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四川成都市郊区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四川成都市郊区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试卷

资源简介

四川成都市郊区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试卷
1.(2025七下·成都期末)许多高校的校微设计都蕴含着数学的美感,下列四所高校校徽主体图案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2025七下·成都期末)下列事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打开电视,正在播放动画片是必然事件
B.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相等
C.三条线段的长分别是3,4,7,正好能构成三角形
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2025七下·成都期末)如图,将木条a,b与c钉在一起,∠1=68°,∠2=51°,要使木条a与b平行,木条a需顺时针旋转的度数是(  )
A.13° B.15° C.17° D.19°
4.(2025七下·成都期末)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
A.3a2-a2=2a B.(a+b)2=a2+b2
C.a3b2÷a2=a D.(a2b)2=a4b2
5.(2025七下·成都期末)如图,若△ABC≌△ADE,则下列结论中不成立的是(  )
A.BC=DE B.∠BAD=∠CDE C.DA平分∠BAE D.∠CAE=∠CDE
6.(2025七下·成都期末)通过实验发现凸透镜能使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聚在主光轴上一点,如图,箭头所画的是光线的方向,点F是凸透镜的焦点,AC//BD//OF,若∠ACF=151°,∠BDF=160°,则∠CFD的度数是(  )
A.9° B.10° C.11° D.12°
7.(2025七下·成都期末)“儿子学成今日返,儿子已到父未到,父亲到后细端详,父子高兴把家还,”如图,用y轴表示父亲与儿子行进中离家的距离,用x轴表示父亲离家的时间,那么下列图象与上述诗的含义大致相吻合的是(  )
A. B.
C. D.
8.(2025七下·成都期末)我国南宋数学家杨辉在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术》一书中,用如图的三角形给出了(a+b)n(n为正整数)的展开式(按a的次数由大到小的顺序)的系数规律,例如:此三角形中第3行的3个数1、2、1,恰好对应着(a+b)2=a2+2ab+b2展开式中的各项的系数,则(a+b)2025的展开式所有项的系数和是(  )
A.4050 B.20242 C.22024 D.22025
9.(2025七下·成都期末)计算:8x2y÷(-2x)2=   .
10.(2025七下·成都期末)已知方程35x-y+20=0,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y的形式为   .
11.(2025七下·成都期末)在直角三角形中,较小锐角的度数是较大锐角的度数的,较大锐角的度数为   .
12.(2025七下·成都期末)A和B两个纸箱中装有苹果和梨.A中苹果有m个,梨8个,B中苹果有10个,梨n个,从两个纸箱中摸出苹果的概率均为,则m+n=   .
13.(2025七下·成都期末)如图,在Rt△ABC中,∠B=90°,以点A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B,AC于点N和M,再以点M为圆心,线段MN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连接AP并延长,交BC的延长线于点D.如果∠ACB=66°,则∠D=   .
14.(2025七下·成都期末)计算下列各题:
(1);
(2).
15.(2025七下·成都期末)先化简,再求值:[(x+2y)2-(3x+y)(3x-y)-5y2]÷(-2x),其中x=-2,y=1.
16.(2025七下·成都期末)如图,在长度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的正方形网格中,△ABC的三个顶点A,B,C都在格点上.
(1)画出△ABC关于直线l成轴对称的△A1B1C1;
(2)求△ABC的面积;
(3)在直线l上找一点P使得A1P+CP的值最小,并标出点P位置.
17.(2025七下·成都期末)某校在劳动手工课上需要给作品添加花边,学生将长为20cm,宽为10cm的长方形彩纸按图所示的方法黏合起来,黏合部分的宽为2cm.
(1)根据题意,将表格补充完整;
彩纸张数/张 1 2 3 4 5 ……
纸条长度/cm 20     56 74     ……
(2)设x张彩纸黏合后的总长度为y厘米,写出y与x之间的关系式,并求出50张彩纸黏合后的总长度;
(3)若彩纸黏合后的总长度为2702cm,请问需要多少张彩纸?
18.(2025七下·成都期末)如图,在等腰△ABC中,AB=AC,点D在BC的延长线上,∠ADB=∠BAC,BE⊥AD交于AC于点F.
(1)证明:AD=BD;
(2)若∠CAD=12°,求∠BAC的度数;
(3)若△BCF为等腰三角形,求∠BAC度数.
19.(2025七下·成都期末)已知2a=16,2b=12,2c=48,则a+b-c=   .
20.(2025七下·成都期末)若,则的值为   .
21.(2025七下·成都期末)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取四条边的中点E,F,G,H,并依次连接形成四边形EFGH.若随机向正方形ABCD内投掷一枚小针,则针尖落在四边形EFGH内的概率为   .
22.(2025七下·成都期末)如图,正方形ABCD和正方形CGFE的面积之和为52,若DE=2,则BG=   .
23.(2025七下·成都期末)如图,在“问题解决策略:特殊化”课中,小茗同学拿了两块相同的含45°的三角尺,即等腰直角△MNK和等腰直角△ABC做了一个探究活动:将MNK的直角顶点M放在△ABC的斜边AB的中点处,设AC=BC=5,此时重叠部分四边形CEMF的面积为   .
24.(2025七下·成都期末)阅读:若x满足(80-x)(x-60)=30,求(80-x)2+(x-60)2的值.
解:设80-x=a,x-60=b,
则(80-x)(x-60)=ab=30,a+b=(80-x)+(x-60)=20,
∴(80-x)2+(x-60)2=a2+b2=(a+b)2-2ab=202-2×30=340.
请仿照上述例子解决下列问题:
(1)若x满足(20-x)(x-30)=-10,求(20-x)2+(x-30)2的值;
(2)若x满足(2025-x)2+(2024-x)2=2025,求(2025-x)(2024-x)的值;
(3)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x,AE=25,CG=40,长方形EFGD的面积是600,四边形NGDH和MEDQ都是正方形,四边形PQDH是长方形,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用具体的数值表示).
25.(2025七下·成都期末)如图1,在四边形ABCD中,AB//CD,∠B=∠C=90°,一点P从点A出发沿着A→B→C→D的方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运动,其中CD长为10.在运动过程中,△APD的面积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
(1)直接写出AB=   ,BC=   ;
(2)求出m与n的值;
(3)在点P的整个运动过程中,若设△APD的面积为S,请求出S与时间t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
26.(2025七下·成都期末)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D为平面内一点,连接AD,将AD绕点D逆时针旋转α度得到线段DE,连接BD,CE.
(1)如图1,若α=60°,求BD和CE的数量关系;
(2)如图2,若α=120°,连接CD,BE,已知F是BE的中点,试判断DF与CF的位置关系并证明;
(3)如图3,在(2)的条件下,M,N分别是DF,CF上的动点,且DM=CN,G是线段MN的中点,连接DG,求当DG取最小值时∠GDC的度数.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轴对称图形
【解析】【解答】解:轴对称图形的定义:一个图形沿某条直线折叠后两边能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轴对称图形。根据轴对称的定义进行判断即可,第1个图和第3个图为轴对称图形,其它两个不是轴对称图形,所以轴对称图形的个数为2个.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定义,掌握轴对称图形的定义,沿某条直线折叠后两边完全重合,逐一判断即可解决.
2.【答案】D
【知识点】三角形三边关系;事件的分类;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解析】【解答】解:A:打开电视,正在播放动画片是随机事件,不是必然事件,故A选项错误;
B: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故B选项错误;
C: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而3+4=7,不符合三边关系,不能构成三角形,故C选项错误;
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为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故D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常见的概念和定理,对照学习的定义和定理逐一进行判断即可.
3.【答案】C
【知识点】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解析】【解答】解:∵∠1与∠2为同位角,要使木条a与b平行,∠1=∠2才行,
∵∠1=68°,∠2=51°,
顺时针旋转的度数为∠1-∠2=17°.
故选: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方法,结合木条的旋转,要使木条a与b平行,∠1=∠2才行,然后根据已知条件,计算得出旋转的度数.
4.【答案】D
【知识点】整式的加减运算;完全平方公式及运用;单项式除以单项式;积的乘方运算
【解析】【解答】解:A:,故A选项错误;
B:,故B选项错误;
C:,故C选项错误;
