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欧姆定律 全章习题课件(共12份打包)鲁科版(五四制)(2024)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十五章 欧姆定律 全章习题课件(共12份打包)鲁科版(五四制)(2024)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14张PPT)
*第四节 电阻的串联与并联
一、电阻的串联
1.结论:串联电路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都   。
2.原因:多个电阻串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    。
3.公式:R串=R1+R2+…+Rn。若n个相同的电阻串联,则有R串=nR。
二、电阻的并联
1.结论: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都   。
2.原因:多个电阻并联,相当于增大了导体的      。
理知识 夯基固本 01

长度

横截面积
三、比值关系
1.串联电路
U1∶U2=R1∶R2,I1∶I2=1∶1。
2.并联电路
I1∶I2=R2∶R1,U1∶U2=1∶1。
知识点一 电阻的串、并联
析要点 以练代讲 02
典例1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U相同,R1A.甲乙丙丁 B.丁丙乙甲
C.丁甲乙丙 D.丙乙甲丁
甲 乙 丙 丁
C
针对训练1 (2024青岛模拟)三个电阻R1>R2>R3,当把它们并联时总电阻为R,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  )
A.R3C.R=R2 D.R针对训练2 小宇同学在修理电子玩具时,需要用一个75 Ω的电阻,现手边有阻值为300 Ω、45 Ω、100 Ω、35 Ω的电阻各一个,他可以选择
    Ω和   Ω两个电阻   联来获得。
D
300
100

知识点二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典例2 如图甲所示,R1为定值电阻,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从B端移到A端,两电表示数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求:
(1)电源电压。
(2)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
(3)滑片P滑到AB中点时电阻R1两端的电压。
答案:(1)6 V (2)20 Ω (3)3 V
针对训练3 (2024日照改编)物理学习小组研究电路的特点,一组同学按照图甲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电路正常工作,电压表V1和V2的指针偏转均如图乙所示;二组同学按照丙电路图连接电路。已知R1=4 Ω,两小组所用的电源和定值电阻均相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电流表示数为0.6 A
B.R2的阻值为20 Ω
C.图丙中,通过R2的电流为0.5 A
D.图丙中,通过R1与R2的电流之比为4∶1
D
甲 乙 丙
针对训练4 (2025任城区期末)半导体材料的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其电阻受温度影响较大。如图甲所示是某种半导体材料的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图像。根据这种半导体材料电阻的特性,小明和他的同学设计了一个电路(如图乙所示),可以测定某一空间的温度,使用的器材如下:半导体电阻R、电源、电流表(0~0.6 A)、开关、定值电阻R0=
40 Ω、导线若干。
甲   乙
(1)当环境温度为20 ℃时,电流表的读数为0.2 A,求电源的电压。
答案:(1)18 V
(2)电流表的读数为0.3 A时,求当时环境温度。
答案:(2)40 ℃
随堂练 即时评价 03
1.将阻值为30 Ω的定值电阻R1与最大阻值为20 Ω的滑动变阻器R2按如图所示电路图连接,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到某一位置,下列一定成立的是(  )
A.U1I2
C.U1>U2 D.I1C
2.将阻值分别为5 Ω和10 Ω的两个电阻串联接在电源上,那么通过两电阻的电流之比是    ,电路的总电阻是    Ω。
3.课后习题改编  光敏电阻的特点是有光照射它时阻值变小。如图所示是某小区门口利用光敏电阻设计的行人监控装置,R1为光敏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A、B间接监控装置。当有人通过通道而遮蔽光线时,A、B间电压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当仅增大R2连入电路中的阻值时,可    (选填“增大”或“减小”)A、B间的电压。
1∶1
15
减小
减小
4. 两个电阻,R1=4 Ω,R2=12 Ω,将它们并联后接入电路,干路电流是
2 A。求:
(1)电路中的总电阻。
(2)电源电压。
(3)通过每个电阻的电流。
答案:(1)3 Ω (2)6 V (3)1.5 A 0.5 A
谢谢观赏!(共16张PPT)
第十五章 欧姆定律
第一节 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基础巩固练
知识点一 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1.如图所示,在做“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的实验时,操作正确的是
( )
A.保持R2滑片的位置不动
B.保持电路中电流不变
C.保持R1不变,适当调节R2的滑片到不同的位置
D.更换R1,适当调节R2的滑片位置
C
2.教材习题改编  通过某导体中的电流与它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0时,电阻为0
B.该导体的电阻随电压的增大而减小
C.当该导体两端的电压为0时,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为0
D.当该导体两端的电压为2 V时,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为0.6 A
C
3.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的实验电路如图所示。在闭合开关前,要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最大阻值处,这个操作的目的是   。收集多组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值I和对应电阻两端的电压值U,求   (选填“乘积”或“比值”)并比较。
保护电路
比值
知识点二 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4.一位同学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不变,表中是实验数据,若第四次实验时将定值电阻的阻值由30 Ω换为40 Ω,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保持电阻两端电压不变,读出电流表的示数,这个数据应该是( )
C
R/Ω 10 20 30 40 50
I/A 0.6 0.3 0.2 0.12
A.0.2 B.0.17
C.0.15 D.0.13
5.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某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如图所示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B.电源至少选用3节新干电池
C.换用2 Ω电阻做实验时,需要更换电压表量程
D.多次实验是为了寻求普遍规律
D
6.用如图所示电路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为了改变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设计了三种方案。甲:改变接入MN的串联电池的个数;乙:将电池与滑动变阻器串联接入,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丙:将电池与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R′串联接入MN。可行的方案是( )
A.仅有甲
B.仅有乙
C.仅有甲、乙两种
D.甲、乙、丙都可行
能力提升练
D
7.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保持3 V不变,分别将5 Ω、10 Ω、15 Ω、20 Ω、25 Ω、30 Ω的定值电阻连入电路,按实验要求测得通过各定值电阻的电流并描绘出如图乙所示的图像,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滑片应调到阻值最大处
B.在具体实验操作中,手和眼的分工是手移动变阻器的滑片,眼睛观察电压表
C.本实验的结论:电压一定时,电阻与电流成反比
D.为了得到更普遍的规律,可以改变R两端的电压,再进行几次实验
C
甲   乙
8.小明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关系时,根据测量数据绘制出如图所示的I-U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通过R1的电流与它两端所加电压不成正比
B.通过R2的电流与它两端所加电压成正比
C.将它们串联接到同一电路中时,通过R1的电流较大
D.将它们并联到两端电压为1.5 V的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是0.45 A
D
9.(2025泰山区期末)“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电路如图甲所
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I-R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C
A.图甲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
B.图甲中R从5 Ω换成10 Ω后,应将滑片P向右移动
C.由图乙可知,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D.由图乙可知,实验中ab两端的电压为2.4 V
甲   乙

