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福建省三明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关税本质上是对跨境商品征收的特别税种,具有调节进出口平衡、保护优质产业、增加财政收入三重功能。根据WTO(世贸组织)规则,成员国平均关税税率应控制在10%以内。2017年全球平均关税税率为6.3%,中国为9.8%,美国为3.4%,欧盟为5.2%。现代关税机制经过200年演进形成完整体系,包含从价税、从量税到混合税等复杂计税方式。以汽车进口为例,美国对轻型卡车征收25%关税,而对乘用车仅征2.5%,这种差异化的“鸡尾酒式关税”精准保护本土卡车制造业。2008年金融危机前,全球关税水平持续下降。WTO数据显示,1996-2015年工业品平均关税从26%降至8.8%,农产品从1988年的25.7%降至14.6%。关税的温和运用确实促进了全球贸易繁荣,1990-2008年国际贸易增速长期保持在GDP增速的2倍以上。特朗普政府将关税异化为战略武器,2018年对华发动的贸易战堪称典型案例。首轮对500亿美元商品加征25%关税时,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精心设计打击清单,重点针对“中国制造2025”战略涉及的航空航天、机器人等高科技产品。钢铝关税更凸显政治算计。2018年3月,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对进口钢铝分别加征25%和10%关税。但数据显示,美国钢铁进口仅占消费量的26%,且主要来自加拿大、巴西等盟友。这项政策实际是为中期选举拉拢铁锈带选民,导致美国汽车业每年增加50亿美元成本。关税武器产生连锁反应。欧盟被迫对28亿美国商品实施报复性关税,中国采取“同等规模、同等力度”反制措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测算,美国企业承担了90%的关税成本,仅2018年就损失168亿美元。科技关税成为新战场。美国联合盟友推动“芯片四方联盟”,对中国半导体设备出口实施关税与非关税双重限制。2023年1-5月中国芯片进口额同比下降21%,而美国芯片企业库存却激增至历史新高。关税战正在重塑全球供应链。墨西哥取代中国成为美国最大贸易伙伴,2023年对美出口增长25%。但这种“近岸外包”推高美国制造业成本,福特汽车墨西哥工厂生产的皮卡,单车成本比中国代工高出1800美元。当关税沦为政治工具,其经济调节功能必然异化。历史经验表明,1930年《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将美国进口关税提升至60%,直接导致全球贸易暴跌66%。今天的关税战虽然披着现代外衣,其本质仍是零和博弈的旧思维。在全球价值链深度交融的21世纪,任何单边主义的关税武器终将反噬自身。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需要的不是关税大棒,而是更具智慧的全球治理方案。(摘编自《当关税成为政治武器:全球化时代的贸易博弈真相》)材料二:尽管自由贸易政策在理论上要优于干预的贸易保护政策,但由于不同国家之间的利益差别对贸易政策选择的影响,理想中的自由贸易政策并不是现实中各国贸易政策的真实写照。与此同时,由于任何外贸活动都要涉及到至少两个国家的利益,但就某一项具体的外贸活动来说,一国所得往往关联到另一国之让步,所以现实中的国际贸易政策实际上是各国政策博弈的结果。在平衡的利益格局下,任何一国试图实施单边自由化或者单边保护都是难以成功的。在国际贸易竞争中,两国国际贸易关税政策选择可能有四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两个国家都采用闭关锁国或者自给自足的国际贸易政策。这种情况下两国的利益都是最低的。第二种情况是两个国家都采用没有关税壁垒的国际贸易政策,即完全自由的国际贸易政策。在理论上,自由贸易政策是有效的,两个国家的收益更大。