D:积的乘方等于把积的每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故D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整式的运算和幂的运算,掌握整式的运算法则,对选项进行逐一判断即可.
5.【答案】C
【知识点】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边的关系;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角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
∴BC=DE,故A选项正确;
∵,
∴AB=AD,∠ABD=∠ADE,
∵∠ADC=∠ABD+∠BAD=∠ADE+∠CDE,
∴∠BAD=∠CDE,故选项B正确;
∵,
∴∠E=∠C,∴∠CDE=∠CAE,故选D正确;
∵∠CDE=∠CAE=∠BAD
∴∠BAD=∠CAE,故DA是不平分∠BAE,故选项C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然后结合三角形的外角得出∠CDE=∠BAD,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得出∠CDE=∠CAE,进而对选项逐一判断即可.
6.【答案】A
【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平行线的应用-求角度
【解析】【解答】解:∵AC//BD//OF,
∴∠BDF+∠EFF'=180°,∠ACF+∠CFF'=180°,
∵∠ACF=151°,∠BDF=160°;
∴∠CFF'=29°,∠DFF'=20°;
∴∠CFD=∠CFF'-∠DFF'=9°;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利用性质得到∠CFF'和∠DFF'的度数,再根据∠CFD=∠CFF'-∠DFF'即可求解.
7.【答案】A
【知识点】函数的图象;用图象表示变量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根据诗句含义,儿子从学校发出,父亲从家出发,儿子先到指定位置,父新晚到一会,然后两者在距家约定地点相遇,后耽误了一会,再一起回家,结合图象可知,从原点出发的是父亲,晚到指定地点,x轴表示是时间,y轴表示是为离家的距离,故只有A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函数图象表示实际问题,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理解诗句意思,结合函数图象中x轴和y轴的含义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答案.
8.【答案】D
【知识点】探索数与式的规律;用代数式表示数值变化规律;探索规律-数阵类规律
【解析】【解答】解:理解题意,根据图象可知,的展开式中所有系数的和为,的展开式中所有系数的和为,的展开式中所有系数的和为,的展开式中所有系数的和为......以此类推的展开式中所有系数的和为,故的展开式中所有系数的和为;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数式规律问题,根据图中给出的示例,得出当n=0,1,2,3时,展开式的各项系数的和的规律,进而推导出当n=2025时的结果即可.
9.【答案】2y
【知识点】单项式除以单项式
【解析】【解答】解:
故答案为:2y.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单项式除以单项式,先将除式乘方后,再利用单项式除以单项式法则进行运算即可.
10.【答案】y=35x+20
【知识点】解二元一次方程
【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用含x的式子表示y,即是将含y的项移动到等式左右,其余移到等式右边,然后再将y的系数化为1得,,进一步整理得:.
故答案为:.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等式的性质,按题意用含x的式子表示y,即是将含y的项移动到等号左边,其它项移动到等号右边,然后利用等式的性质2进行变形即可.
11.【答案】60°
【知识点】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
【解析】【解答】解:在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和为90°,设较小的锐为x,则较大的锐角为2x,
根据题意可以列出方程:x+2x=90
解得:x=30,则2x=60,即较大的锐角度数为60°.
故答案为:60°.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互余,结合题意列出方程,进行求解即可.
12.【答案】18
【知识点】概率公式
【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得列:
解得:m=10,n=8;
则m+n=18.
故答案为:18.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概率公式,随机事件的概率等于事件发生的情况除全部情况,根据题意列出方程,求出m和n的值,进行计算m+n即可.
13.【答案】42°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外角的概念及性质;尺规作图-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知,∠BAC=∠DAC,
∵∠B=90°,∠ACB=66°,
∴∠BAC=∠DAC=90°-66°=24°,
∵∠ACB=∠D+∠DAC,
∴∠D=∠ACB-∠DAC=66°-24°=42°;
故答案为:42°.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尺规作图-做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得到∠DAC=∠BAC,然后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ACB的度数,再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得出∠D.
14.【答案】(1)解:原式=2025×1+4×1
=2029;
(2)解:原式=x2-4-(2x2+5x-3)+x
=x2-4-2x2-5x+3+x
=-x2-4x-1
【知识点】整式的混合运算;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无理数的混合运算
【解析】【分析】(1)根据实数的运算顺序,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尤其注意任何非零数的0次幂为1,负整数指数幂的计算;
(2)运用整式的乘法的法则进行计算即可,先利用乘法公式和多项式乘多项式法则将前两项展开,接着合并同类项即可.
15.【答案】解:原式=(x2+4xy+4y2-9x2+y2-5y2)÷(-2x)
=(-8x2+4xy)÷(-2x)
=4x-2y,
∵x=-2,y=1,
原式=-2×4-2×1
=-10.
【知识点】利用整式的混合运算化简求值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整式的化简求值,先运用整式的乘法公式和多项式乘多项式的法则将中括内部展开,接着合并同类项,再利用多项式除以单项式法则计算结果,最后代入求值.
16.【答案】(1)解:如图所示,△A1B1C1为所求作的图形:
(2)解:
=10-1.5-2
=6.5;
(3)解:如图所示,点P为所求作的点.见解析;
【知识点】作图﹣轴对称;轴对称的应用-最短距离问题;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割补法
【解析】【解答】解:(1)如图,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性质,依次找到点A,B,C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A1,B1,C1,然后连接A1B1C1即可.
(3)因为点P在直线l上,A1和C在l同侧,根据“将军饮马”模型,找到点A1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A,连接AC与直线l交于点P,此时A1P+CP的值最小.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作轴对称图形,网格中几何图形的面积,线段和最值问题,对于(1)根据作轴对称图形的步骤,依次找到关键点的对称点,连接即可;对于(2)利用割补法,将的面积补成一个梯形的面积减去两个直角三角形即可;对于(3)根据“将军饮马”的模型,作出点A1的对称点,连接AC与直线l交点即是点P.
17.【答案】(1)38;92
(2)解:y=20+18(x-1)
=18x+2,
当x=50时,y=18×50+2=902,
∴50张彩纸黏合后的总长度为902cm;
(3)解:当y=2702时,2702=18x+2,x=150,
∴需要150张彩纸.
【知识点】列一次函数关系式;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几何问题
【解析】【解答】解:(1)由图示可知两张彩纸黏合部分的宽为2cm,所以当彩纸有两张时纸条长度为20+20-2=38cm;
当彩纸张数为5张时,有四处重合部分,故纸条长度为,
故第1空为:38,第2空为92.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根据题意,结合表格进行分析;
(1)结合图形,2张彩纸有1个重复的花边,5张彩纸有4个重复的花边,计算即可;
(2)根据表格里数据,得出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然后求出当x=50时函数值即可;
(3)已知函数值,代入即可得自变量的值;
18.【答案】(1)证明:在△ABC与△ABD中,
∠BAC+∠ABC+∠ACB=180°,∠ADB+∠ABC+∠BAD=180°,
∵∠ADB=∠BAC,
∴∠ACB=∠BAD,
∵AB=AC,
∴∠ABC=∠ACB,
∴∠BAD=∠ABC,
∴AD=BD;
【另解】
∵∠ACB是∠ACD的一个外角,
∴∠ACB=∠D+∠CAD=∠BAC+∠CAD=∠BAD,
∵AB=AC,
∴∠ACB=∠ABC,
∴∠ABC=∠BAD,
∴AD=BD;
(2)解:由(1)可得AD=BD,
又∵AB=AC,∠ADB=∠BAC,
∴∠DAB=∠DBA=∠ABC=∠ACB,
∵∠CAD=12°,
∴∠DAB=∠BAC+12°,
在∠ABC中,∠BAC+∠ABC+∠ACB=180°,
则2(∠BAC+12°)+∠BAC=180°,
∴∠BAC=52°;
(3)解:①当时,,
设,
在中,,
在中,,
∴在中,