2
0.2
11.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的实验中,小明和小美经过讨论,将实验方案由图甲改为图乙,这样改进的好处是  .
 ;实验结束,根据如图丙所示的图像,他们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
方便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
电压,从而多次测量得出普遍性的结论
在导体的电阻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
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12.(2023威海)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电源电压恒为9 V,滑动变阻器规格为“50 Ω 2 A”。
素养培优练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
电阻R/Ω 5 7.5 12 15 20 25 …
电流I/A 1.2 0.8 0.48 0.4 0.32 …
(1)根据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实物图连
接完整(导线不允许交叉)。
答案:如图所示
(2)连接好电路,将滑动变阻器阻值调到最大,闭合开关,移动滑片,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示数始终接近电源电压。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电流表损坏
B.滑动变阻器短路
C.定值电阻R接触不良
D.定值电阻R短路
(3)排除故障继续实验,每次更换不同的定值电阻后,都需要调节滑动变阻器,其目的是   ,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其中第6次实验中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其读数为   A。
C
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不变
0.24
(4)在如图丁所示坐标系中已经描出所有实验数据对应的点,请绘制出图像,分析并得出结论:  .
 。
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
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5)实验完成后,在评估“将5 Ω电阻更换成7.5 Ω电阻继续实验”这一环节中,甲小组认为,更换成7.5 Ω电阻后需要将滑动变阻器阻值调到最大,才能闭合开关进行实验;而乙小组认为,更换成7.5 Ω电阻后不需要将滑动变阻器阻值调到最大,可直接闭合开关进行实验。你认为哪个小组的观点正确并写出理由:  .
 。
甲组,为了保护电路,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
器的阻值需调到最大(共22张PPT)
*第四节 电阻的串联与并联
基础巩固练
知识点一 电阻的串联
1.一个滑动变阻器上标有“50 Ω 1.5 A”字样,把它和30 Ω的定值电阻串联起来接入电路,则电路的总电阻的变化范围是( )
A.0~30 Ω B.0~50 Ω
C.0~80 Ω D.30~80 Ω
D
2.阻值为10 Ω和40 Ω的两个电阻串联在电路中,其总电阻为   Ω,引入“总电阻”概念时运用的科学方法是   (选填“等效替代”或“控制变量”)法。
3.某位同学做实验时,只有若干个10 Ω的电阻,若需要阻值为40 Ω的电阻一只,应当采取的办法是   ,他选择的依据是
   。
50
等效替代
将4个10 Ω的电阻串联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知识点二 电阻的并联
4.下列各组的两个电阻并联后,总电阻最小的一组是( )
A.10 Ω、10 Ω B.30 Ω、60 Ω
C.30 Ω、20 Ω D.1 000 Ω、1 Ω
5.教室里有多盏电灯,每多开一盏灯,会导致教室电路中( )
A.总电压变大 B.总电流变大
C.总电阻变大 D.以上都不正确
D
B
6.一位同学在做实验时,需要阻值为6 Ω的电阻一个,但手边只有10 Ω和12 Ω的电阻各2个,则下列办法可行的是( )
A.将两个12 Ω的电阻并联起来
B.将一个10 Ω和一个12 Ω的电阻并联起来
C.将两个10 Ω的电阻串联起来
D.将一个10 Ω和一个12 Ω的电阻串联起来
A
7.如图所示为某品牌电火锅简化电路图,该电火锅可以通过控制开关实现高、中、低三挡加热,R1、R2是电热丝,当S1断开,S2接a时,R1与R2
   联;当S1闭合,S2接b时,电路总电阻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变小
8.下列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先闭合开关S,再闭合开关S1,电流表示数不变的是( )
能力提升练
C
9.一盏正常工作时电压为6 V、电阻为12 Ω的电灯接在18 V的电路时,要让灯正常工作,应该( )
A.串联一个24 Ω的电阻
B.串联一个4 Ω的电阻
C.并联一个24 Ω的电阻
D.串联一个36 Ω的电阻
A
10.有一根阻值为R的电阻丝,现将它首尾相连绕制成一个圆形电阻,如图所示。则AB间的电阻为( )
D
11.电阻R1的阻值为6 Ω,与电阻R2并联后接入电路中,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I1∶I2=2∶3,则电阻R2的阻值和并联总电阻的阻值分别为( )
A.4 Ω,2.4 Ω B.4 Ω,3.6 Ω
C.9 Ω,3.6 Ω D.9 Ω,4.5 Ω
A
12.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两端电压不变,R1、R2为定值电阻。只闭合开关S1时,电流表示数为I,电压表示数为U,电路总电阻为R;再闭合开关S2时,电流表示数为I′,电压表示数为U′,电路总电阻为R′。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I>I′ B.RC.U>U′ D.I=I′
C
13.如图1所示是电阻甲和乙的I-U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阻乙为定值电阻
B.当电阻甲两端电压为2 V时,R甲=0.4 Ω
C.如图2所示,当开关闭合,电路电流为0.2 A时,电路总电阻是15 Ω
D.如图3所示,当开关闭合,电源电压为2 V时,电路总电流为0.4 A
C
14.如图甲所示电路的电源电压为3 V,闭合开关后,两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均如图乙所示,则电路的总电阻为   Ω;断开开关后,电阻R2的阻值为
   Ω。
2
2.5
15.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从2转到1时,根据电流表和电压表对应的示数,在U-I坐标系中描绘出相对应的坐标点,如图乙所示,电源电压是   ,电阻R2的阻值是   。
6 V
20 Ω
16.(2024江西)如图所示,三个电阻R1、R2、R3的阻值均相同,开关S1断开、开关S2掷到1,电流表A1与电流表A2的示数之比为   ;当开关S1闭合、开关S2掷到2时,电流表A1与电流表A2的示数之比为   。
1∶1
2∶1
17.在如图甲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R1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将R2滑片从位置1移到位置2,根据两表示数作出的U-I图像如图乙所示,其中A点的数据与滑片在位置1时对应。由此可以推断,电源电压为   V,定值电阻R1的阻值为   Ω。
2.5
5
18.如图所示,电源电压U=6 V,电阻R1=3 Ω,R2=7 Ω,闭合开关S,则:
(1)电路总电阻多大
解析:由电路图可知,闭合开关S,R1与R2串联。
(1)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所以电路的总电阻R=R1+R2=3 Ω+7 Ω=10 Ω。
答案:(1)10 Ω
(2)电路中电流多大
(3)电阻R1两端的电压多大
(3)电阻R1两端的电压U1=IR1=0.6 A×3 Ω=1.8 V。
答案:(2)0.6 A (3)1.8 V
19.(2024泰州)电子技师社团活动中小明对一个暗箱进行研究。暗箱表面有两个接线柱M、N,内部只接有R1和R2两个定值电阻,R1阻值为6 Ω,R2阻值未知。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不变)进行实验,在S、S1都闭合和S闭合、S1断开的两种情况下,改变电阻箱R0的阻值,读取电流表示数I,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I随R0变化的曲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电源电压为8 V
B.电阻R2的阻值是20 Ω
C.曲线A是根据开关S、S1都闭合时测
得的实验数据绘制的
D.暗箱内电阻R1与R2是串联连接的
素养培优练
D
20.(2024广西)公路部门往往通过地磅检测汽车载重情况。如图甲所示是跨学科学习团队设计的可视化地磅的电路原理图,主要由踏板(重力不计)、压力传感器R、显示承重的仪表(实质为电流表,量程0~0.6 A)等组成,R的阻值与所受压力F大小关系如图乙所示。电源电压为12 V,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5 Ω。求:(g取10 N/kg)
(1)当R的阻值为35 Ω时,电路中的电流。
答案:(1)0.3 A
(2)当通过电路的电流为0.4 A时,地磅的测量值。
答案:(2)1 000 kg
(3)为了增加地磅的最大测量值,请你给出一种可行的方案。
答案:(3)增大R0的阻值(共18张PPT)
第三节 电阻的测量
一、实验原理:    。
二、实验电路图
理知识 夯基固本 01
三、实验步骤
1.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
2.用    测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用    测通过待测电阻的电流。
3.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读出电压表示数和电流表示数,算出电阻值。
4.重复步骤3,多测几次,求出平均值为待测电阻的阻值。
5.多次实验的目的:取平均值减小误差。若测量小灯泡的电阻,也需要多测几次,但不能求平均值来算小灯泡的平均电阻,这是因为灯丝的
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电压表
电流表
知识点 伏安法测电阻
析要点 以练代讲 02
典例 (2024威海)小明在“测量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准备的器材有电源(电压恒为6 V)、小灯泡(正常发光时两端的电压为2.5 V)、滑动变阻器R1(10 Ω 1 A)、滑动变阻器R2(20 Ω 1 A)、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及导线若干。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的电路补
充完整(要求滑片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示数
变大)。