第三种情况是有一个国家采用具有关税的国际贸易政策,而另外一个国家采用自由贸易政策。虽然采用关税壁垒政策的国家的收益最大,但由于该国征收关税而使另一国(出口国)发生损失,没有采用关税壁垒的国家收益减小。第四种情况是两个国家都采用具有关税壁垒的国际贸易政策。此时较双方都采用无关税政策而言,双方的收益都将下降。较第三种情况而言,各国的收益较对方无关税政策时的收益要减少,而较自己采用无关税政策时的收益要增加。如表1所示:表1 两个国家国际贸易政策选择的博弈矩阵甲国策略乙国策略 闭关锁国 无关税壁垒 最优关税壁垒闭关锁国 (1,2) (1,2) (1,2)无关税壁垒 (1,2) (5,6) (7,3)最优关税壁垒 (1,2) (2,8) (4,5)在上述博弈矩阵中,若双方采用闭关锁国的国际贸易政策,双方的获利都为最小;若双方采用完全自由的国际贸易政策,则双方的收益最大。但自由贸易政策很难兼顾各国发展不均衡等种种现实问题。因此,对一个两国同时决策的博弈而言,只有右下的策略组合即双方都采用最优关税壁垒的国际贸易政策才是惟一的纳什均衡解,而收益更高的两国都采用无关税壁垒国际贸易政策,并不是纳什均衡解。在每一个国家都能充分自由地选择本国贸易政策的情况下,各国都会采用对自己利益最大化的贸易保护政策,这将不利于世界经贸合作。世界贸易组织把成员纳入一个统一完善的多边贸易机制中,协调各国的国际贸易政策,使各个国家的收益都得到提高,从而推动贸易自由化,并使之进入一个良性循环。(摘编自冯正强、周永红《基于关税壁垒的国际贸易政策选择博弈分析》)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WTO规则,成员国平均关税水平应控制在10%以内,2017年数据表明世界各国关税水平均符合 WTO规则要求。B.2008年金融危机前,全球关税水平持续下降,这确实促进了全球贸易繁荣,同期国际贸易增长速度远超GDP增速。C.从材料二博弈矩阵可知,在当今全球化大背景下,国家之间采用无关税壁垒的自由贸易政策在现实中取得收益最高。D.世界贸易组织通过统一的规则和多边贸易体制,协调各国贸易政策,促使各国采用自由贸易政策,推动贸易自由化。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08年金融危机前全球关税水平下降促进了贸易繁荣,说明合理运用关税手段对国际贸易有积极作用。B.2018年特朗普政府对华发动贸易战,精心设计打击清单,意在通过关税手段遏制中国高科技产业发展。C.外贸活动中,一国所得往往关联到另一国的让步,这意味着任何国家试图实施贸易自由化都不可能成功。D.国际贸易采用有关税壁垒的贸易政策而不是收益最高的自由贸易政策,可见国家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博弈。3.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材料一所强调的“单边主义的关税武器终将反噬自身”观点的一项是( )A.某国为保护本国新兴产业,对相关进口产品加征关税。B.两国为争夺市场份额,相互提高关税,影响企业利润。C.两国通过协商谈判,达成了互免部分商品关税的协议。D.某国对多国加征关税,导致本国物价上涨,通胀上行。4.材料一运用大量的具体数据来进行论证,请简要举例分析其论证效果?5.在国际贸易竞争中,各国的利益往往需要通过谈判来进行平衡,如果你是一位国际贸易谈判代表,面对当前国际贸易形势,要采取怎样的策略来实现贸易政策的优化与各方的共赢,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求雨汪曾祺昆明栽秧时节通常是不缺雨的。雨季已经来了,三天两头地下着。停停,下下;下下,停停。空气是潮湿的,洗的衣服当天干不了。草长得很旺盛。各种菌子都出来了。青头菌、牛干菌、鸡油菌……稻田里的泥土被雨水浸得透透的,每块田都显得很膏腴,很细腻。积蓄着的薄薄的水面上停留着云影。人们戴着斗笠,把新拔下的秧苗插进稀软的泥里……但是偶尔也有那样的年月,雨季来晚了,缺水,栽不下秧。今年就是这样。