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山东省2025年秋季八年级开学摸底考试语文模拟卷一、积累与运用(2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她站在十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白云似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八千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屏息敛声的一刹那。轻舒双臂,向上举起,只见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甲】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地空中转体三周,【乙】动作急如流星,又潇洒自如,1.7 秒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_____地展示身体优美的线条,【丙】从前伸的手指,一直延续到绷直的足尖。还没等观众从眼花撩乱中_____过来,【丁】“哧”地插进碧波之中,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悄然不惊。这时,整个游泳场沸腾了,_____的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由衷的赞赏。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翘首而望(qiào) 急如流星 B.屏息敛声(bǐng) 眼花撩乱C.悄然不惊(qiǎo) 震耳欲聋 D.刹那(shà) 潇洒自如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A.从容不迫 反映 恍然大悟 B.从容不迫 反应 如梦初醒C.慢条斯理 反应 如梦初醒 D.慢条斯理 反映 恍然大悟3.将“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一句还原文中,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4.下面句子运用修辞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白云似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比喻)B.轻舒双臂,向上举起,只见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比拟)C.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比喻)D.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拟人)5.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4分)我到后不久,就见到了毛泽东,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可是在好几天里面,我总没有证实这一点的机会。(1) 本段文字选自 ______________ ,在这之前,作者斯诺见到了 ______________ 。(2分)(2) 斯诺在那一刹那间对毛泽东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但是全文斯诺对毛泽东还进行过其他评价,请说说斯诺对毛泽东的其他两个印象。(2分)6.新的学期八年级(3)班开展以“孝亲敬老,从我做起”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这次活动并解决以下问题。(8分)(1)【我来选】小明想在教室挂几幅标语,下列对联与活动主题不适合的一副是( )。(2分)A.亲恩似水深无边,春风如霭润有泽 B.羊羔出栏思跪乳,乌鸦离巢念反台C.桃李满园春似锦,芝兰绕砌座凝香 D.一片情浓凝寸草,三春晖暖惠千山(2)【我来写】班长准备在开场白中引用一则孝亲敬老的名言警句和一个故事名称,请你写在下边。(4分)①名言警句: ②故事名称: (3)【我来辩】小明观看了《你好,李焕英》这部电影,他感动于李焕英与贾晓玲的母女之情,很羡慕贾晓玲能有李焕英这样的“理想妈妈”,总是和颜悦色地理解、支持孩子,无私奉献。但你不赞同他的观点,你认为这样的妈妈不是“理想妈妈”,请告诉小明你的理由。(2分)7.请将下面语段的诗词补充完整。(6分)诗人是文学世界里美丽的星。这颗星是“诗佛”王维,《竹里馆》中“深林人不知,(1) ”的清幽之境便由他创造;这颗星是“诗仙”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2) , ”,借笛折柳的中国式浪漫是他书写;这颗星是赤子岑参,他用《逢入京使》“(3) , ”的万千思念化作泪雨送给故土;这颗星是才子韩愈,他在《晚春》中借“杨花榆荚无才思,(4) ”的别样风情去礼赞生命的尽情舒展。诗人星光,穿越时空,照亮古今。二、阅读与鉴赏(44分)(一)阅读下面的两首诗,完成8—9题。(6分)《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 〔清代〕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唐代〕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8.