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同步练习A卷(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五四学制)语文六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7课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同步练习A卷(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五四学制)语文六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第7课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同步练习A卷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五四学制)语文六年级下册
一、选择题
1. 下列对《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主题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表现战争的残酷
B. 歌颂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C. 反映人民群众的支持
D. 展现战友间的友情
2. 文中多次描写战火的激烈,其作用是( )
A. 渲染紧张氛围,突出战斗的紧迫性
B. 说明敌人火力强大,暗示任务难度
C. 烘托董存瑞的英勇无畏
D. 以上都是
3. 董存瑞炸暗堡前左腿负伤,仍坚持冲锋,这一细节体现了他的( )
A. 固执倔强
B. 革命意志坚定
C. 缺乏战术意识
D. 对胜利的渴望
4. 文中“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白烟,闪着火花”的描写,主要作用是( )
A. 强调时间紧迫,增强紧张感
B. 表现董存瑞的恐惧心理
C. 说明炸药包的危险性
D. 象征革命事业的光明前景
5. 对董存瑞语言“为了新中国,冲啊!”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体现他对胜利的坚定信念
B. 激励战友奋勇前进
C. 展现他的爱国主义精神
D. 以上都是
6. 课文按时间顺序描写了董存瑞炸暗堡的过程,其结构是( )
A. 接受任务→冲向暗堡→舍身炸堡
B. 战前准备→战斗受阻→英勇牺牲
C. 敌人封锁→请求任务→完成任务
D. 战友掩护→发现困难→果断行动
二、基础知识 填空题——文学常识
1.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的作者是________,这篇文章讲述的是________时期的故事。
2. 董存瑞是________(军队名称)的战士,他舍身炸暗堡的壮举发生在________战役中。
3. 董存瑞牺牲时年仅________岁,他被追认为________和________。
三、课内阅读
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董存瑞瞪着敌人的暗堡,两眼迸射出仇恨的火花。他抱起炸药包,跃出战壕,冲到桥底。这座桥有一人多高,两边是光滑的斜坡。炸药包放在哪儿呢?他想把炸药包放在河沿上,试了两次,都滑了下来。就在这时,嘹亮的冲锋号响了,惊天动地的喊杀声由远而近。在这万分紧急的关头,董存瑞昂首挺胸,站在桥底中央,左手托起炸药包,顶住桥底,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白烟,闪着火花,火光照亮了他那钢铸一般的脸。
1.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内容。
2. 分析“昂首挺胸”“钢铸一般的脸”等词语的表达效果。
3. 文中环境描写“冲锋号响了,喊杀声由远而近”有什么作用?
4. 联系上下文,理解董存瑞“托起炸药包”这一动作的深层含义。
四、课外阅读
阅读《叶挺的囚歌》选段,回答问题: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走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着自由,
但也深知道——
人的身躯哪能由狗的洞子爬出!
我只能期待着,
那一天——
地下的烈火冲腾,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1. 诗中“为人进出的门”和“为狗爬走的洞”分别象征什么?
2.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信念?
3. 比较叶挺和董存瑞的英雄行为,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五、写作
以“英雄的精神照亮我前行”为题,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短文。要求结合课文内容和自己的经历,表达对英雄精神的理解和感悟。
参考答案
A卷答案
一、选择题
1. B 2. D 3. B 4. A 5. D 6. A
二、基础知识 填空题
1. 周定舫,解放战争
2. 中国人民解放军,隆化
3. 19,全国战斗英雄,模范共产党员
三、课内阅读
1. 董存瑞在冲锋号响起时,手托炸药包炸暗堡。
2. “昂首挺胸”表现其英勇无畏,“钢铸一般的脸”凸显其坚定意志。
3. 渲染总攻的紧张氛围,突出董存瑞行动的紧迫性。
4. 体现他为革命事业不惜牺牲生命的崇高精神。
四、课外阅读
1. “为人进出的门”象征革命者的尊严和自由,“为狗爬走的洞”象征屈服和背叛。
2. 表达作者宁死不屈、追求革命理想的坚定信念。
3. 共同点:为了革命事业,不惜牺牲生命,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五、写作(略)
评分标准: 结合课文内容,事例具体,情感真挚,结构清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