因为通常不缺雨水,这里的农民都不预备龙骨水车。他们用一个戽(hù吸水工具)斗,扯动着两边的绳子,从小河里把浑浊的泥浆一点一点地浇进育苗的秧田里。但是这一点点水,只能保住秧苗不枯死,不能靠它插秧。秧苗已经长得过长了,再不插就不行了。然而稻田里却是干干的。整得平平的田面,晒得结了一层薄壳,裂成一道一道细缝。多少人仰起头来看天,一天看多少次。然而天蓝得要命。①天的颜色把人的眼睛都映蓝了。雨呀,你怎么还不下呀!雨呀,雨呀!望儿也抬头望天。望儿看看爸爸和妈妈,他看见他们的眼睛是蓝的。望儿的眼睛也是蓝的。他低头看地,他看见稻田里的泥面上有一道一道螺蛳爬过的痕迹。望儿想了一个主意:求雨。望儿昨天看见邻村的孩子求雨,他就想过:我们也求雨。他把村里的孩子都叫在一起,找出一套小锣小鼓,就出发了。一共十几个孩子,大的十来岁,最小的一个才六岁。②这是一个枯瘦、褴褛、有些污脏的,然而却是神圣的队伍。他们头上戴着柳条编成的帽圈,敲着不成节拍的、单调的小锣小鼓:冬冬当,冬冬当……他们走得很慢。走一段,敲锣的望儿把锣槌一举,他们就唱起来:小小儿童哭哀哀,撒下秧苗不得栽。巴望老天下大雨,乌风暴雨一起来。调子是非常简单的,只是按照昆明话把字音拉长了念出来。他们的声音是凄苦的,虔诚的。这些孩子都没有读过书。他们有人模模糊糊地听说过有个玉皇大帝,还有个龙王,龙王是管下雨的。但是大部分孩子连玉皇大帝和龙王也不知道。他们只知道天,天是无常的。它有时对人很好,有时却是无情的,它的心很狠。他们要用他们的声音感动天,让它下雨。(这地方求雨和别处大不一样,都是利用孩子求雨。所以望儿他们能找出一套小锣小鼓。大概大人们以为天也会疼惜孩子,会因孩子的哀求而心软。)孩子们戴着柳条圈,敲着小锣小鼓,歌唱着,走在昆明的街上。小小儿童哭哀哀,撒下秧苗不得栽。巴望老天下大雨,乌风暴雨一起来。过路的行人放慢了脚步,或者干脆停下来,看着这支幼小的、褴褛的队伍。他们的眼睛也是蓝的。望儿的村子在白马庙的北边。他们从大西门,一直走过华山西路、金碧路,又从城东的公路上走回来他们走得很累了,他们都还很小。就着泡辣子,吃了两碗包谷饭,就都爬到床上睡了。一睡就睡着了。半夜里,望儿叫一个炸雷惊醒了。接着,他听见屋瓦上噼噼啪啪的声音。过了一会,他才意识过来:下雨了!他大声喊起来:“爸!妈!下雨啦!”他爸他妈都已经起来了,他们到外面去看雨去了。他们进屋来了。他们披着蓑衣,戴着斗笠。斗笠和蓑衣上滴着水。③“下雨了!”“下雨了!”妈妈把油灯点起来,一屋子都是灯光。灯光映在妈妈的眼睛里。妈妈的眼睛好黑,好亮。爸爸烧了一杆叶子烟,叶子烟的火光映在爸爸的脸上,也映在他的眼睛里。第二天,插秧了!全村的男女老少都出来了,到处都是人。望儿相信,这雨是他们求下来的。文本二:边城(节选)沈从文两人说到老船夫死前的一切,翠翠因此明白了祖父活时所不提到的许多事。二老的唱歌,顺顺大儿子的死,顺顺父子对于祖父的冷淡,中寨人用碾坊作陪嫁妆奁,诱惑傩送二老,二老既记忆着哥哥的死亡,且因得不到翠翠理会,又被逼着接受那座碾坊,意思还在渡船,因此赌气下行。祖父的死因,又如何和翠翠有关……凡是翠翠不明白的事情,如今可全明白了。翠翠把事情弄明白后,哭了一个夜晚。过了四七,船总顺顺想把翠翠接到他家中去。马兵以为这件事得问翠翠。翠翠还不肯和祖父的坟墓离开。马兵又为翠翠出主张,以为名分既不定妥,到一个生人家里去也不大方便,还是不如在碧溪岨暂等,等到二老驾船回来再商议!办法决定后,老马兵还以为二老不久必可回来的,就依然把马匹托营上人照料,在碧溪岨为翠翠作伴,把一个一个日子过下去。碧溪岨的白塔,人人都认为和茶峒风水大有关系,塔圮坍了,不重新作一个自然不成。为了这塔的重建并不是给谁一个人的好处,应让每个人来积德造福,让每个人有捐钱的机会,因此在新作的渡船上也放了个两头有节的大竹筒,尽过渡人自由把钱投进去。过渡人一看老船夫不见了,翠翠辫子上扎了白绒,就明白那老的已作完了自己分上的工作,安安静静躺到土坑里了;必一面用同情的眼色瞧着翠翠,一面摸出钱来塞到竹筒中去。