答案:(1)如图所示
(2)电路连接后,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观察电流表和电压表,发现两表指针偏转角度均较小,原因可能是             。
(3)实验中,调节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2.5 V,此时小灯泡正常发光,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电阻为    Ω(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实验中选择的滑动变阻器应为    (选填“R1”或“R2”)。
(4)图甲实验装置    (选填“能”或“不能”)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过大

8.3
R2
不能
针对训练1 (多选题)关于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与伏安法测电阻两个实
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两个实验电路图所测物理量均相同
B.两个实验都需要多次测量从而减小误差
C.两个实验都运用到了控制变量法
D.两个实验我们都用到了定值电阻是因为定值电阻随温度变化较小
BC
针对训练2 小明测量某电阻R的阻值,收集实验数据绘制成如图1所示的图像。
(1)分析图像信息,可得R=   Ω。
(2)请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在图2中完成小明的实验电路连接。
(导线不得交叉)
10
图1    图2
答案:(2)如图所示
(3)小华也连接了图2中的实验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有示数,但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时,两表的示数均保持不变,经判断是连线有误,其错误可能是                   。(写出一种即可)
(4)小华依据欧姆定律得出一个与电阻有关的推论:一段导体的电阻和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请解释这一推论为什么是错误的:                    .
                     .
 。
同时将滑动变阻器下面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
面积和温度有关,与通过它的电流和它两端的电压无关,所以不能
随堂练 即时评价 03
1.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闭合开关S,将滑片P移至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示数为1.5 V,电流表示数为0.3 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电压表、乙是电流表
B.若将甲、乙两表位置互换,则甲表的示数减小
C.一次实验就能精确测出定值电阻R的阻值
D.定值电阻R的阻值为0.45 Ω
B
2.东东老师在做“测量小灯泡正常发光的电阻”的演示实验时,针对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让同学们自己解释了相关现象,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按要求规范连接电路,实验开始,闭合开关,灯泡不发光,电路可能是正常的
B.电压表、电流表的量程选大了
C.若出现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的
现象,说明灯泡的灯座短路了
D.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时,两个表的示数都变小
A
3.实验小组设计如图甲所示电路来测量未知定值电阻Rx的阻值,小富提出,这样只能得到一组数据,测量结果误差可能较大。为了减小误差,需要多次测量,应该在电路中串联一个       。他们利用改进后的电路进行实验,并绘制出Rx的电压-电流图像,如图乙所示,A、B两条图线中,    是他们绘制出的图线。
滑动变阻器
甲   乙
A
4.如图所示是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标有4 V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阻的实验电路。这个电路连接存在的问题是          .
       。将电路连接正确后,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到如图所示的位置时,电压表示数为2.8 V,这时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   (选填“左”或“右”)适当移动。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   Ω。
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压超过了
甲   乙
电压表的量程

8
5.在测量定值电阻阻值的实验中,小明设计了如图甲
所示实验电路并进行连接。
(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    状态。
(2)图甲是小明接好的实物连接图,其中有一条导线连接错误,该导线是第   (从图中选填导线序号)条。
(3)改正错误后再进行实验,将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调至最大值,闭合开
关S,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的示数较大,则电路故障可能是
        。

断开
2
定值电阻R断路
(4)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S,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当电压表示数为2.4 V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其示数为    A,未知电阻R=
   Ω。
0.3
8

6.(2024内蒙古)在测量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
某同学选用标有“2.5 V”字样的小灯泡进行
实验。
(1)如图甲所示连接好电路,将滑片P移至最右端,接通电路后,发现小灯泡不发光,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示数为零,其原因可能是小灯泡   。
(2)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S,调节滑片P,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为
0.24 A,为测量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应将滑片P向   (选
填“A”或“B”)端移动。
短路
甲   乙
A
(3)分析表格中记录的实验数据,可知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约为
   Ω(结果保留1位小数);实验中发现灯泡越亮,温度越高,结合数据可知:灯丝温度越高,电阻越   。
(4)某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发现用力捏滑片与电阻丝接触处,灯泡发光明显变亮。请依据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可能是           .
 。
次数 1 2 3 4
U/V 1.0 2.0 2.5 2.8
I/A 0.18 0.28 0.30 0.32
8.3

捏滑片减小了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使电路
中电流变大,灯泡变亮
谢谢观赏!(共14张PPT)
第二节 欧姆定律
一、欧姆定律
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比,跟导体的电阻成
   比。
2.公式:    。
理知识 夯基固本 01


3.符号表示的物理量及单位
U——    ——     。
R——    ——     。
I——    ——     。
二、欧姆定律的应用
1.已知电压、电阻求电流:    。
2.已知电压、电流求电阻:    。
3.已知电流、电阻求电压:    。
电压
伏特(V)
电阻
欧姆(Ω)
电流
安培(A)
U=IR
知识点一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析要点 以练代讲 02
典例1 如图所示为甲、乙两个电阻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电阻的阻值比乙电阻的阻值大
B.将甲、乙串联在电路中,甲两端的电压大
C.将甲、乙串联在电路中,通过甲的电流大
D.将甲、乙并联在电路中,通过甲的电流大
D
针对训练1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断开时,发现电压表示数为6 V;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压表示数变为2 V。则开关闭合
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R1两端的电压与R2两端的电压之比为1∶2
B.R1两端的电压与R2两端的电压之比为2∶1
C.通过R1的电流与通过R2的电流之比为2∶1
D.R1的电阻与R2的电阻之比为2∶1
A
针对训练2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的阻值是30 Ω,闭合开关S,电流表A1的示数是0.2 A,电流表A的示数是0.5 A。求:
(1)电源电压。
(2)电阻R2的阻值。
答案:(1)6 V (2)20 Ω
知识点二 利用欧姆定律分析动态电路
典例2 (2024达州)如图所示,R1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V1示数变小
B.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V2示数变大
C.电压表V1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变大
D.电压表V2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变小
B
针对训练3 (2024菏泽)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只闭合S1,电阻R与灯泡L并联
B.只闭合S1,电压表测量电阻R两端电压
C.先闭合S1,再闭合S2,灯泡L变亮
D.先闭合S1,再闭合S2,电流表示数变大
C
随堂练 即时评价 03
D
2.课后习题改编 如图所示是电阻A和B的I-U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电阻A的阻值大于电阻B的阻值
B.若把A和B串联后接入电路中,电阻A两端的电压大于电阻B两端的电压
C.若把A和B串联后接入电路中,通过电阻A的电流小于通过电阻B的电流
D.若把A和B并联后接入电路中,通过电阻A、B的电流之比是2∶1
D
3.如图所示,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  )
A.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B.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C.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D.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A
4.如图所示,R1=10 Ω,开关闭合后电流表的示数是0.2 A,电压表的示数是4 V,R2的阻值为   Ω,电源电压为   V。
20
6
5.甲、乙两地相距50 km,在甲、乙两地之间沿直线架设了两条输电线,已知每条输电线每千米的电阻为0.2 Ω。现输电线在某处发生了短路,为确定短路位置,检修员在甲地利用电压表、电流表和电源接成如图所示电路进行测量,当电压表的示数为6 V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 A,则接入该电路的输电线的电阻为  Ω,短路位置离甲地的距离为   km。
6
15
6.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若电源电压为3 V,电流表A1、A2的示数分别如图乙、丙所示,则通过R1的电流是   A,R2的阻值是   Ω。
0.6
15
甲 乙 丙 
谢谢观赏!(共24张PPT)
微专题九 欧姆定律的应用
欧姆定律的应用(一)(比值、图像类计算)
类型一 比值类计算
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4 A;当S1和S2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6 A,则电阻R1与R2的比值为
( )
A.1∶2 B.2∶1
C.1∶3 D.3∶1
C
2.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与R2是   联的。已知R1∶R2=2∶3。当开关S闭合时,R1、R2两端的电压之比为   ,电流表A1和A2的示数之比为   。

