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上语文第四单元写作《思路要清晰》同步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部编版七上语文第四单元写作《思路要清晰》同步课件

资源简介

(共57张PPT)
写作:
思路要清晰
此单元的写作教学,首先要帮助学生明确概念,理解何为“思路”,何为“思路清晰”;然后通过学习教材内容,归纳出使写作思路清晰的具体步骤,让学生有章法可循。按照具体的思维步骤逐步分析厘清思路的方法,帮助学生养成写作之前充分思考的习惯,训练学生的写作思维。最后在写作实践中引导学生拟写提纲,使学生在写作时做到有条理、思路清晰,真正提升写作能力。
设计说明
导入新课
古人写文章很讲究“言有序,章有法”,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指文章思路要清晰,要有条理,这是写好文章的一个基本要求。我们平时说话要有重点,才能条理清楚地正确传达自己的意思。写作文也是在和人交流,也需要我们确定重点,条理清楚地表达写作的目的。今天我们这堂课的重点就是学会条理清楚地写作。
导入新课
思路,是个比喻的说法,把一番话、一篇文章比作思想走的一条路。思想从什么地方出发,怎样一步一步往前走,最后达到这条路的终点,都要踏踏实实摸清楚,这就是注意思路的开展。
——叶圣陶
导入新课
整体感知
1.了解不同文体的基本结构和行文顺序,明确使写作思路清晰的方法。
2.学会谋篇布局,并体会拟写提纲的好处。
3.根据提纲完成写作任务,做到条理清楚、思路清晰。
整体感知——学习目标
面对作文题目,首先想一想如何立意,要确定怎样的主题,根据所要表达的主题,再选择相关的材料,安排好素材的详略,对文章的整体结构有个大概的构想。
整体感知
今天我给大家准备了两段文字,比较一下哪一段文字说的思路更清晰。
甲段
 见到老师,首先要告诉他,班里一切都好,请她安心养病;然后向她转达全班同学的问候;最后把同学们一个一个凑起来的鸡蛋送给她,要她补养身体。
整体感知
见到老师,我们要告诉他,班里一切都好,请她安心养病,向她转达全班同学的问候,把同学们一个一个凑起来的鸡蛋送给她,要她补养身体。
乙段
明确概念,归纳方法。
1.思路是什么 思路清晰又指什么
思路就是写作时作者思维发展的线索,在文章中体现为各部分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
思路清晰就是在谋篇布局中做到结构完整、层次分明,让读者明白文章先说了什么,后说了什么,主要在说什么。
整体感知
2.在写作中如何才能做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明确中心,学会取舍。
明确顺序,确定详略。
列好提纲,形成框架。
整体感知
3.(1) 整体构思。
首先想清楚自己想要表达的中心是什么,再据此取舍材料,并大致思考文章的整体结构。
整体构思的具体步骤:
①审题立意,确立作文的中心。审题时,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即“题眼”;立意时,尽可能做到求异求新,拓宽写作思路。
②选材。选材必须紧紧围绕文章的中心,选取典型的、有代表性的人或事,才能使文章中心鲜明、深刻地表现出来。
整体感知
3、(2)确定写作顺序。
是按照时间、空间的顺序,还是按照事理的逻辑顺序去写,这要根据文体特点和题材需要来确定。
整体感知
(3)列提纲。
在头脑中形成作文的结构框架后,用提纲的形式把它呈现出来,有助于思路的清晰和完善。
比如,要表达“她是一个热爱学习的人”这一中心,下面这些材料,你会用到哪些呢?大致采取什么样的结构呢
中心
取舍材料
整体结构
整体感知——整体构思
1.他性格很好,特别幽默,班上同学都很喜欢他
2、他放学之后总是先写作业。
3.他上课认真听讲,认真记笔记。
4.他写完作业之后常常进行体育锻炼。
5.他经常在学习上帮助成绩不好的同学。
6.他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公益活动。
7.他家离学校很远,但每天坚持骑自行车上学,从不让父母接送。
8.他热爱课外阅读,经常出入图书馆和书店。
如果你要围绕“一个热爱学习的学生”这一主题选取三个素材,你会选择哪三个?说说选择的理由。
整体感知——选择素材
1.他性格很好,特别幽默,班上同学都很喜欢他
2、他放学之后总是先写作业。
3.他上课认真听讲,认真记笔记。
4.他写完作业之后常常进行体育锻炼。
5.他经常在学习上帮助成绩不好的同学。
6.他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公益活动。
