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上海市2025年秋季八年级开学摸底考试语文模拟卷评卷人得分一、名句名篇默写(共5分)1.(本题5分)默写(1)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村》)(2)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泊秦淮》)(3) ,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4)小申登临泰山,目睹泰山参天蔽日的雄姿和神奇秀美的风景,一时心潮澎湃,不觉想到杜甫《望岳》中所言“ , 。”评卷人得分二、文言文阅读(共19分)(本题19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甲】野望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乙】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丙】游石湖小记(节选)予往时到石湖游,皆绝胜。是日,秋爽,伯美①、舍弟辈俱有胜情,由薇村②至上方,复从郊台、茶磨取径而下。路傍时有野花幽香,童子采撷盈把。落日,泊舟湖心,待月出,方命酒。孟阳、鲁生继至,并舟露坐,剧饮至夜半而还。盖十年无此乐矣。(作者:李流芳,选自《嘉定李流芳全集》,有删改)【注释】①伯美:作者好友,与下文孟阳、鲁生同。②薇村:地名,后文中上方、郊台、茶磨均为山中地名。2.(3分)[甲]诗作者是唐朝 ,乙文是宋代作者 被贬 时所作。3.(4分)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尔( ) (2)伯美、舍弟辈俱有胜情( )4.(3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待月出,方命酒。5.(6分)根据[乙]文与[丙]文内容,完成表格。篇目 目的地 时间 行为[乙]文 (1) (2) 步于庭中、欣赏月色等[丙]文 石湖 是日 (3) 、 等6.(3分)根据三则选文表达的情感,将合适的选项填入相应的横线处。A.知己之欢 B.赏景之乐 C.怀古之忧 D.失意之郁评卷人得分三、现代文阅读(共28分)(本题11分)全球天气怎么了①2021年以来,全球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年初,英国得州遭遇百年一遇的暴雪,气温骤降20℃。导致14州电网故障并造成多人死亡;罕见高温肆虐希腊,其中伯罗奔尼撒半岛大火燃烧三天三夜,奥林匹亚遗址受到威胁。在我国,受持续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中高纬度冷空气活动的共同作用,北方降水异常,而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的南方大部分地区则热气腾腾,上海遭遇“史上最长夏天”,为2021年的“极端”增加了一个注脚。②全球天气怎么了?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开关”是否已被打开?气候专家认为答案似乎是可以肯定的。③极端天气频发的背后大多有复杂的天气因素,这些因素之间也有着类似蝴蝶效应①般的关联。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布的《气候变化2021:自然科学基础》中指出:任何极端天气气候的发生是许多因素共同驱动的结果,人类活动和自然生态变化可能正是共同打开全球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开关”的遥控手。一方面,全球极端天气气候都是在一个大的气候背景下发生的,受到包括厄尔尼诺、拉尼娜②事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每年的气候背景不尽相同;另一方面,从长期角度来看,人类活动已对气候系统产生明显影响,整个气候背景也相应发生了变化。两者相互作用,有时出现单一、局地的极端天气,有时则是一连串、有传播效应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比如2021年7月,欧洲部分地区洪水肆虐;加拿大、美国出现持续高温天气:日本遭遇史上最早超强梅雨,这些都是集中发生在北纬40度地区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④人类活动正在影响气候变化,而有效应对气候变化也成为人类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越来越多的学者专家形成了这样一个共识:每一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都是在向人类敲响警钟。目前,应对的举措包括加强对气候变化的早期监测、预警系统的建设,尤其是针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同时要不断完善气候系统风险综合评估体系,提高对气候变化机理和规律的认识。