1∶1
5∶2
3.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U,甲、乙为电压表或电流表,两个灯泡的阻值分别为R1=15 Ω和R2=10 Ω且均保持不变。若只有S1闭合且两灯都发光,则甲、乙两表的示数之比为   ;当S1、S2都闭合且两灯都发光,则甲、乙两表的示数之比为   。
3∶5
5∶2
4.(2024凉山)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R2=1∶2,当开关S闭合,甲、乙两表均为电压表时,两电压表示数之比为   ;当开关S断开,甲、乙两表均为电流表时,两电流表示数之比为   。
3∶2
1∶3
类型二 图像类计算
5.(2025莱西模拟)如图1所示,电路的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最右端向最左端移动的过程中,两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则( )
A.a是灯泡的U-I图像
B.灯泡电阻的最小值为10 Ω
C.R的最大阻值为25 Ω
D.电路的电源电压为5 V
C
6.如图所示是电阻A、B的U-I图像,由图像可知,电阻A的阻值是   Ω;将两电阻串联后接入电路,当通过A的电流为0.4 A时,电路总电压是
   V,电阻B的阻值为   Ω;将两电阻并联后接入电压为1.5 V的电路中,干路电流为    A。
5
3.5
3.75
0.7
7.(2024菏泽模拟)小明给学校劳动实践基地的蔬菜大棚设计了一个空气湿度监测电路。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恒为6 V,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
10 Ω,湿敏电阻R的阻值随空气湿度H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由图乙可知,空气湿度越大,湿敏电阻R的阻值越   ;当空气湿度为50%,电压表的示数为   V。

2
8.(2024临沂)闭合如图甲所示电路的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最右端移到最左端的过程中,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   Ω,电源电压为   V。
3
1.5
欧姆定律的应用(二)(范围、极值、动态电路类计算)
类型一 极值、范围类计算
1.(2024临沂)如图所示电路的电源电压为9 V,电流表使用0~0.6 A量
程,电压表使用0~3 V量程,阻值为10 Ω的定值电阻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0.5 A。为保证电路中各元件安全工作,滑动变阻器的最小阻值应大于( )
A.20 Ω B.10 Ω
C.8 Ω D.5 Ω
A
2.如图所示,电流表量程为0~0.6 A,电压表量程为0~15 V,电阻R0=
20 Ω,电源电压恒为24 V,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100 Ω。
(1)当电流表示数为0.5 A时,R0两端电压是多少伏 此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是多少欧
答案:(1)10 V 28 Ω
(2)当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太小时,电路中的电流会超过电流表量程,当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太大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会超过电压表量程,在不超过电表量程的情况下,求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
范围。
答案:(2)20~33.3 Ω
3.(2024成都)小孟在实验室设计了一款测量物体所受重力的装置,其示意图如图甲所示,物体放在有弹簧支撑的托盘上,弹簧底部固定,该装置可以通过电表示数转换测出重力大小。如图乙所示是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RP与被测物体所受重力G的关系图像。电源电压恒为24 V,定值电阻R0为30 Ω,电流表量程为0~0.6 A,电压表量程为0~15 V,滑动变阻器标有“50 Ω 1 A”。
(1)闭合开关S,当电流表示数I=0.4 A时,求物体所受的重力G。
答案:(1)4 N
(2)在保证电路各元件安全的情况下,求RP的变化范围。
答案:(2)18~50 Ω
类型二 开关通断及滑动变阻器改变类计算
4.(2024达州改编)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不变。电流表量程0~3 A,电压表量程0~15 V,滑动变阻器R3标有“40 Ω 1 A”字样,已知R1阻值为30 Ω。当滑片P置于最左端,开关S置于1时,电流表示数为0.8 A;当滑片P置于中点,开关S先后置于1、2时,电流表示数之比为4∶5。求:
(1)电源电压。
答案:(1)24 V
(2)电阻R2的阻值。
答案:(2)20 Ω
(3)当S置于2时,在保证电路安全的前提下,电路的最小电流。
答案:(3)0.45 A
5.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10 Ω,R2=20 Ω,滑动变阻器R3的规格为“40 Ω 0.5 A”。
(1)只闭合开关S1,电流表的示数为0.1 A,则电源电压为
多少
解析:(1)由电路图可知,只闭合开关S1时,电阻R1与R2串联,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所以电源电压为
U=IR=I(R1+R2)=0.1 A×(10 Ω+20 Ω)=3 V。
答案:(1)3 V
(2)只闭合开关S2,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最右端,此时电压表示数为多少
答案:(2)2 V
(3)将S1、S2、S3都闭合,移动滑片位置,使电流表的示数为0.6 A,此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多少
答案:(3)10 Ω
谢谢观赏!(共19张PPT)
微专题六
测量电阻的方法
类型一 缺电压表
题组一 电流表和定值电阻的组合(安阻法)
1.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20 Ω。闭合开关S,电流表A1的示数为0.3 A,电流表A2的示数为0.2 A,则电源电压为   V,电阻R2=   Ω。
6
30
2.(2024南充节选)小红想测出一个额定电压为U额(额定电压为小灯泡正常工作时两端的电压)的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在保证电路安全的前提下,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恒定大于U额且未知,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未知,定值电阻阻值为R0)。请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1)闭合S、S2,断开S1,移动滑片P,使电流表示数为   时,
小灯泡正常发光。
(2)闭合S、S1,断开S2,保持滑片P位置不变,读出电流表示数为I;
(3)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RL=   (用U额、I、R0表示)。
3.小芳设计了一种方案,测出了Rx的阻值。电路如图所示,R0为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电源电压未知且恒定不变。测量步骤如下:
(1)当开关   时,电流表读数为I1。
(2)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读数为I2。
(3)待测电阻Rx=  (用已知和测出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S1闭合、S2断开
(4)老师又向同学们提出问题:“如果在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发现电压表已经损坏,借助一个稳压电源、一个已知阻值的电阻R0,加上桌面上原有仪器,测出一个未知电阻R的阻值,能否设计出其他方案呢。要求:①可以增加导线和开关;②电路连接好后不能改变元件的位置。”同学们积极思考,热烈讨论,提出了下列方案,请你分析一下,其中可行的是    .
(多选)。
AC
题组二 电流表与滑动变阻器的组合(滑安法)
4.小明测电阻的实验电路如图所示。已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R,电源电压保持不变,但电源电压未知,请完成下列实验过程并写出待测电阻Rx的表达式。实验过程如下:
(1)先将滑片移至最右端,测出此时的电流I1,则电源电压U=   。
(2)再将滑片移至最左端,测出此时的电流I2,则电源电压U=
   。
(3)待测电阻的表达式Rx=  。
I1Rx
I2(Rx+R)
类型二 缺电流表
题组一 电压表和定值电阻的组合(伏阻法)
5.(2024泰安节选)某同学利用有关器材测量定值电阻Rx的阻值。该同学进行了实验创新,利用阻值为R0的定值电阻和电压表等器材,测量Rx的阻值。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经检查无误后进行实验。请将实验过程补充完整:
①闭合开关S1、S3,断开开关S2,读出电压表的示数,记为U1;
②保持S1处于闭合状态,断开开关S3,闭合开关S2,使电压表测   (选填“R0”或“Rx”)两端电压,记为U2;
③用已知物理量和测量量的符号表示出Rx的电阻,Rx=    。
R0
6.(2024宜宾节选)某探究小组要测量一个标有“2.5 V”字样的小灯泡在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 R0为定值电阻,S2为单刀双掷开关,实验步骤如下:
①闭合开关S1,将开关S2拨到触点2,移动滑片P,使
电压表的示数U1=   V。
②保持滑片P的位置不变,再将开关S2拨到触点1,
读出电压表的示数并记为U2。
③该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RL=   (用U1、U2、R0表示)。
2.5
7.小凯同学现有如下器材:一个电源(电压保持不变,但电压数值未知),一个定值电阻R0,一个待测电阻Rx,一个电压表(最大量程大于电源电压),一个单刀双掷开关,导线若干,他用这些器材测Rx的阻值,方法如下:
A.按如图所示电路连接好实物图;
B.将开关接触点1时,测出R0两端的电压为U0,则Ix=I0=   ;
C.将开关接触点2时,若能测出Rx两端的电压为Ux,则Rx=   。
(1)请将BC步骤用已知量填写完整。
(2)请你观察电路图和分析小凯的实验步骤,你认为小凯的设计   (选填“有”或“没有”)缺陷,若有,请你帮他指出:  .
 。
(3)用原有器材,请你重新设计实验电路图(画在虚线框内),并写出你的实验步骤。

