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区2024-2025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区2024-2025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科尔沁区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题
九年级 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共6页,13小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为45分钟。
2. 根据网上阅卷需要,本试卷中的所有试题均按要求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本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拜占庭帝国在翻译和注释古典作品过程中,形成了古典希腊罗马著作的译本体系。这些古典作品又为近代西方文化的复兴提供了重要素材。由此可知,拜占庭帝国( )
A. 传承了古代文明 B. 推动了民法建设 C. 建立了封建制度 D. 形成了地域文化
2. 恩格斯说:“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关于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成就描述准确的一项是( )
A. 《掷铁饼者》的创作特点是“神人同形同性”
B. 大竞技场吸收了古希腊建筑的特点,并有所创新
C. 《十二铜表法》构建起完整的罗马法学系统
D. 儒略历以古巴比伦太阳历为蓝本,一直沿用至今
3. 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世界物种的大交流,玉米、马铃薯、咖啡、茶叶等从原产地流向世界。下面是小强同学根据资料绘制的某作物传播路线图,根据路线判断该作物是( )
A. 咖啡 B. 马铃薯 C. 茶叶 D. 玉米
4. 历史学家钱乘旦认为,“美国对来自母国的观念、制度和方式加以创造性地转化,逐渐建成了一个与母国不完全相同的社会”。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美国( )
A. 创立了君主立宪制度 B. 建立了联邦制共和国
C. 传播了自由民主思想 D. 选择了资本主义道路
5. 《共产党宣言》指出,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没有阶级剥削和压迫的共产主义社会所取代。这表明,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因为它( )
A. 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B. 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
C. 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
D. 始终站在时代前沿,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
6. 苏联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建立了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该企业引进美国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当时主要制造拖拉机等民用机械。这一企业的建设( )
A. 推动了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B. 缘于二战中美苏两国的合作
C. 有助于苏联农业的现代化 D. 标志着“苏联模式”的形成
7. 有学者认为,现在在许多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国家垄断的经济计划化体系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开创这一体系的事件是( )
A. 彼得一世改革 B. 苏俄新经济政策 C. 日本明治维新 D. 美国罗斯福新政
8. 二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大事年表(部分)
- 19世纪40~50年代,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别独立。
- 1960年,非洲17个国家获得独立。
- 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
据上表可知,该大事年表聚焦的核心问题是( )
A.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B. 两极格局的形成
C.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D. 地区冲突的影响
9. 1947年6月,马歇尔就欧洲复兴计划宣称,只要欧洲国家走经济合作之路,美国就准备为它们提供援助,这一计划为欧洲各国的彼此接近与相互合作注入了积极的推动力。1948年4月,西欧国家成立了欧洲经济合作组织,这个以政府间模式运作的常设经济合作机构负责管理来自
美国的援助。可见,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
A. 密切了美、苏战时同盟关系 B. 推动了欧洲国家的经济合作
C. 使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发展 D. 得益于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10. 20世纪80年代,日本半导体产业蓬勃发展,一度超过美国企业。为此,美国通过高额关税和强制规定市场份额等措施,打击东芝、日立等半导体企业。这反映出( )
A. 美国的霸权主义行径 B.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逆转
C. 世界两极格局的结束 D.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倒退
二、材料解析题(共3小题,共30分)
1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素以尊重传统、崇尚中庸的英吉利民族中,极端道路往往是行不通的……“光荣革命”吸取了17世纪40年代革命和1660年“复辟解决”两方面的教训,既摒弃了无限制的斗争,又避免了无原则的调和……它遏止了1661年以后出现的君主专制主义趋势,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同时又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
