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一、选择题(共14题,每题2分,共2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青少年的心灵是敏感的,准备接受一切美好的东西。”青少年的心灵世界十分单纯,具有天然美好的趋向,是接纳真善美种子的肥沃土壤。这启示我们青少年①只注重塑造身体、仪表等外在美②更要注重品德和文化修养,提升内在美③能够积极面对青春期心理矛盾和困惑④要在探索和实践中创造更加多姿多彩的人生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2.“积极的人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从情绪的角度理解这话,正确的是A.情绪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B.不同的情绪对人的影响相同C.人的情绪会相互感染 D.情绪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3.小薇最近情绪有些低落,她在妈妈的陪同下观看了电影《哪吒2》。伴随着剧情的推进,她时而凝神思考,时而捧腹大笑,郁闷的情绪很快被治愈。小薇调节情绪的方法属于A.自我激励 B.放松训练 C.转移注意 D.改变认知评价4.“世间万物各有时节,过早地成熟,就会过早地凋谢。我们既然是在春天,就不要去做秋天的事。”这启示我们面对青春期可能出现的朦胧情感应A.慎重对待理智处理 B.把握时机大方交往C.顺其自然 率性而为 D.望而生畏 敬而远之5. “行己有耻”是指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下列同学做到“行己有耻”的有①小明上学迟到为了不影响班级荣誉而故意错报自己的班级②小刚在操场上捡到一个篮球,看到四下无人就悄悄据为己有③小静过马路时很守规矩,从不会因为多数人闯红灯而随大流④为了不打扰其他乘客,小强在地铁上看视频时总是戴着耳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在校园诗词大会上,主持人慷慨激昂地吟诵了两句古诗诗句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诗句2: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若请你对答与之情感一致的诗句,你会回答A.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B.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C.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D.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7.人的尊严无比珍贵,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不把自己的尊严当回事,时常在不自尊的言 行中将自己的尊严丢掉了,以下行为失去尊严的是A.有钱能使鬼推磨 B.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C.朱自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粮”D.抗日战争时期,程砚秋拒绝为日本人唱戏8.对下列微行为的微点评,你认为正确的是A. A B. B C. C D. D9. 2025年春晚节目中,“我们”出现在全国观众的眼前:☆ “外卖诗人”烟火里谋生,奔忙中寻梦,用诗句定格生活的酸甜苦辣,抒发对 生活的热爱。 ☆ “麦子阿姨”尽管已60多岁,毅然骑着三轮车南下寻梦,在忙碌生活中追求 自我。 ☆ “种花爷爷”一辈子与泥土和花草为伴,在不起眼的种花小事中倾尽心血,用 岁月书写对梦想的坚持。从这些平凡、普通的“我们”身上,可以感受到①换位思考、宽容他人的容忍之量 ②诚信待人、遇事不避的责任担当③奋发进取、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 ④乐观向上、努力拼搏的生命追求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0.初中生小张发现一小偷在便利店行窃,他便假装拍照发消息,录下作案过程并记下嫌疑人特征,随后偷偷离开现场报警。警方根据线索抓获罪犯。小张的做法告诉我们A.见义勇为是青少年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B.未成年人应不顾一切制止违法犯罪行为C.要立足实际,机智灵活与违法犯罪作斗争D.同违法犯罪作斗争会严重危害自身安全 11.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施惠勿念,受恩莫忘。”这些经典语句的教 导,我们日用而不觉,是因为A.中华传统美德对现代人的生活没有实质的影响B.中华传统美德能够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不断丰富完善C.这种担当意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博大胸怀和崇高境界D.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道德理念和规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12.占道摆摊、乱扔垃圾等现象,是城市管理中的难题。近来,不少地方推行“首违不罚、公益减罚、轻微速罚”的柔性执法模式,对于情节轻微的违法行为,若当事人主动整改、积极参加公益志愿活动,就能减轻或免于处罚。以下分析正确的是①法律权威因柔性执法而减弱②法律的作用仅靠强制力实现③法律指引、教育人向善④法律具有规范作用,明确行为底线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13.下列案例与违.法类别对应错误的是A.李某因为谎报险情,被公安机关拘留——民事违法行为B.陈某因非法狩猎珍稀鸟类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刑事违法行为C.唐某在古城墙上乱画,警方对其处以行政拘留5天、罚款200元的处罚——行政违法行为D.张某借王某3000元拒不归还,被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还钱——民事违法行为1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保护个人信息规定处理自然人个人信息的,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不得过度处理,并符合下列条件:征得该自然人或者其监护人同意……这说明A.国家尊重和保护公民的隐私权 B.国家保护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C.公民的通信秘密受到法律保护 D.禁止非法侵入公民的合法住宅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32分)15.【青春榜样引航成长】青春充满力量,青春充满渴望,青春充满理想。踏着青春的节拍,我们拥有成长的无限可能。 