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己亥杂诗》中“浩荡离愁白日斜”,诗人以“浩荡”修饰“离愁”,以“白日斜”烘托“离愁”,直接表明自己对官场黑暗的憎恶。B.《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仅仅是在描写天气由风停到转阴,为下文写屋漏遇雨做铺垫。C.两首诗都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己亥杂诗》借景抒情,表达离京的复杂情感与报国之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先叙事,后在叙事中融入自己的情感与愿望 。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与“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都表现出诗人在困境中绝望的心境 。9. 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借“落红”,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借“茅屋”,表达了相同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4分)(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0—13题。(14分)【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 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乙】扬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也。 雄少而好学,博览无所不见。默而好深沉之思。清静亡为,少耆①欲,家产不过十金,乏无儋石②之储,晏如也。自有大度,非圣哲之书不好也;非其意,虽富贵不事也。【注释】①耆:同“嗜”,嗜好。②儋石:两石与一石,指数量少10.解释加点词的意思。(4分)(1)有仙则名 ______(2)谈笑有鸿儒 ______(3)清静亡为 ______(4)虽富贵不事也 ______11.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雄少而好学,博览无所不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甲】文末连举三位古人的例子是为了证明什么?试结合【乙】文分析其所举的“西蜀子云亭”例子是否恰当?(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将“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人际交往之道用于当今的现实生活,你是否认同?请简述看法。(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4—17题。(10分)刷短视频已成为许多人碎片时间的消遣方式,这种方式对未成年人的成长带来一定的影响。材料一:据2024年5月发布的《2023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以下简称《互联网使用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达1.93亿,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99.9%,上网普及率趋近饱和。(选自《2023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全国人大代表李君发现,未成年人刷短视频时,经常遇到虚假和低俗信息。这些内容对于未成年人的影响极大,不利于未成年人价值观的形成。此外,短视频APP的算法推荐功能也助长了不良信息在青少年群体中的传播。“这些平台极不负责任,通过算法推送,精准地把低俗内容推送给未成年人,他们看得越多推荐的就越多,陷入无限循环。”李君如是说道。(选自中国青年报《整治短视频乱象,为未成年人营造清朗网络空间》)材料二:中学生为何容易沉迷短视频APP呢?原因可归为短视频自身特性与中学生心理特征两大方面。短视频用极短的时间呈现出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内容,容易吸引人们的注意力。短视频APP使用方便,往上划或平划就可以切换到下一个短视频,或是自动播放下一个短视频。系统的算法推荐功能,可以根据用户的观看内容、观看频率等进行符合用户偏好的视频推送。此外,中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并未完全成熟,在缺乏外力约束的情况下,中学生在观看自己喜欢的视频内容时容易一发不可收拾,在不知不觉中造成时间的浪费。随着短视频的逐步推广,原本某些不刷短视频的未成年人也不希望他人觉得自己“落伍”,在从众心理的驱使下开始接触短视频,进而沉迷其中。中学生也较为渴望自我表现。而短视频创作与拍摄较为简单,在某一话题流行时,中学生对于这一话题进行模仿、创作,可以使其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关注,较好地满足了中学生自我表现的欲望。(选自姜艾卉《中学生短视频APP沉迷心理成因及对策》,有改动)材料三:针对青少年短视频沉迷的现状,多数视频平台已按相关规定设置青少年模式,但仍不够完善。原因在于,目前业界尚无统一的视频分级标准,哪些视频属于青少年模式下推荐的内容,缺乏合理的制度规范。在使用规则方面,短视频平台并未要求实名认证,青少年模式也并非强制,目前的青少年模式在家长监管力度不够、孩子自身自律性较差的情况下无法发挥保护作用。