7.他家离学校很远,但每天坚持骑自行车上学,从不让父母接送。
8.他热爱课外阅读,经常出入图书馆和书店。
审题后确定文章的中心,围绕文章中心选材。
整体感知——选择素材
精读细研
选取能表现文章中心的典型材料,浓墨重彩地描写与中心关系最密切的材料,即最有个性、最为动人的材料,其余则可以一笔带过,做到点面结合,详略得当。
1、围绕中心选材
中心
材料
材料
材料
材料
精读细研——写作指导
如何选材:
怎么围绕中心选材
(1)写有用的,不写没用的。要围绕中心选择取舍。中心是选材、剪裁的依据,要力求选取最能表现中心的材料,果断舍弃与中心无关的材料,才能有力地突出中心。
(2)写典型的,不写一般的。
要选用最有代表性,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材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典型材料。这样的材料最有说服力和表现力。
选取精要、典型的、最能表现中心的素材,这是一种以少胜多的方法。选取事情发展中最精彩的片断来反映事物本质,舍去一般性片断,选取人物最突出的事迹、最典型的经历都可以使文章精彩充实,中心突出。
精读细研——写作指导
(3)写新颖生动的,不写陈腐呆板的
要选用新颖的、有特点的材料。材料不落俗套,才能使读者赏心悦目,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如果写学生学习刻苦都以“开夜车”作材料、写老师的奉献精神总是写“带病上课”,就未免太俗,没有新意。我们在写作中,要力求在选材时多下功夫,做到别人说过的话,我不原样地说;别人用过的材料,我不照搬来用。这样才能避免一般化,使人耳目一新。
(4)写具体的,不写空洞的
  要选用具体的、“有血有肉”的材料,而不能选用空洞的、“有影无形”的“材料”。
精读细研——写作指导
1. 好的材料来自生活,来自读书,来自观察,来自积累。选材要贴近生活,避生就熟。
2. 舍大取小,选择生活中的小素材,行文从小处着笔,小中见大。小故事,小事件,小场景更有表现力。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日常生活虽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如果善于观察,就能从不起眼的小事中发现有价值的闪光材料。
特别提醒
精读细研——写作指导
确定写作顺序
记叙的顺序是指叙事前后安排的次序,主要包括顺叙、倒叙、插叙。
顺叙:按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
按时间顺序记叙 再塑生命的人》
以地点转换为顺序记叙 《藤野先生》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精读细研——写作指导
《再塑生命的人》是按时间顺序展开思路的。
“我”与莎莉文小姐第一次见面:一个人握住了我的手,把我紧紧拥抱。
第二天早晨:莎莉文老师给我一个洋娃娃,并教我拼写这个单词。
有一天:莎莉文老师给我一个更大的洋娃娃。
这天上午:莎莉文老师和我为“杯” 和“水”两个字发生争执 。
后来井房的经历:使我的求知欲望油然而生 。
用具体事物教“我”识字
精读细研——写作指导
《济南的冬天》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山尖
山坡
山腰
以地点转换为顺序记叙
精读细研——写作指导
插叙:在叙述中心事件的同时,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
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的叙述方法。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对长妈妈讲述美女蛇的故事。
倒叙:把事情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的、最突出的片段提到前边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情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
范文《明天一定记着开窗》
精读细研——写作指导
明天一定记着开窗
有时往往因为感情的疏远而不能很好地认识一个人,所以往往会伤害一颗心。
—题记
远远地我望见一个粗笨的身影倚在墙上,脚点在叠成的砖块上,费力地用一支竹竿挑着一扇关闭的窗。我知道,又是她在为我开窗,我的眼睛湿润了,心想:明天一定记着开窗。