⑤极端天气的预测极具挑战性,因为它的发生概率通常小于5%或10%。有权威气象学家将极端天气和一般致灾性天气比作朱鹮和麻雀。同样是从零基础开始研究两者的习性,在城市的绿地里就能观测到足够多的麻雀样本,也能采集到充足的数据。但要研究朱鹮,先要深入崎岖险峻之地寻觅朱鹮,然后更要花费几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去跟踪、记录、总结。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研究人员探究其发生、发展的规律。⑥在2021年联合国相关会议上,中国气象学家认为:应将气候风险纳入国家安全体系,特别是对于人口密度高的特大、大型城市而言,构建气候变化风险早期预警系统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气候灾害造成的损失。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气象灾害早期预警机制和城市应急联动机制已形成相互促进的“双循环”。有关部门也建立了法规、预案、阈值、插件、响应“五位一体”的气象灾害防御闭环体系。⑦气候系统的不稳定性不是未来的挑战,而是眼前的威胁。在这种大背景下,人类要主动作为,保护自然与人类发展相向而行,共建美丽地球之路任重而道远。【注释】①蝴蝶效应: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②厄尔尼诺、拉尼娜:是指部分海水水域海温异常现象。7.(2分)第一节在文中起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8.(3分)全文围绕“极端天气气候”这个说明对象,分三个部分进行说明:(1) ,(2) ,(3) ,最后,文章强调人类要主动作为,维护气候系统的稳定性。9.(3分)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标题用疑问句式,表明人类对极端天气频发的无奈与忧虑,同时引发读者阅读兴趣。B.第①段中列举了大量事实,表明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在全球各地层出不穷、防不胜防。C.第⑥段表明上海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构建完善,防灾减灾能力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D.文末强调如果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自然生态保护背道而驰,极端天气必将毁灭地球。10.(3分)第⑤段画线句不能去掉,请分析原因。(本题17分)阅读下文,完成小题。老屋·父亲①父亲走了以后,老家临街的两间平房,屋顶也披离下来,毕竟有三十多年的房龄了。父亲买下这块宅基的时候,我刚上小学。记得也就是两间白灰小瓦的平房,年深日久,显得破破烂烂。父亲看中的,主要是屋后的一大片荒山。读书人似乎都有个陶渊明情结,父亲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大学生,那个年代算是高知了。有一方自家的天地,可以给子孙留下恒产,又可以种种花草,养些鸡鸭,闲暇时安静地读书喝茶……这块地,最宜作他的归田计。②父母都是普通的工薪阶层,归田计只能从牙缝里省,再有就是亲力亲为。凡自己能做的,绝不额外去花工料钱。建新房需平整地基,得挖平半面小山坡。于是下班后、节假日,父亲就成了移山的愚公。十字镐、镢头与铁锹,再加上一担畚箕。那时的他不知疲倦似的,大半天都不带歇,还哼着小调。开出的地基,起了两层砖混小楼,土方填在北边的洼地,搭建了两间平房。原宅高耸的古砖院墙,青铁皮的实木大门,都还保留着,整体看起来,颇有几分气象。父亲又种上竹子、蜡梅、桃树等。③一场雨后,竹笋悄悄钻出地面,香椿在枝头探出新芽。我们用长长的竹篙,绑上铁丝钩,咔嚓,咔嚓,香椿芽一片片掉下来,青莹润泽。弟弟从鸡窝里摸出几枚刚下的鸡蛋,母亲捏着鸡蛋,在锅沿上一磕,两指一掰,鸡蛋便在油锅里滋滋作响。煎到五分熟,加入香椿芽,一股说不出的清香,立刻从厨房弥漫开来。被春天浸润的小院,洋溢在醉氧般的微酣里。④我读中学时,已过不惑之年的父亲开始学写古诗。他买来王力先生的《古代汉语》。那套书的第三册介绍格律诗写作,被父亲翻得脱胶,用麻线重新装订,里面有关平仄、声韵的书页,因经常翻阅,纸张尤为暗黑。每写好一首,父亲都显得很陶醉,他知道我不懂,就读给母亲听。母亲颇不耐烦,借口做饭,躲进厨房,他就追到厨房,靠着门框发表他的大作。⑤我大学一二年级,经常收到父亲的家书,慰勉学业。那些信文乎文乎的,我仿佛能看到他写信时陶醉的神情。读研时,父亲已较少过问我的学业,倒是把他的诗作寄过来,征询我的意见。⑥我发表文章,出版著作,父亲是第一读者,也是最积极的宣传者。街坊串门,亲朋往来,都是他炫耀儿子的好机会,也不管别人是否乐意听。那时,他已经把身上的自信,悄悄转移到我这里,而我并没有做好准备。遇到生活中的种种困扰,我还是习惯回老家休整,推开老宅厚重的铁皮木门,见到父亲坐在窗前,桌子上的茶升腾着热气,立时觉得笃定、安宁。⑦我自离家读书,每次回来都待不了几天,弟弟也住在别处。父母守护着老屋,在我们看不到的时光里慢慢变老。由于早年家里建房时劳累过度,营养又跟不上,父亲的身体逐渐衰败下来,直至一日,母亲来电话说父亲去了另一个世界。