由(1)可知,

,即;
②当时,,
设,


,是△ACD的外角,

∵∠AEF=90°,
∴∠EAF+∠AFE=90°,
即,,即;
③当BF=CF时,此时与题意不符;
综上所述,∠BAC的度数为36°或45°.
【知识点】三角形的综合;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边对等角;分类讨论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分类讨论;
(1)要证明AD=BD,只要证明∠BAD=∠ABC,利用等角对等边即可,题目已知AB=AC,∠ADB=∠BAC,可得∠ACB=∠BAD,接着等量代换即可得到∠BAD=∠ABC,另外还可利用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同样可以得到;
(2)由(1)得到AD=BD,然后得到∠DAB与∠BAC的关系,进而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即可求出∠BAC的度数;
(3)根据意题分三种情况讨论:当BC=BF时;当BC=CF时;当BF=CF时,列方程进行求解即可.
19.【答案】2
【知识点】同底数幂乘法的逆用;同底数幂除法的逆用
【解析】【解答】解:∵,
∴,

∴a+b-c=2
故答案为:2.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同底数幂的乘法与除法的逆运算,,即可得出的值,进行得出a+b-c的值.
20.【答案】
【知识点】多项式乘多项式
【解析】【解答】解:∵,
∴,
∴m=-3,n=2,
∴,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题意先求出,再求出m=-3,n=2,最后代入计算求解即可。
21.【答案】
【知识点】几何概率
【解析】【解答】解: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a,
∵ E,F,G,H为四条边的中点,
∴AE=AF=BF=BG=CG=CH=DH=DE=a,
∴,,
∴,
由概率公式知,针尖落在四边形EFGH内的概率为:
故答案为:.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概率公式,针尖落在四边形EFGH的概率即是四边形EFGH的面积与正方形ABCD面积的比值.
22.【答案】10
【知识点】完全平方公式及运用
【解析】【解答】解: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a,正方形CEFG的边长为b,
∵ 正方形ABCD和正方形CGFE的面积之和为52,DE=2 ,
∴a-b=2,a2+b2=52,BG=a+b,
∴2(a2+b2)-(a-b)2=(a+b)2,
∴BG2=2×52-22=100,
∴BG=10,
故答案为:10.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乘法公式-完全平方公式的应用,根据题意设大小正方形的边长,得出DE=a-b,BG=a+b,a2+b2=52,然后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变形,得出BG的值.
23.【答案】
【知识点】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面积及等积变换
【解析】【解答】解:连接CM,
∵M是AB的中点,三角形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CM=AM=BM,∠NMK=∠C=90°,∠MCE=∠A=45°,
∴∠MFC+∠MEC=180°,∠MFA+∠MFC=180°,
∴∠MFA=∠MEC
∴,
∴,
∵ AC=BC=5,
∴,
∴,
故答案为:.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通过连接CM,证明,将阴影部分面积转化为面积的一半,进而得出答案.
24.【答案】(1)解:(20-x)2+(x-30)2=[(20-x)+(x-30)]2-2(20-x)(x-30)
=102-2×(-10)
=120;
(2)解:
(3)解:,,
∵长方形EFGD的面积是600

【知识点】完全平方公式及运用
【解析】【分析】(1)阅读材料,仿照材料中的方法将(20-x)2+(x-30)2=[(20-x)+(x-30)]2-2(20-x)(x-30),进入代入求解即可;
(2)仿照材料中的作法,将 (2025-x)(2024-x) 转化为,进而代入求解;
(3)结合图形,利用正方形和矩形的性质,表示出DE=FG=x-25,EF=DG=x=40,结合长方形EFGD的面积得到方程,然后利用材料中的方法进行变形求解即可.
25.【答案】(1)6;8
(2)解:当点P运动到点C时,
△APD的面积达到最大,即为m的值,
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有S△APD=×CD×BC,
可得m=×10×8=40,
∵点P从点A出发沿A→B→C→D运动,
AB=6,BC=8,CD=10,
总路程s=6+8+10=24,
∴n==12
综上所述,m=40,n=12;
(3)解:①当时,点P在AB上运动,
以AP为底边,BC为高,,
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有,