到了冬天,那个圮坍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轻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④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求雨》开篇以细节描写勾勒昆明多雨的特征,如“洗的衣服当天干不了”“积蓄着的薄薄的水面上停留着云影”。B.《求雨》结尾“望儿相信,这雨是他们求下来的”,“相信”表现出望儿实现祈望之后的喜悦,颇具纯真的童趣。C.翠翠接手渡船的工作,不肯离开祖父的坟墓,坚守在碧溪岨,在读者心中呈现一个“觉醒的孤独守望者”的形象。D.《求雨》《边城》情节上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有散文化特征,既展现了人性的美好,也写出人面对命运的无奈。7.对选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用了夸张的手法,夸大天空色彩对人视觉的冲击,写出干旱中村民对天气变化的极度敏感和对下雨的渴望。B.句子②“枯瘦、褴褛、污脏”等词与“神圣”并置,构成强烈的反差,这种看似对立的描述凸显孩子求雨的虔诚。C.句子③连续使用两句“下雨了”,且独立成段,用了重复的手法,体现村民们面对大雨奔走相告的欣喜激动之情。D.句子④打破传统小说大团圆结尾模式,消解了传统叙事的确定性,营造了一个开放式结局,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8.结合文本分析“停停,下下;下下,停停”一句的表达效果。9.钱理群认为,《边城》中茶峒人“对传统伦理和自然秩序的依恋”以及面对命运时的坦然与隐忍都是民族心理的体现。请你探究《求雨》中蕴含了哪些民族心理?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臣植言:臣闻士之生世,入则事父,出则事君;事父尚于荣亲,事君贵于兴国。故慈父不能爱无益之子,仁君不能畜无用之臣。夫论德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量能而受爵者,毕命之臣也。故君无虚授,臣无虚受。虚授谓之谬举,虚受谓之尸禄,《诗》之素餐,所由作也。昔二虢不辞两国之任,其德厚也;奭、爽不让燕、鲁之封,其功大也。今臣蒙国重恩,三世于今矣。正值陛下升平之际,沐浴圣泽,潜润德教,可谓厚幸矣!而位窃东藩,爵在上列,身被轻暖,口厌百味,目极华靡,耳倦丝竹者,爵重禄厚之所致也。退念古之受爵禄者有异于此皆以功勤济国辅主惠民。今臣无德可述,无功可纪,若此终年,无益国朝,将挂风人“彼己”之讥。是以上惭玄冕,俯愧朱绂。方今天下一统,九州晏如。顾西尚有违命之蜀,东有不臣之吴,使边境未得税甲,谋士未得高枕者,诚欲混同宇内,以致太和也。窃不自量,志在效命,庶立毛发之功,以报所受之恩。若使陛下出不世之诏,效臣锥刀之用,使得西属大将军,当一校之队;若东属大司马,统偏师之任,必乘危蹈险,骋舟奋骊,突刃触锋,为士卒先。虽未能擒权馘亮,庶将虏其雄率,歼其丑类。必效须臾之捷,以减终身之愧,使名挂史笔,事列朝荣。虽身分蜀境,首悬吴阙,犹生之年也。如微才弗试,没世无闻,徒荣其躯而丰其体,生无益于事,死无损于数,虚荷上位而忝重禄,禽息鸟视,终于白首,此徒圈牢之养物,非臣之所志也。而臣敢陈闻于陛下者,诚与国分形同气,忧患共之者也。是以敢冒其丑而献其忠,必知为朝士所笑。圣主不以人废言,伏惟陛下少垂神听,臣则幸矣。(节选自曹植《求自试表》)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退念古之受爵A禄者B有异C于此D皆以功E勤济国F辅G主惠民。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荣,使……荣耀,与《孔雀东南飞》“足以荣汝身”的“荣”用法相同。B.危,危险之地,与《蜀道难》“危乎高哉”的“危”字意思不同。C.“必知为朝士所笑”与《归去来兮辞》“亲故多劝余为长吏”的“为”用法相同。D.伏惟,俯伏思量的意思,与《陈情表》“伏惟圣朝”的“伏惟”都表自谦。