开关接触点1和2时,
其中一次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
答案:如图所示
(a)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b)   。
(c)   。
(d)   。
将开关接触点2时,测出电源电压为U
题组二 电压表与滑动变阻器的组合(滑伏法)
8.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未知电阻Rx的阻值(阻值约为10 Ω),电源电压为3 V。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小;导线不允许交叉。
答案:如图所示
(2)电路连接完成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出现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种原因)。
(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某一位置,电压表示数为2.7 V,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为   A,则测得未知电阻Rx=
   Ω。实验中通过移动滑片位置得到多组实验数据计算出Rx的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   。
电阻Rx短路(或电压表断路)
0.3
9
减小误差
(4)另一组同学利用如图丙所示电路也完成了该实验。电源电压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R0,a、b为滑动变阻器两端点,请把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闭合开关S,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至a端,读出电压表示数U1;
②   ,读出电压表示数U2,则待测电阻的表
达式Rx= (用R0、U1、U2表示)。
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至b端
类型三 等效替代法
9.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用等效替代法测量未知电阻Rx的阻值的电路图,其中电源电压恒定不变,R0是符合实验要求的变阻箱,R是滑动变阻器。下列是她的实验过程记录,请选出正确的操作步骤( )
①只闭合开关Sx,将滑片P移至某一位置,记下电压表示数U
②将滑片P滑至b端,只闭合开关Sx,将滑片P移至某一适当位置记下电压表示数U
③只闭合S0,移动滑片P并调节变阻箱R0接入电路的阻值,使电压表示数仍为U,则Rx=R0
④只闭合S0,调节变阻箱R0接入电路的阻值,使电压表示
数仍为U,则Rx=R0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C
10.(2024潍坊节选)为测定一只标有“2.5 V”字样的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某同学准备了下列器材:待测小灯泡、3节新干电池、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导线若干。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电路补充完整。
答案:如图所示
(2)小华认为不用电流表也能测出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他又找来一个电阻箱和一个单刀双掷开关,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电路,两虚线框中一处接入电阻箱,另一处接入滑动变阻器,然后进行了下列操作:
①闭合开关S,将单刀双掷开关掷于位置1,调整b处电阻,使电压表示数为2.5 V;
②将单刀双掷开关掷于位置2,保持b处电阻不变,调整a处电阻,使电压表示数为   V,此时电阻箱的示数即为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电阻箱应接在图乙中的  (选填“a”或“b”)处。
2.5
a
谢谢观赏!(共16张PPT)
第三节 电阻的测量
基础巩固练
知识点一 伏安法测定值电阻
1.在“伏安法测定值电阻”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了检测电路连接是否正确,连接电路时,需闭合开关
B.在无法估计被测电阻大小时,电流表、电压表应选用较小的量程
C.每次读取数据后在记录过程中,均需断开开关
D.需进行多次实验,这样测量的结果才具有普遍性
C
知识点二 伏安法测小灯泡电阻
2.(2025青岛期末)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电路测量标有“2.5 V”字样的小灯泡电阻。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D
3.(2024成都)小张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电流表和电压表均选用小量程。闭合开关前,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右端的目的是   。闭合开关,小张发现灯泡不亮,两电表的示数均很小,经过检查,确认电路连接正确,两电表均完好,她的下一步操作应该是
   。
保护电路
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观察灯泡是否能发光,两电表示数是否变化
4.同学们最近学习的电学实验中,其中三个实验都用到如图
所示的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可以用小灯泡代替定值电阻进行实验
B.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每次更换电阻后,都要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流表示数不变
C.“伏安法”测定值电阻,多次实验的目的是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D.在以上选项的三个实验中,都要调整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示数
发生变化
能力提升练
C
5.在“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丹丹分别选用定值电阻和小灯泡为测量对象,在处理实验数据时,分别画出了它们的U-I图像,如图甲、乙所示。关于图像的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甲是定值电阻的U-I图像,图乙是小灯泡的U-I图像
B.由图像可知,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和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C.由图乙及实验现象可知小灯泡的电阻随灯丝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为了减小误差,应该用多次测量的方法,计算小灯泡的电阻
D
6.一名学生用伏安法测电阻的阻值时,不慎将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位置接反了,但量程选择正确,如图所示。当开关S闭合时可能发生的后果是
( )
A.电流表被烧坏
B.电压表被烧坏
C.两表都被烧坏
D.以上现象都不会发生
D
7.小刘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做“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已知Rx为待测定值电阻,电源电压恒为5 V,滑动变阻器R标有“30 Ω 1.5 A”字样,闭合开关S,移动滑片P,得到如表所示实验数据,下列关于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C
序号 1 2 3 4
U/V 1.0 2.0 3.0 4.0
I/A 0.11 0.20 0.29 0.40
A.图中的甲是电压表、乙是电流表
B.实验表格中的所有实验数据均是本实验中真实测得的
C.序号2实验中,待测电阻与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之比为2∶3
D.从第1次到第4次的实验过程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逐渐向右滑动
8.(2024泸州)某校物理兴趣小组在课后拓展活动中对一未知电阻进行探究:选用了3 V的电源、待测电阻Rx、电阻箱、电压表、开关和导线若干。
(1)连接好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后,闭合开关,电压表示数约为3 V,无
论怎样调节电阻箱,电压表示数几乎不变,其原因可能是  .
 。
电阻
Rx断路或电阻箱短路
(2)排除故障后,调节电阻箱,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电阻箱两端的电压为   V;此时,电阻箱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为   Ω,Rx的阻值为   Ω。
(3)同学们交流中发现,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不同,电压表示数不同。当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增大时,电压表示数将    (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0.5
5
25
变小
(4)同学们进行了深入探究,闭合开关,多次调节电阻箱,记录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R和与之对应的电压表示数U,分别算出待测电阻Rx的阻值,求其平均值是为了   ;利用测得的多组数据,描绘出电压U和电阻R的变化关系图像如图丁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减小误差
B
9.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未知电阻Rx的阻值。
(1)滑动变阻器R在电路中的作用是  .
 。
(2)某次测量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如图乙、丙所示,则电压
表的示数为   V,电流表的示数为   A,根据本次测量
的数据可知Rx的阻值为   Ω。
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多次测量;保
护电路
2.4
0.4
6
(3)小明用一个小灯泡替换了电路中的Rx,改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后测出若干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然后根据测得的数据画出了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如图丁所示。
①当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0.5 V时,小灯泡的电阻为   Ω。
②小灯泡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是曲线而不是一条直线的原因是  (填字母)。
A.小灯泡灯丝的电阻是恒定的
B.测量存在误差
C.小灯泡灯丝的电阻随温度变化
D.作图错误
5
C
10.如图所示是小成测量未知电阻Rx的实验电路,电源两端电压不变,其中R0为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电压表示数为U1;当开关S1、S2闭合时,电压表示数为U2。则下列Rx的表达式正确的是( )
素养培优练
B
11.(2024呼和浩特)为了测量一个标有“3 V”字样的小灯泡的电阻,小伟同学用3节干电池、标有“20 Ω 2 A”字样的滑动变阻器,以及开关、电压表和电流表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电路。
(1)小伟连接好电路后,检查发现电路中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你在错误的导线上画“×”,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正确。
答案:如图所示
(2)再次连接电路时,小伟又发现电压表无法正常使用,小伟用剩余实验仪器,重新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电路。并按照如下步骤操作:
①将滑动变阻器调到最右端,闭合开关,读出此时电流表示数为0.12 A;
②再将滑动变阻器调到最左端,闭合开关,读出此时电流表示数为0.3 A。
(3)如果认为灯丝电阻不变,根据以上数据,小伟顺利地计算出了灯泡的电阻值为   Ω。
13.3
(4)小伟操作后反思,认为灯丝的电阻受到温度的影响,电阻值会发生变化,因此测出的灯泡的电阻值并不准确,与真实值相比,应该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偏大(共20张PPT)
第二节 欧姆定律
基础巩固练
知识点一 欧姆定律
C
D
3.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为10 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2 A,如果该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加10 V,则通过该导体的电流和它的阻值分别为( )
A.0.4 A,75 Ω B.0.3 A,75 Ω
C.0.4 A,50 Ω D.0.3 A,50 Ω
C
知识点二 欧姆定律的应用
4.LED手电筒用两节新干电池作电源,由5个LED并联组成,每只LED正常发光的电流为15 mA,则这种LED手电筒正常工作时的总电流为   A。每个LED灯泡的电阻为   Ω。
5.(2025淄川区期末)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硅二极管正向导通时,其两端电压为0.7 V。如图所示,将一个硅二极管和阻值为23 Ω的定值电阻串联,闭合开关,二极管导通,电流表的示数为0.1 A。则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为   V,电源电压为   V。
0.075
200
2.3
3
6.(2024江西)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24 V,电阻R的阻值为20 Ω。
(1)只闭合开关S,求通过电阻R的电流。
答案:(1)1.2 A
(2)同时闭合开关S、S1,若通过干路的电流为1.6 A,求通过电阻R1的电流和电阻R1的阻值。
答案:(2)0.4 A 60 Ω
7.(2024宿迁)在“探究并联电路电流特点”的实验中,部分电路如图所示,R1=10 Ω,R2=20 Ω,电流表有“0~0.6 A”和“0~3 A”两个量程,测得通过电阻R1的电流为0.3 A。为完成实验探究,做法正确的是( )
A.使用“0~3 A”量程,只测量R2的电流
B.使用“0~0.6 A”量程,只测量R2的电流
C.使用“0~3 A”量程,分别测量R2支路和干路的电流
D.使用“0~0.6 A”量程,分别测量R2支路和干路的电流
能力提升练
D
8.如图所示,电路的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的阻值为10 Ω,R2的阻值为
20 Ω。开关S闭合后,电压表的示数为4 V,则电源电压为( )
A.6 V B.8 V
C.12 V D.16 V
C
9.(2024南充)(多选题)如图所示,开关S闭合后,电流表A1、A2的示数分别为I1、I2,电压表V1、V2、V3的示数分别为U1、U2、U3,R1的电阻小于R2的电阻,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I1=I2
B.U1>U2
C.U1+U2=U3
D.U1=U2=U3
AC
10.如图所示电路的电源电压为1.5 V,电阻R1的阻值为2 Ω,闭合开关
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3 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R1的电流大于0.3 A
B.电阻R1和R2是并联的
C.电压表的示数为0.9 V
D.电阻R2的阻值为3 Ω
D
11.教材习题改编  如图所示是通过两个电阻的电流随电阻两端电压变化的关系图像,由图中信息可推断R1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R2。将它们并联后接入电路,通过R1、R2两个电阻的电流分别为I1、I2,则I1∶I2=   。
小于
2∶1
12.(2023广饶模拟)如图甲所示是定值电阻R和灯泡L的电压和电流变化关系的图像,将该定值电阻R和灯泡L串联在图乙电路中,闭合开关,此时电流表示数为0.4 A,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请计算:电源电压为   V,电阻R的阻值为   Ω。
3
5
13.如图甲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U=6 V,电阻R1=30 Ω,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滑至某位置时,电路中的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求:
(1)通过R1的电流。
答案:(1)0.2 A
(2)此时滑动变阻器R接入电路的阻值。
答案:(2)60 Ω
14.(2024内江)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12 V,定值电阻R1的阻值为5 Ω,滑动变阻器R2标有“50 Ω 2 A”的字样,电流表的量程为0~3 A。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最右端移动到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值为20 Ω处,电流表的示数从I1变为I2,则I2与I1之差为( )
A.2.40 A B.2.64 A
C.0.36 A D.4.40 A
素养培优练
C
15.两个定值电阻,甲标有“10 Ω 1 A”,乙标有“15 Ω 0.6 A”,把它们并联在同一电路中,通过甲的最大电流为   A;把它们串联在同一电路中,电路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为   V。
0.9
15
1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的阻值为20 Ω,电源电压不变。当S1、S2断开,S3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45 A;当S1闭合,S2、S3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18 A。则:
(1)电源电压为多少
解析:(1)由题图可知,当S1、S2断开,S3闭合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
电源电压U=I1R1=0.45 A×20 Ω=9 V。
答案:(1)9 V
(2)R2的阻值为多少
答案:(2)30 Ω
(3)当S2、S3闭合,S1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多少
答案:(3)0.75 A(共25张PPT)
第十五章 欧姆定律
第一节 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一、探究方法
控制变量法。
二、实验电路图
理知识 夯基固本 01
三、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1.探究方法:控制    不变,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
2.结论:在导体的电阻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
四、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1.探究方法:控制       不变,改变电阻阻值。
2.结论: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    。
电阻
正比
导体两端电压
反比
五、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1.      。
2.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调节             。
3.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控制             。
保护电路
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同
不同电阻两端的电压相同
知识点一 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析要点 以练代讲 02
典例1 (2024滨州节选)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电路进行“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的实验。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大。
甲 乙
答案:(1)如图所示
(2)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    状态。把某定值电阻接入电路,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至最   (选填“左”或“右”)端。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有示数,其原因可能是定值电阻   。
断开