②当时,点P在BC上运动,
BP=2t-6,PC=14-2t,





③当时,点P在CD上运动,
DP=(6+8+10)-2t=24-2t,


综上,S与t的函数关系式为
【知识点】分段函数;通过函数图象获取信息;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
【解析】【解答】解:(1)由题意可知点P的运动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长度,从图象可以看出在第3秒时面积的增长发生变化,即第3秒点P运动到了点B的位置,故;
图象可知当时间为7秒时, △APD的面积开始减少,此时点P运动到点C的位置,故,
故第1空为:6;第2空为:8.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函数图象的应用,一次函数实际应用,分段函数;
(1)理解题意,结合图象,根据点P的速度为每秒两个单位,当点P运动3秒时,到达点B,则可求出AB的长,当点P运动7秒时,到达点C,则可求出BC的长;
(2)当点P运动到点C时,△APD的面积达到最大,即为m的值,结合三角形面积公式,由(1)知BC的长,即可求出m的值,当点P运动到点D时△APD的面积为0,然后求出AB+BC+CD,为总路程,然后求出运动时间;
(3)分三段,点P在AB上;点P在BC上;点P在CD上,分别求出△APD的面积,进入确定函数解析式即可.
26.【答案】(1)解:∵,
∴,
∴为等边三角形,
∴AD=AE,,
∵△ABC为等边三角形,
∴AB=AC,,
∵∠DAE=∠DAB-∠BAE=60°,
∠BAC=∠EAC-∠BAE=60°,
∴∠DAB=∠EAC,
在△DAB和△EAC中,
∴△DAB≌△EAC(SAS),
∴BD=CE;
(2)解:如图,延长DF至点H,使FH=DF,连接BH,CH,
易得△DEF≌△HBF(SAS),
∴DE=BH,∠FDE=∠BHF,
∵∠EDF+∠ADF=∠ADE=120°,
∴∠DHA+∠ADH=∠ADE=120°,
∴∠DAB=180°-(∠DHA+∠ADH)=60°,
∴∠DAC=∠DAB+∠CAB=120°,
∴∠CBH=180°-∠ABC=120°,
∴∠CAD=∠CBH,
在△CAD和△CBH中,
∴△CAD≌△CBH(SAS),
∴CD=CH,
∵DF=HF,
∴CF⊥DF;
(3)解:延长DG至点Q,使DG=QG,连接QN,QC,
易得△DMG≌△QNG,
∴DM=QN,∠MDG=∠NQG,
∴DM//QN,
∴∠QNC=∠DFC=90°,
∵DM=CN,
∴QN=CN,
∴△ON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QCN=45°,
由(2)得,△CBH≌△CAD(SAS),
:.∠ACD=∠BCH,
:.∠DCH=∠ACB=60°,
∴△CDH为等边三角形,
∴∠CDF=60°,
∵CF⊥DF,
∴∠DCF=30°,
∴∠DCQ=∠DCF+∠NCQ=75°,
当DQ⊥CQ时,
DQ取最小值,即DG=DQ取最小值,
此时∠GDC=90°-75°=15°.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旋转的性质;三角形的综合;手拉手全等模型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旋转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手拉手”模型;
(1)根据旋转角为60°,可知三角形ADE为等边三角形,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证明△DAB≌△EAC,从而得到对应边相等;
(2)根据题意,延长DF至点H,使FH=DF,连接BH,CH,易得△DEF≌△HBF,然后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DE=BH,∠FDE=∠BHF,进而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等量代换,证明△CAD≌△CBH,从而利用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证明DF与CF的位置关系;
(3)在(2)的基础上,延长DG至点Q,使DG=QG,连接QN,QC,得△DMG≌△QNG,从而得到△ON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由(2)得,△CBH≌△CAD,得到△CDH为等边三角形,求出∠DCQ的度数,当DQ⊥CQ时,DQ取最小值,即DG=DQ取最小值,进而求出此时∠GDC的度数.
1 / 1四川成都市郊区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试卷
1.(2025七下·成都期末)许多高校的校微设计都蕴含着数学的美感,下列四所高校校徽主体图案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B
【知识点】轴对称图形
【解析】【解答】解:轴对称图形的定义:一个图形沿某条直线折叠后两边能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轴对称图形。根据轴对称的定义进行判断即可,第1个图和第3个图为轴对称图形,其它两个不是轴对称图形,所以轴对称图形的个数为2个.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定义,掌握轴对称图形的定义,沿某条直线折叠后两边完全重合,逐一判断即可解决.
2.(2025七下·成都期末)下列事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打开电视,正在播放动画片是必然事件
B.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相等
C.三条线段的长分别是3,4,7,正好能构成三角形
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答案】D
【知识点】三角形三边关系;事件的分类;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解析】【解答】解:A:打开电视,正在播放动画片是随机事件,不是必然事件,故A选项错误;
B: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故B选项错误;
C: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而3+4=7,不符合三边关系,不能构成三角形,故C选项错误;
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为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故D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常见的概念和定理,对照学习的定义和定理逐一进行判断即可.
3.(2025七下·成都期末)如图,将木条a,b与c钉在一起,∠1=68°,∠2=51°,要使木条a与b平行,木条a需顺时针旋转的度数是(  )
A.13° B.15° C.17° D.19°
【答案】C
【知识点】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解析】【解答】解:∵∠1与∠2为同位角,要使木条a与b平行,∠1=∠2才行,
∵∠1=68°,∠2=51°,
顺时针旋转的度数为∠1-∠2=17°.
故选: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方法,结合木条的旋转,要使木条a与b平行,∠1=∠2才行,然后根据已知条件,计算得出旋转的度数.
