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8课 古代诗歌三首《马诗(其五)》同步练习B卷2024-2025学年统编版(五四学制)语文六年级下册一、选择题1. 下列诗句中,与“大漠沙如雪”意境最接近的是( )A.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B.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C.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D.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2. 诗中“燕山月似钩”的“钩”暗示了( )A. 兵器,象征战争B. 月亮的形状C. 诗人的乡愁D. 边塞的寒冷3. “快走踏清秋”中“快走”的含义是( )A. 快速行走B. 驰骋疆场C. 逃离困境D. 悠闲漫步4. 下列对诗歌语言风格的分析,正确的是( )A. 清新自然,含蓄凝练B. 豪放飘逸,气势磅礴C. 沉郁顿挫,忧国忧民D. 婉约细腻,情感缠绵5. 李贺的《马诗》与杜甫的《房兵曹胡马》相比,共同点是( )A. 都描写马的外形B. 都借马表达报国之志C. 都运用夸张手法D. 都抒发怀才不遇的悲愤6. 诗中“大漠”“燕山”的描写,作用是( )A. 交代时间和地点B. 渲染边塞的寒冷C. 暗示战争的残酷D. 烘托诗人的孤独二、基础知识 填空题——文学常识1. 《马诗(其五)》选自《 》,作者李贺被称为“________”,其诗歌风格________。2. 这首诗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刻画马的形象,表达诗人________的情感。3. 诗中“________________”一句,既是对马的动作描写,也暗含了诗人________的理想。三、课内阅读阅读《马诗(其五)》全诗,回答问题: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1. 用自己的话描述前两句诗的画面。2. 分析“何当金络脑”中“何当”一词的表达效果。3. 结合历史背景,谈谈诗人借马表达了怎样的政治理想。4. 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点?请举例说明。四、课外阅读阅读雷抒雁《蚕》选段,回答问题:她终于咬破了茧,展开翅膀,飞向天空。在她沉睡的时刻,背上长出了两片多粉的翅膀。这是她用四年的黑暗时光换来的瞬间自由。她明白,生命的价值不在于长度,而在于绽放的光芒。1. 选段中“四年的黑暗时光”象征什么?2. 比较雷抒雁笔下的蚕与李贺诗中的马,它们的象征意义有何不同?3. 结合两篇作品,分析“生命价值”的表达方式有何异同。五、写作以“我心中的千里马”为题,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记叙文。要求结合诗歌内容和生活中的事例,表达对人才与机遇的思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