父亲走了,我的山崩塌了,没有人来分割我的悲伤。那一刻,我才明白,原来我最在意的,是他的欣慰与骄傲,那才是我获得存在感的根本。⑧也许有一天,匍匐在南门老街的青石条,会忘却父亲的足印;城东的那条大河,会忘却父亲为了省下一点建材费,在它的怀里挑过砂石。甚至连老屋都会湮灭。但“父亲”作为一个文学的共名,将以近似的形象和温度,在天下儿女的心中永生。11.(2分)根据第①段内容,加点字“陶渊明情结”的含义是12.(4分)根据第②—⑤段内容概括关于“父亲”的几件事:(1)(2)父亲认真学写古诗。(3)13.(4分)请从语言表现力的角度赏析第③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14.(3分)下列对第⑥段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表现出父亲因我的成长而骄傲自豪。B.写出了父亲炫耀儿子的自得之意。C.强调了我因父亲的关注而倍感压力。D.暗含了我对父亲的依赖与眷恋之情。15.(4分)联系全文,说说文章用“老屋·父亲”为题的妙处。评卷人得分四、名著阅读(共8分)(本题8分)本学期我们又阅读了一本名著——《红星照耀中国》,请完成下列各题:16.(4分)《红星照耀中国》又名《 》,作者: ,题目中“红星”象征着17.(4分)《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你最欣赏作者笔下的哪个人物,为什么?评卷人得分五、作文(共40分)18.(本题40分)作文陶弘景笔下那幅山水相映的奇丽画卷是风景,鲁迅回忆中那些人事交织的温情画面是风景,青春的旅程中亦有独特的风景……人生路漫漫,若有善于观察的眼睛,或许就可以发现身边别样的风景。请以“别样的风景”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1)不得透露个人的相关信息;(2)不得抄袭。参考答案1.【答案】 柳暗花明又一村 隔江犹唱后庭花 不畏浮云遮望眼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答案】2. 王绩 苏轼 黄州 3. 只是 都 4.(我们)等到月亮出来,才下令备酒。(补充主语、方、酒) 5. 承天寺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登山 赏花、泊舟湖心、并舟露坐、剧饮而还。(写出与原文信息相符的任意两点) 6.(1)D (2)A(3)B【答案】7.第一节主要介绍了全球极端天气频发的事例,引出了下文有关极端天气的说明,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8. 2021年以来,全球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 全球极端天气气候发生的原因。 人类目前应对极端天气气候变化的举措。 9.A 10.通过作比较,将极端天气和一般致灾性天气进行比较,突出研究极端天气会遇到因其发生概率小而产生的样本少、研究周期长、数据不足等困难,说明对极端天气的预测具有挑战性。【答案】11.对田园生活的喜爱。 12. 父亲辛劳建房; 父亲经常给我写信。 13.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或环境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春日小院生机勃勃之态,凸显小院生活的温馨、美好,表达了对小院建造者——父亲的赞美之意和感恩之情。 14.C 15.①“老屋·父亲”是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②点明了“老屋”与“父亲”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③老屋凝结了父亲对家庭、对子女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付出。④表达了“我”对父亲的依赖、眷恋和怀念之情。【答案】16. 西行漫记 埃德加·斯诺/斯诺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或中国共产党) 17.(人物+形象特点,言之成理即可)例:毛泽东:一个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代表了中国人民大众的迫切要求,苏区人民拥护他,他生活简朴,廉洁奉公,吃苦耐劳。他有着中国农民的质朴纯真的性格,颇有幽默感,喜欢憨笑、他有着南方人“爱辣”的癖好、热爱工作且有强健的体魄、有深邃感情的人……周恩来:一个儒雅的革命者,是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纯粹知识分子……贺龙:他英勇善战,有出色军事才能口才好,威望高,急躁而又谦虚……彭德怀:他是个乐观爱笑,率直爽朗,富有才智,善于驰聘,吃苦耐劳,活泼且精力旺盛,顽强不屈,强抗反抗精神,性格刚烈,是位不向恶势力低头的勇士,大公无私,率真……朱德:他貌不惊人,沉默谦虚,说话轻声,有点饱经沧桑……徐海东:阶级意识最强……18.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