4.(2025七下·成都期末)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
A.3a2-a2=2a B.(a+b)2=a2+b2
C.a3b2÷a2=a D.(a2b)2=a4b2
【答案】D
【知识点】整式的加减运算;完全平方公式及运用;单项式除以单项式;积的乘方运算
【解析】【解答】解:A:,故A选项错误;
B:,故B选项错误;
C:,故C选项错误;
D:积的乘方等于把积的每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故D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整式的运算和幂的运算,掌握整式的运算法则,对选项进行逐一判断即可.
5.(2025七下·成都期末)如图,若△ABC≌△ADE,则下列结论中不成立的是(  )
A.BC=DE B.∠BAD=∠CDE C.DA平分∠BAE D.∠CAE=∠CDE
【答案】C
【知识点】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边的关系;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角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
∴BC=DE,故A选项正确;
∵,
∴AB=AD,∠ABD=∠ADE,
∵∠ADC=∠ABD+∠BAD=∠ADE+∠CDE,
∴∠BAD=∠CDE,故选项B正确;
∵,
∴∠E=∠C,∴∠CDE=∠CAE,故选D正确;
∵∠CDE=∠CAE=∠BAD
∴∠BAD=∠CAE,故DA是不平分∠BAE,故选项C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然后结合三角形的外角得出∠CDE=∠BAD,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得出∠CDE=∠CAE,进而对选项逐一判断即可.
6.(2025七下·成都期末)通过实验发现凸透镜能使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聚在主光轴上一点,如图,箭头所画的是光线的方向,点F是凸透镜的焦点,AC//BD//OF,若∠ACF=151°,∠BDF=160°,则∠CFD的度数是(  )
A.9° B.10° C.11° D.12°
【答案】A
【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平行线的应用-求角度
【解析】【解答】解:∵AC//BD//OF,
∴∠BDF+∠EFF'=180°,∠ACF+∠CFF'=180°,
∵∠ACF=151°,∠BDF=160°;
∴∠CFF'=29°,∠DFF'=20°;
∴∠CFD=∠CFF'-∠DFF'=9°;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利用性质得到∠CFF'和∠DFF'的度数,再根据∠CFD=∠CFF'-∠DFF'即可求解.
7.(2025七下·成都期末)“儿子学成今日返,儿子已到父未到,父亲到后细端详,父子高兴把家还,”如图,用y轴表示父亲与儿子行进中离家的距离,用x轴表示父亲离家的时间,那么下列图象与上述诗的含义大致相吻合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函数的图象;用图象表示变量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根据诗句含义,儿子从学校发出,父亲从家出发,儿子先到指定位置,父新晚到一会,然后两者在距家约定地点相遇,后耽误了一会,再一起回家,结合图象可知,从原点出发的是父亲,晚到指定地点,x轴表示是时间,y轴表示是为离家的距离,故只有A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函数图象表示实际问题,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理解诗句意思,结合函数图象中x轴和y轴的含义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答案.
8.(2025七下·成都期末)我国南宋数学家杨辉在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术》一书中,用如图的三角形给出了(a+b)n(n为正整数)的展开式(按a的次数由大到小的顺序)的系数规律,例如:此三角形中第3行的3个数1、2、1,恰好对应着(a+b)2=a2+2ab+b2展开式中的各项的系数,则(a+b)2025的展开式所有项的系数和是(  )
A.4050 B.20242 C.22024 D.22025
【答案】D
【知识点】探索数与式的规律;用代数式表示数值变化规律;探索规律-数阵类规律
【解析】【解答】解:理解题意,根据图象可知,的展开式中所有系数的和为,的展开式中所有系数的和为,的展开式中所有系数的和为,的展开式中所有系数的和为......以此类推的展开式中所有系数的和为,故的展开式中所有系数的和为;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数式规律问题,根据图中给出的示例,得出当n=0,1,2,3时,展开式的各项系数的和的规律,进而推导出当n=2025时的结果即可.
9.(2025七下·成都期末)计算:8x2y÷(-2x)2=   .
【答案】2y
【知识点】单项式除以单项式
【解析】【解答】解:
故答案为:2y.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单项式除以单项式,先将除式乘方后,再利用单项式除以单项式法则进行运算即可.
10.(2025七下·成都期末)已知方程35x-y+20=0,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y的形式为   .
【答案】y=35x+20
【知识点】解二元一次方程
【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用含x的式子表示y,即是将含y的项移动到等式左右,其余移到等式右边,然后再将y的系数化为1得,,进一步整理得:.
故答案为:.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等式的性质,按题意用含x的式子表示y,即是将含y的项移动到等号左边,其它项移动到等号右边,然后利用等式的性质2进行变形即可.
11.(2025七下·成都期末)在直角三角形中,较小锐角的度数是较大锐角的度数的,较大锐角的度数为   .
【答案】60°
【知识点】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
【解析】【解答】解:在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和为90°,设较小的锐为x,则较大的锐角为2x,
根据题意可以列出方程:x+2x=90
解得:x=30,则2x=60,即较大的锐角度数为60°.
故答案为:60°.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互余,结合题意列出方程,进行求解即可.
12.(2025七下·成都期末)A和B两个纸箱中装有苹果和梨.A中苹果有m个,梨8个,B中苹果有10个,梨n个,从两个纸箱中摸出苹果的概率均为,则m+n=   .
【答案】18
【知识点】概率公式
【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得列:
解得:m=10,n=8;
则m+n=18.