你校准备开展以“走近青春榜样,感悟青春力量”为主题的一系列宣传活动,请你参与进来,共同完成下列任务。青春榜样:黄旭华黄旭华投身核潜艇研制时,国内一穷二白、技术空白。外部严密封锁,没有资料、缺乏人才,研发举步维艰。可他没有丝毫退缩,从基础学起,带领团队用算盘、计算尺算出关键数据,历经 无数次失败,终于让我国首艘核潜艇成功入海。他用一生践行“此生属于祖国,此生无怨无悔”。(1)任务一:你所在的班级选取了“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为宣传榜样。请你根据示例,列举一例(2分),并说说自强给你带来了怎样的力量。(4分)(2)任务二:谈谈你怎样向榜样黄旭华学习做一个自强不息的中国人?(6分)16.【与法同行护航成长】未成年人是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为强化未成年人的保护意识,七年级(1)班同学搜集资料,准备制作一期普法宣传栏。※ 2024年1月1日,《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正式施行。该条例重点就网络素养促进、网络信息内容规范、个人信息网络保护、网络沉迷防治等方面作出规定,明确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对未成年人实施侮辱、诽谤、威胁或者恶意损害形象等网络欺凌行为。 ※ 2024年4月26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决定。此次修改强化了各级人民政府在未成 年人保护工作中的职责。(1)请为栏目一补充一部与未成年人保护相关的法律,并举例说明它是如何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4分)(2)小周同学在制作宣传栏时感慨;“只要不违法,法律就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所以我不用学法。”请结合栏目内容和所学知识,对他的观点进行评析。(6分)17.【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春节的味道,是全家团圆的热闹喜庆,是晚辈孝敬 长辈敬上的一杯酒,是长辈勉励、祝福晚辈的一个红包,是盘坐热炕共吃一盘刚出锅 的饺子,是传统文化融入现代中国的滋味绵长……这年味儿里,有满满烟火气,有浓浓人情味。 近年来,春节民俗发生了不少变化,如压岁钱变成电子红包、电子鞭炮、短视频拜年、“逆向”过年、请大厨上门做年夜饭、国内国外旅游过年等。无论过年的方式如何变化,由人和人之间关系而产生的幸福感,这个内核没有变。 春节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目前,世界上有近20个国家将农历新年定为法定节假日,全球有约1/5的人口以不同形式庆祝农历新年, 2023年春节成为联合国假日。春节为人类整体性文明贡献了中国的人文智慧,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1)列举两项春节的民俗活动,分别说明它背后体现的中华人文精神是什么?(4分)要求:①民俗活动积极向上:②不得重复或者是同一类别。(2)结合材料,以“我们的春节”为主题,写一份宣传推广稿。(6分)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8分)1—5 BCCAD 6—10 BABDC 11—14 DDAA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32分)15.(1)勾践卧薪尝胆等。(2分)①自强使人自主自立,自强的人能够努力拼搏勇敢面对生活活动发展的机会;②自强使人奋发向上,自强的人有锲而不舍的品质◇能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③自强不仅关系个人的成长,而且关系民族的命运和国家的未来,正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自强不息的接力传承,中华民族才历经沧桑而不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每点2分,共4分,答对任意两点给4分,若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赋分)(2)①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沉淀的优良传统,我们手握历史的接力棒,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②树立远大理想,我们要立志报效祖国,把个人命运与祖国发展结合起来,找到青春进取的方向和理想;③求得真学问,练就真本领。我们要认真对待各门课程,勤学好问、夯实基础,为国争光;④在苦干实干中磨砺成长,不断砥砺前行,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我们首先要学会依靠自己,对自己负责、学会做事、身体力行、脚踏实地,努力耕耘。(每点2分,共4分,答对任意两点给4分,若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赋分)16.(1)答案示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该法保障未成年人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分维度等级评分,共4分。赋分维度 维度描述 分值维度1 列举一部与未成年人保护相关的法律 0-2维度2 围绕列举的法律,具体说明它是如何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 0-2(2)小周的观点是错误的。①法律与生活息息相关。法律就在我们身边;②法律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③树立法治意识,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作为青少年,我们应积极学习法律,尊法守法用法,学会依法办事,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自觉维护者。(每点2分,共6分,若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赋分,但总分不得超过6分)17.(1)示例:贴春联,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拜年,体现了尊老爱幼、相互祝福的传统美德。(列举一项春节的民俗活动给1分,说明它背后体现的中华人文精神给1分,共4分)(2)《我们的春节》: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已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如今,春节民俗虽有变化,但团圆、幸福的内核不变。它不仅承载着浓浓的亲情,更蕴含着中华人文精神。春节不仅属于中国,也走向了世界,让世界感受中国文化魅力。让我们一起传承和弘扬春节文化,共享这份独特的文化盛宴!(言之成理可酌情赋分,不能超过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