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通州区2024一2025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卷2025年7月考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共8页。总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生2.试题答案一律填涂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须3.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知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第一部分本部分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的前提。根据目前的研究,最早由西亚地区居民培植出的农作物是A.大麦B.玉米C.水稻D.南瓜2.右图为公元前9世纪青金石滚印上的铭文和风暴神阿达德形象线,三描图。该青金石滚印出土于巴比伦古城遗址,其原材料产自于阿富汗东北部,工艺与王宫大型石质浮雕技法一脉相承。此文物可公以佐证当时该区域①与亚洲其他地区有物品交流②广泛使用象形文字③王室对于风暴神形象的崇拜④已被罗马帝国征服A.①②B.①③保C.②④D.③④3.20世纪前,人们一般认为古代印度的历史开始于公元前1000多年的吠陀时代,对这一时代历史的认知主要依靠《吠陀》典籍。20世纪初,考古学家发现了摩亨佐·达罗和哈拉巴等城市遗址,古代印度文明也因此被提前了整整一千多年。以上材料说明A.《吠陀》典籍的记载具有一定主观性B.古代印度文明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文明C.世界古代文明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D.考古发现改变了人们对古代文明的认识4.有学者认为,古代希腊文明是受到古代西亚文明和古代埃及文明影响而产生的次生文明。下列古代希腊文明成果,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①字母文字②冶铁技术③民主政治④雕刻艺术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高一历史试卷第1页(共8页)5.以下是《不可不知的古代地中海文明史》一书的目录节选,目录中的①②应是第六章终极辉煌一地中海的帝国时代第一节歌亚非是一家:①第二节昙花一现:亚历山大帝国及其后继者们第三节由海变湖:②A.赫梯帝国、亚述帝国B.波斯帝国、罗马帝国C.赫梯帝国、波斯帝国D.亚述帝国、罗马帝国6.中世纪西欧的《骑士规则全书》中写道,骑士应“成为伟大国家或领土的管辖者”“维护和伸张正义,像法官一样拥有审判职责”,还要在内心建立“信仰、期盼、慈善、公正、谨慎、毅力、节制”的约束规则。以上材料表明中世纪骑士①承担社会治理责在②应在道德行为方面做出表率③脱离了教会的控制④获得了一定程度上的立法权A.①②B.①③C.②④③④7.中古中后期,西欧封建社会出现了许多新变化。以下材料能够体现这些变化的是①“当他们分割普鲁沙时…其双腿变成吠舍,从其双脚生出首陀罗。”②“我的庄园长、管林人、马夫…及其他职员应做种田的工作。”③“伦敦市民享有充分的权力任命他们所愿的伦敦市民为市长…”④“(特许状)鼓励巴黎城内学者为获得(大学)博士学位而努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8.某学生在学习某一帝国时记录了以下关键词:“穆罕默德”“都城巴格达”“翻译古代文献”等。这个帝国是A.笈多帝国B.拜占庭帝国C.阿拉伯帝国D.奥斯曼帝国9.646年,孝德天皇颁布诏书,规定地方的行政区“凡郡以四十里为大郡,三十里以下四里以上为中郡,三里以下为小郡”,还废除原有赋役,以租、庸、调取而代之。以上材料可以用来佐证A.实行大化改新的背景B.新罗模仿中国加强中央集权C.日本幕府政治的瓦解D.中华文化对周边国家的辐射10.下列关于8一15世纪西非国家描述正确的是①拥有着较为丰富的黄金资源②廷巴克图是西非的文化中心③控制着穿越撒哈拉沙漠商路④津巴布韦是西非地区的强国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北京市通州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卷参考答案第一部分 选择题(60分,每小题1.5分)1.A 2.B 3.D 4.A 5.B6.A 7.D 8.C 9.D 10.A11.A 12.C 13.A 14.A 15.B16.D 17.D 18.B 19.C 20.D21.C 22.A 23.D 24.D 25.A26.C 27.D 28.D 29.B 30.B31.C 32.C 33.B 34.C 35.C36.A 37.B 38.A 39.C 40.B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40分)41.(12分)(1)东方:孔子(或孟子、荀子等);西方:苏格拉底(或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2分)。不同之处:中国“政治说服”主要面向君主,通过入仕进谏或上书;古希腊主要面向公众,在公共场合演说,注重表演技巧与口语表达(4分)。(2)角度一:拜占庭帝国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桥梁(1分)。材料(1)中国养蚕术传入拜占庭,材料(4)古希腊科技通过拜占庭传入中国,体现其在东西方技术与文化交流中的中介作用(2分)。角度二:拜占庭帝国是当时欧洲的经济与人口中心(1分)。材料(2)“军区制”促进城市兴起,材料(3)君士坦丁堡人口规模领先欧洲,反映其经济与人口优势(2分)。42.(14分)(1)特点:由行会监督管理;师徒关系带有人身依附性;学徒期长且需通过考试;限制带徒数量以保证质量(4分)。(2)原因:工业革命推动俄国对技术人才的需求;政府与民间团体共同推动;相关法律的保障(4分)。(3)认识:背景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种族不平等和贫困问题凸显(2分)。积极方面:扩大了职业教育覆盖范围,增加了教育投入,促进了教育公平(2分);局限性:教育质量下降,未能满足劳动力市场专业技能需求(2分)。43.(14分)(1)作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十月革命经验;领导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推动部分国家实施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6分)。(2)举措:发展民族工业(如汽车、电子、钢铁等);开发资源并出口;实行国有化和计划经济;扩大农产品出口(4分)。(3)作用:深化中拉主权平等与互利合作;成为中拉合作的关键平台;推动应对全球性挑战;支持多边贸易体系,促进发展中国家共同发展(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北京市通州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卷.pdf 北京市通州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卷参考答案.docx