故答案为:18.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概率公式,随机事件的概率等于事件发生的情况除全部情况,根据题意列出方程,求出m和n的值,进行计算m+n即可.
13.(2025七下·成都期末)如图,在Rt△ABC中,∠B=90°,以点A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B,AC于点N和M,再以点M为圆心,线段MN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连接AP并延长,交BC的延长线于点D.如果∠ACB=66°,则∠D=   .
【答案】42°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外角的概念及性质;尺规作图-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知,∠BAC=∠DAC,
∵∠B=90°,∠ACB=66°,
∴∠BAC=∠DAC=90°-66°=24°,
∵∠ACB=∠D+∠DAC,
∴∠D=∠ACB-∠DAC=66°-24°=42°;
故答案为:42°.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尺规作图-做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得到∠DAC=∠BAC,然后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ACB的度数,再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得出∠D.
14.(2025七下·成都期末)计算下列各题:
(1);
(2).
【答案】(1)解:原式=2025×1+4×1
=2029;
(2)解:原式=x2-4-(2x2+5x-3)+x
=x2-4-2x2-5x+3+x
=-x2-4x-1
【知识点】整式的混合运算;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无理数的混合运算
【解析】【分析】(1)根据实数的运算顺序,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尤其注意任何非零数的0次幂为1,负整数指数幂的计算;
(2)运用整式的乘法的法则进行计算即可,先利用乘法公式和多项式乘多项式法则将前两项展开,接着合并同类项即可.
15.(2025七下·成都期末)先化简,再求值:[(x+2y)2-(3x+y)(3x-y)-5y2]÷(-2x),其中x=-2,y=1.
【答案】解:原式=(x2+4xy+4y2-9x2+y2-5y2)÷(-2x)
=(-8x2+4xy)÷(-2x)
=4x-2y,
∵x=-2,y=1,
原式=-2×4-2×1
=-10.
【知识点】利用整式的混合运算化简求值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整式的化简求值,先运用整式的乘法公式和多项式乘多项式的法则将中括内部展开,接着合并同类项,再利用多项式除以单项式法则计算结果,最后代入求值.
16.(2025七下·成都期末)如图,在长度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的正方形网格中,△ABC的三个顶点A,B,C都在格点上.
(1)画出△ABC关于直线l成轴对称的△A1B1C1;
(2)求△ABC的面积;
(3)在直线l上找一点P使得A1P+CP的值最小,并标出点P位置.
【答案】(1)解:如图所示,△A1B1C1为所求作的图形:
(2)解:
=10-1.5-2
=6.5;
(3)解:如图所示,点P为所求作的点.见解析;
【知识点】作图﹣轴对称;轴对称的应用-最短距离问题;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割补法
【解析】【解答】解:(1)如图,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性质,依次找到点A,B,C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A1,B1,C1,然后连接A1B1C1即可.
(3)因为点P在直线l上,A1和C在l同侧,根据“将军饮马”模型,找到点A1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A,连接AC与直线l交于点P,此时A1P+CP的值最小.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作轴对称图形,网格中几何图形的面积,线段和最值问题,对于(1)根据作轴对称图形的步骤,依次找到关键点的对称点,连接即可;对于(2)利用割补法,将的面积补成一个梯形的面积减去两个直角三角形即可;对于(3)根据“将军饮马”的模型,作出点A1的对称点,连接AC与直线l交点即是点P.
17.(2025七下·成都期末)某校在劳动手工课上需要给作品添加花边,学生将长为20cm,宽为10cm的长方形彩纸按图所示的方法黏合起来,黏合部分的宽为2cm.
(1)根据题意,将表格补充完整;
彩纸张数/张 1 2 3 4 5 ……
纸条长度/cm 20     56 74     ……
(2)设x张彩纸黏合后的总长度为y厘米,写出y与x之间的关系式,并求出50张彩纸黏合后的总长度;
(3)若彩纸黏合后的总长度为2702cm,请问需要多少张彩纸?
【答案】(1)38;92
(2)解:y=20+18(x-1)
=18x+2,
当x=50时,y=18×50+2=902,
∴50张彩纸黏合后的总长度为902cm;
(3)解:当y=2702时,2702=18x+2,x=150,
∴需要150张彩纸.
【知识点】列一次函数关系式;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几何问题
【解析】【解答】解:(1)由图示可知两张彩纸黏合部分的宽为2cm,所以当彩纸有两张时纸条长度为20+20-2=38cm;
当彩纸张数为5张时,有四处重合部分,故纸条长度为,
故第1空为:38,第2空为92.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根据题意,结合表格进行分析;
(1)结合图形,2张彩纸有1个重复的花边,5张彩纸有4个重复的花边,计算即可;
(2)根据表格里数据,得出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然后求出当x=50时函数值即可;
(3)已知函数值,代入即可得自变量的值;
18.(2025七下·成都期末)如图,在等腰△ABC中,AB=AC,点D在BC的延长线上,∠ADB=∠BAC,BE⊥AD交于AC于点F.
(1)证明:AD=BD;
(2)若∠CAD=12°,求∠BAC的度数;
(3)若△BCF为等腰三角形,求∠BAC度数.
【答案】(1)证明:在△ABC与△ABD中,
∠BAC+∠ABC+∠ACB=180°,∠ADB+∠ABC+∠BAD=180°,
∵∠ADB=∠BAC,
∴∠ACB=∠BAD,
∵AB=AC,
∴∠ABC=∠ACB,
∴∠BAD=∠ABC,
∴AD=BD;
【另解】
∵∠ACB是∠ACD的一个外角,
∴∠ACB=∠D+∠CAD=∠BAC+∠CAD=∠BAD,
∵AB=AC,
∴∠ACB=∠ABC,
∴∠ABC=∠BAD,
∴AD=BD;
(2)解:由(1)可得AD=BD,
又∵AB=AC,∠ADB=∠BAC,
∴∠DAB=∠DBA=∠ABC=∠ACB,
∵∠CAD=12°,
∴∠DAB=∠BAC+12°,
在∠ABC中,∠BAC+∠ABC+∠ACB=180°,
则2(∠BAC+12°)+∠BAC=180°,
∴∠BAC=52°;
(3)解:①当时,,
设,
在中,,
在中,,
∴在中,