她是我的房东大娘。我因为在学校里老睡不好觉,才搬到她这里。刚来时,她给我的印象很不好,粗笨的身子,木讷的表情,还有……,总之,不好。
记得刚来时的那天中午,天气很热,我跑到水龙头旁大洗了一通,又猛灌起凉水,正感觉“淋漓”的时候,她晃着她的身子,摇着扇子来到我面前:
精读细研——写作指导
孩子,不能这样,会病的。”“管你什么事儿,水费我一个子都不会少的。”我瞟了她一眼又继续我的“冷水计划”——大洗,猛灌。她只是木在那里一动也不动。我当时只是觉得好笑:老人也贪财啊,为了点水费,唉!可是那天晚上,我的坏运气来了,上吐下泻,一个晚上上了十几趟厕所。
当我正奄奄一息躺在床上的时候,她推门进来了。我没好气地说:“以后进门时记着敲一下。”她又木在那里了,左手搓着衣襟,右手在口袋里摸了一会儿伸了出来:“药,药,治拉肚子的药。”她把药放在桌子上,默默地走了。这时我想起了我的母亲,她也曾经在我进行“冷水计划”的时候阻止我,我认为母亲是为我好;而房东大娘也是如此,
精读细研——写作指导
我却误解她,伤害她。感情的亲疏对认识一个人、认识一件事的根本原来如此重要。
从那包药之后,我对房东大娘的印象开始好转,但仍然对她提防着,因为“防人之心不可无”嘛,毕竟她不是我妈。可是……
那天我课间回来取东西时,发现她正站在砖头上,拿着竹竿挑我的窗户,难道……我喝了一声:“你干什么 ”她吓(得)掉了竹竿,从砖头上跌了下来:“我只是想为你开窗,因为电视上说‘非典’时期,要经常开窗,而你……”我惊呆了,感到惭愧,我扶她起来:“对不起。”她布满皱纹的脸露出了笑容。起来后,她坚持要先给我开窗。窗子开了,不仅是房间上的,还有我心灵上的。
精读细研——写作指导
至此,我终于知道疏远的感情多么影响认识一个人、认识一件事啊!我以后再也不能因为感情的亲疏来判断某人某事。
她现在还在为我开窗,我的泪淌在脸上,滴在心里:明天一定记着开窗。

精读细研——写作指导
点评: 这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作者选取自己生活中的几件小事,写出了自己对房东大娘认识的转变和感情的转变。本文在总体构思、材料安排以及语言表达上都很有特色。文章从“开窗”一事写起,自然引出了描写的对象——房东大娘。作者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通过“冷水计划”而导致生病一事,特别是和在家中的“冷水计划”
作对比,写出了我认识到了对房东大娘的误解和伤害,表现了作者认识上的转变。而发生在“非典”期间的一次“开窗”,才使“我”从内心受到强烈震撼,表现了作者情感上的转变。这两种转变,前者是表面的、肤浅的、认识的,后者才是本质的、深刻的、触动灵魂的。正是对这两种转变的描写,使房东大娘的形象自然而然地凸现于读者面前。文中有些句子,例如“窗子开了,不仅是房间上的,还有我心灵上的”,比较深刻精妙,读后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结尾处作者写道:“她现在还在为我开窗,我的泪淌在脸上,滴在心里: 明天一定记着开窗”,既照应了开头,点明了题意,又蕴含着深厚的感情,给文章添了亮色。
精读细研——写作指导
1.列出文章标题;
2.确定文章的中心;
3.概括出文章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按写作顺序总结;
4.将材料详略、文章的结构等信息呈现出来。
5.结构安排。
列出写作提纲

有了提纲,心里就有了底,写起来就顺理成章了;先麻烦点,后来可省事。”
——老舍
精读细研——写作指导
这是作文提纲最主要的部分,设计时需要注意做到以下五点(④⑤点酌情处理):
①安排好材料的组织顺序。以小标题的形式、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材料组织起来。
②确定好重点写的内容。标明“详”“次详”“略”的字样。
精读细研——写作指导
③确定好开头、结尾的方法,并在提纲中简单注明。
④设计好点题的时机及具体的方式、方法。
⑤考虑好层次之间、段落之间该如何衔接过渡。
写作提纲示例
保护鸟类
①列举护鸟的公益广告。(开篇点题)
②陈述鸟的分类及生存现状。
③分析造成鸟类减少的原因及失去鸟类给人们生活造成的影响。
④以护鸟女孩为例,发出爱鸟的呼吁。

精读细研——写作指导
小结
整体构思
确定中心,
选择材料,
安排结构。
确定写作顺序
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
逻辑顺序。
列出提纲
文章中心,
材料安排,
总体结构。
精读细研——写作指导
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实践,分析文题,整理思路。