短路
(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调节滑片P,当电压表示数为1.2 V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则此时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为0.24 A。调节滑动变阻器,继续进行实验,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
实验次序 1 2 3 4 5 6
电压U/V 0.6 0.9 1.2 1.8 2.4 3
电流I/A 0.12 0.19 1.8 0.48 0.6
小州同学发现这些数据中有一组是明显错误的,跟其他数据的规律
完全不同,可能是读取这组数据时粗心所引起的,分析时需要把
它剔除掉。这组数据是第  (填序号)组。

4
(4)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在导体的电阻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
正比
针对训练1 (2024武汉)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中电源电压保持3 V不变,定值电阻的阻值为4 Ω,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20 Ω 0.5 A”。
(1)该同学接错了一根导线,请你在这根导线上打“×”,并补画出正确的那根导线。

答案:(1)如图所示
(2)正确改接电路后,该同学立即进行实验,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是0.22 A。这位同学实验操作的不足之处是   。
闭合开关前,没有将滑片移到滑动变阻器阻值最大处

(3)该同学完成了预先设计好的表格中的4次实验,将得到的实验数据填入表格。
电压 U/V 0.3 0.6 0.9 1.2 1.5 1.8 2.1 2.4
电流 I/A 0.15 0.23 0.30 0.38
分析表中已测出的数据,可以初步得到实验结论:在导体的电阻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    。为了进一步验证
这个结论,该同学利用现有器材在不改变电路连接的情况下,表
格里余下的4次实验中,他还能完成   次。
成正比
1
知识点二 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典例2 (2024临沂)用电压表和电流表等器材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为4.5 V,所用定值电阻的阻值分别为5 Ω、10 Ω、15 Ω、
20 Ω、25 Ω、30 Ω。
(1)先将30 Ω的电阻接入如图甲所示电路,闭合开关前,应将滑
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   (选填“左”或“右”)端。