由(1)可知,

,即;
②当时,,
设,


,是△ACD的外角,

∵∠AEF=90°,
∴∠EAF+∠AFE=90°,
即,,即;
③当BF=CF时,此时与题意不符;
综上所述,∠BAC的度数为36°或45°.
【知识点】三角形的综合;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边对等角;分类讨论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分类讨论;
(1)要证明AD=BD,只要证明∠BAD=∠ABC,利用等角对等边即可,题目已知AB=AC,∠ADB=∠BAC,可得∠ACB=∠BAD,接着等量代换即可得到∠BAD=∠ABC,另外还可利用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同样可以得到;
(2)由(1)得到AD=BD,然后得到∠DAB与∠BAC的关系,进而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即可求出∠BAC的度数;
(3)根据意题分三种情况讨论:当BC=BF时;当BC=CF时;当BF=CF时,列方程进行求解即可.
19.(2025七下·成都期末)已知2a=16,2b=12,2c=48,则a+b-c=   .
【答案】2
【知识点】同底数幂乘法的逆用;同底数幂除法的逆用
【解析】【解答】解:∵,
∴,

∴a+b-c=2
故答案为:2.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同底数幂的乘法与除法的逆运算,,即可得出的值,进行得出a+b-c的值.
20.(2025七下·成都期末)若,则的值为   .
【答案】
【知识点】多项式乘多项式
【解析】【解答】解:∵,
∴,
∴m=-3,n=2,
∴,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题意先求出,再求出m=-3,n=2,最后代入计算求解即可。
21.(2025七下·成都期末)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取四条边的中点E,F,G,H,并依次连接形成四边形EFGH.若随机向正方形ABCD内投掷一枚小针,则针尖落在四边形EFGH内的概率为   .
【答案】
【知识点】几何概率
【解析】【解答】解: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a,
∵ E,F,G,H为四条边的中点,
∴AE=AF=BF=BG=CG=CH=DH=DE=a,
∴,,
∴,
由概率公式知,针尖落在四边形EFGH内的概率为:
故答案为:.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概率公式,针尖落在四边形EFGH的概率即是四边形EFGH的面积与正方形ABCD面积的比值.
22.(2025七下·成都期末)如图,正方形ABCD和正方形CGFE的面积之和为52,若DE=2,则BG=   .
【答案】10
【知识点】完全平方公式及运用
【解析】【解答】解: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a,正方形CEFG的边长为b,
∵ 正方形ABCD和正方形CGFE的面积之和为52,DE=2 ,
∴a-b=2,a2+b2=52,BG=a+b,
∴2(a2+b2)-(a-b)2=(a+b)2,
∴BG2=2×52-22=100,
∴BG=10,
故答案为:10.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乘法公式-完全平方公式的应用,根据题意设大小正方形的边长,得出DE=a-b,BG=a+b,a2+b2=52,然后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变形,得出BG的值.
23.(2025七下·成都期末)如图,在“问题解决策略:特殊化”课中,小茗同学拿了两块相同的含45°的三角尺,即等腰直角△MNK和等腰直角△ABC做了一个探究活动:将MNK的直角顶点M放在△ABC的斜边AB的中点处,设AC=BC=5,此时重叠部分四边形CEMF的面积为   .
【答案】
【知识点】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面积及等积变换
【解析】【解答】解:连接CM,
∵M是AB的中点,三角形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CM=AM=BM,∠NMK=∠C=90°,∠MCE=∠A=45°,
∴∠MFC+∠MEC=180°,∠MFA+∠MFC=180°,
∴∠MFA=∠MEC
∴,
∴,
∵ AC=BC=5,
∴,
∴,
故答案为:.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通过连接CM,证明,将阴影部分面积转化为面积的一半,进而得出答案.
24.(2025七下·成都期末)阅读:若x满足(80-x)(x-60)=30,求(80-x)2+(x-60)2的值.
解:设80-x=a,x-60=b,
则(80-x)(x-60)=ab=30,a+b=(80-x)+(x-60)=20,
∴(80-x)2+(x-60)2=a2+b2=(a+b)2-2ab=202-2×30=340.
请仿照上述例子解决下列问题:
(1)若x满足(20-x)(x-30)=-10,求(20-x)2+(x-30)2的值;
(2)若x满足(2025-x)2+(2024-x)2=2025,求(2025-x)(2024-x)的值;
(3)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x,AE=25,CG=40,长方形EFGD的面积是600,四边形NGDH和MEDQ都是正方形,四边形PQDH是长方形,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用具体的数值表示).
【答案】(1)解:(20-x)2+(x-30)2=[(20-x)+(x-30)]2-2(20-x)(x-30)
=102-2×(-10)
=120;
(2)解:
(3)解:,,
∵长方形EFGD的面积是600