1.写作实践一:以《  二三事》为题,写一篇记人的文章。
关键词:二三事、记人。
精读细研——写作实践
思路点拨:此题为半命题作文。首先,确定写作对象,将题目补充完整;其次,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明确要展现的人物的精神品质;最后,选取两三件凸显人物品质的典型事件进行叙述。
自主学习:从写作实践题目中任选其一,拟写提纲。
合作探究:组内分享提纲内容,厘清写作思路,为写作训练奠定基础。
精读细研——写作实践
1.(1)选择典型的素材来体现人物的典型性格。
(2)可以按照“总—分”或者“总—分—总”的结构谋篇布局。
(3)可按照时间顺序组织材料,注意两三件事的出场顺序,做到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我的爸爸二三事
  周六早上我和爸爸打算骑车出去玩,到了楼下,爸爸找不着自行车了,从我们楼的一单元找到四单元,都没有发现他的车子。爸爸很纳闷,难道这样的旧车也能被贼相中,看来只有自认倒霉了。
  没有了自行车,爸爸就走路陪我去玩,出了小区,路过菜市场,他突然用手拍了一下脑门,说:“想起来我车去哪了!”我把询问的目光投向他,
  爸爸不好意思的说:“昨晚去理发把车忘在亚芳理发店门口了。”原来我的爸爸,他去理发时是骑着车去的,由于理发店离我家比较近,理完
精读细研——写作实践
发他就直接走路回家了,把车落在了理发店门口,也不知他的“坐骑”有没有埋怨这位粗心的主人。
我爸爸平时工作比较忙,但他不管多忙,不管晚上回家有多晚,都要把我当天的家庭作业检查一下,并写上意见。有次爸爸发现我的一道除法题答案正确,但解题思路不是很合适,他给我讲解,我还不耐烦,说刘老师就是这样讲的,爸爸只好在我的作业本上给刘老师留了言,打算和老师沟通一下。第二天作业本发下来后,通过刘老师的评语,我爸爸了解到他和刘老师的解题思路是一致的,只是我自己上课没有认真听讲,仗着一点儿自以为是的小聪明,结果被用心的爸爸给识破了。
双休日的早上,妈妈让爸爸去超市买菜,再顺便带些零食回来。只见我爸爸找来纸和笔,把要买的东西一一记在纸上,我妈妈说他:“不至于这样吧,那么聪明的脑袋连这几样东西都记不住?”爸爸嘿嘿一笑说:“这你就不懂了吧,俗话说的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呀!”
这就是我的爸爸,说他粗心吧,但他又很细心,也很用心。
精读细研——写作实践
【点评】写作思路清晰,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形式,通过写爸爸理发忘记赶回自行车,给我检查作业,买菜等事来表现爸爸粗心、细心、用心的性格特点,详略得当,主次分明。
 
精读细研——写作实践
2.写作实践二:以《这天,我回家晚了》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关键词:这天、晚。
精读细研——写作实践
思路点拨:此题为命题作文。首先要确定具体的叙事方向,即回家晚的那天发生了什么事情;其次要思考写作顺序,可以用顺叙,也可以用倒叙;最后要明确写作重点,安排好内容的详略。
2.(1)审题。“这天”限定了时间,要突出“这天”的独特性;“回家晚了”是写作的重点,要交代清楚这天“回家晚了”的原因和后续。
(2)立意。确定文章的中心,可以通过记叙一件生活中的小事,揭示一个深刻的道理,也可以通过对典型人物的描写,阐明一种新的感悟。力求立意高远,见解独到,能够挖掘出事件的深层意义。
精读细研——写作实践
(3)选材。
选材要真实,这样才能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如写因为补课回家晚时,父母的牵挂;因为贪玩回家晚时,父母的批评等。
精读细研——写作实践
写作构思:
这天,我回家晚了
同学邀请去她家做作业
两人玩得高兴,忘记了时间
匆忙回家的忐忑不安(走夜路的恐怖和担心爸爸的责骂)
晚归之因由
晚归之经过
晚归之结局
精读细研——写作实践
佳作欣赏
这天,我回家晚了
那一次的经历至今我依然记忆犹新,因为我回家晚了。
那天下午放学,小伊对我说:“我家里没人,我有些害怕,你能陪我一起写作业吗 ”接到朋友的邀请,我的心里高兴极了,但有些犹豫——爸爸平时一而再、再而三地严厉叮嘱我:“放学后不能在外面玩,一定要及时回家!”但我看到小伊那期待的目光,心便软了下来,心想:“就陪她写一会儿吧,再说我是为了帮助同学。”
明确:开篇点题,倒叙开头,也设置了悬念。正文交代了“回家晚了”的起因。
精读细研——写作实践
走进小伊的卧室,一眼就看见了一书架整整齐齐的书。然而,迅速映入我的眼帘的是书架旁边的海绵宝宝。我走过去轻轻一碰它,它的眼睛居然一闪一闪的发亮,而且开始跟我说话,“你好啊,大朋友!”