此外,多数平台的青少年模式只是通过关闭评论、投稿、直播,甚至搜索等功能,来实现对青少年用户行为的控制。这种“一刀切”式开发,使短视频平台成为另一种形式的科普教育软件,消磨了青少年对该模式的兴趣,背离了青少年模式的初衷。(选自共青团北京邮电大学委员会《关于进一步优化短视频平台青少年模式的提案》)材料四: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增设“网络保护”专章,规定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网络音视频、网络社交等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针对未成年人使用其服务设置相应的时间管理、权限管理、消费管理等功能。(选自人民日报《青少年模式如何“好用爱用”》作为第一责任人,家长应尽可能督促孩子使用防沉迷系统,在日常生活中多和孩子们交流,帮孩子提高甄别、屏蔽不良视频内容的能力。北京某互联网医疗公司负责人李先生认为,很多青少年沉迷于短视频,跟家长的不当示范也有很大关系,“大人天天刷着短视频,孩子肯定有样学样啊”。北京师范大学数字创意媒体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刘梦霏认为,家庭、学校应增加时间管理教育,培养青少年的时间管理观念。“孩子们平时生活在大人规定的时间范畴里,什么时间干什么事,满满当当、中规中矩,导致孩子自己把控、管理时间的机会并不多,缺乏时间管理观念和自我约束意识。”(选自人民日报《青少年沉迷网络短视频家长应担起责任》)14.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分析,不相符的一项是( )(2分)A. 最新版《互联网使用报告》显示,超过三分之一的未成年人会利用网络学习或查资料。B. 短视频能根据用户偏好进行视频推送,同时也助长了不良信息在青少年群体中的传播。C. 某些互联网行业的研究者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针对未成年人使用其服务设置相应功能。D. 当前的青少年模式在家长监管力度不够、孩子自身自律性较差的情况下难以发挥作用。15. 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例子来表现中学生沉迷短视频心理成因的一项是( )(2分)A. 小琴的自控能力和时间观念特别差,经常刷手机视频刷到半夜,最后不得不通宵写作业。B. 小金刷短视频比较克制,但系统总给他推送符合喜好的内容,偶尔也会让他忍不住多看。C. 渴望表现自己的小红想要成为一名“网红”博主,为了录制视频,废寝忘食,荒废学业。D. 小明为了融入班上的“小圈子”,课余时间都用来刷短视频,以积累与同学聊天的素材。16. 下列对“青少年模式”的表述,与材料相符的一项是( )(2分)A. 短视频平台没有全面要求实名认证,也没有强制要求未成年人使用青少年模式。B. 短视频行业已制定了统一的视频分级标准,规定了青少年模式下的推荐内容。C. 短视频平台开发了“一刀切”的青少年模式,目的是为了打造科普教育软件。D. 国家鼓励短视频平台的博主创作符合青少年喜好、有益于青少年发展的内容。17. 近期小亮沉迷于刷短视频,而小亮爸爸疏于管教,导致情况愈发严重。请你结合以上材料,给小亮爸爸提供一些教育建议。(4分)(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2题。(14分)生命的声音①那是发生在一次煤矿透水事件中的故事。②他被困在矿井下,四周一片漆黑。卧在一个几十米高的工作台上,两天两夜了,他的精神已经临近崩溃。③他知道自己这一次是在劫难逃了。④一个人孤零零地身处千米以下的矿井中,没有吃的,没有喝的,更没有一点声音,不说饿死,憋也会把人憋死。⑤他听老矿工说过,以往煤矿透水事件中死亡的人,很少是饿死或窒息死亡,大都是精神崩溃,在救援队伍还未到来之前,先绝望死去。⑥如今不幸在这矿井之下是没有生路了,一般人是肉体死了,而后精神随之消失;而精神绝望的人,一般都是精神死去,而后肉体也随之死去。⑦他就属于后者。他放弃了,与其这样孤孤单单地熬下去,这样在孤独中无望地等待,还不如早些死了,早些解脱。⑧黑洞洞的煤坑里什么也没有,除了死亡的影子紧紧地跟随着他,咬噬着他的肉体、咀嚼着他的灵魂之外,什么也没有。这时,若有一点儿声音,哪怕是对他最恶毒的诅咒,不,即使是一双手打在他脸上发出的声音,也会让他欣喜若狂,从而从恍恍惚惚中醒来,重新振作起来。⑨但没有,一点儿也没有,连一块颗粒滚动的声音都不再有。⑩迷迷糊糊地,他感到光着的膀子上有点痒,下意识的用手去挠。同时,有一个声音响起,声音很小,若有若无,但在他耳中听来,却如巨雷一样惊天动地。 嗡——分明是蚊子的声音。 他悚然一惊,忙坐起来,听着这天外之音,细细的,一波三折,时断时续。一会儿离他耳朵近了,很是清楚,如二胡的尾音;一会儿又远了,像梦的影子,让他努力侧着耳朵去寻。 这大概也是一只饿极了的蚊子,已临近死亡的边缘。他暗暗地叹了一口气。 当这只蚊子再一次落在他的脖子上时,他一动不动。他清晰地感觉到这只蚊子几只长长的脚在皮肤上爬动。接着,是一只管子扎了进去,吸他的血。 他如老僧入定一般,静静地躺在那里,一动不动。 蚊子吸饱了,飞起来了,嗡嗡地唱着。真好听。它飞向哪儿,他的头就转向哪儿。一直到它飞累了,停了下来,他也停止了寻找。他想打开矿灯去看看,可又怕惊吓了它。 这一刻,他的心宁静极了。 他知道,他还活着,他不孤单,也不感到黑暗,至少,这儿还有一个生命陪伴着他。虽然它那么小那么小,可此时,他们互相是对方的全部,包括希望,包括精神,也包括生命。 要活下去,他想,生命之间是相互关心的,尤其在患难中更是需要相濡以沫,他相信,外面的工友们一定在千方百计地设法营救自己,他们绝不会坐视不管。 他没有别的吃的,就将煤撮着一点一点往胃里咽。他听说过,有人在煤坑里就曾以吃煤救过命。 