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十九单元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4.相比于在本国冶炼提取,主要发达经济体选择从(2025·河南安阳·一模)内蒙古通辽拥有丰我国直接进口稀土,主要考虑的是富的可再生能源,并借助此优势积极发展新能源产A.技术水平B.生产成本业,主动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引进了一批延C.运输距离D.环境污染链、补链、强链项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对稀土等资源,我国在开发、贸易的过程中应1.通辽重点开发的新能源最可能是A,风能、太阳能B.风能、核能A.立足国内市场,禁止原矿出口C.水能、太阳能D.水能、核能B.加强地质勘探,提高出口价格2.通辽为发挥新能源的减碳优势,最适合承接的产C.采富弃贫,重点开发高品位业是D.政策扶持,进行原材料深加工A,煤炭等传统能源产业(2025·山西·模拟预测)2023年4月21日,B.铝基新材料产业5GDMN技术产品在山西应用落地。5GDMN即C.风光发电设备研发产业5G地下移动通信网络,是基于5G技术构建的一张D.电子信息产业智能化综合性地下专用移动通信网络,通过构建性(2025·贵州贵阳·阶段练习)稀土资源十分能极致、一网多能、运维极简的技术体系,支撑矿山珍贵,被誉为“高科技的命脉”,广泛应用于国民经实现感知、决策、操控等全智能化。据此完成下面济产业,特别是全球智能制造、高端芯片、军工科小题。技、航天航空等战略性产业。随着世界科技革命和6.5GDMN技术在煤炭开采过程中的具体应用是产业变革的不断深化,稀土等关键元素成为大国争(夺的核心,中国作为最大稀土生产国、消费国和供应国,中国已经拥有世界上最完善的稀土工业体A.矿井可视化B.采矿机械化系,对外稀土出口量占到全球出口量的80%以上。C.产能精准化D.开采生态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矿井5GDMN技术产品建设与运行中面临的主3.影响我国稀土出口价格的主要因素是(要挑战是①资源禀赋②能源消耗③交通运输④市A,地下空间狭窄,通信信号较弱场需求B.粉尘杂质较多,干扰设备运行A.①②B.③④C.矿井潮湿闷热,设备散热困难C.①④D.②③D.地下深度较深,设备运送不便738.山西省大力推广5GDMN技术产品的主要目的(2025·湖北武汉·二模)鲁尔区曾一直是德是(国的煤和钢铁生产基地,经过一系列的综合治理,A.扩大煤炭开采规模B.调整煤炭资源分布经济由衰退走向繁荣,成为世界传统工业区成功转C.提高矿井生产安全D.全面实现无人生产型的典范。下图示意鲁尔区目前较大钢铁企业分(2025高二上·山东日照·期中)近几十年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来,全球气候呈现变暖趋势。受气候变化、人类活至荷兰动和高原生物等因素的影响,青藏高原地区出现冻融荒漠化现象。下图示意藏西一藏北冻融荒漠化利败河测多特带德的主要分布区及其形成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埃森·波鸿东然人人杜斯堡尔河城市煤矿风品铁节河顶西宁工业一、河流11.鲁尔区发展之初的优势区位是木口非由①煤铁资源丰富②地处欧洲西部的十字路口图款西#北治淡2区g0主女市〔缺》③海运便利④市场广阔¥.¥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12.鲁尔区将钢铁企业沿河甚至向荷兰沿海集中,闰网 生草土房多年陈土季化层池下水位主要是为了9.该地冻融荒漠化形成过程正确的排序是(A.降低运费①地下水位下降,生草土层干燥化②植被衰B.节约土地资源退,土地裸露退化③全球气候变暖,多年冻土C.改善大气质量层变薄④季节融化层变厚,埋深下降D.加强科技协作A.③①②④B.③④②①13.与鲁尔区相比,我国西部传统工业区推行产业C.③④①②D.③①④②结构调整,发展新兴产业困难较大,其最主要原10.防治藏西一藏北冻融荒漠化的合理措施是因是A.控制畜牧业的规模,大力发展粮食种植业A.交通闭塞B.鼓励猎杀野生动物,加强动物危害的防治B.政府支持力度不够C.动员人口大量迁入,加大已有荒漠化治理C.自然资源短缺D.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减轻温室效应的影响D.人才匮乏74参考答案第一部分高考单元突破卷月锋面而带还来登陆形成,11,12月锋面而带已撤出大陆,AD错误:8、9月雨带已经北移至华北地区,C错误,第一单元地球地图故选B。12.读图,③地位于迎风坡,受偏南风影响大,且1.A2.C3.B1.图中森林位于祁连山北坡,图中左边靠近河流,水汽充足,降水强度大,C正确:①受小山丘阻为北方,则摄影者应面朝东方拍摄,A正确,BCD错误,故挡,水汽较少,A错误;②地形平坦,水汽没被抬升,B错选A。2.图中该山体相对高度不大,不同坡向降水差异误:④受山地阻挡,水汽较少,D错误,故选C。不大,A错误;坡度差异也不大,B错误;图中森林位于祁13.B14.A13.根据②处等高线凸向低值,可知②处位于连山阴坡(北坡),光热较少,蒸发较弱,水分条件较好,利山春,且位于山脊阳坡(北半球南坡),符合三叶草生长于森林植被生长,C正确:土壤对森林形成的影响较小,D所需要的温暖、向阳、排水条件好等生长习性,且海拔在错误。故选C。3,b曲线全天土壤温度较低,应为北坡;762一763米,潜水住是762米,地下水埋深在0一1米之cd三条曲线看最高温出现的时间,结合一天中太阳的视间,而三叶草平均根深为20到33厘米,三叶草可生长,运动规律,最高温出现的坡向先后顺序应为南坡(d)、西B正确。