长产业链;为旅客提供更多新产品、新业态、新场景;提供高品质服务,践行“真诚”。 14.我认为应该投到栏目一。材料四主要介绍了广州推出的一系列文旅活动以及对岭南文化的宣传,更强调文旅的文化属性。
【答案】15.①老黄年纪大,学习难度大,而且手部有残疾。②考试方式改变,老黄不懂使用鼠标、不会操作电脑。③考试过程中电脑死机。④他人失败的经历,使老黄感到紧张和害怕,甚至想放弃。 16.①嘟囔是小声自言自语,对“老伴”的语言描写,表达了她对驾考方式改变的意外,对老黄能否适应新考试形式的担忧以及对他的关心。。
②一系列动作描写,表现了老黄上车前的紧张情绪和上车后操作的专注与考试的决心。 17.第2段运用插叙,补充老黄的职业背景、个人经历和对驾驶的执着,解释他决定考驾照的原因,丰富了老黄的人物形象。为下文老黄考驾照时的积极进取、勇于挑战做铺垫。 18.我认为文章可以入选本单元,文章通过叙述老黄年近六十决定考驾照的故事,展示了一个人不因年龄和身体条件限制,勇于挑战自我、坚持不懈地追求内心渴望的生活。老黄的形象是一个平凡而励志的普通人,他的精神风貌激励人们相信无论年龄多大,只要有梦想,都有追求和实现的可能性。与本单元“小人物身上却闪现着优秀品格光辉”的主题相契合。
19.【答案】C
20.【答案】示例:A.“福”是幸福之意,可是小福子的人生却异常悲惨。她被买卖、被抛弃,甚至为了生存不得已出卖肉体,名字具有反讽意味。
B.“进”,一为“进入”之意,指周进醉心科举,一心入仕,甚至在贡院参观时哭撞号板;二为“晋升”之意,暗示他入仕后戏剧性步步高升。
C.尼摩这个名字凸显艇长的神秘:对人类社会充满敌意,建造最先进的潜水艇远离大陆,完全依靠大海生活,最后卷入漩涡,下落不明。他的身世是本书最大的悬念。
21.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