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植以虢仲、虢叔和周公旦、召公奭为例,暗示自己虽无功绩德行,但有效忠朝廷的渴望。B.曹植列举身被轻暖、口厌百味、目极华靡、耳倦丝竹的优渥待遇,表达对现有爵禄的满足。C.曹植自认虽不能擒杀敌方首脑,但可上阵杀敌,即使战死也无遗憾,表达建功立业的愿望。D.曹植以被终身圈养至死的禽鸟自比,痛陈虚受禄位的耻辱,强化“志在效命”的请战决心。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窃不自量,志在效命,庶立毛发之功,以报所受之恩。(2)吾小人辍飨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3)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14.李密以《陈情表》“辞让官职”,曹植以《求自试表》“请求效力”,两人是如何立足各自身份利用儒家传统伦理观念达成各自诉求的?请简要分析。三、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沁园春·为董叔宏赋溪庄(宋)严羽问讯溪庄,景如之何,吾为平章①。自月湖②不见,江山零落,骊塘去后,烟月凄凉。有老先生,如梅峰者,健笔纵横为发扬。还添得,石屏诗句,一段风光。主人雅兴徜徉。每携客临流泛羽觞。想归来松菊,小烦管领,同盟鸥鹭,未许相忘。我道其间,如斯人物,只合盛之白玉堂。还须把,扁舟借我,散发沧浪。注:①平章,品评。②月湖,与下文骊塘、梅峰、石屏均为人名。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以问句起笔,既自然引出下文对溪庄的描写,又勾起词人对溪庄故人往事的追忆。B.词中通过写梅峰、石屏等朋友吟诗抒怀、携客流觞等文人雅事来衬托词人的高雅情趣。C.“同盟鸥鹭”与《登快阁》“此心吾与白鸥盟”都借与白鸥定盟的典故来表达归隐之情。D.全词语言风格典雅含蓄,兼具“健笔纵横”的豪放之气,后人赞其“意境幽邃,寄托遥深”。16.“只合盛之白玉堂”一句中“白玉堂”一词,有人认为“代指神仙居所”,有人注为“代称翰林院”,你认为哪种说法更符合诗歌情感内容?四、名篇名句默写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离骚》中,屈原用比喻手法,表明自己因为德行美好而遭到小人诽谤的两句是: , 。(2)有朋到访,主人准备了家常小菜、自酿米酒招待,并谦虚地引用了杜甫《客至》中“ , ”两句来表达自己待客之简的歉意。(3)《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借助“云”来表现自然恬淡心境的句子是“ ”;借助“鸟”来表现对回归田园坚定决心的句子是“ ”。(4)“小楼”作为古典诗歌的常见意象,不仅是一个封闭的空间,也是一个微缩的精神世界,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寄托,如: , 。五、语言文字运用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在科学史上,天文学的发展,历来波澜起伏,曲折复杂,扣人心弦。在西方,人们熟知的是哥白尼日心说与托勒密地心说 A 的争论,正是这场争论: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以及天文学领域哥白尼革命的发生,最终促成了近代科学的建立。殊不知,在东方的中国,在对宇宙结构的认识上,也存在着类似的旷世之争,这就是中国天文学史上著名的浑盖之争。对宇宙结构的认识,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人很早就形成了自己对宇宙形状的认识,一开始,人们主张“天圆地方”,认为天是圆形平盖,在人的头顶上方悬置,地是方的,静止不动。但这种认识并没有形成系统的学说,( 甲 )。正因为如此,当曾子的学生单居离向他询问是否果真“天圆地方”时,曾子 B 地指出:“如诚天圆而地方,则是四角之不掩也。”