此后的五天,他就以A 和B 延续着自己的生命。 第六天,一道亮光倾泻而下。他得救了。 当他被救出时,耳边依然听到嗡嗡的唱歌声。 他的眼睛被包着,看不见,但分明感觉到了蚊子飞走的姿势,矫健,优美,绝不拖泥带水。他想,生命是多么美好啊,正是在相互支撑相互扶持中,才显得丰富多彩而毫不孤单。18.根据全文的内容,填写 段中A处和B处的内容。(2分)19.第⑧段“死亡的影子”和第 段“梦的影子”分别指什么?(2分)20.请仔细品读文中第⑩段画波浪线的句子,完成以下两个任务。A.根据语境,最适合替换“如巨雷一样惊天动地”的成语是 ______(要求认真抄写成语)(1分)①振聋发聩②如雷贯耳③震耳欲聋B.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这个句子。(2分)21.本文以“生命的声音”为题,结合文本内容,谈谈你从中聆听到了哪些“生命之音”?(3分)22.从《骆驼祥子》中选择两个合适的人物,并结合名著具体情节,谈谈你对第 段画横线的句子“他们互相是对方的全部,包括希望,包括精神,也包括生命”的理解。(4分)三、写作(50分)23.作文。(50分)“世界赠予我虫鸣,也赠予我雷霆赠我弯弯一枚月,也赠予我晚星。赠我一场病又慢慢痊愈摇风铃……” 2025年春晚,歌手王菲演唱的一首歌《世界赠予我的》深入人心,引发共鸣。这首充满哲思与温情的歌曲治愈了无数人的心灵。请以“ 赠予我的”为题目,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要求:①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要有真情实感,内容具体充实。③ 600字左右。④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参考答案【答案】1.C 2.B 3.D 4.A5.【答案】(1)《红星照耀中国》 周恩来(2)毛泽东还是一个精通中国旧学的有成就的学者,没有官架子,是一个颇有天才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6.(1)C(2)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②黄香温席(陆绩怀橘等)。(3)小明,妈妈一味地理解、支持孩子,是对孩子的溺爱,懂得向孩子提出更高的要求,严慈相济的妈妈才是真正的“理想妈妈”7.【答案】(1)明月来相照 (2)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4)惟解漫天作雪飞【答案】8.C9. 龚自珍以“落红”自喻,虽辞官离京,仍愿如落花化泥护花般为国效力;杜甫借“茅屋”抒怀,宁可自己屋破受冻,也期盼天下寒士安居,体现舍己为人的济世精神。两首诗均通过意象(“落红”和“茅屋”)表达了诗人心系天下、无私奉献的思想感情。【答案】10.(1)有名,出名(2)大 (3)同“无”,没有(4)从事,做。11.(1)没有世俗的音乐扰乱心境,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神伤身。(2)扬雄小时候喜欢学习,博览群书,没有什么不知道的。12.连举三位古人的例子,有力地证明了陋室不陋。恰当,扬雄家贫,没有储粮,淡泊于功名富贵,潜心修学之士,拥有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作者把他当作楷模,希望自己也能和他一样拥有高尚的德操,反映自己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同时暗示了陋室不陋。以“西蜀子云亭”自况,旨在表达陋室主人身居陋室,而精神思想却那般富有充实。13.示例一:表赞同:这种交友方式可取。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于作者这类有知识、有学问的人而言,只有与那些同样有知识、有学问的人交往,才能不断精益自己的知识、学问。示例二:表反对:这种交友方式不可取。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未免显得太过自命清高了,这样一来会让我们缺失许多像他人学习的机会,这不利于我们对知识、信息的全面了解。所以这不是一种很好的交友方式。【答案】14.C 15.B 16.A17.①建立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渠道:与小亮进行真诚对话,了解他对短视频的兴趣和需求,以及他在其中花费的时间和对学业的影响。通过沟通,建立相互了解和信任的关系。②制定合理的使用规定:与小亮一起制定关于短视频使用的规定,包括每天使用的时间限制、使用的时间段、禁止使用的场合等,确保规定合理,并与小亮达成共识。③以身作则:作为父母,要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注意自己的短视频使用行为,避免自己沉迷其中,以身作则地展示正确的使用方式和时间管理观念。(建议1分,做法1分:答出两点即可得4分)【答案】18.A.吃煤;B.蚊子的陪伴19.“死亡的影子”指死亡威胁与精神绝望;“梦的影子”指蚊子声音的虚幻与希望的真实20.A.③震耳欲聋; B.运用对比和比喻,生动形象地突出声音对主人公的震撼,表现其重燃希望21.①蚊子的鸣声;②生命相互支撑的信念;③对生命美好的赞美与顽强精神22.示例:祥子与老马。由《骆驼祥子》中祥子在茶馆遇到饿晕的老马,为其买包子,老马则感叹“干苦活儿的打算独自一个人混好,比登天还难”可知,两人同为底层车夫,在困境中短暂温暖彼此:祥子从老马身上看到未来的自己,老马从祥子的善意中感受到人间温情,他们的相遇既是生存困境的缩影,也体现了底层生命在苦难中相互扶持的希望23.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