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大兴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京市大兴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大兴区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
高一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一部分 选择题(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A D C D A C A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C A B C D A C D A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B B B D C A C D D
非选择题(40分)
31.(17分)(1)(6分)史料类型:①文献史料中的史书 ②实物史料 ③文献史料中的碑铭(2分。写对文献史料和实物史料即给分,文献史料下具体类别本次阅卷不做要求)
共同信息:①莎车国王心向汉朝,受领汉朝官职,协助管理西域;②汉代设西域都护,授予归附羌族首领官职,加强管理西域;③龟兹将军率领各民族人民修筑边防哨所,巩固西域边防。以上材料共同反映出汉代中央政府对西域管理加强,西域地区各民族进一步交融,统一多民族国家得以巩固。(4分。每则史料的分析1分,共同信息1分,共4分。如学生只写出共同信息,且写出2点,给2分,最高给2分)
(2)(7分)特点:体制相对成熟;统治区兼有草原故地和汉地;既吸收中原先进制度文化,又保留其原有的文化制度因素。(2分。任1点1分,共2分)
示例:
说明:契丹族建立辽政权,统治东北和北方大片草原地区,并控制燕云十六州地区;女真族建立金政权,统治东北地区,后入主中原;两个政权的统治区均兼有草原故地和汉地。辽推行南北面官制和四时捺钵制,金沿袭唐宋制度的同时保留猛安谋克制度,两个政权都吸收中原先进制度,但又保持本民族的特色,体制相对成熟。(5分。制度方面3分,至少2个政权,1个政权2分,2个政权3分。统治区域方面2分,1个政权1分,共2分)
(3)(4分)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日本侵华战争使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抗日战争期间,冼星海心系祖国,选择音乐救国之路,创作了众多鼓舞人心的抗战歌曲,激发了民众的爱国情感,增强了共同抗敌的决心,为全民族抗战和中华民族觉醒做出贡献,被毛泽东誉为“人民的音乐家”。(4分。背景1分,内容1分,影响2分,共4分)
32.(12分)(6分)阶段划分与理由:
示例:
划分一
第一阶段:1930年代-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提出现代化概念,并进行初步规划。
第二阶段:1949年-1979年,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党和政府逐步形成“四个现代化”理论,并进行实践探索。
第三阶段:1979年-2012年,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探索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分阶段规划和实施,现代化的内涵进一步丰富。
第四阶段:2012年-至今,新时代以来,现代化目标更加丰富,形成系统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
划分二
第一阶段:1930年代-1950年代,党和政府认识到现代化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关理论,
第二阶段:1960年代-至今,党和政府制定实现现代化的规划并进行实践。
划分三
第一阶段:1930年代-1970年代,现代化建设主要关注物质文明建设。
第二阶段:1970年代-至今,现代化建设内涵进一步丰富,涉及物质、精神、生态等多个方面。
(6分。时间连贯1分,划分合理2分,理由准确3分,共6分)
解读:
示例一:按照第一种划分方法,选择第二阶段进行解读
新中国成立后,为恢复发展国民经济,打破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封锁,党和国家提出现代化目标,“四个现代化”提法正式形成。先后实施四个五年计划、开展三线建设、两弹一星等项目,逐步建成了一批门类齐全的基础工业项目,改变了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为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有序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示例二:按照第一种划分方法,选择第三阶段进行解读
改革开放以来,为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党和国家提出了“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制定、细化并实施了“三步走”战略。先后进行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实施对外开放,恢复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6分。背景1分,具体举措3点3分,影响2分,共6分。注意:围绕中国现代化进行说明)
(11分)(1)(4分)变化:
贸易路线:由陆路为主,变为海路为主;
贸易范围:由欧亚大陆,扩展到世界范围;(或从局部转为全球性贸易,或世界市场形成)
贸易中心:欧洲的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至大西洋沿岸;
贸易主导:由亚欧商人,转为欧洲主导;
贸易联系:以间接贸易为主,转为直接贸易。
(4分。1点2分,2点3分,3点4分,共4分)
(2)(7分)16世纪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各国走上殖民扩张道路,欧洲地区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的开展推动思想解放,资产阶级力量逐渐壮大。欧洲各国先后发生资产阶级革命,确立资本主义制度。两次工业革命给工业化的各国带来了空前的经济繁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工业革命提供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继续向世界各地大肆扩张。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确立,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确立和发展,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和法国占据中心地位。(2分。原因1分,结果1分)
一战至二战前,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在欧洲进行,致使欧洲各国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被动摇动,美国的参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始改变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1分)
二战及战后,欧洲遭到致命打击,各国的国力受到严重消耗,美国和苏联空前强大。战后,美苏两国由合作走向对峙。国际格局从欧洲中心走向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战后至九十年代,欧洲共同体的成立和发展、日本经济的发展、中国经济政治的发展以及第三世界的兴起,对美苏两极格局造成了有力冲击,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2分。原因1分,结果1分)
20世纪九十年代初至今,伴随着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崩溃。美国一超独大,但无力完全主导世界格局。欧盟成立、俄罗斯取代苏联在联合国的地位、日本保持经济大国并追求政治乃至军事大国、中国持续发展并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广大发展中国家总体实力增强,在两极格局中出现的世界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2分。原因1分,结果1分)
提示:将一战、二战和战后合并为一个阶段亦可,说明以欧洲为中心的格局向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演变即可。大兴区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卷
高一历史
2025.07
1.本试卷共10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姓名和准考证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
目要求的一项。