(2)图甲电路有一条导线连接错误,请在该导线上打“×”,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正确。
答案:(2)如图所示
(3)改正错误后闭合开关,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可能是定值电阻
   路。
(4)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当电压表的示数为
3.0 V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1 A。断开开关,将30 Ω的电阻换成25 Ω的后再闭合开关,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直至电压表示数为3.0 V,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为   A。


0.12

(5)实验数据如表所示,请在图丙中描绘出I-R的关系图像。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电阻R/Ω 30 25 20 15 10 5
电流I/A 0.1 0.15 0.2 0.3 0.6
答案:(5)如图所示
(6)为顺利完成该实验,所用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应不小于
   Ω。
15
针对训练2 在“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小刚已连接的部分实验电路如图所示。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帮小刚完成实验电路的
连接。
答案:(1)如图所示
(2)电路连接完成并检查无误后,小刚应先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滑到
  (选填“A”或“B”)端,然后再闭合开关。
(3)闭合开关后,小刚发现电压表和电流表均没有示数。此时实验电路出现的故障可能是   (多选)。
A.电流表处断路
B.定值电阻处断路
C.电压表处断路
D.滑动变阻器处断路
B
AD
(4)排除故障后,小刚重新进行实验。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让电压表的示数为2 V,测量并记录下电流值,断开开关;用10 Ω的定值电阻替换5 Ω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后,闭合开关,小刚接下来的操作是
                      ,测量并记录下电流值。
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仍然为2 V
1.如图所示,在“探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探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时,需要控制导体的电阻一定
B.滑动变阻器可以起到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电压的作用
C.实验的结论是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D.多次实验是为了得到电流跟电压之间的定量关系
随堂练 即时评价 03
C
2.在“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关系”的实验中,同学们绘制的四条图线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A
A B C D
3.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中采用的主要科学探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B.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在多次测量过程中,保证被测电阻两端电压不变
C.换用不同的定值电阻得到多组数据,是为了“避免实验结论的偶然性”
D.经过实验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的情况下,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D
4.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I-R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的物理量是    (选填“电流”“电压”或“电阻”),其值为    V;若连入电路的电阻是
30 Ω,则通过电阻的电流是    A。通过多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电压
3
0.1
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5.小慧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导体的电流跟电阻的关系”的实验。
(1)图甲中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在连接错误的导线上打“×”并补画出正确的连线。
答案:(1)如图所示
(2)正确连接并规范操作后,闭合开关,两电表均无示数。现将电压表并联在滑动变阻器两端时无示数,并联在开关两端时有示数,则电路的故障是   。
A.电阻断路 B.电流表断路
C.滑动变阻器短路 D.开关断路
(3)排除故障后进行实验,通过实验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电流I随电阻R变化的图像,可得出结论: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的情况
下,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   比。
D

谢谢观赏!(共16张PPT)
微专题七 动态电路的分析 电路故障分析
动态电路的分析
类型一 滑动变阻器型
1.(2023滨州)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不变,闭合开关后,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左端滑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表A示数变大,电压表 V示数变小
B.电流表A示数变小,电压表V示数变大
C.电流表A示数变大,电压表V示数不变
D.电流表A示数变小,电压表V示数不变
A
2.(2023烟台)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滑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表A的示数不变
B.电流表A1的示数变小
C.电压表V的示数变大
D.电压表V的示数与电流表A的示数的比值变小
D
3.(2024济南)某学习小组连接了如图所示的实物电路,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的过程中,关于电流表A1的示数I1、电流表A2的示数I2以及灯泡的亮度,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I1变大,I2变小,灯泡亮度不变
B.I1变小,I2变大,灯泡亮度变暗
C.I1变小,I2变小,灯泡亮度不变
D.I1变大,I2变大,灯泡亮度变亮
C
类型二 开关通断型
4.(2024云南)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闭合开关S、S1和S2,灯L1、L2都正常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表A2测通过灯L2的电流
B.电流表A1和A2示数相等
C.断开S2,电流表A2示数变小
D.断开S2,灯L1变暗
C
5.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只闭合开关S1,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有示数。若再闭合开关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变小
B.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不变
C.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
D.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不变
B
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1,电压表和电流表有示数,接着再闭合开关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压表示数不变
B.电流表示数变小
C.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不变
D.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的乘积变小
C
类型三 传感器型
7.(2024东营改编)如图甲所示是某酒精测试仪的简化电路图,R0为定值电阻,R为酒精气体传感器,其阻值随酒精浓度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若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当R周围酒精浓度增加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示数变小
B.电压表示数变大
C.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不变
D.通过R0的电流不变
D
8.物理与生活  如图甲所示是某款电子秤的外观图,图乙是它的原理
图,表盘是由电压表改装而成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物体质量越大,电子秤示数越大,电路中电流不变
B.物体质量越大,电子秤示数越小,电路中电流不变
C.物体质量越大,电子秤示数越大,电路中电流越大
D.物体质量越大,电子秤示数越小,电路中电流越大
A
电路故障分析
1.(2023烟台)在电学实验中,遇到电路故障时常用电压表来检测。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4.5 V,闭合开关后两灯均不亮,用电压表先后测得ad、ac和ab两点的电压均为4.5 V,则故障可能是( )
A.灯L1断路 B.灯L2断路
C.灯L1短路 D.灯L2短路
A
2.(2024达州)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后,整个电路正常工作。其中一盏灯突然熄灭,两个电表示数均变大,则该电路可能发生的故障为( )
A.L1短路 B.L2短路
C.L1断路 D.L2断路
A
3.如图所示电路,在闭合开关后,两电流表正常工作,且读数相同,则可能发生的故障是( )
A.R短路 B.R断路
C.L短路 D.L断路
B
4.(2023大连)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电压表无示数,说明电路中存在故障。此时,可以通过观察电流表来作进一步判断。已知故障发生在R1或R2上,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若电流表有示数,则R1短路
B.若电流表有示数,则R2断路
C.若电流表无示数,则R2短路
D.若电流表无示数,则R1断路
D
C
6.如图所示电路中,当开关闭合后,会导致电源短路的是( )
D
7.如图所示,用两个相同的小灯泡连接串联电路,创新组同学闭合开关
后,发现甲灯亮,乙灯不亮,则故障原因是   ;拼搏组闭合开关后,发现两灯均不亮,用一根导线,连接C、D点,两灯不亮;连接A、B点,乙灯亮,则电路中的故障是   。
乙灯短路
甲灯断路
谢谢观赏!(共31张PPT)
第十五章 欧姆定律 章末复习
知识建构练
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控制变量
A
V
Ω
IR
改变
改变
改变
改变
不变
不变
伏安法
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探究小灯泡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典例1 (2024日照)小明在电学学习中,对电学的神奇和电能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的巨大影响深感敬畏,他通过实验对电学知识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如图甲所示,在做“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实验时选用了如下器材:电压恒为6 V的电源,阻值为5 Ω、10 Ω、15 Ω、20 Ω、25 Ω的定值电阻,电流表、电压表、开关、滑动变阻器各1个,导线若干。
实验探究练
(1)在检查电路时,他发现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你在图甲中将连接错误的那条导线上画“×”,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正确。
答案:如图所示
(2)要完成该实验,滑动变阻器应该选择的规格是  (填选项前的字母)。
A.20 Ω 0.5 A B.40 Ω 0.2 A
C.50 Ω 1 A
(3)改正电路,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至最  (选填“左”或“右”)端。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示数较大;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两表的示数无变化,可能是定值电阻发生   (选填“断路”或“短路”)。
C