【知识点】完全平方公式及运用
【解析】【分析】(1)阅读材料,仿照材料中的方法将(20-x)2+(x-30)2=[(20-x)+(x-30)]2-2(20-x)(x-30),进入代入求解即可;
(2)仿照材料中的作法,将 (2025-x)(2024-x) 转化为,进而代入求解;
(3)结合图形,利用正方形和矩形的性质,表示出DE=FG=x-25,EF=DG=x=40,结合长方形EFGD的面积得到方程,然后利用材料中的方法进行变形求解即可.
25.(2025七下·成都期末)如图1,在四边形ABCD中,AB//CD,∠B=∠C=90°,一点P从点A出发沿着A→B→C→D的方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运动,其中CD长为10.在运动过程中,△APD的面积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
(1)直接写出AB=   ,BC=   ;
(2)求出m与n的值;
(3)在点P的整个运动过程中,若设△APD的面积为S,请求出S与时间t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
【答案】(1)6;8
(2)解:当点P运动到点C时,
△APD的面积达到最大,即为m的值,
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有S△APD=×CD×BC,
可得m=×10×8=40,
∵点P从点A出发沿A→B→C→D运动,
AB=6,BC=8,CD=10,
总路程s=6+8+10=24,
∴n==12
综上所述,m=40,n=12;
(3)解:①当时,点P在AB上运动,
以AP为底边,BC为高,,
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有,

②当时,点P在BC上运动,
BP=2t-6,PC=14-2t,





③当时,点P在CD上运动,
DP=(6+8+10)-2t=24-2t,


综上,S与t的函数关系式为
【知识点】分段函数;通过函数图象获取信息;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
【解析】【解答】解:(1)由题意可知点P的运动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长度,从图象可以看出在第3秒时面积的增长发生变化,即第3秒点P运动到了点B的位置,故;
图象可知当时间为7秒时, △APD的面积开始减少,此时点P运动到点C的位置,故,
故第1空为:6;第2空为:8.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函数图象的应用,一次函数实际应用,分段函数;
(1)理解题意,结合图象,根据点P的速度为每秒两个单位,当点P运动3秒时,到达点B,则可求出AB的长,当点P运动7秒时,到达点C,则可求出BC的长;
(2)当点P运动到点C时,△APD的面积达到最大,即为m的值,结合三角形面积公式,由(1)知BC的长,即可求出m的值,当点P运动到点D时△APD的面积为0,然后求出AB+BC+CD,为总路程,然后求出运动时间;
(3)分三段,点P在AB上;点P在BC上;点P在CD上,分别求出△APD的面积,进入确定函数解析式即可.
26.(2025七下·成都期末)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D为平面内一点,连接AD,将AD绕点D逆时针旋转α度得到线段DE,连接BD,CE.
(1)如图1,若α=60°,求BD和CE的数量关系;
(2)如图2,若α=120°,连接CD,BE,已知F是BE的中点,试判断DF与CF的位置关系并证明;
(3)如图3,在(2)的条件下,M,N分别是DF,CF上的动点,且DM=CN,G是线段MN的中点,连接DG,求当DG取最小值时∠GDC的度数.
【答案】(1)解:∵,
∴,
∴为等边三角形,
∴AD=AE,,
∵△ABC为等边三角形,
∴AB=AC,,
∵∠DAE=∠DAB-∠BAE=60°,
∠BAC=∠EAC-∠BAE=60°,
∴∠DAB=∠EAC,
在△DAB和△EAC中,
∴△DAB≌△EAC(SAS),
∴BD=CE;
(2)解:如图,延长DF至点H,使FH=DF,连接BH,CH,
易得△DEF≌△HBF(SAS),
∴DE=BH,∠FDE=∠BHF,
∵∠EDF+∠ADF=∠ADE=120°,
∴∠DHA+∠ADH=∠ADE=120°,
∴∠DAB=180°-(∠DHA+∠ADH)=60°,
∴∠DAC=∠DAB+∠CAB=120°,
∴∠CBH=180°-∠ABC=120°,
∴∠CAD=∠CBH,
在△CAD和△CBH中,
∴△CAD≌△CBH(SAS),
∴CD=CH,
∵DF=HF,
∴CF⊥DF;
(3)解:延长DG至点Q,使DG=QG,连接QN,QC,
易得△DMG≌△QNG,
∴DM=QN,∠MDG=∠NQG,
∴DM//QN,
∴∠QNC=∠DFC=90°,
∵DM=CN,
∴QN=CN,
∴△ON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QCN=45°,
由(2)得,△CBH≌△CAD(SAS),
:.∠ACD=∠BCH,
:.∠DCH=∠ACB=60°,
∴△CDH为等边三角形,
∴∠CDF=60°,
∵CF⊥DF,
∴∠DCF=30°,
∴∠DCQ=∠DCF+∠NCQ=75°,
当DQ⊥CQ时,
DQ取最小值,即DG=DQ取最小值,
此时∠GDC=90°-75°=15°.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旋转的性质;三角形的综合;手拉手全等模型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旋转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手拉手”模型;
(1)根据旋转角为60°,可知三角形ADE为等边三角形,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证明△DAB≌△EAC,从而得到对应边相等;
(2)根据题意,延长DF至点H,使FH=DF,连接BH,CH,易得△DEF≌△HBF,然后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DE=BH,∠FDE=∠BHF,进而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等量代换,证明△CAD≌△CBH,从而利用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证明DF与CF的位置关系;
(3)在(2)的基础上,延长DG至点Q,使DG=QG,连接QN,QC,得△DMG≌△QNG,从而得到△ON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由(2)得,△CBH≌△CAD,得到△CDH为等边三角形,求出∠DCQ的度数,当DQ⊥CQ时,DQ取最小值,即DG=DQ取最小值,进而求出此时∠GDC的度数.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