(《大戴礼记·曾子天圆》曾子并不否认“天圆地方”说的存在,但他认为那说的不是天地具体形状,( 乙 )。他引述孔子之语,把“天圆地方”说成是“天道曰圆,地道曰方”,即天所遵循的规律在性质上属于“圆”,转动不休;地遵循的规律在性质上则属于“方”,安谧静止。①孔子师徒的说法,②固然可以弥补“天圆地方”说在形式上的缺点,③但这种修补却也使该说丧失了作为一种宇宙结构学说而存在,④因为它所谈论的已经不再是天地的具体形状了。(节选自《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20.画波浪线的句子意为“如果确实是天圆地方,那么地的四个角就无法被天遮盖”,曾子这句话运用了什么间接论证方法,结合文段分析其效果。21.文中第二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不当,请指出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六、作文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固然不可;然而,即使亲眼目睹、亲耳听闻,也未必能触摸到事实与真相。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福建省三明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B 2.C 3.D 4.①材料一通过具体数据(如“2017年全球平均关税税率为6.3%,中国为9.8%,美国为3.4%”),直观展现各国关税水平差异,增强论证的客观性;②用“美国汽车业每年增加50亿美元成本”“2018年损失168亿美元”等数据,具体说明关税战的负面影响,使论点更具说服力。 5.①坚持多边协商,依托WTO机制协调关税政策,避免单边主义;②根据本国产业实际制定合理关税,平衡保护与开放;③通过对话达成互利协议,推动形成关税互免或优惠的区域合作机制;④警惕关税武器化,防止贸易战反噬自身。6.C 7.C 8.①运用反复手法,“停停”“下下”交替出现,模拟雨季断续降雨的特点,生动形象;②节奏舒缓,与后文干旱的紧张形成对比,突出村民对雨水的依赖。 9.①对自然的敬畏与顺应,通过求雨仪式表达对自然力量的敬畏;②团结协作的集体意识,孩子们共同求雨体现群体凝聚力;③面对困境的坚韧乐观,干旱中村民仍积极应对;④朴素的信仰与精神寄托,借求雨获得心理慰藉。10.BDF 11.C 12.B 13.(1)我私下里不自量力,立志为朝廷效力,希望能建立微小的功劳,来报答所受的恩情。(2)我们小百姓停止吃饭来慰劳官吏,尚且不得空闲,又怎么能使我们人口增多、生活安定呢?(3)等到伯父、叔父们分家,内外设置了许多矮院墙,到处都是。 14.①李密以“孝”为核心,借祖母年迈需赡养,依据“孝道”辞让官职,符合儒家“百善孝为先”的伦理;②曹植以“忠”为核心,强调“事君贵于兴国”,依据“忠君爱国”请求效力,契合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追求。15.B 16.认为“代称翰林院”更合适。“白玉堂”常指朝廷文臣任职之所,词中赞溪庄人物才华出众,“只合盛之白玉堂”表达其应在朝堂施展才华的赞赏,与前文“健笔纵横”呼应,更贴合对友人的推崇。17.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谣诼谓余以善淫 盘飧市远无兼味 樽酒家贫只旧醅 云无心以出岫 鸟倦飞而知还 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18.A.旷日持久 B.一针见血 19.(甲)也没有得到广泛认可(乙)而是天地运行的规律 20.运用归谬法,假设“天圆地方”成立,推出“四角之不掩”的矛盾结论,间接否定该说法的合理性,逻辑严密。 21.③在“存在”后加“的资格”④删除“因为”22.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