断路
(4)更换正常电阻后,A、B两同学根据各自的实验数据作出了如图乙所示的I-R图像,分析图像,你认为   (选填“A”或“B”)同学的实验操作是错误的,他操作中的问题是   。
(5)改正错误后,他们都正确完成了实验,并记录相关数据,描绘出合理的图像,据此得出结论:  .
 。
A
没有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
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考点拓展
(6)实验中,用10 Ω的定值电阻替换5 Ω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后,闭合开关,小刚接下来的操作是:  .
 ,测得并记录下电流值,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的阻值应比前一次实验   。
(7)某同学用小灯泡代替电阻重复上述实验,发现无法得出(5)中的结论,原因是   。
(8)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和  .
 。
(9)利用以上实验器材,还可以完成的电学实验是  .
 (写出一个即可)。
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保持
不变

小灯泡的电阻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保护电路
控制定值电阻两
端的电压不变
伏安法测
电阻
典例2 电阻是组成电路的重要元件,在进行电路连接时,通常需要知道电阻的阻值。小雨利用电源(恒定不变)、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等器材,测电阻R的阻值。
(1)图甲是小雨连接的部分电路,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
答案:如图所示
(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调到   (选填“A”或“B”)端。移动滑片P,两表指针均不动,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3)改正错误后,闭合开关,将滑片P移到某位置,记下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接下来的操作是   (填字母)。
A.结束实验,整理器材
B.将滑片P移到另外几个位置,分别记下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
C.换用另一个定值电阻将滑片P移到某位置,记下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
B
滑动变阻器断路
B
(4)小雨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次数 电压U/V 电流I/A 电阻R/Ω
1 1 0.2
2 2 0.42
3 3
①第3次实验时,将滑片P移到A端,电流表的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
②算出每次的电阻后,为得到电阻R的阻值,还应
   。
0.6 A
求平均值
(5)小雨想利用现有器材继续测量一个阻值约为500 Ω的电阻,正确连接电路,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发现实验无法进行,原因是  .
 。
电路中的电流
小于电流表的分度值
考点拓展
(6)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的过程中,发现电流表、电压表均有示数,但始终不变化,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填字母)。
A.电阻R短路 B.电阻R断路
C.滑动变阻器短路 D.滑动变阻器断路
(7)若一个电表发生故障,在有已知的定值电阻R0可提供的情况下,下列电路不能测出小灯泡电阻的是   (填字母)。
C
D
考点一 电流与电阻、电压的关系
真题体验练
1.(2024菏泽)某班级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分组实验中,所用电源电压为3 V,定值电阻R阻值为5 Ω,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20 Ω
1 A”,各仪器均完好。请完成下列问题: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
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阻变大,导线不交叉。
实验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电压/V 0.5 1 1.2 2
电流/A 0.1 0.2 0.24 0.4
答案:如图所示
(2)检查电路时,发现电流表指针如图乙所示,接下来正确的操作是
   。
(3)闭合开关进行实验,移动滑片P到某一位置,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丙所
示,示数为   V。
对电流表进行调零
1.5
(4)一小组展示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其他小组发现有一次实验数据是拼凑的,请你指出是第   次实验数据,依据是  .
 。
(5)分析表格中有效实验数据,初步得出: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
1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太小,
无法使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为0.5 V
正比
2.(2023烟台)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的实验中:
(1)设计实验时,小明制定了探究的总体思路:保持电阻不变,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保持电压不变,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物理上把这种科学探究的方法叫作   。
(2)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的过程中,小明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实物电路。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滑到  (选填“A”或“B”)端。闭合开关后,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至适当位置,此
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电流表示数为   A。
控制变量法
A
0.4
(3)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过程中,小明将5 Ω的电阻换成
10 Ω的电阻后,闭合开关,直接读出电流值,这种做法是   的,理由是   。
(4)小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I-U和I-R的图像,分别如图丙、丁所示。由图像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在导体电阻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在导体两端电压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   。
不正确
没有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正比
反比
考点二 电阻的测量
3.(2024青岛)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电流和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为4.5 V,三个定值电阻阻值分别为5 Ω、10 Ω和15 Ω,两个滑动变阻器规格分别为“10 Ω 1 A”和“20 Ω 1 A”。
(1)图甲电路连接不完整,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
答案:如图所示
(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到最   (选填“左”或“右”)端。
(3)正确连接电路后,小明依次使用三个定值电阻进行实验。每次更换定值电阻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与前一次实验相同,记录相应电流表示数,绘制出I-R图像如图乙所示,实验中电压表的示数为
   V。

2.4
(4)小明找来一个未知阻值的电阻,重复上述实验,电流表表盘如图丙所示,其示数为   A,该电阻的阻值为   Ω。
0.12
20
(5)根据以上实验数据,实验中小明选择的滑动变阻器规格应为
   。
“20 Ω 1 A”
4.(2024烟台)在“测量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的实验中,器材如下:电源(电压恒为6 V)、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压为3.8 V,正常发光时的电阻约10 Ω)、电流表(0~0.6 A,0~3 A)、电压表(0~3 V,0~15 V)、滑动变阻器R1(50 Ω 0.2 A)、滑动变阻器R2(20 Ω 1 A)、开关和导线若干。
(1)画出该实验的电路图。(各元件不必标注字母)
答案:如图所示
(2)为了完成实验,电流表应选择   量程,电压表应选择
   量程,滑动变阻器应选择   (选填“R1”或“R2”)。
(3)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为3.8 V,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1所示,则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   Ω。
0~0.6 A
0~15 V
R2
9.5
(4)完成上述实验之后,老师提出:如果没有电压表,用一个电流表和一个定值电阻R0,仍可完成本实验。兴趣小组经过讨论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电路,并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闭合开关S、S2,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使电流表示数为I1,此时小灯泡正常发光;
②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不变,断开S2,闭合S1,电流表示数为I2,则
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R=   (用R0、I1、I2表示)。
5.(2024滨州改编)小滨用电流表和一个已知最大阻值为R0的滑动变阻器测量未知电阻Rx的阻值,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电源电压未知且保持不变。实验操作如下:
①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动到最右端,记录此时电流表示数为I1;
②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记录此时电流表示数为I2;
③则Rx=   (用已知和测出的物理量R0、I1、I2表示)。
移动到最左端
考点三 欧姆定律的应用
6.(2023聊城)如图所示是列车上烟雾报警器的简化原理图,内部是一个激光发生器和一个光敏电阻R组成的电路,其中电源电压恒定,R0为定值电阻。有烟雾产生时,激光被烟雾遮挡而使光敏电阻的阻值发生变化,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当电路中的电流增大至某一数值时报警器开始报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敏电阻R的阻值随光照强度的
减弱而增大
B.烟雾越浓,电流表示数越小
C.烟雾越浓,电压表示数越小
D.若要提高警报灵敏度,可以适当增大R0的阻值
C
7.(2024淄博改编)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b端移到a端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I与电压表示数U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中( )
①电源电压为6 V
②定值电阻R的阻值为5 Ω
③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10 Ω
④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位于中间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45 A
A.只有②③正确 B.只有①③正确
C.只有②③④正确 D.只有①②④正确
C
8.(2022滨州)如图甲、乙所示是某物理兴趣小组设计的简易坐位体前屈测试仪的测试示意图、简化原理图。在测试中,测试的同学向前推动测试仪的滑块实际上是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的示数用来反映被测试者的成绩。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6 V,电压表量程为0~3 V,电流表量程为0~0.6 A,滑动变阻器R1标有“15 Ω 1 A”,滑片P每移动
1 cm,R1的电阻变化0.5 Ω,定值电阻R2=20 Ω。求:
(1)当滑片P位于最左端时,电流表的示数。
答案:(1)0.3 A
(2)某同学测试时,从最左端推动滑片P向右移动20 cm,此时电压表的
示数。
答案:(2)2 V
(3)若既能保证电路各元件的安全,又能使滑片P移动到最右端,则选取R2时,其阻值的最小值。
答案:(3)15 Ω
谢谢观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