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案课 题 第一章 第3节 运动的快慢 第1课时 课 型 新授课教学目标 1.经历速度概念的建立过程,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培养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思维。2.掌握速度单位及其换算。3.了解实际生活中的一些物体的运动速度,提升对速度观念的认知。教学重点 经历速度概念的建立过程,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培养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思维。教学难点 经历速度概念的建立过程,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培养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思维。教学方式 讨论式、讲授式教具学具 多媒体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目的【演示ppt3】提问:龟兔赛跑中,比赛刚开始,观众认为跑在前面的兔子运动得快;兔子中途睡了一觉,最终乌龟先到达终点,裁判认为乌龟运动得快。为什么想法不一样?运动有快有慢,比较方法有所不同。【演示ppt4】演示观众角度的游泳比赛我们发现,观众是在相同时间内,比较游泳的距离,游在前面的运动比较快。演示裁判角度的游泳比赛视频我们发现,裁判是在相同路程内,比较游泳的时间,时间越短的运动更快。【演示ppt5】展示400m、100m游泳比赛的数据,提问,当运动的时间和距离都不一样的时候,我们如何比较运动的快慢?【演示ppt6】讲解,在两种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中,物理选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式定义速度的概念。归纳并板书:运动的快慢速度在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v)公式: 路程(s) 时间(t)【演示ppt7】讲解速度的单位根据速度公式,我们知道长度的国际基本单位是m,时间的国际基本单位是s,所以速度的基本单位是m/s。是一个组合单位。板书速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秒(m/s 或 m·s-1)【演示ppt8】展示速度仪表盘、限速路牌,我们发现在交通运输中,常用的速度单位是:千米/时( km/h 或 km·h-1)板书在在交通运输中,速度的常用单位:千米/时( km/h 或 km·h-1)【演示ppt9】讲解速度的单位换算演示单位换算过程,让学生主动完成两个单位换算。板书速度的单位换算【演示ppt10】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数值越大,表明物体运动得越快。观察速度仪表盘,读出速度大小为:130km/h表示每小时通过的路程为130km。【板书】速度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数值越大,表明物体运动得越快。【演示ppt11、12】展示常见的物体速度【ppt13、14】组织学生解答例题通过习题,熟练速度的概念、会通过简单计算、单位换算,并比较物体速度大小。【ppt15】知识拓展:用“通过单位路程所用的时间”可以表示速度嘛?【ppt16】进行小结。【ppt17】布置作业。 思考讨论后回答听讲、思考,回答听讲、思考,记录听讲、思考,记录听讲、思考,记录听讲、思考,记录听讲、思考、回答、记录听讲、思考思考并解答、听讲思考、听讲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主动思考,引入比较运动快慢的教学。引导学生思考出两种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相同时间,比较距离;或者相同距离,比较时间。再思考不同时间、距离,如何比较运动的快慢,引出速度的教学。引导学生思考并掌握速度的概念、速度的公式、单位及换算。引导学生理解速度的物理意义,并能准确读出速度仪表盘速度大小,描述具体物理意义。让学生掌握常见的物体运动速度大小。掌握比较两种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知道可以利用通过单位路程所用的时间来表示速度。板书设计 第3节 运动的快慢一、速度1. 在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v)公式: 路程(s) 时间(t)速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秒(m/s 或 m·s-1)在在交通运输中,速度的常用单位:千米/时( km/h 或 km·h-1)速度的单位换算速度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数值越大,表明物体运动得越快。(共17张PPT)第3节运动的快慢第一章 机械运动第1课时物理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上册学习目标3.了解实际生活中的一些物体的运动速度,提升对速度观念的认知。1.经历速度概念的建立过程,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培养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思维。2.掌握速度单位及其换算。重难点新课引入龟兔赛跑,谁运动得快?比赛刚开始,观众认为跑在前面的兔子运动得快;兔子中途睡了一觉,最终乌龟先到达终点,裁判认为乌龟运动得快。比较方法不同知识讲解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观众角度游在前面的运动得快在相同时间内裁判角度所用时间短的运动得快在相同路程内知识讲解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路程、时间均不相同,如何比较运动快慢?知识讲解01速度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方法一:相同时间比路程 方法二:相同路程比时间选用公式:路程( s )时间( t )知识讲解01速度速度的单位米/秒( m/s 或 m·s-1)组合单位米(m)秒(s)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基本单位:知识讲解01速度速度的单位千米/时( km/h 或 km·h-1)在交通运输中,速度的常用单位:知识讲解01速度速度的单位换算5 m/s = _______ km/h72 km/h = _______ m/s1820知识讲解01速度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的物理意义速度:130km/h表示每小时通过的路程为130km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数值越大,表明物体运动的越快。知识讲解常见的速度蜗牛爬行约1.5×10-3 m/s乌龟爬行约2×10-2 m/s人(步行)约1.1 m/s自行车约5 m/s雨燕可达48 m/s高速公路上的小轿车约33 m/s知识讲解常见的速度上海磁悬浮列车可达120 m/s喷气式客机约250 m/s超声速歼击机约700 m/s子弹(出膛时)约1000 m/s地球同步卫星约3070 m/s地球公转约3×104 m/s随堂小练习下列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成语中,与物理学描述运动快慢的方法最相近的是( )AA. 一日千里 B. 大步流星C. 风驰电掣 D. 迅雷不及掩耳“一日千里”指马跑得很快,一天能跑一千里,符合“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的条件。随堂小练习短跑运动员 5 s 跑了 50 m,羚羊奔跑速度是 20 m/s,汽车的行驶速度是 54 km/h。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 )A. 汽车,羚羊,运动员 B. 羚羊,汽车,运动员C. 运动员,汽车,羚羊 D. 运动员,羚羊,汽车运动员:10 m/s羚羊:20 m/s汽车:54 km/h = 15 m/sC拓展延伸用“通过单位路程所用的时间”可以表示速度嘛?大家已经熟悉,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表示速度,如果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长,则速度的数值越大,物体运动的越快。从道理上来讲,“通过单位路程所用时间”是可以表示速度的。例如,在田径运动会上,甲跑完100m用了13s,乙跑完100m用了16s,大家都会承认甲比乙跑得快。不过按照这种规定,物体通过单位路程的时间越长,则速度的数值就越大,物体运动的越慢。由此可见,不论用哪种形式,都能够反映出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但是,在物理学中我们采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这是因为这样规定给我们带来不少方便,而且已为世人所公认,所以,在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按这个规定来计算速度的。课堂小结速度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运动的快慢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v)方法一:相同时间比路程 方法二:相同路程比时间公式: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基本单位:米/秒( m/s 或 m·s-1)常用的单位:千米/时( km/h 或 km·h-1)悟运动,展智慧翅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3《运动的快慢》 第1课时教案.doc 1.3《运动的快慢》 第1课时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