我意外极了!
小伊见我非常喜欢,说:“我们赶紧做作业吧,做完作业我们一起玩!”我们做完作业后,就开始玩起来,我们不要停的触摸海绵宝宝,它叽叽喳喳说个不停,逗得我们俩哈哈大笑。快乐的时光总是易逝的。
明确:详写了“我”在同学家逗留的经过,为“回家晚了”埋下伏笔。
精读细研——写作实践
无意中看了看墙上的时钟,天啊,都快9点了。我赶紧背着书包出门。小伊追出来说,“路上小心!”我随口喊了一句“知道了”,便头也不回的朝家的方向飞奔。星星已挂满了天空,但没有月亮,道路上一片漆黑,隐隐约约传来几声狗叫,我总感觉路边的草丛里有不知名的东西……越想心里越害怕。想加快脚步,感觉就是走不快。
明确:采用心理描写,生动形象刻画出了“我”回家途中惊恐不安的心理。
精读细研——写作实践
当看到小区大门时,我的恐惧顿时消失了,但心情却沉重起来。我怎么跟爸爸交代呢?正想着,看到小区门口站着一个人,伸长脖子四处张望。走进一看,是爸爸!“爸……我……”我怯怯地叫。
他两眼发光,一脸的凝重,一只大手挥过来,我赶紧逼上了眼睛……
我瘦小的身体顿时被一个宽大而温暖的怀抱包裹起来,耳边听到爸爸略带哭腔的声音说:“死丫头,你可回来了!”
我那不争气的眼泪流下来。
明确:巧妙的结尾,给人出其不意之感。作者运用典型的细节描写,表现了含蓄、深沉的父爱。
精读细研——写作实践
3.写作实践三:访问你所在地区的一位名人,或者本校一位你不熟悉的教师。提前作好准备,列出访问提纲。访问完成后,以《对    的一次访问》为题,写一篇作文,跟同学分享你访问的经过和感受。
关键词:访问。
精读细研——写作实践
思路点拨:此题为半命题作文。先确定访问对象,再按照访问前的准备、访问时的经过、访问后的心情来组织材料。思路要清晰,条理要清楚。
3.采访提纲与前两个写作提纲有所不同,它是采访者在采访前所草拟的任务大纲,其涵盖了采访的目的、采访过程的操作以及可能发生的情况,对完成采访任务起辅助性作用。
列采访提纲要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①采访对象;②采访主题;③采访时间、地点和方式;④采访问题。
精读细研——写作实践
课堂小结
写作时,可以以物为线索,贯串全文。如看见一只飞蛾不停地奔向一盏灯却被玻璃阻隔,进而想到自己儿时也为了一盏灯去追逐,然后写自己如今浑浑噩噩,但被飞蛾惊醒,又看见了那盏一直都在的“灯”。结尾如果能凸显立意,效果更佳。又如《那束目光一直都在》,主要说“我一人踏上北上的列车时,关注到的父亲的三次目光”,由此回忆起小时候每次表现优秀时父亲的目光,最后引出主题:那束目光不逝,父爱一直都在。同样,可以以人为线索,如奶奶去世后,从小被奶奶照顾的“我”痛苦不堪。一次偶然的机会想到奶奶的叮嘱,顿悟出奶奶的爱其实一直都在。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使文章思路清晰的方法,学会了如何列提纲。希望大家能将这些方法用于日后的写作中,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养成勤于思考、善于列提纲的好习惯。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请以“故乡的 季”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自定立意;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500字。
布置作业
写作提示:
1.补全题目。依据题目含义,空白出可填的内容应该为四季之一。
2.精心选材。按照题目要求,要集中选择某一个季节的内容,体现季节的特征。如春
的生机、夏的热烈,秋的丰收,冬的静美。
3.明确顺序。可按季节推移的时间顺序合理安排材料。
4.突出中心。特征鲜明地呈现出故乡的某一季节的特点。
布置作业
感谢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