①处位于阴坡,③地等高线的凸向高值,可知为南坡(c)、西坡(a),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山谷,且③地位于山谷的阴坡,光照条件较差,④地海拔4,A5,C6.D4.河流发育于山谷中,据图及指向标可为763到764米,而潜水位为761到762米,地下水埋藏知,山谷线的走线为西北一东南走向,且据等高线数值可深度为1到3米,由于三叶草平均根深为20到33厘米,知,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水往低处流,故河流流向为自西所以此处不造合三叶草的生长,ACD错误。故选B。北流向东南,排除BCD,A正确。故选A。5.据题意,北14.读等高线地形图可知,③地海拔在763m~764m之斗卫星系统可确定经纬度、速度、海拔,滑坡体微小移动间,④地周田闭合曲钱数值为763m,与邻近等高线高值属于位置上的移动,可用北斗卫星系统监测,C正确;遥相等,根据“低的更低,高的更高”原理,④地海拔在感属于“遥远的感知”,作用是获取图像数据,A错误;地763m764m之间,所以,③④两地的相对高度可能为理信息系统的作用是分析、管理,制图等,B错误;5G数字0米,A正确:根据①地等高线分布,①地表的坡面径流系统为通信系统,不能对滑坡体微小移动进行实时监测,由高处流向低处,垂直于等高线,坡面径流方向流向西D错误。故选C。6.据题意,水坝的高度在600m,发生北,B错误;根据等高线地形图,西北处弯曲比较大区城湖啸后,水位超过600m,水漫过水坝涌向下游,故下游平为山脊,东南部为山谷,有河流发育,景区内较大的溪流坦地区将被淹没,D正骑;湖啸是由岩崩、滑坡、地震甚至自东北流向西南,C错误:④地夜晚不可看到电视塔顶风暴所引发的湖水产生类似海啸的“巨浪”,只改变水体的指示灯,因为④地周国闭合曲线与邻近等高线高值相运动状况,不改变水体体积,A错误:只改变水体运动状等,内部应该是一个山峰,受到山峰阻挡,不可看到电视况,不改变库区水面面积,B错误;发生湖啸后,水漫过水塔顶的指示灯,D错误。故选A。坝酒向下游,坝区水位由600m左右升至630m左右,水15,C16.A15.由所学知识可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位变化大,导致下游水位变化大;流量增大,流速相应有在南北回归线之间,1月大约移动8”,当地正午太阳高度所增大,C错误。故选D。最大值是在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90°一(7456一2326')7.A8.B9.D7.由图中等厚度线可知,总体上厚度分布不均,西侧厚度较大,东侧厚度小,且等厚度线南北向≈39°。2月7日太阳直射点大约住于12S,此时的正午太阳高度是最小值=90°-(7456一12)≈27。故正午分布,厚度自东向西递增,A对,B、C错;盆地东侧等厚度太阳高度变化幅度最接近12°。故选C。16.结合图示两线数值最小,最薄,D错误。故选A。8.由材可知,盆地西部的南段为湖泊沉积体系,形成过程中,西部地势由低个科考站的位置可知,秦岭站位于昆仑站的东偏北方到高,早期西部地势相对低,后期地势较高,沉降幅度大,向,而由昆仑站到秦岭站的最短距离是沿着地球大國的A、C错误:西部地势低洼,沉积物在流水、风力搬运下向劣弧行驶,该劣弧略向南极凸出,所以从昆仑站飞往秦西部揄送,B正确;由材料知北部为纵向河,河流沉积物较岭站的最短航线应当先向东南,后向东北。故选A。多,D错误。故选B。9.由材料知,早期盆地西部为湖泊17.答案:(1)湖区海拔高,位于山顶:以分水岭所在区域为沉积体系,A错误;早期为浅海盆地到内陆盆地的发育沉中心向四周降低;火山地貌发育;湖岸北侧特别陡峻,其积,沉积物可能来自浅海环境,B错误:经流水搬运,沉积余湖岸地势较为和缓。物具有分选性和磨圆性,C错误:由材料知,东部主要由(2)湖区降水丰宫,春季有季节性积雪融水:岩层断裂发沙丘、沙漠湖沉积相组成,为沙漠环境,D正确。故选D。育,环状断裂成向心状,向T湖分水岭内部倾斜,促进部10.A11.B12.C10.暖区暴雨一般是指发生南岭附近分坡面径流汇入其中,地下水补给量丰富且稳定。至南海北部,偏南风带来充足的水汽,受南岭阻挡形成(3)需要获取T湖的年蒸发量:获取植物蒸腾量:寻找是降水,①正确:大多发生在锋面雨带南侧200一300km否有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流出湖区,若有,测算径流量;暖区位置,锋面雨带北移带来降水,②正确;强热带气旋对比各种支出方式的数量关系,证明北侧河流是T湖最活动彩响范围大,③错误;准静止锋滞留会造成连续性主要的支出方式。降水,④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4)岩石破碎,容易被侵蚀。河流水量大,落差大,流速11,暖区暴雨一般是指发生南岭附近至南海北部,华南快,流水下蚀、潮源侵蚀作用强,使上游分水岭高程下未受冷空气控制时产生的暴雨,大多发生在锋面雨带南降;湖水外泄量增加,湖水水量减少,湖面萎缩。侧200~300km暖区位置,华南5、6月未受冷空气控解析:(1)要求“描述T湖区的地形地势特征”,考查地貌制,且此时锋面而带北移至长江中下游地区,B正确:2、3的观察和地形地势特征的描述。根据材料中“T湖区附129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高考解密】高考单元突破卷 第十九单元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高三地理一轮复习.pdf 参考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