——摘编自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美国不仅引进英国的机器,而且不断地改进和发明新的机器。这是美国工业革命中的一个重要现象。美国较早实行专利制度,鼓励发明创造。1790年美国第一届国会就通过了《专利法案》。1790—1800年,正式注册的发明专利有276项,1850—1860年达到2.52万项。除了一些机械发明外,还值得注意的是,轧棉机的发明人惠特尼还发明了滑膛枪零部件的标准化生产方法。此后,机器零部件的标准化生产方法得到推广,降低了机器的生产成本,大大推动了美国机器制造业的发展。
——摘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材料三 美国历任总统中,很少有人处理过林肯所面对的危机。他刚当选,南部一些州纷纷退出联邦,国家就像“房子一样裂开”;他还未就任,叛乱分子组织的“美利坚联众国”即已推举了自己的正、副总统。他在第一次就职演说中仍寄希望于南部各州回心转意,一再表示他的政府无意于干涉南部的特殊制度,也不会首先发动攻击。他同时严正地警告说,他决不会对分裂联邦的行为坐视不管。但他期望的“联邦大团结的合唱”,却并未因他这番苦口婆心的规劝而响起,而是经过整整4年血战后方才重新“响彻云霄”。
——摘编自常冬为《美国档案》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光荣革命吸取的“两方面的教训”分别来自什么事件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如何根本改变了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同时又没有割断历史。(3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推动工业革命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影响。(4分)
(3)据材料三,指出林肯政府遭遇的危机。并概括林肯政府是如何应对这一危机的。(3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上述国家的发展中得出的认识。(2分)
12.(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初期,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阵线,在世界1/6的土地上创建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一战后,欧洲走向没落,美国和日本则利用战争发展了自己的力量。纽约取代了伦敦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日本成为英法等国的债权国。
20世纪初期,帝国主义依据实力强权,确立了从欧洲到非洲和亚太地区的新国际格局,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改变了以欧洲列强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
材料二 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驾驶员迈克尔·柯林斯说道:“我在1969年飞向月球,当我看到眼前小到可以用大拇指盖住的地球,不禁笑了起来。”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丛书》
材料三 21世纪初,电子通信等技术极大消除了时空隔阂,资本、技术、信息、劳动力等跨国流动成为常态,各国成为全球共同利益链条上的一环,世界变成一个小小的“地球村”。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俄国十月革命创建了什么性质的国家 (1分)20世纪初的“新国际格局”是通过哪两次国际会议建立的 (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69年美国飞船飞向月球的背景。(2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地球村”所呈现的世界经济发展趋势。(2分)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人们对地球认知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1分)
13.(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依据材料中相互关联的内容,确定一个主题,对其进行简要论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字数100字,10分)
时间 标题 谈话内容摘抄
1933年3月12日 谈银行危机 新法律准许联邦政府帮助银行进行迅速有效的改组工作,甚至准许向其提前注入至少一部分新的必要的资金。
1933年5月7日 简述“新政”规划 《农业调整法》将寻求使用一种或数种方法来增加农民售卖主要农产品的收入,同时防止在此期间发生灾难性的生产过剩。
1938年4月14日 论经济形势 你们在银行的钱是安全的;农民不再那么贫穷,而且拥有了更大的购买力;国民收入比1932年增加了将近50%。政府已经建立并承担起了复兴经济的责任。
1941年12月9日 关于对日宣战 日本人背信弃义,破坏了我们两国之间长期的和平。许多美国士兵死于非命,美国舰船被击沉,美国的飞机被摧毁。
1942年10月12日 关于大后方的报告 我们运输船的船员,工作十分出色,每时每刻都在冒着生命危险,将枪支、坦克、飞机、弹药和食品输送给斯大林格勒英勇的防御者,输送给世界各地的盟军部队。
1944年6月12日 发起第五次战争筹款运动 今晚人们关注的焦点是英吉利海峡和诺曼底的海滩、农场和城市。在太平洋,我们已削弱了日军的海军力量。
——摘编自[美]富兰克林·罗斯福《炉边谈话》
参考答案
一、1.A 2.B 3.D 4.B 5.A
6.C 7.D 8.A 9.B 10.A
二、11.(1)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英国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保留了君主制和议会传统。
(2)措施:引进并改进机器;实行专利制度,鼓励发明创造;推广标准化生产。影响:推动美国工业革命发展,促进机器制造业进步。
(3)危机:国家分裂(南部各州退出联邦)。应对:坚决维护国家统一,进行南北战争。
(4)国家发展要注重制度创新;要维护国家统一;要重视科技发展等。
12.(1)社会主义国家。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
(2)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美苏冷战的刺激;美国经济实力雄厚。
(3)经济全球化。
(4)科技进步;国际格局变化;经济发展等。
13.主题:罗斯福新政与二战中的美国
论述:1933年罗斯福推行新政,通过《农业调整法》等措施恢复经济,稳定社会。二战中,美国应对日本偷袭,援助盟军,参与诺曼底登陆等战役,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