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一模考前热身卷(一)(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2025·辽宁·三模)核污染水中含有的多种放射性元素可能对人类和自然界造成损害.其中铯(影Cs)半衰期约为30年,它经3衰变转变为钡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衰变产生的电子来自铯原子的核外电子B.钡核的比结合能比铯核小C.钡原子核内有81个中子D.容器中有1kg的铯,经过60年后,容器中物质的质量变成250g2.(2025·广东二模)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变化到状态b,其过程如p一V图中从a到b的直线所示,在此过程中()A.气体温度一直下降B.气体的内能先增大后减小C.外界对气体一直做正功D.气体吸收的热量一部分用于对外做功3.(2025·河北·二模)如图甲所示为一列向右传播的简谐横波上的两质点m、,两质点之间的距离为x=3m,m、n两质点的振动图像分别如图乙、如图丙所示,已知波长λ>3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47T1Aylcm2tis-2图甲图乙图丙A.波长可能为18mB.波速为1.5m:sC.从t=0时刻起1.5s内质点m通过的路程为(3十1)mD.从t=0时刻起1.5s内质点n通过的路程为23m4.(2025·克拉玛依一模)投壶是从先秦延续至清末的中国传统礼仪和宴饮游戏,《礼记传》中提到:“投壶,射之细也.宴饮有射以乐宾,以习容而讲艺也.”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在不同位置沿水平方向各射出一支箭,箭尖插人壶中时与水平面的夹角分别为53°和37°;已知两支箭质量相同,竖直方向下落的高度相等.忽略空气阻力、箭长,壶口大小等因素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sin37°=0.6,cos37°=0.8,sin53°=0.8,c0s53°=0.6)7-5337eA.甲、乙两人所射箭的初速度大小之比为16:9B.甲、乙两人所射箭落入壶口时的速度大小之比为3:4C.甲、乙两人投射位置与壶口的水平距离之比为16:9D.甲、乙两人所射箭落入壶口时的动能之比为16:95.(2025·安微合肥·三模)我国计划在2030年之前实现载人登月,假设未来宇航员乘飞船来到月球,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月球相对飞船的张角为,如图所示,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月球,A.0越大,飞船的速度越小B.0越大,飞船做圆周运动的周期越大C.若测得周期和张角0,可求出月球的质量D.若测得周期和张角O,可求出月球的密度飞船113参考答案单元检测(一)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x=wt一2a2,代入教据解得x=50m,公交车在最初6s内通过的位移与最后6s内通过的位移之差为△x=x1一x2,代A卷高频考点练清卷入数据解得△x=24m,故ABC错误,D正确.1.C研究入水动作时,运动员的形状和体积对所研究问题5.A对木板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木板的加速度不变,木板从的影响不能够忽略,此时运动员不能够看为质点,故A错静止释狱到下瑞到达A点的过程,有L=a,木板从静止误:研究空中转体姿态时,运动员的形状和体积对所研究释放到上瑞到达A点的过程,当木板长度为L时,有2L=问题的影响不能够忽略,此时运动员不能够看为质点,故2ai,当木板长度为2L时,有3L=合ai,又1=1-o,1B错误;研究百米比赛中的平均速度时,运动员的形状和体积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能够忽略,此时运动员能够看△12=t2一t0,联立解得△2:1=(5-1):(2-1),A为质点,故C正确:研究运动员通过某个攀岩支,点的动作正确时,运动员的形状和体积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不能够忽6.解析:(1)设物体的加速度为a,根据位移差公式△x=aT可略,此时运动员不能够看为质点,故D错误.故选:C.22.C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即物体的空间位3X0-x0得物体的加速度为4=置随时间变化的快慢,BD错误;根据x与1的关系式可to3to2知,1=0时,质点位于x=1m处,t=1s时,质点位于x=AC段的平均速度等于这一过程的中间时刻的速度,可得6m处,因此质点在第1s内的位移为5m,A错误,C2正确,物体在B,点时的速度为UB=20+x05x02to6to3.解析:(1)选择向西为正方向,如题图所示,最后6s的住设物体在A点时的速度为A,则可得移为△x3=120m,△13=6s7x0UA=UB一at0=6t0平均连度为==20m=20m8,大小为20m6,」(2)根据速度时间关系可得物体在C点时的速度为方向向西:5.x0_x00(2)全过程的位移为△x=△x3一(△r1十△x2)=120m一c=s+ao=60-30·6=20(30m十60m)=30m时间为△t=5s十58十4s十6s=20s则可得物体在CD段的平均速度为=C十D=024t平均速度为==0m=1,5m/s,大小为1,5m/s,方向△120s2品答案:1)6t0向西;7.C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等于初末速度的平均值,则(3)全过程的路程为△s=△x3十△x1十△x2=120m十有:专5=10ms,T=5m因ST间的矩高是230m+60m=210mRS的两倍,而ST段的平均速度是RS段的平均速度的平均速率为0=2)0m=10.5m8△120s乞,故可得ST段的时间是RS段的时间的4倍,可知:ST1答案:(1)20ms方向向西(2)1.5ms方向向西(3)10.5m/s段的速度减小量是RS段的4倍,则有:vs一VT=4(VR一4.D设公交车开始减速的速度为%,运动总时间为,则公交vs),联立解得:R=11m8,s=9ms,vT=1m8,故C正确,ABD错误.车在最初减连6s内通过的位移为西=o一2a哈=(6一8.C令加速度为a,E到N的距离为L,从E到N有v至=18m),把物体运动看成反向的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2aL,从N到A有v员=2a·9L,联立可得vA=3E,故A动,最后68内通过的位移为=2a,代入数据解得x2一错误:根据逵度一时间公式,有tA=4一E_2E,gv18m,由于公交车在最初6s内通过的位移与最后6s内通过的位号之比为21:9,则南以上有g18-号又有0=助E一0_E=1,所以汽车通过AE段的时间等于21,故Bat,代入数据解得=10mst=10s,则公交车的总位移为错误: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有四E-4E=2如E,212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高考解密】一模考前热身卷(一)--高三物理一轮复习.pdf 参考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