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单元检测(十四)波与光及相对论B卷高考能力评价卷(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一、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24分,1.(2024·湖北)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测量重力加速度大小g的实验方案,所用器材有:2g砝码若干、托盘1个、轻质弹簧1根、米尺1把、光电门1个、数字计时器1台等.具体步骤如下:①将弹簧竖直悬挂在固定支架上,弹簧下面挂上装有遮光片的托盘,在托盘内放入一个砝码,如图()所示;②用米尺测量平衡时弹簧的长度1,并安装光电门:③将弹簧在弹性限度内拉伸一定长度后释放,使其在竖直方向振动:④用数字计时器记录30次全振动所用时间t:⑤逐次增加托盘内砝码的数量,重复②③④的操作,该同学将振动系统理想化为弹簧振子.已知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T=2x,√,其中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M为振子的质量.0.550.540.530.520510.500.490.48拼0.470.30.40.50.6T2s2图(a)图(b)(1)由步骤④,可知振动周期T=(2)设弹簧的原长为l,则1与g、l、T的关系式为1(3)由实验数据作出的1一T图线如图(b)所示,可得g=m.s2(保留3位有效数字,π2取9.87).(4)本实验的误差来源包括A.空气阻力B.弹簧质量不为零C.光电门的位置稍微偏离托盘的平衡位置1092.用激光测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中,玻璃砖与屏P平行放置,从另一侧用激光笔以一定角度照射,此时在屏上的S1处有激光点,移走玻璃砖,光点移到S2处,回答下列问题:S251Bh(1)请画出激光束经玻璃折射后完整的光路图,(2)已经测出AB=l1,OA=l2,S1S2=l3,则折射率n=(用11、l2、l3表示).(3)若改用宽ab更小的玻璃砖做实验,则S1S2间的距离会(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二、计算题:本题共6小题,共76分3.(2024·山东)某光学组件横截面如图所示,半圆形玻璃砖圆心为O点,半径为R;直角三棱镜FG边的延长线过O点,EG边平行于AB边且长度等于R,∠FEG=30°.横截面所在平面内,单色光线以0角入射到EF边发生折射,折射光线垂直EG边射AB出.已知玻璃砖和三棱镜对该单色光的折射率均为1.5.(1)求sin0;(2)以O角入射的单色光线,若第一次到达半圆弧AMB可以发生全反射,求光线在EF上人射点D(图中未标出)到E点距离的范围,4.(2024·全国甲卷)一玻璃柱的折射率n=3,其横截面为四分之一圆,圆的半径为R,如图所示.截面所在平面内,一束与AB边平行的光线从圆弧人射.人射光线与AB边的距离由小变大,距离为h时,光线进入柱体后射到BC边恰好发生全反射.求此时与R的比值.B110参考答案单元检测(一)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x=wt一2a2,代入教据解得x=50m,公交车在最初6s内通过的位移与最后6s内通过的位移之差为△x=x1一x2,代A卷高频考点练清卷入数据解得△x=24m,故ABC错误,D正确.1.C研究入水动作时,运动员的形状和体积对所研究问题5.A对木板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木板的加速度不变,木板从的影响不能够忽略,此时运动员不能够看为质点,故A错静止释狱到下瑞到达A点的过程,有L=a,木板从静止误:研究空中转体姿态时,运动员的形状和体积对所研究释放到上瑞到达A点的过程,当木板长度为L时,有2L=问题的影响不能够忽略,此时运动员不能够看为质点,故2ai,当木板长度为2L时,有3L=合ai,又1=1-o,1B错误;研究百米比赛中的平均速度时,运动员的形状和体积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能够忽略,此时运动员能够看△12=t2一t0,联立解得△2:1=(5-1):(2-1),A为质点,故C正确:研究运动员通过某个攀岩支,点的动作正确时,运动员的形状和体积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不能够忽6.解析:(1)设物体的加速度为a,根据位移差公式△x=aT可略,此时运动员不能够看为质点,故D错误.故选:C.22.C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即物体的空间位3X0-x0得物体的加速度为4=置随时间变化的快慢,BD错误;根据x与1的关系式可to3to2知,1=0时,质点位于x=1m处,t=1s时,质点位于x=AC段的平均速度等于这一过程的中间时刻的速度,可得6m处,因此质点在第1s内的位移为5m,A错误,C2正确,物体在B,点时的速度为UB=20+x05x02to6to3.解析:(1)选择向西为正方向,如题图所示,最后6s的住设物体在A点时的速度为A,则可得移为△x3=120m,△13=6s7x0UA=UB一at0=6t0平均连度为==20m=20m8,大小为20m6,」(2)根据速度时间关系可得物体在C点时的速度为方向向西:5.x0_x00(2)全过程的位移为△x=△x3一(△r1十△x2)=120m一c=s+ao=60-30·6=20(30m十60m)=30m时间为△t=5s十58十4s十6s=20s则可得物体在CD段的平均速度为=C十D=024t平均速度为==0m=1,5m/s,大小为1,5m/s,方向△120s2品答案:1)6t0向西;7.C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等于初末速度的平均值,则(3)全过程的路程为△s=△x3十△x1十△x2=120m十有:专5=10ms,T=5m因ST间的矩高是230m+60m=210mRS的两倍,而ST段的平均速度是RS段的平均速度的平均速率为0=2)0m=10.5m8△120s乞,故可得ST段的时间是RS段的时间的4倍,可知:ST1答案:(1)20ms方向向西(2)1.5ms方向向西(3)10.5m/s段的速度减小量是RS段的4倍,则有:vs一VT=4(VR一4.D设公交车开始减速的速度为%,运动总时间为,则公交vs),联立解得:R=11m8,s=9ms,vT=1m8,故C正确,ABD错误.车在最初减连6s内通过的位移为西=o一2a哈=(6一8.C令加速度为a,E到N的距离为L,从E到N有v至=18m),把物体运动看成反向的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2aL,从N到A有v员=2a·9L,联立可得vA=3E,故A动,最后68内通过的位移为=2a,代入数据解得x2一错误:根据逵度一时间公式,有tA=4一E_2E,gv18m,由于公交车在最初6s内通过的位移与最后6s内通过的位号之比为21:9,则南以上有g18-号又有0=助E一0_E=1,所以汽车通过AE段的时间等于21,故Bat,代入数据解得=10mst=10s,则公交车的总位移为错误: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有四E-4E=2如E,212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高考解密】单元检测(十四)波与光及相对论B卷 高考能力评价卷--高三物理一轮复习.pdf 参考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