1.牛河梁遗址位丁辽宁省朝阳市,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红山文化。遗址中的积石冢群
内部设有中心太墓、大墓、巾小型慕附属墓等,其中大墓的随葬玉器数量多、种类多、

档次高。这些考古发现说明当时
A.部落联盟出现
B.阶级分化明显
C.早期国家产生
D.建筑工艺高超

2.《左传·桓公二年》记载:“天子律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土有隶子弟,庶
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这则材料反映的政治制度有

①内外服制
②宋法制
③分封制
④井田制
A.①②
B.①④
C.③
D.③④

3.战国初期,魏国李悝修订《法经》。李悝认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所以《法经》前
四篇都是对盗(偷窃、抢劫者)、贼(杀人、伤人者)进行惩罚、捕捉、囚禁的有关规定。其

中还规定禁止人民议论法今,违者处死。据此可知,《法经》
①注重保护私有财产
②有利于维护君主权威

③)确立君主专制制度
④是我国最早的成文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4下表是秦在征服南方越族地区后设郡的相关信息。对此解遂正确的是
郡名
设置经过
闽中郡(福建及浙江宁海以南)》
原为闽越地,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秦占闽
越地后始置郡
原为南越地,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秦灭南
南海郡(广东珠江三角洲)》
越后建郡
桂林郡(广西境内)
同南海郡
象郡(广西西部,越南北部和中部)
同南海郡
A.秦设四郡加强了西南与中原地区的联系B.秦的暴政导致四郡出现严重的社会危机
C.秦在全国范围内运用法家思想实行统治D浙,闽以及两广地区纳人中原政权版图
高一历史试卷第1页(共10页)
5.右图为某同学的学习笔记。其学习的主题是
内外朝+三省六部勿
A.民族的交融
B.文化的开放
九品中正制→科举胡
租庸调制→两税法
C.荆度的变迁
D.经济的强盛
6.《东京梦华录)记载:“以东街北曰潘楼酒店,其下每日自五更市合,买卖衣物、书画、珍
玩、犀玉…饭后饮食上市,如酥蜜食、澄沙团子、香糖果子。”据此可知,宋代
A.南方的经济重心地位确立
B.纸币大量用于市场交易
C.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形成
D民间商品贸易十分活跃
元朝散曲是种比词更灵活、更通俗的长短句配乐诗歌体裁,更加适合市井演唱的需
要。这说明元朝散曲
A折射出城市经济的发展
B.推动炅族文化的交融
C.标志着戏曲艺术的成熟
D.促进市民文化的兴起
8.在古里(见下图),郑和先将带去的锦绮等物与当地官员“逐一议价,随写合同价数,彼
此收执”,然后主人“才将宝石、珍珠、珊瑚等物来看议价”成交。这反映出

南0刘家港
忽鲁谟斯
小琉球
天方
佐法儿
印度
9


古里

何枝尺
木骨都求
麻林
慢八
郑和航海路线
郑和航海到达的主要地点
郑和航海路线图
A.以古里为中心的海上贸易网络建立
B.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主要在于宣扬国威
C.郑和下西洋采取友好和平外交策略
D.远洋航行给明朝带来较大的财政负担
9.19世纪中叶后,清政府被迫允许列强在中国招募华
时间
出国华工人数
工出国。华工被运往美洲等地,形成了苦力贸易。右
1845-1850
15万以上
表为1845-1875年出口华工数量表。据此可知
1850-1875
228万人
A.“苦力贸易”是西方殖民掠夺的产物
B华工出国引发清王朝社会矛盾的激化
C.1845年后出国华工人数连年递增
D.清政府彻底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高一历史试卷第2页(共10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